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名兩岸同胞共聚湖南炎陵同祭炎帝

2020-12-16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長沙10月13日電(記者席敏、張玉潔)青山披黛,綠水靜淌,在一片低沉的鼓樂聲中,來自海峽兩岸各界上千名人士13日共聚在湖南省炎陵縣參加炎帝陵祭祀大典。

10月13日,己亥年海峽兩岸炎帝陵祭祀大典在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舉行。圖為當地學生在祭祀大典上頌唱《祭炎帝》。新華社發(陳振海 攝)

祭祀大典上,擊鼓九通,鳴金九響,上百名青年男女集體頌唱《祭炎帝》,海峽兩岸各界代表向炎帝敬獻花籃,千餘名人士向炎帝神農氏鞠躬……祭祀過程莊嚴肅穆,人們紛紛向炎帝表達敬意。

神農炎帝作為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受到兩岸同胞共同推崇和敬仰,在臺灣信眾眾多,神農文化和炎帝信俗已成為連接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300多家大小神農宮廟遍布島內,300多萬臺灣民眾信奉神農炎帝。

己亥年海峽兩岸炎帝陵祭祀大典現場(10月13日無人機拍攝)。

炎陵縣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地。2011年以來,株洲連續舉辦九屆「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每年邀請島內50家左右的神農宮廟參加。

2015年,株洲在臺灣舉辦了「乙未年神農大帝祖廟聖駕臺灣巡境賜福」活動,首次護送祖廟炎帝神農神尊赴臺巡境。

湖南省臺辦主任肖祥清說,湖南在與臺灣共同推動湘臺兩岸炎帝神農文化交流中進行了豐富的實踐,既固守神農文化之根基,又繁榮神農文化之枝葉。

近年來,湖南還舉辦了「湖湘文化之旅」「中醫藥文化之旅」等活動,以加深兩岸文化交流。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500餘人同唱《祭炎帝》
    本報株洲訊  兩岸同祖,百姓祈福。8月12日,「2010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大典在炎帝陵隆重舉行,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組織約24個宮廟的300名信眾與大陸社會各界人士近萬人參加盛典。
  • 5000人共祭炎帝 八佾舞亮相炎帝陵
    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陳肇雄期盼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能凝聚同胞情感——湖南省炎陵縣鹿原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陳元豐,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陳肇雄,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與海峽兩岸社會各界5000餘人共赴盛典。
  •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展演亮相湖南炎陵(組圖)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展演亮相湖南炎陵(組圖) 2011年10月15日 20:3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首屆炎帝神農文化祭 臺灣「宋江陣」舞進炎陵
    由500餘人組成的合唱隊隨音樂同聲高唱《祭炎帝》。昨日上午,由省臺辦、湖南炎帝陵基金會、株洲市政府、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主辦的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文化祭的一項重要活動「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炎陵縣舉行,同日神農御膳、海峽兩岸民俗文化展演等四大主體活動舉行。
  • 兩岸民俗文化展演亮相湖南炎陵 宋江陣氣勢磅礴
    (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攝)  中國臺灣網10月15日株洲消息 10月14日晚,海峽兩岸民俗文化展演盛裝亮相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作為「2011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本次展演由兩岸演員攜手同臺,共展兩岸多彩的神農文化和民俗風情。  當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綻放,鑼鼓聲聲,奏響了兩岸民俗文化展演的主題:共祭兩岸始祖、同承神農文化。
  • 【重陽祭祖】▏數千人齊聚湖南炎帝陵,共祭始祖炎帝神農氏
    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九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數千名來自炎陵縣社會各界的炎黃子孫們,滿懷崇敬的心情,齊聚湖南炎帝陵景區,在此舉行了莊嚴神聖的「庚子年重陽炎陵縣社會各界祭祀炎帝陵典禮」,共同祭祀和緬懷中華民族偉大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
  • 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炎陵舉行
    祭祀典禮是「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文化祭」一項重要活動,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組織約24個宮廟的300名信眾與大陸社會各界人士近萬人參加盛典。、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財團法人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協辦。
  • 兩岸武者共聚「太極之鄉」河北永年
    中新社邯鄲7月29日電 (李茜 李鵬)29日,兩岸300餘名武者共聚太極之鄉河北邯鄲永年區,交流太極文化,向太極大師致敬。冀臺太極文化交流周29日在邯鄲市永年區(原永年縣)正式拉開帷幕,此次共有80餘名臺灣代表參加。
  • 湖南省旅遊系統炎帝陵祭祖典禮在炎陵舉行
    紅網炎陵分站6月29日訊(分站記者 趙熒星)炎黃子孫,不忘始祖。6月29日,2017年湖南夏季鄉村旅遊節湖南省旅遊系統炎帝陵祭祖典禮在炎陵縣炎帝陵舉行,吸引了眾多省內外各界人士前來體驗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炎帝陵祭典。省旅行社協會副會長邱克西、胡慶國,縣委副書記、縣長文專文參加。
  • 炎陵:根深葉茂始祖陵|炎帝|客家人_鳳凰讀書
    炎帝縣沔渡鎮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人龍。湖南日報記者 童迪 攝根之所在,維繫了兩岸鄉愁「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海峽兩岸,都自稱為「炎黃子孫」,這種血脈相連的關係正源於遙遠的炎帝時代。 炎帝陵與臺灣民眾的聯繫曾一度被切斷,直到上世紀80年代,炎帝陵開始修復工程。許多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寄來了捐款,拳拳尊祖之心,濃濃思祖之情,千古之下,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豈分遠近親疏。
  • 兩岸同胞同跳八佾舞祭神農
    簡介:  【導語】11月3日,正在湖南參加「2012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的海峽兩岸400餘名同胞,走進炎帝神農氏的陵寢地——湖南省炎陵縣鹿原陂,祭祀中華始祖。  【解說】「炎帝陵祭典」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世代沿襲的炎帝陵祭祀活動形成的祭祀規則,是一個涵蓋音樂、舞蹈、文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文化載體。
  • 兩岸同胞共祭開漳聖王
    【聚焦海峽論壇】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馬躍華 高建進  6月11日,由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閩臺交流協會、臺灣開漳聖王廟團發展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海峽論壇·第八屆海峽兩岸(福建雲霄)開漳聖王文化節在福建漳州雲霄縣將軍山公園舉行。
  • 9999條錦繡龍遊幡旗 萬人唱龍的傳人祭炎帝
    龍騰盛世 追終慎遠  炎陵各界尋根祭龍祖千人合唱團頌唱《祭炎帝》、萬人現場互動合唱《龍的傳人》。以「龍騰盛世,祈福炎陵」為主題的壬辰清明炎陵縣社會各界祭祀炎帝陵典禮,在炎帝陵金碧輝煌的神農大殿前舉行。除保留炎帝陵祭祖大典傳統儀程外,這次還推出了「龍祭」、「樂祭」、「文祭」、「花祭」、「網祭」等新的祭祀形式。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之一,炎帝陵祭祖大典已成為涵蓋音樂、舞蹈、文學等多種形式的綜合性文化品牌。炎帝為「龍祖」,龍年祭龍祖,「龍」字當先。
  • 株洲炎帝聖駕起駕臺灣巡境賜福 海峽兩岸屬首次
    精神紐帶促進文化共融  自2010年至今,由兩岸共同推動,炎帝陵連續5年舉辦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成為湘臺兩地重要文化交流平臺。在「臺灣神農大帝協進會」組織下,每年跨海來湘參加文化祭活動的宮廟多達數十家,信眾及島內各界人士多達數千人。  通過共祭炎帝神農這一精神文化紐帶,湘臺兩地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 勇攀湖南最高峰!廣東省湖南炎陵商會2020年酃峰登頂之旅圓滿舉行
    2020年10月2-4日,廣東省湖南炎陵商會在家鄉炎陵隆重舉行了「2020年酃峰登頂之旅」大型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此次活動中,商會同仁們帶著愛心出發,高舉黨旗,迎著紅太陽的光輝,翻山越嶺,眾志成城,奮勇向前,順利登上了瀟湘之巔、湖南最高峰——酃峰,並立碑紀念,豎起了一座精神豐碑。
  • 世界茶壇人士在湖南舉行祭炎帝神農茶祖大典
    新華網長沙3月31日電(記者明星)記者31日從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湖南炎帝陵4月10日將迎來「2009中華茶祖節暨祭炎帝神農大典」活動。這是世界茶壇人士首次對茶祖神農進行祭祀大典,屆時國際茶葉組織負責人、茶葉文化專家和中外知名茶商將會聚一堂,共慶這一盛事。
  •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古鎮用鏡頭架起溝通橋梁 2020-10-20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炎陵:大院高山溼地海拔達2000米
    原標題:湖南炎陵:大院高山溼地海拔達2000米   紅網10月7日訊 據湖南衛視新聞聯播報導  【正文】  【實況】藍耳翠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體重40~45g,壽命15年。鷹嘴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生長速度極慢,壽命200年。主要生活山溪小澗。
  • 湖南炎帝陵漸成研學勝地 促炎帝文化傳承發展
    己亥年湘鄂贛千名小記者祭祀炎帝陵典禮。湖南炎帝陵景區供圖「炎帝之鄉我歸家,千秋萬代華夏根。」對於這些身在海外的華裔青少年來說,此次「尋根之旅」既是學習之旅、文化之旅,更是血脈之旅。他們紛紛表示此行時間短暫,但結識了朋友、收穫了友誼、了解了中華文化,可謂是「收穫滿滿」「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