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
對於設計類的我們來說,不管是建築設計也好,環境設計也罷,面對網絡軟體的普及,加快了作圖速度和效果,手繪的表達慢慢的被人們所遺忘,但我覺得手繪的表現技能還是不能丟的,畢竟是傳統嘛! 它不僅能幫助我們快速記錄靈感、表達設計意圖,而且對於培養我們的藝術修養、設計敏感度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就算這些都沒用,至少可以記錄大自然啊,去旅遊啥的,邊走邊畫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技多不壓身。然而對於剛剛接觸手繪的我們,真的是不知道怎麼下手。下面我來談談我在練習過程中的感受。
個人經歷:
我記得剛開始接觸手繪的時候,應該是大一的下學期,課程已經安排下來了,知道還有兩周就要上手繪的課程了,當時既期待又緊張,期待的是 個人比較喜歡手繪,緊張的是 怕跟不上別人,因為身邊厲害的人太多,只能笨鳥先飛了。
然後我就去搜手繪的一些資料,看第一步是怎麼下手的,看了也了解了很多以後,聽說線條和透視很重要,既然很重要,那就先從簡單的開始,透視不懂,線條總該知道吧,無非就是劃線,這我還是知道的,我當時買了一包五百張的a3列印紙,就開始練線條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練著練著就喜歡排線的感覺了,好多人問,你一直排線不無聊嗎?我說沒有啊,要是人不用吃飯,我能排一天的線條,當時瘋狂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不管上什麼課,就是排線課,哈哈,我記得我大學英語掛了三次,補考了三次,重修了一次,聽別人說,大學不掛科重修一次,你的大學是不完美的,看來我的大學還是挺完美的,畢竟掛了一科擺在那裡!
兩個星期下來我大概排了幾十張A3紙的線條,正反面的喲!當正式上手繪課的時候,雖然還是跟不上人家,但是我的線條不輸人家啊,(沒辦法,誰叫哥練過呢,哈哈)。說了這麼多,我最想表達的是,不會畫或者畫不出來沒關係,先把線條練好,練到你能掌控線條,又或者你的手能掌控好筆,你就是一半的大神了。我在論壇上看到那種比較厲害的建築手繪,下面的評論都是,大神你這隻手能賣嗎?這種評論也是比較可愛的,要是能買,我也買幾隻來用了,估計是供不應求吧。
直線練習:
畫直線應該做到流暢、快速、準確。尤其是在建築結構線的繪製時,更能體現以上三點的重要性。可以畫個框,然後在框裡面排線,框不用太長,最好也不要太短,五釐米為宜。
45°斜線練習:
長直線練習:
長直線也是比較重要的,比如畫現代簡約的建築外框,長直線就發揮比較大的作用,建築外框的線條斷斷續續的話,給人的感覺就是猶豫,不乾淨利落。
從下面兩張現代簡約建築就可以看出,長直線的重要性了。自從我接觸手繪起,我就沒有打型和用尺寸的習慣,我畫的每一幅畫,都不打型,我是覺得,打型很浪費時間,如果每次打好型後再畫,會形成一種依賴,最後會變成一種負擔。搞得真正畫起來自己也放不開,那何必呢!
抖線練習:
直線交叉練習:
直線、斜線交叉練習:
交叉線練習是直線的延續,這樣能使我們的基礎練習得到鞏固。
弧線練習:
我個人覺得,其實手繪練那麼幾種線條就足夠了,直線、斜線、抖線、弧線。練太多反而會亂,畫的時候還會糾結用什麼線條合適呢?這就太不應該了。
還有就是練習線條的時候最好用中性筆,畢竟便宜。下面這些筆都是我大二和大三用的,當時光買筆都買窮了,還好挑便宜的買,這些筆中,用來練習排線最多的就是子彈頭12支裝的,也是最便宜的一種筆了,一天能消滅一支吧。
手繪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透視了,透視也是很讓人頭疼的,就算理解了,當真正畫的時候,根本就用不上來,這是大部分人都存在的問題吧,包括我也是。但是後來畫多了之後,想了想,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練得太少了,沒有形成肌肉記憶,腦和手得不到協調。當你鬱悶透視難的時候,說明你還是練得太少,不怪別的,就怪自己。(或者怪手不聽話,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
一點透視練習:
兩點透視練習:
三點透視練習:
一點透視和兩點透視用的是比較多的,三點透視一般是城市的鳥瞰圖,簡單的說就是俯視圖或者仰視圖。
體塊練習:
我們可以通過體塊來練習透視,這樣既有趣又不會覺得無聊,可以把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六邊形等圖形來組合成各種形式的建築,或者自己設計自己喜歡的建築。下面這些體塊是我平時無聊的時候練的,你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搭配組合。
有時候還是對自己要求高一些,不是有句古話這樣說嗎?「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在大二大三的時候,我每天都是要求自己每天必須畫三張手繪,我記得我一共買了一包A3,兩包A4紙,還和舍友合買了一包A3紙,最後在畢業前都搞完了。如果你現在是大一或者大二,大三也行。趁現在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