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精神,深入挖掘內蒙古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進一步加強內蒙古黃河流域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協作。 9月19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主辦,內蒙古博物館聯盟、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協辦,內蒙古博物院、鄂爾多斯博物館承辦的「黃河從草原上流過——內蒙古黃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在鄂爾多斯博物館開展。
▲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馬嘎爾迪致歡迎辭。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自治區文物局局長陳永志講話。
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黨組成員、自治區文物局局長陳永志,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馬嘎爾迪,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侯俊,內蒙古博物館聯盟秘書長、內蒙古博物院副院長付寧,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子義等領導共同為「黃河從草原上流過——內蒙古黃河流域古代文明展」揭幕。
▲鄂爾多斯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子義主持開展儀式。
▲陳永志等領導參觀展覽和文創產品。
來自內蒙古沿黃盟市博物館負責人、市內外媒體記者、鄂爾多斯市文旅系統幹部職工以及遊客市民等近200人參加了開展儀式。
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阿拉善盟、烏海市、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7個盟市13家博物館的以展示內蒙古黃河流域各個歷史時期特徵的精品文物300餘件( 套),其中包括國家一級文物44件(套)、二級文物22件(套)、三級文物14件(套)。通過多元文明的匯聚之地、文明交流的牢固紐帶、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家園三個部分,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審視歷史時期內蒙古黃河流域的歷史發展變遷,結合歷史器物、遺蹟及文獻資料,以圖證史,充分展示黃河在內蒙古地區的獨特魅力。展覽按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全面梳理、展示這一地域古代文明的流光異彩,揭示了北方草原在中華文化形成過程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詮釋了中華民族古老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真諦。
此次「黃河從草原上流過——內蒙古黃河流域古代文明展」的推出,是內蒙古把握時代脈搏,響應國家黃河文化保護的積極動作,也是著眼於內蒙古黃河流域的文明特徵、講述我們自己的黃河文化故事的有力舉措。本次展覽以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融合發展為精神內涵,以黃河文明、草原文明多元融合文化為抓手,對建設繁榮我市文博事業,促進文旅融合起到了積極作用。
開展儀式後,召開了內蒙古中西部博物館聯盟會議,商討了聯盟發展和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與運營等相關事宜。下午,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文物局局長陳永志和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文平分別做了題為《內蒙古黃河文化遺產的特色與優勢》和《長安北望 何處是高闕》的講座。
本次展覽歷時三個月(9月19日——12月19日)在鄂爾多斯博物館六號展廳展出,屆時歡迎大家前來觀展。
文:辛戎 郝家卉
圖:郝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