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美華裔作家劉宇昆從《史記》找靈感寫奇幻小說

2020-12-1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西媒稱,著名美籍華裔作家劉宇昆接受採訪,介紹即將在西班牙上市的作品《國王的恩典》,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搬上大銀幕。

據埃菲社10月12日報導,劉宇昆在新作《國王的恩典》當中將中國和西方經典史詩融合在一起,重新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奇幻世界。在這本書中可以感受到歷史的精髓。

劉宇昆1976年出生在中國,11歲時移居美國,畢業於哈佛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和法學,輔修計算機。

報導稱,劉宇昆曾發表大量短篇科幻文學作品。這位高產作家目前是最優秀也是最受追捧的科幻作家之一。他曾多次獲得雨果獎,還曾獲星雲獎和世界奇幻獎。

《國王的恩典》講述了一個英雄史詩故事:兩個朋友為了抗擊沒落帝國的暴政而揭竿而起。劉宇昆透過不同以往的文化視角重新詮釋了歷史經典傳說,但卻摒棄了傳統的故事場景。

劉宇昆介紹說,在書中虛構的世界中,神祗們滿腹牢騷、故作姿態;女人也能出謀劃策並與男人並肩作戰;人們乘著風箏在空中作戰;天穹裡飛翔著用竹子和絲綢搭建的飛艇;大水怪在海中興風作浪。

報導稱,故事人物上演了一出爭權奪勢的政治劇,為了登上權力的頂峰,他們不惜淪為腐敗者和壓迫者。

劉宇昆表示,《國王的恩典》的原材料來自於漢朝司馬遷的《史記》。此外,他還從西方經典文學作品《伊利亞特》和《失樂園》當中汲取了靈感。他將經典史詩去掉皮囊,只留精髓。他的作品重塑了歷史經典,但卻依然可以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精髓。

劉宇昆毫不掩飾對大銀幕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拍成電影或電視劇。他認為,視聽媒體是展現科幻作品的最佳平臺。

報導稱,劉宇昆在從事律師行業之餘一直筆耕不輟。在原創的同時,他還將大量中國的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他說,美國作者很難依靠寫作為生,大多數都經營著自己的主業。他還表示希望向其他文學領域進軍。(編譯/劉麗菲)

相關焦點

  • 對話華裔科幻作家、譯者劉宇昆:「翻譯別人作品就像照顧人家的孩子...
    劉宇昆。提到華語科幻作家,必定會想到劉慈欣和郝景芳,因為兩人都先後斬獲過雨果獎。然而他們的獲獎與一個人的努力分不開,那就是將《三體》《北京摺疊》翻譯成英文並大力推薦的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在世界範圍內,我們不如中國科幻有影響力,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劉宇昆。」2014年華語星雲獎大會上,當談到日本科幻現狀時,日本作家立原透耶這樣回答,「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劉宇昆,中國科幻的春天至少要晚來20年!」劉宇昆不僅是翻譯家,還是第一位包攬雨果、星雲、世界奇幻獎三項科幻大獎的華裔作家。近日,劉宇昆首部長篇小說《蒲公英王朝》上市,並接受了記者專訪。
  • 劉宇昆:我對祖國文化懷有敬意
    劉宇昆因此成了第一位出生於中國的世界科幻小說雙料獎的得主。這位用英語寫作的華裔作家隨即在世界科幻界掀起了一股高潮。與童恩正《珊瑚島上的死光》和劉慈欣《三體》注重科學的「硬科幻」不同,劉宇昆那些描寫「凌駕於冷漠技術之上的情感」的溫柔小說,為國內本就「火了」的科幻文學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
  • 《蒲公英王朝》書評:奇幻界的「戰爭與和平」 原型竟為漢朝故事
    「海底修建著連通各島嶼的隧道,天空飛舞著熱氣球,戰士乘著風箏戰鬥……」這是著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在他的長篇小說《蒲公英王朝》所描寫的景象,但你能想像,它的原型是漢朝的故事嗎?劉宇昆與劉慈欣在科幻界並稱「大劉小劉」,正是他將《三體》、《北京摺疊》等中國優秀科幻作品翻譯介紹到西方,並不遺餘力地在海外宣傳推薦中國作家。
  • 寫的是科幻,談的是公正和人性,作家兼譯者劉宇昆有一場坦然的對話
    劉宇昆 1976 年生於甘肅蘭州, 11 歲時隨家人移居美國,是美籍華裔。他先後在哈佛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和法學專業,輔修計算機課程。全職寫作前,他做過微軟的軟體工程師、聯邦法院的法官助理、波士頓一家大型法律事務所的律師,以及智慧財產權訴訟顧問等多個職業,業餘時間(常常在通勤列車上)從事小說創作。「因為時間不夠用」,他今年才剛剛轉為全職寫作。
  • 哈佛精英華裔劉宇昆 拿雨果獎比劉慈欣還早
    《三體》的出版人、《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曾經就在多種場合中提到,他在與日本等亞洲科幻界人士交流時,對方多次跟他表達對華語科幻作家的羨慕,「羨慕我們的科幻圈有了一個劉慈欣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科幻英文譯者劉宇昆。」劉慈欣更是毫不掩飾對他的高度認可,《三體》英文版在美國出版,並獲雨果獎之後,劉慈欣直言:「此次獎項可以說是我和劉宇昆共同獲得的。」
  • 他把中國科幻帶向世界,翻譯《三體》讓日本作家嫉妒,打造出龐大...
    徵服歐美科幻界的華裔作家!中國科幻界,一直有「大劉小劉」之稱。「大劉」是《三體》作者劉慈欣,「小劉」就是劉宇昆。▲劉宇昆作為《三體》譯者代領雨果獎▲2016年劉宇昆與郝景芳在雨果獎頒獎現場因為同時在創作和翻譯科幻小說上的貢獻,劉宇昆成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最受西方追捧的華裔科幻作家!
  • 劉宇昆:用科幻小說放大人性
    好友陳楸帆描述劉宇昆「是一個超人般的存在」,「給他回郵件過不了多久就會回,曾有一次發一篇小說需要他翻譯,他第二天就發了過來,就像人工智慧一樣。」而為什麼有這樣驚人的能量,並能跨越計算機、英美文學、法律等多個領域。或許,這源於劉宇昆的好奇心。劉宇昆告訴參考文化,「好奇」其實是創意的開始,他開始寫小說就是因為對某件事感到好奇。
  • 翻譯劉慈欣的《三體》之前,劉宇昆就想探討人類的情感能否被計算
    華裔、哈佛大學精英、程式設計師、律師、世界三大科幻小說獎獲得者、《三體》小說英文翻譯……41歲的劉宇昆有多重身份,但除了非常看重的丈夫和父親角色外,其實很難用簡單的詞語把他概括。他11歲移民美國,用英文寫作,是美國科幻界有名的作家,小說中會穿插艾米麗·狄金森的詩。
  • 在《蒲公英王朝》裡,劉宇昆用科幻重述楚漢相爭
    在科幻界素有「大劉小劉」的說法,大劉是指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抬高到世界高度的科幻國民作家劉慈欣,而小劉,正是接連將《三體》翻譯介紹到西方的華裔作家劉宇昆。除了譯者身份,劉宇昆自己也是位重要的科幻作家。  日前,劉宇昆用英語創作的首部長篇處女作《蒲公英王朝》中文版由上海讀客出版。
  • 《三體》英文譯者劉宇昆新作《奇點遺民》 用溫柔筆觸書寫硬科學
    《三體》能夠折桂雨果獎,美國華人科幻作家、譯者劉宇昆可謂功不可沒。他畢業於哈佛英美文學系,選修計算機課程,畢業後成為微軟的一名軟體工程師,工作幾年後重回哈佛攻讀法律碩士,轉行做高科技專利領域的訴訟顧問……這些履歷已經足以證明劉宇昆的「精英」身份,而這些卻並非他的全部。  2002年,劉宇昆開始寫科幻小說,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多數時間只能在通勤火車上見縫插針地完成寫作。
  • 《三體》日文版風靡日本 日媒:中國科幻小說走向世界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日媒稱,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冊的中國暢銷科幻小說《三體》日文版發售。日文版《三體》在日本出售一個月銷量就突破了10萬冊,在近年的海外科幻小說中創下了不俗的成績。《三體》作者劉慈欣產生靈感的契機是,閱讀關於物理學「三體問題」的文章。「三體問題」是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三體問題不能精確求解,即無法預測所有三體問題的數學情景。
  • 「80後」美女作家把科幻小說發到《自然》上
    「我父母做了一輩子自然科學研究,都沒有能夠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而我居然在上面發表了科幻小說。」夏笳說,能夠用這種方式得到父母的認可,她還是很開心。  原來,夏笳從小喜歡寫小說,8歲時就在《延河》雜誌上發表過童話。但是,父母一直對她寫科幻小說不是很認同,「他們覺得寫科幻小說挺不正經的。」不過,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寫作。
  • 衛報的2016年最佳科幻和奇幻小說 語言和題材均多樣化
    過去幾年,這個獎項或多或少被「憂傷」或「瘋狂的小狗」這類題材所佔領——這是一個與更積極、更自由的科幻小說相對立的群體。2016年,這些憤怒的激進分子不再那麼具有毀滅性。今年雨果獎的得主不僅僅寫了很好的小說,更是為科幻小說的前進指明了方向。2016年的最佳小說是N·K·傑米辛(N.K.
  • 雨果獎作品《三體》《北京摺疊》的譯者都是劉宇昆,他有什麼過人之...
    為什麼劉宇昆翻譯的科幻文學被認可?劉宇昆的標籤與其說是「譯者」,不如說是「作家」。畢業後,劉宇昆聯邦法院做法官助理,成為了一名企業稅法律師,收入豐厚,只是工作忙碌,佔據了他的寫作時間。劉宇昆成家後,再次轉換了職業,成為了波士頓一名專攻高科技專利案件的訴訟顧問,這樣一來,他便有閒暇可以進行文學創作。劉宇昆在2002年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說,至今,其小說作品已數百篇短篇,其中大部分作品集中於近些年。
  • 對話劉宇昆:他翻譯了《三體》,他自己的科幻小說主角是數字貨幣
    科幻小說作家劉宇昆(Ken Liu)撰寫了一篇重要的短篇小說《拜佔庭移情(Byzantine Empathy)》,這個故事以加密貨幣與分布式分類帳技術為核心,加密貨幣最終擺脫了在貧民窟中被恐怖分子及毒販支配的命運,迎來了自己堂堂正正的貨幣地位。
  • 《三體》英文譯者劉宇昆:要避免劉慈欣「顯得笨」
    劉宇昆,生於1976年,美籍華裔科幻作家,職業是程序設計員與律師,業餘從事科幻小說與詩歌的寫作,《手中紙,心中愛》是被熱議之作。而在創作之外,劉宇昆也致力於中美文化交流,他翻譯的陳楸帆、夏笳和馬伯庸的作品已經在國外發表。而他翻譯的《三體》第一卷英文版已於日前在美國出版。
  • 都市奇幻小說該怎麼寫?
    白領、宅男、設計師、公司高管、快遞員、網絡作家、自媒體人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工作,而此後隨著故事展開,光怪陸離的事情發生——女白領連續三年每天收到一份裝著一枚硬幣的快遞,大學生在去海南旅遊時被「外星人」綁架,粉絲眾多的網絡作家遇到了瘋狂的粉絲,心理醫生發現病人的幻想在逐漸成真。
  • 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 "三體"英文版入圍星雲獎
    近日,從國內科幻「重鎮」——《科幻世界》雜誌社傳來好消息,美國科幻奇幻協會2月20日正式公布星雲獎入圍名單,《三體》第一部英文版,已入圍該協會主辦的2014年度「星雲獎」長篇小說類提名的決選名單。  儘管目前僅是獲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仍舊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