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準備留學美國的學生來講,一些美國高中生必讀書單或許早已見怪不怪,然而每一次翻來覆去其實就是那麼幾本書:《殺死一隻知更鳥》、《了不起的蓋茨比》、《1984》、《麥田裡的守望者》……這些著作已經在文學歷史上成為了經典,然而對於2018年的青少年來說,除了文學名著外,也是時候為他們更新一些別的選擇了。
今天介紹的幾本著作,由美國南加州大學Dornsife 文學、藝術和科學學院的教授們聯合推薦 。
Aimee Bender 傑出英語教授
《公民:一本美國抒情詩》
Citizen: An American Lyric
「作為一本詩集,這本書用一種直觀和新鮮的方式審視了關於種族和美國社會的問題。對於種族問題的討論,一向是痛苦而又漫長的。儘管通常在大學才會出現這類話題,但我認為高中生應該開始了解。他們會對於書本裡賽琳娜威廉士討論的故事以及所列出的警察暴行感到驚訝,因為這部分的文學創作是無窮無盡的……」
這本書被《紐約時報》評為「2015年度十大好書」之一,同時也是2014年全美書評人協會(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獲獎作品。作者克勞迪亞蘭金出生於牙買加,先後畢業於美國著名文理學院威廉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現為耶魯大學新人詩歌學教授,曾獲麥克阿瑟(MacArthur)「天才獎」獎金。
How to Set a Fire and Why
「這本書對於青少年來講值得一讀,仿佛《麥田裡的守望者》霍爾德考菲爾德在這個時代的故事。小說的主角露西亞是青少年中顛覆性和反制度的,這一點能夠在課堂上引起學生們的對話或爭論,但我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重要的討論。「
作者赫塞·鮑爾曾在美國註明文理學院瓦薩學院就讀,後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現為小說家和詩人,作品曾獲古根海姆獎學金、普林頓獎、柏林獎等諸多獎項。
Viet Thanh Nguyen 英語教授
《美國人民的歷史》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人對他們自己的歷史知之甚少,他們獲得的大部分信息都是經主導並且擁有話語權的個體或團體過濾後的。 在這本書中,向主導和相對弱勢群體都提供了糾正信息。此外,作為讀者,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觀點,但至少在他的著作使你有機會選擇什麼才是自己所奉信的主流思維。」
作者霍華德·津恩(1922-2010)是美國著名政治學者、社會評論家、劇作家。曾就讀於紐約大學、並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博士學位、後曾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擔任博士後研究院。在本書中,他從美國下層人民、弱勢群體的視角和社會活動挖掘「另類」史料,考察美國的歷史和傳統。
Leo Braudy 英美文學教授
「我想要提出的問題是:應該講學生的體驗擴大到什麼程度,才能使他們體會到不同的生活,並且對不同環境下成長的人抱有同理心;以及應該為他們提供多少脫離自己日常生活環境,以體驗其他時間和地點的機會?在今天的著作推薦中,我將專注於第一個問題。
「在我推薦的三本小說中,每一本的人物都接近或處於青春期,這些文中的主角將會面對身份、道德和價值觀的問題。每個人物都來自於不同類型的社區,擁有不同的人際關係、家庭環境等。如果說文學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讓讀者有機會與他人的內心和生活有某種情感和物質上的聯繫,那麼對於高中生來說,這三本書都將讓他們得到收穫。」
《秀拉》Sula
《秀拉》是一本1973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黑人秀拉在美國黑人社區「底層」的成長故事。故事發生的背景為一戰後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黑人民權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高漲的六十年代,以秀拉成長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等為主線,從「生」至「死」,講述了她所生活的黑人社區的境況和變遷。
作者託妮·莫裡森是世界文學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美國非洲文學的重要作者。託妮·莫裡森曾於199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曾獲得國家圖書獎、國家圖書評論獎、普立茲獎等多項文學界的重要獎項。
《瓶中美人》The Bell Jar
以上信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需求和行業前景,對於中國學生的專業選擇、就業方向有一定指導意義。除了對不同職業的年薪水平有所了解,報告裡還透露出其他重要信息。例如,所有獲批者的年薪中位數較2016財年增加3000美金。此外,首次申請獲批者的總薪酬水平低於延遲申請的人,分別為75000美元和90000美元。
從去年開始,美國政府不斷收緊移民政策,提高了工作籤證的門檻,在去年12月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文件中還提出了為了防止外國人盜用智慧財產權而限制籤證的新政策,這些「移民不友好」政策降低了H-1B申請的熱度。然而,我們也要看到背後隱藏的機遇。對於掌握先進的知識、技能,有特殊才華的留學青年來說,只要能對美國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產生正面影響,他們將繼續被美國青睞,這對於中國留學生是個機遇,也是對他們能力提升的更大挑戰。
《一個人的和平》 A Separate Peace
《一個人的和平》是作者約翰·諾爾斯的第一本小說,同時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主角吉恩·福利斯特在畢業15年後回到母校後對於上學階段的回憶。在吉恩16歲仍在學校就讀時,與性格相反的菲尼成為好友,卻在這段友誼中產生了嫉妒、憤怒等情緒,最終因一時衝動,一步步造成了令人惋惜的結果。在這段故事中,通過描寫兩個人的恩怨情仇,也描述了主人公在經歷此事後的心理變化,同時也側面表現了生活在二戰背景下對人們心態和生活造成的影響。
作者約翰·諾爾斯(1926-2001)畢業於耶魯大學,在校期間曾為校刊雜誌投稿並且在編輯部工作。畢業後在雜誌社工作,於第一本小說《一個人的和平》暢銷後辭去職務,全身心投入到小說創造中,成為了美國著名校園文學題材小說家。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