《三十而已》大結局:
顧佳離婚,帶兒子和父親離開上海,到茶場生活;
王漫妮完成自己三個月的追債任務,決定離職出國留學深造;
鍾曉芹辭職回家專心寫作,與丈夫陳嶼甜蜜憧憬著腹中孩子到來的模樣。
鍾曉芹和陳嶼婚姻破裂最大的原因,是兩人爭著「避風」,沒人當「港」,硬是把婚姻生活過成了「合租式夫妻」。
在蜜罐裡長大的鐘曉芹,對婚姻的期待是寵愛和呵護;
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陳嶼,對婚姻的要求是輕鬆和省心。
兩個人的日常:一個養貓,一個養魚;一個喜歡吃中餐,一個喜歡吃西餐;換洗的衣服也各洗各的,彼此分明;有事說事,沒事各自玩。
工作上不聞不問,感情上不冷不熱,日子上不鹹不淡。這種現狀不正是當下很多夫妻的相處模式嗎?
夫妻間的過命交情,無非是我病了,你給我煮碗粥;你累了,我給你個肩膀。
在聚餐時,同事都說佩服王漫妮。
他們說起之前,一個男人老婆買包他嫌貴,愣是要退,還在店裡跳了一個小時,罵了一個小時,沒有誰是能忍的,只有曼妮,給他道歉,給他鞠躬,對他笑臉相迎。
面對大家的誇讚,王漫妮笑著說到:
「每次我媽打電話催我回家,房租漲價,護膚水見底,我就盼著趕緊回來上班,什麼難纏的客人,無理的要求,對於我來說都不是難事,是幸事;
我站破腳,說破嘴,賣出去的每一條絲巾,每一雙鞋,都是實打實的回血劑,其他什麼安慰我都不需要。」
顧佳是劇中最完美的人設,卻也是最讓人為之憤憤不平的人。
她長得漂亮,有智商、有情商,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能幫助老公處理事業困境。
得妻若此,夫復何求。
但許幻山還是出軌了林有有。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除了心碎,腦子一片空白。
正如曾經面臨同樣困境的你一樣。
看到顧佳把自己鎖在浴室崩潰痛哭,說著那句「醒著太難過」時,很多人跟著流淚、難受,大概是感同身受吧。
我們喜歡一部電視劇,可能是喜歡裡面的各種人設,也可能是喜歡那我們嚮往卻沒法實現的生活:
我們希望自己優秀能幹漂亮,但現實中,我們也許優柔寡斷,軟弱無能;
我們憧憬自己能勇敢追夢,但現實中,我們有種種羈絆,有種種顧慮;
我們以為自己足夠獨立和堅強,但很多時候脆弱得一句話也可以讓我們淚流滿面;
但無論如何,生活不是在演戲,生活也沒有劇本、沒有彩排,戲有結局,人生無定論。
《三十而已》全劇終,但我們的人生還在繼續。三十不易,但也不過三十而已。
沒有一個年齡段比30+有著更豐富的可能性:一切將定未定,一切將立未立。即便遭遇重重困境,也有機會重新出發。
願你歷經千帆,坦坦蕩蕩道一句:何懼三十,不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