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起「紙上名人名士館」 紹興名人圖傳出版
《鑑湖越臺名士鄉——紹興名人圖傳》一書,日前已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148位名人匯聚一冊,千餘幅圖片穿插其間,圖文並茂,全面、系統地展現了紹興名人文化。一覽此書,猶如進入一個紙上的名人名士館。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作序,他期望通過紹興名人館和本書,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紹興文化、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和價值取向,使包括紹興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世界人民,為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作出紹興貢獻。紹興名士之多,嘆為觀止。毛澤東稱之為「鑑湖越臺名士鄉」。
-
名人家風,紹興亮麗的文化生態
名士如「過江之鯽」的紹興,許多名人家的家風讓人擊節感嘆讚賞,其流風餘韻,代代不絕,散發著歷史的清香。紹興名人家的家風薰陶、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紹興人,並聲名遠播,它構成了紹興城市文明的無形支柱,構築了紹興城市的道德力量,成為紹興城市的精氣與魂靈和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
全國名人故居「掌柜」齊聚紹興,探討激活名人文化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在網際網路時代,名人故居如何拉近名人與觀眾的距離,實現人物的當代價值?如何讓名人故居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昨天,全國65家名人故居、人物類博物館「掌柜」齊聚紹興,共同探討這一話題。紹興名人故居的做法也引起大家的關注。
-
紹興名士多,如何承遺風?
昨天上午,紹興市鄉土文化研究會召開座談會,以紀念4位紹興鄉賢。專家學者們認為,紹興的鄉賢是紹興越文化的精神象徵,傳承他們的精神,就是傳承紹興的文脈和精神。陳儀在市區原有故居,位於投醪河15號,其故居五開間三進,兩平一樓,附以雜屋數棟、菜園一方、修竹半畝,是舊紹興中上層家庭的典型住宅。全宅純系磚木結構,板門木欞,頗為簡樸。現在只剩下了一棵大樹。專家徐復沛說,陳儀在市區的投醪河15號故居已無法復原,作為紹興東浦人,東浦陳家祠堂與陳儀緊密相關。他呼籲在此建立陳儀紀念館,要保護好鄉賢故居的遺存。
-
南京江寧鄉賢名人館,假期想尋訪「名人」足跡就來這裡吧~
江寧鄉賢名人館,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橫溪街道龍鄉雙範精品民宿村,佔地面積480平方米,建築面積726平方米,以「弘揚廉潔廉政,傳承家風家訓」為宗旨,通過「紅色教育」「家風傳承」「誠信文化」「廉政學習」「書香廉韻」五個展廳
-
濟南可建名泉博物館、名士館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2.02.29 星期三 政協委員建言發展旅遊文化產業 濟南可建名泉博物館、名士館 作者:沙文婧
-
安徽名人館
安徽名人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濱湖新區,從遠古、秦、漢、唐、宋、元、明、清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匯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風採。初步計劃展出安徽名人超過800位,其中重點展示100多位。除了安徽籍的名人外,在安徽留下重要足跡的人物也會展出。有巢氏、姜子牙、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鴻章、陳獨秀在安徽歷史中,留下了許多重要人物的足跡,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安徽名人館內集中「亮相」。
-
鄒平開發區校園裡建起「宋詞大街名人館」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近日,在鄒平市開發區三小第五屆校園讀書節上,六級部師生策劃的「知味嘉年華」活動格外引人注目——名人館、題詞扇、帆布袋、書吧、書攤、漢服、美食街,讓孩子們在立體
-
遊學名人居,漸知紹興美
>這裡有如詩如畫的江南水鄉;紹興,一個自從識漢字就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作為一個北方人的我,從小到達接受了的很多蘇教版課文,對北方的大漠、孤煙、烽火、險峻雄奇的山司空見慣,非常嚮往南方秀麗的江南小橋流水的景色,對這片富庶的土地憧憬已久,而紹興正是名士之鄉。「紙上得來終覺淺」,這次研學遊受益匪淺。
-
《齊魯海外名人傳記叢書》第二輯出版
□李奎林 李 木 報導 本報濟南訊 旨在弘揚和展示海外山東人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記述和展示海外山東人心繫祖國家鄉桑梓情懷的《齊魯海外名人傳記叢書》第二輯日前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
安徽名人館簡介_合肥在線
安徽名人館將安徽歷史和文化精髓相融合,通過聲、光、電的完美融合,展現史前至現代安徽歷史上的傑出人物,體現安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好形象。整個場館仿漢唐風格,融徽建特色於一身。一層是由蠟像館(在建)、3D影院、臨時展廳、互動體驗廳、國學講堂、數位智庫等組成,在展示過程中融合了視覺、聽覺等高科技因素,給人完美的文化享受。
-
郭西元為諸城名人館題寫館名
郭西元老師給諸城名人館題寫的館名和分館名,牌匾已經做好,效果不錯。在諸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出版個人專集十餘種四十餘部、論文集五部,二零零六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名家—郭西元畫集》;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大型教學片《郭西元大寫意花鳥畫技法》幷發行畫冊和光碟;二零一七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近現代名家—郭西元畫集》
-
紹興:著力打造「名士清風」品牌
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紹興市素有「山清水秀之鄉、歷史文物之邦、名人薈萃之地」的盛譽。近年來,紹興市紀委、監察局把弘揚廉政文化作為建設廉潔政治的重要抓手,深入研究,注重傳承借鑑歷史優秀廉政文化,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致力打造「紹興名士清風」廉政文化品牌。 堅持價值引導,注重整合資源 明確廉政文化建設的主題。
-
《晚清名人尺牘》出版
近日,由崇賢館編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晚清名人尺牘》正式與讀者見面。裕祿、吳汝倫、陳寶箴等名人均在其列。時逾一百二十年,珍貴異常。據編輯方李克老師介紹:《晚清名人尺牘二十年前曾有安徽涇縣文史資料研究者意欲籌劃出版,家人未能取得一致意見遂被擱置。現經考證,發現其中還有許多晚清名人的歷史軼事,這些資料對晚清歷史的研究應該有所補益。如能有益社會,何樂而不為呢!
-
南國書香節首設澳門館 林清玄、楊瀾眾多名人將亮相
信息 南國書香節首設澳門館 林清玄、楊瀾眾多名人將亮相 繼香港館、臺灣館、東南亞館和國際館等之後,今年南國書香節再增設澳門館,由澳門文化產業基金委員會、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和廣東教育出版社主承辦,主要展銷澳門特色圖書。至此,海峽兩岸及港澳出版產業大齊聚。
-
「巢縣三上將」名聲顯赫,安徽名人館的名人故事
接著分享安徽名人館裡的名人故事。我從火車站的住處出發,坐地鐵1號線雲谷路站下車,轉乘526路公交渡江戰役紀念館站下車即到。安徽名人館座落於巢湖之濱的草坡高臺之上,從遠古、秦、漢、唐、宋、元、明、清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匯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風採
-
為什麼紹興被謄為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
提起浙江紹興,恐怕會讓許多人的腦海裡瞬間浮現出許多歷史文化的美好畫面,甚至會立刻聯想到諸如典型的江南水鄉優美環境、歷史文化名人、曾經在這裡發生過的動人故事等等。可見,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底蘊有多麼地深入人心。那麼,為什麼紹興被謄為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呢?
-
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 闖出家庭教育新路
福州新聞網5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記者昨日從福州古厝集團獲悉,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近日榮膺全國婦聯、教育部授予的「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榮譽稱號。 三坊七巷名人家風家訓館於2015年對外免費開放,是國內較早創辦的家風家訓館。
-
紹興奏響文化旅遊交響曲
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紹興,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素有「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之美譽。長橋彎彎,古街悠悠,徐徐的流水繞著人家,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透著古城特有的韻味,古樸典雅的名人故居充滿靈氣……紹興的名人多、故居多,穿梭於紹興的大街小巷,名人故居總會不經意間出現在眼前,慕名而來的遊客在這裡觸摸歷史。
-
近年被搶註商標的歷史名人「明朝一哥」王陽明最忙!
修文縣旅遊文化產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也於去年10月份註冊成功「王陽明」商標在第16類上。王陽明曾在廣東河源市和平縣一帶剿匪平亂,當地人民為了紀念他,還將和平縣羊子埔改名為陽明鎮。記者看到,為了傍上王陽明這棵「大樹」,廣東一公司在去年5月一次性申請了45個類別的全類「陽明古郡」商標,還申請了10多個類別的「陽明印象」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