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分享會後,群友們舉行了一次餐會,相互交流、相互切磋。 |
記者 薛智誼
7月7日下午,寧波國際金融中心。東南商報第22期創業分享會火熱舉行,分享嘉賓葉驥一口氣分享了兩個小時。
分享完,話音剛落,提問的創業者就「搶」過話筒連珠炮般發問:你認為是產業吸引了人還是人吸引了產業?為什麼你們公司設立的最大一筆獎學金選擇在浙江大學而不是寧波的大學?……
問題新穎尖銳,葉驥見招拆招。
1 現場人氣爆棚
炎熱的天氣無法擋住一顆顆創業求知的心,當天來了100多位創業者和投資人,現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棚。
這是《東南商報》創業分享會自舉辦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
分享嘉賓葉驥很年輕,36歲,現任寧波市產城生態建設集團董事長,2007年在澳州學習財務專業,後回國進入寧波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班。兩年後,進入現在的寧波產城集團。
臺上,年輕的分享者對城市經濟發展有著深刻的思考,分享的觀點新穎、獨特;臺下,年輕的創業者據理力爭。一時唇槍舌劍,現場爭鳴的氣氛有點火爆。
問答環節,提問者和他你來我往,葉驥見招拆招,幾個回合下來,氣氛一路升溫。
「這樣的頭腦風暴和自由、開放的氛圍是我喜歡的,《東南商報》的分享會,組織得很好,分享者有乾貨,我們有收穫。」吳先生參加了多次創業分享會後深有感受地說。
2 私募小鎮兩年後現雛形
今年3月,寧波產城集團與地方政府籤約,以城市運營商的身份參與到一片方圓10多平方公裡的城市新城的建設之中。分享會上,葉驥重點談到這座城市新城的未來,希望能真正做成中國的「矽谷」。
「我們將在這裡傾力打造一個私募基金小鎮。」葉驥表示,計劃2020年該基金小鎮初顯雛形,計劃一期吸引50家一線明星基金公司入駐辦公,一年內私募基金公司註冊數量達到500家,3年內吸引200多個團隊在小鎮辦公,企業註冊數量達到3000家。
近年來,各地基金小鎮蓬勃發展。據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7年底,全國已披露的各類基金小鎮合計約45個。寧波梅山島、慈城鎮也在打造基金小鎮。
在葉驥的心目中,產城集團打造的基金小鎮有所不同。「我們希望私募基金公司不只是因為返稅政策註冊在這裡,而是真正有人落戶在這裡辦公。通過打造綜合性的金融生態和土壤,讓金融人才願意來,且留得住。」葉驥說。
「企業要想做強做大,已經離不開金融的助推。」葉驥認為,目前,私募基金在中國還處在初生期,僅20000多家,在中國金融體系中所佔比重並不高。寧波產城集團將通過頻繁互動的產業、平臺、資本、人才合作的交流,共同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3 打造「創業之城」
「我們要打造一個宜居、宜業、宜創業的『全球青年科創特區』。」在葉驥看來,未來的這片產業新城要成為中國創業者必到的一站,是中國「兩創」界的信息集散中心,將吸引10萬名以上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入駐。
新城還將發布中國最全的創客指數。有了這個指數,各個城市和行業創業公司的數量、項目的融資進度、企業經營狀況等都一目了然,政府招商、機構投資、行業互動也可按圖索驥。
在這裡,將建設高標準的中國路演中心,創業者對投資人、賣方研究員對買方基金經理,GP對LP等三種類型的路演將成為日常,每天平均10場以上,成為中國金融界真正的線下交互中心。
之前,寧波產城集團曾投資和深度合作了財聯社、36氪、鈦媒體等財經、科技類媒體。葉驥表示,未來,寧波產城集團將與36氪在新城共建全國首個線下版創客綜合服務社區。
「如何讓創業者能更專注地創業而不為俗事所累,是我們一直思考的,通常創業者需要五方面的幫助:一是資本嫁接,二是政府溝通,三是供應鏈支持,四是市場渠道推廣,五是品牌宣傳。」葉驥表示,產城集團將引入各領域的領先平臺,為入駐園區的創業團隊賦能。
目前,寧波產城集團與中央匯金等多家央企金融機構洽談了深度合作,撮合它們與浙江各大型國企合作成立產業基金,專注實體經濟的投資孵化。並推出高校合作計劃,邀請頂級高校的教授、博士帶團隊來園區進行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寧波本地高校配備相應科目學生跟讀旁聽,通過合作、共贏的模式團結一批科研人才,並同步引進德國、以色列等歐洲國家的尖端技術和科研團隊。
4 推動甬籍青年精英回歸
葉驥介紹,寧波產城集團啟動了甬籍青年精英回歸計劃。
目前,在浙江大學、寧波工程學院、效實中學成立了獎學金,並與清華大學、中科大、上海交大,諾丁漢,寧波大學和多所985學校商談獎學金的設立。
「我們在今年正式啟動計劃時,發現了大量埋沒在寧波各角落的人才,在全球也有大量在各頂級機構從事投資的甬籍青年,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們和他們所投資的企業來寧波落戶。」葉驥表示。針對留過學、北上深杭工作過,985、211碩士以上三類寧波年輕人,如果回歸家鄉創業,可最高獲得300萬元種子基金支持。
按照他的思路,這片區域還會採用園中園的模式,吸引普洛斯等世界500強企業等入駐,在寧波建設科技工業地產園區。目前,寧波產城集團已與普洛斯中國在緊密洽談合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