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粵語響起,變身孫悟空後的至尊寶肩扛金箍棒,邁著依舊囂張的步子,走在西行的隊伍中,嘴中含著吃了一半的香蕉,孤獨而落寞。城門上的至尊寶嘲笑他:「他好像條狗啊」幸福中的至尊寶並不知道自己嘲笑的正是自己,孤單中的孫悟空也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嘲笑,時間仿佛被無情定格,徒留《一生所愛》的歌聲肆意充斥畫面,孤遠的聲音卻愈加孤獨,亦如至尊寶的內心。
說起盧冠廷的《一生所愛》,也許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如果說起《大話西遊》的片尾曲,相信所有人都會記起那個唱粵語的聲音。這是一首隻有入心才能聽得懂的歌,相信也只有至尊寶的愛情才能配得起這首《一生所愛》。要救紫霞,就只能戴上孫悟空的金箍,變身孫悟空後卻只能拋棄愛情,拋棄紫霞,拋棄了紫霞,自己的愛情怎麼辦?救紫霞不是為了自己的愛情嗎?「情人別後永遠再不來,無言獨坐放眼塵世外。」——《一生所愛》是至尊寶愛的輓歌,偉大而悽慘,甜蜜而苦澀,亦如我們的人生,真實的可怕。
周星馳是個孤獨的電影人,記得柴靜採訪周星馳問周星馳為什麼在《西遊降魔篇》中重拍《大話西遊》中至尊寶的臺詞,周星馳解釋自己對這段臺詞有情節,柴靜理解為「就是在人生的這個時候想說這幾句話。」周星馳真摯的說謝謝,那一刻,突然覺得周星馳應該一直是孤獨的,所以才會對一個萍水相逢的人的理解那麼感激。其實周星馳的孤獨一直都在,在他的電影中一直都有體現:《大話西遊》片尾孤獨在隊尾的至尊寶;《逃學威龍》中大笑著和眾人把同學帶進那廁所後,在陽臺發呆,對自己所作所為甚為厭惡的周星星;《喜劇之王》中在別人的嘲笑中解釋自己是一位演員的尹天仇……
周星馳的電影一直是以無釐頭的形式講著小人物的故事,用誇張的肢體和言語嘲笑生活與無奈。用電影中的無釐頭反襯生活的真實,讓哈哈一笑後的我們反思生活,珍惜生活,或許,這就是周氏喜劇的真諦。而《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用他的無釐頭展現了他的愛情悲劇,哈哈大笑的表面以紫霞的逝去為結局,深受金箍禁錮的至尊寶甚至留不下紫霞的屍身,至尊寶無奈的哀嚎撕開悲哀的內裡,鮮血淋漓。
用深情的《一生所愛》當作喜劇《大話西遊》主題曲本身就是一種悲涼,這是周星馳告訴我們,他的《大話西遊》,只是借著無釐頭的形式,講的一個關於孤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