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把脈海南農產品科學化發展安全控制與追溯信息系統模式的思路

2020-12-13 騰訊網

  思路之一:把脈海南農產品科學化發展安全控制與追溯信息系統模式的思路

  作者:電子農務網網友 紫晶逸蘭

  我國農產品的肉類、水果、蔬菜、水產品等,在品質還是安全性標準方面,都與國際市場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而海南農產品一直打的都是「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品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的綠色食品已越來越成為追求的目標。可是在今年連續爆出的幾起食品安全衛生事件後.人們對什麼都心存疑慮了,都缺乏安全感了。那海南當下應該如何保證打著「綠色食品」標誌的農產品就是真正的放心食品呢?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大門雖然敞開了,但門檻並沒有降低。各國對進口農產品的質量、衛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執行的標準也越來越嚴,以提高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保護本國農業。所以海南惟一的出路就是借鑑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制定一個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實行嚴格的標準化生產,來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農產品的出口貿易。

  因此海南農產品必須建立信息系統的安全控制,運用規模化養殖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識別技術等現代化技術,來完成對農產品從生產源頭到銷售終端安全控制與追溯體系的建立,從而滿足人們對安全農產品的需求。

  但是按照標準化生產體系來操作,談何容易?各生產基地目前都有自己一套長期形成的適應於自身的生產流程,要改變原有的流程而採用國際化標準生產的流程,必須從管理理念的轉變入手,並且需要輔助於信息化技術來進行。同時農產品的安全生產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僅靠人工控制農產品生產的每一過程是非常困難的,必須藉助計算機技術、自動識別技術等現代信息化技術。

  採用信息化手段,以標準化生產方式,實現農產品的工業化和產業化,通過 「公司+基地」的經營模式,建立食品安全「從基地到餐桌」全程的控制與信息系統,向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肉類食品及相關信息。其內容主要包括:

  1、以「公司+基地」的經營模式為基礎,建設覆蓋農產品基地信息系統。主要包含養殖生產過程中的繁育、飼餵、防疫、消毒、出欄等的建立,並能根據實際生產的數據產生生產報表,同時提供藥物過期警示和相關安全生產違禁藥物信息。

  2、推廣應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蕊片,可植入動物體內,或掛在一定部位,可以記錄信息,就像U盤的原理一樣,比如養豬,從小我就可以給它掛一個,記錄它的品系、父母親品種和編號、生過什麼病,吃了什麼藥,多少斤出欄的等等信息,等到超市賣的時候,這些信息消費者就可以查到了)和條形碼技術相結合,保證源頭到終端全過程嚴格控制的產業鏈,保證向市場提供安全可靠的優質農產品。

  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採集海南農產品供應鏈中的相關信息,實現對農產品供應鏈全過程的信息監控,以期使海南農產品安全信息應用水平達到或趕上國際先進水平。

  3、消費者可以利用設立在超市、連鎖經營店的多媒體終端設備,對條形碼進行掃描識別農產品的每一個環節的信息,生產日期,企業名稱、品牌、認證信息,產品的生產地、加工地情況、藥物殘留情況都一目了然,可以放心購買,安心消費,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知情權。

  最終,通過建立海南農產品安全控制與追溯信息系統,可實現建立肉類食品或者其他果蔬食品安全體系,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提高消費者對海南綠色生態食品的認可度和安全感,從而優先選擇消費海南的農產品,從而獲得市場的認可度來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Baidu

  (紫晶逸蘭)

相關焦點

  • 河北省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情況
    在落實農業農村部追溯「四掛鈎」意見和河北省委1號文件基礎上,2019年8月,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六掛鈎」意見和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農安工作與產業發展相融合,倒逼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積極主動實行追溯管理。一是拓展掛鈎範圍。在「四掛鈎」基礎上,河北省將省級農安縣創建、園區創建、特優區創建、龍頭企業認定、合作社與家庭農場認定與農產品追溯工作掛鈎,作為認定認證的前置條件或優先條件。
  • RFID食品安全追溯系統解決方案
    系統背景:  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是一個能夠連接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各個環節,讓消費者了解符合衛生安全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提高消費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提供了「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了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資料庫,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儀徵市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建設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許雲)近日,儀徵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2020年度儀徵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示範單位評選工作,對轄區內已建農產品質量管理追溯系統的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了一次系統全面的工作成果驗收。
  • 農產品質量追溯——食品安全保障之利器
    引言——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組織制定的《NY/T 3817-2020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 蛋與蛋製品》、《NY/T 3818-2020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 乳與乳製品》和《NY/T 3819-2020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 食用菌》三項農業行業標準已經農業農村部批准發布
  • 信息發展攜霍尼韋爾探討區塊鏈技術在食安追溯領域應用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在中國開展區塊鏈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中的應用、可攜式農殘快檢設備的研製與推廣以及智能冷鏈物流雲管端解決方案三塊領域的全面合作,並共同進軍印度市場,助力印度有機農作物食品安全與質量追溯系統領域的全面建設。
  • 代表楊沂城:建議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檔案 保「舌尖」安全
    齊魯網濟南1月27日訊(記者 莊紅)「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檔案,將食品生產廠家及供應商生產經營狀況、監督檢查情況、行政處罰信息及時推送,劃分風險等級,設立行業」黑名單「.農副產品繼續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線在」農田「,從源頭上保障食品安全。」
  • 青島將打造重要農產品追溯體系 推進創新升級
    、信息交互為依託、物流標準化建設為支撐、金融服務體系創新為抓手,以「3915工程」(即:突出「3個主要任務方向」、建設「9個重點工作體系」、培育「15家供應鏈骨幹企業」)為牽引,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供應鏈行業發展標準體系。
  • 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向好
    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向好上半年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8.4%8月28日,記者從省農業廳獲悉:今年上半年,省級例行監測共抽檢蔬菜產品649個,合格率為97.2%;抽檢畜禽產品1133批次,合格率為99.6%。
  • 德國洪堡學者陳慶富:我國現代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戰略
    本文從農產品質量安全內涵、傳統農業的農產品安全狀況、國內外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及保障模式、「網際網路 + 檢測」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我國農產品安全發展趨勢與展望等方面進行了綜述,以便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提供指導。
  • 海南新增萬寧金椰子、文昌馮家灣花螺兩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海南萬寧金椰子、文昌馮家灣花螺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截至目前,海南省共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39個,涵蓋熱帶作物類、水產養殖類、畜禽養殖類、中藥材等。近年來,海南省高標準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對三亞甜瓜、興隆咖啡、屯昌黑豬、五指山蜘蛛實施保護,打造農產品地理標誌精品工程;推進「三品一標」企業入駐國家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和海南重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創新實施「優質農產品出口免於出具檢驗檢疫證書和備案」監管模式,為特色產業發展和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助力全面鄉村振興,打造代表地域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的亮麗名片作出積極貢獻。
  • 我市嚴把「四關」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助推品牌強農、富農。2020年全市新培育「三品一標」63個,「三品一標」帶追溯二維碼上市63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嚴把責任關。出臺了《關於印發池州市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拉緊責任鏈條,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嚴把指導關。摸清全市「三品一標」認證企業以及規模以上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動態監管名錄。
  • 管好「田間」 保障「舌尖」——臨澤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紀實
    該縣堅持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按照源頭「產出來」、執法「管起來」、品牌「樹起來」、宣傳「講出來」、能力「強起來」的工作思路,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舌尖上」的民生工程打造,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2017年,臨澤縣被認定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2019年11月,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 可追溯體系建設守護食品安全
    我市以可追溯體系建設為抓手,基本實現農產品安全閉環管理,從源頭上為食品安全加了道「密碼鎖」。 守護食品安全,南通一直在行動。從建立食品快檢室到發布抽檢監測數據,從開展食品專項執法檢查到完善誠信「紅黑榜」,這些措施和制度的升級,有效提高了「食安南通」的保險係數。
  • 全椒縣舉辦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培訓班
    2020年12月9日,全椒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各鎮監管站、局屬相關單位負責人、150多家生產經營主體負責人,舉辦了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培訓班。培訓班上,縣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監管股負責人強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 為農業插上智慧翅膀 真農網助力宜章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疫情陰霾逐漸散去,綠色優質的農產品備受消費者青睞。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不斷出臺農業綠色發展系列舉措,推進綠色生產,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各縣域積極響應並開展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宜章縣一直以來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保持高度重視,並於今年開始與真農網攜手合作,全力推進建立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仿偽溯源體系。
  • 國家將加快建設重要產品追溯體系,信息發展蓄勢待發!
    上海信聯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息發展,股票代碼:300469)從2008年開始探索食品追溯業務,深耕12年,信息發展致力於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AI、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推動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與完善。
  • 三維碼防偽溯源:助力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體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外,智慧農業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農業休閒旅遊、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在智慧農業體系中,食品溯源防偽是不容忽視的關鍵性環節。
  • 福建安溪縣:實行「五項推進」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10日電(張炳鈴)抓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並行制度,是福建省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一項制度創新,能有效提高政府監管效率,增強生產主體責任感,增強群眾消費信心,快速召回問題產品,精準消除安全隱患。
  • 三維碼科技助力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
    2018年1月25日,福建首屆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高層對話暨6·18項目對接會在福州開幕,來自國內食品安全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食品企業、科技企業、金融機構、新聞媒體等各界人士200多名代表面對面交流對話,探討「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如何助力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三維碼(廈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繩旭在會上作《三維碼助力食品安全》主題演講。
  • 泉州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三招」助力農產品銷售
    二招:農業智慧園「避疫」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福建綠瀅生態農林發展有限公司運用塔式、立柱式氣霧栽培系統、植物生長計算機控制系統等現代信息應用技術,節省百分之八十的人工成本,避免疫情期間人工對農產品生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