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最經典的一首勸學詩,你可以不會背,但意思你得知道!

2020-12-10 慶餘說詩詞

在學生時代,為了勉勵大家好好學習,老師通常都會給我們講述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或古詩。比如「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一寸光陰一寸金」等。這裡所說的古詩,便是古人寫來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的勸學詩。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便是一首來自於南宋詩人朱熹的《勸學詩》。

朱熹,不僅是一個詩人,還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尤其是朱熹長期從事講學活動,培養了許許多多人才,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而朱熹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一點,便是他在《勸學詩》中所說的,要珍視光陰,努力學習。意思很淺顯易懂,但真正始終如一不容易。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朱熹的這首《勸學詩》: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首先,詩的開篇兩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便用切身體會告誡青年人必須要珍視光陰。它的意思是說,我深知青春的日子極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青年人一點要謹記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想必這裡的「易老」大家深有感觸,時間的流逝真如流水一樣飛快,眨眼間就是五年、十年、二十年。

實際上,朱熹這首詩正是他在晚年,去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時所寫。從這個創作背景來看,就知道朱熹在用自己的切身經驗來闡述「少年易老學難成」。所以我們要知道珍視光陰的重要性,努力學習,提神自我,不要讓可貴的光陰從身上白白溜走。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它的意思是說,還沒有從池塘生春草的美夢中醒來,臺階前的梧桐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這裡的「池塘春草」,出自東晉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原詩是歌詠早春景色的美好。這裡則從以鮮明的對比,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了季節的變化之快,也就是說光陰的流逝之快。

無論是前兩句朱熹的切身體會,還是後兩句中的春夢未醒、梧葉已落,都是為了說明光陰的轉瞬即逝。這首詩便是告誡了青年人要珍視光陰,抓緊時間去學習,才會在將來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因碌碌無為而蹉跎人生。並且學習的過程是「活到老,學到老」的,要持之以恆。

綜觀朱熹的這首詩,語言明白易懂,形象鮮明生動,具有跨時代的勸勉力量,勸勉了一代又一代人。雖然告別了學生時代,也沒有老師再要求我們背誦全詩,但詩的意思我們卻需要知道並謹記。當然,不僅僅是朱熹的這首詩需要這樣,一切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的古詩,都需要我們知道並謹記。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意思你得知道!
    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我們依然熱衷於蘇軾的文學作品。因為蘇軾的文學作品中飽含了太多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它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反思的。而蘇軾的文學作品中最能體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又要數蘇軾的詩最為酣暢淋漓。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這類型的題材尤為突出。
  • 朱熹的一首《勸學詩》,點醒了多少正在讀書的少年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想必都被家長們這樣告誡過吧,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啊,到時候出社會了,沒有文化是很難在社會中立足,也是很難實現自己的報負的。所以我們小時候的生活就是在勸學中度過的。那麼在古代,是否也是這樣的呢?答案是肯定的。
  • 三首勸學詩,宋仁宗最樸實,顏真卿最有名,朱熹最簡單
    新學期開學在即,對孩子們勸學又成為了父母和老師們開學的第一課,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古人的詩詞最為經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自宋仁宗的勸學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出自顏真卿的筆墨;「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親」,珍惜少年時光好好讀書就是朱熹勸學的意識。
  • 三首勸學詩,宋仁宗最樸實,顏真卿最有名,朱熹最簡單
    新學期開學在即,對孩子們勸學又成為了父母和老師們開學的第一課,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古人的詩詞最為經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來自宋仁宗的勸學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出自顏真卿的筆墨;「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親」,珍惜少年時光好好讀書就是朱熹勸學的意識。
  • 劉禹錫很有哲理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意思你得知道
    以哲理詩為例,不僅揭示了廣闊的生活規律和普遍的人生體驗,還含有理性與哲學的思考。而通過對哲理詩的解讀,往往能進一步提升人生體驗。諸如這類含有哲理的名篇佳句,在詩歌中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便是其中一首名篇。顧名思義,它是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一首唱酬之作,其主要內容旨在表達一種正確的老年觀。
  • 孔孟後最出色的儒學大師,一首28字勸學詩在日本得到廣泛傳播
    孔子和孟子作為儒家學說的奠基人,經典理論一直影響到今天,可見其本身鮮活的生命力。在孔孟之後,儒家學說發展淵遠流長,幾千年來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豐富,也出現了很多的儒學大家。荀子、董仲舒、二程等人,都在儒學的發展歷史當中留下濃重的印記。但要說孔孟之後最出色的儒學大師,當屬南宋朱熹。
  • 史上最「有用」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至少要讀一次
    對於詩來說,喜歡的人不需要理由,不喜歡的人就總會問,學詩有什麼用?但如果你要我必須說一個有用的理由,我會說詩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成長。 你要知道,古代詩人,尤其是唐代詩人,他們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所以看似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幫助我們成長的智慧。
  • 學不可以已——耳熟能詳的勸學詩
    《荀子·勸學》裡就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所以後世有諸多勸學詩文,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耳熟能詳的勸學詩。這是寫詩人自己的讀書感悟的詩,也可以算是一首勸學詩。「讀書不覺已春深」是說自己專心讀書,全然忘記了了時間,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春末。所以如此短暫的時間更應該要珍惜,畢竟時光寶貴「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詩人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後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來一直勉勵人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 朱熹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如詩如畫,最後兩句美得令人心醉
    可能現在的人對於朱熹比較熟悉的還是思想家,他所創立的理學,也是獨樹一幟;其實他的詩作,那也是同樣的很經典,他寫過很多的詩作,其中有一些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宋詩》、《千家詩》,同時還頻頻地收錄在了我們的課本裡,例如他的這首《春日》,那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 唐詩裡很有用的一首詩,只要按照詩中的意思做事,一準能成就事業
    儘管我們說書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從中書中,理解到意思,然後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樣對於我們的人生,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小編要為大家推薦唐詩裡很有用的一首詩,那便是顏真卿的《勸學》,如果你能夠按照這詩中的意思做事,相信未來的你,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可以做出偉大的成績來。
  • 史上最經典的勸學詩,你能記得哪幾首
    中學時代,為了鼓勵大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老師會給我們介紹古人刻苦勤奮讀書的勵志故事,比如「頭懸梁、錐刺股」,比如「鑿壁偷光」,有時,還給我們來上一兩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勸學詩。
  • 史上最經典的勸學詩,你能記得哪幾首?
    中學時代,為了鼓勵大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老師會給我們介紹古人刻苦勤奮讀書的勵志故事,比如「頭懸梁、錐刺股」,比如「鑿壁偷光」,有時,還給我們來上一兩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勸學詩。沒想到時光一晃而過,那些曾經熟悉的勸學詩,竟也漸漸遠離我們而去。
  • 再勵志的心靈雞湯,也抵不過朱熹的勸學詩,短短28字勝過千言萬語
    到唐時,詩歌發展到最為繁盛的階段,何事何物都能入詩,基本能寫的題材都被寫了個遍,聞一多先生在說唐詩時總結道:「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們一律用詩的形式來寫,達到任何事物無不可以入詩的程度。」這可太厲害了!留給宋代詩人的活路似乎已經不多了!
  • 朱熹一首很經典的迴文詩,通篇只有寥寥數語,但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這也是後人對於朱熹思想總結的六個字,不過被扭曲誤解了,朱熹無非是要告誡世人,天理即為人理,這是普遍所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而作為對立面的人慾,也就是人的欲望,有的時候要放下這種欲望,只有這樣你才會真正明白人生的意義。
  • 朱熹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描寫的如詩如畫,更是時常入選課本!
    朱熹是南宋時期最著名的理學家,同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偉大的詩人、文學家、思想家,相信只要稍稍了解一點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都知道,朱熹的思想對於明清兩朝可謂是起到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以至於當時的科舉考試,那都是以他的答案為準。
  • 朱熹的這首詩初讀時覺得很平淡,長大後才發現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可能有一些朋友對於朱熹這位聖人的詩作,並不是很熟悉,其實他也是同樣的寫過很多極為優美的詩作,例如他的《春日》,那便是了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裡面有這麼兩句,相信你一定聽過「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兩句詩可以說是非常的經典,可謂是家喻戶曉,其實除了這一首之外,他另外的詩作,也都同樣的值得一讀。
  • 宋真宗的《勸學詩》,寫得雖然俗氣,卻被老輩人奉為教子經典!
    宋真宗的《勸學詩》,寫得雖然俗氣,卻被老輩人奉為教子經典!皇帝為了勸學,給讀書人畫了一張大甜餅,現代人還常常被騙!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天下草根要想出人頭地,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認真讀書,「十年寒窗讀書苦,一朝成名天下知」。因而,望子成龍的父母,都會對子女寄予光大門楣的厚望。
  • 十首讀書勸學詩,每一首都是經典,讀過之後也許你的人生從此改變
    在我們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稍有鬆懈,甚至打算放棄的時候,讀讀前人留下的關於讀書和勸學的詩篇,也許就會充滿力量,奮然前行,甚或因此改變一生的命運。十首經典的讀書勸學詩篇送給你!4、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宋 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朱熹的這首詩,在日本人盡皆知,而在中國卻鮮為人知
    朱熹的詩詞也是寫的非常好,就像我們知道的《春日》,《勸學詩》都說朱熹的著作,如今我們要將他寫的詩詞中的《偶成》,這首詩想必很少人有聽過吧,因為這並不是他的一個代表作,也不是一首非常出名的詩詞,但是對於研究朱熹的人卻是非常的熟悉這一首詩。
  • 10首經典的勸學詩,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不僅是在學校階段的事情,學習應該是一種習慣,就算你走上社會,依然能從生活中學習到東西……一、《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首詩又名《勸學詩》,是朱熹所作勸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也用於自警。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