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好漢出場,一般都要有反面角色出現,一方面增加故事情節的精彩,另一方面也說明好漢的個性就是抱打不平。這些反面角色的作用也不能忽視,有了這些反面人物的出現,也從側面讓這些好漢形象更加豐滿。
水滸中有兩位反面角色,名號聽起來也很猛,面對的好漢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他們就是鎮關西和蔣門神。兩個人最後都死在好漢之手,他們是不是都死有餘辜,或者是死得冤呢?
鎮關西,原著也沒說明他叫什麼的名字,只是稱為鄭屠鄭大官人。鄭屠是當地的的財主,財主肯定家大業大,應該也是屠夫起家,憑著他的名號,肯定也一定性壟斷了當地的豬肉市場,生意相當火爆。
然而,財主鄭屠依舊貪得無厭,手裡有錢,卻心懷不良。看到歌女金翠蓮長得漂亮,就想納為妾。也寫了給錢三千貫作彩禮,但卻是空頭支票,人都娶回家了,錢卻遲遲不見給。後來不到三個月,是原配大娘發火,把金翠蓮給趕了出來。
從這一點看出,鄭屠應該是想納妾,但是沒有得到原配老婆的支持,金翠蓮彩禮錢也沒有給,結果還被趕了出來。很大程度上來說,鄭屠應該也很懼怕他這位原配老婆,所以想納個妾填補一下自己的徵服欲,結果並沒有如願。
當然,這是根據字面情節做出的推斷。但也不排除一種可能,鄭屠和原配合謀來欺騙金翠蓮,這樣即獵豔成功,還不用拿錢,屬於白白佔了便宜。如果用這種手段,應該受害者不只金翠蓮一人。那些沒有背景,生活困苦的女子都可能是他的獵豔目標。
從金翠蓮被騙了的表現,只能在沒人時暗自哭泣,以淚洗面。試想,恰好魯達三人在那裡吃酒,聽到了這件事,如果不是這次偶遇,那這樣的欺凌只能不了了之。
於是,好漢魯達出手了,路見不平一聲吼,三拳結果了鎮關西。其實魯達並沒有真的想要了鄭屠的命,只不過鄭屠太弱了,外強中乾,欺軟怕硬,再加上魯達的拳手力道太猛,直接讓鄭屠去西天報導去了。
如果說鄭屠是被失手打死的,那蔣門神的死就是惹到了煞星。
蔣門神,名蔣忠。這位老兄卻有一身好本事,書中說他使得好槍棒,拳腳很有兩下子,猶其摔跤更擅長。曾經自誇大言道:「三年上泰嶽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的了!」
看完蔣門神的自我介紹,能在在泰山和人比摔跤,沒有一個人能敵得過,感覺天下第一。實戰也不錯,把金眼彪施恩一頓拳腳,打得兩個月下不了床。施恩算不上高手,雖然也在江湖上學一些槍棒,但至少說明蔣門神確實有兩下子。
本來快活林是施恩和蔣門神(背後主使張團練)地方公務員帶頭的黑惡勢力之爭,施恩那兩下子敵不過蔣門神,被人家搶了去。功夫不如人家,背景也不如人家,按說只好自認倒黴。但是施恩又咽不這口氣,於是便請打虎英雄武松出頭,其實就是請個打手,不過加上些江湖兄弟感情。
武松本來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再加上施恩的小恩惠,於是就替施恩出頭,準備和蔣門神較量一下。武松自我感覺打蔣門神應該不在話下,還故意激怒蔣門神,兩人開打時,才發現蔣門神根本不是對手。不過書中也說,蔣門神沉迷於酒色,被掏空了身子。
蔣門神挨了打,丟了快活林,按說被打虎英雄打了一頓,應該不是什麼沒面子的事。但是蔣門神卻仗著有後臺,和張團練一起設計來報復武松,最終得手。為了以絕後患,於是又買兇殺人,最終逼得武鬆動了殺機。
在鴛鴦樓,蔣門神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結果了小命。上次武松只是用拳頭教訓他,這次卻是有備而來,用刀來送他上路的。所以最終,蔣門神這條漢子完成了生命最後的表演,不過實在狼狽,被一刀砍翻在地,結果了小命。
相對之下,蔣門神不過是個會些功夫的打手,主要在別人的授意下搶奪資源,算不上罪大惡極。但是因為他參與了害死武松的計劃,只能算是自己找死。而鄭屠卻是欺壓弱小,強佔金翠蓮,著實需要教訓一頓,不過最後卻送了性命。
兩個人雖然罪不至死,但是要給好漢當反面人物配戲,不死怎麼才能把好漢逼上梁山呢?所以說,都死得有教育意義。也是告訴世人,為人不要做惡,即使一時逍遙,但正義終不會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