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美術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濟南市美術館協辦的「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於12月12日晚正式開幕。該展覽將於2020年12月13日至2021年3月12日向公眾開放。「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是山東省第一個由政府主辦的國際雙年展活動,同時也是山東省近年來參展作品最多、展覽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美術展覽。
經過多輪審議,「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共有來自美國、德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阿根廷、剛果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78位藝術家參展。帶來了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綜合材料、攝影、雕塑、影像、裝置等十餘個門類的596件藝術作品,展現了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對「和動力」這一主題的深入思考與藝術表達。
傑拉爾丁·託比(Géraldine TOBE)作品
參加本次雙年展的多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知名藝術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萊安德羅·埃利希、伊曼紐爾·范德奧韋拉、徐冰、隋建國、邱志傑、劉慶和、尹秀珍、顧黎明、傑拉爾丁·託比等35位國際藝術家,結合展覽主題「和動力」,專門創作了新作品。接近一半的作品為國內首次展出作品,將極大地吸引國際藝術界的關注。
安尼施·卡普爾作品《鏡面光輝》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邀請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和山東省美協主席、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擔任總策展人。特別邀請了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館長泰豐·貝爾京博士、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漢斯·德·沃爾夫教授、韓國首爾美術館總策展人高元碩三位具有豐富的國際策展工作經驗和藝術家資源的策展人,組成了國際策展團隊。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分為三個板塊,山東美術館展出提名藝術家作品,濟南市美術館(濟南畫院)展出青年策展人入選項目,青年策展項目入圍項目以線上方式進行展示。
隋建國作品《雲中畫園——折枝系列2號》
作為本屆雙年展的總策展人,範迪安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國際上,雙年展是反映藝術最新發展趨勢、體現藝術文化主題的重要方式。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以『和』為核心詞的展覽主題,就是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在『和』的觀念下,所具有的文化藝術影響力,把『和』的理念和當代藝術創新所需要的『動力』結合起來。」
範迪安介紹說,本屆雙年展邀請的藝術家大都注重於把中國傳統文化資源轉變成現代創新的語言方式,「他們從傳統文化中找到了思想方法論,也找到了藝術工具箱。展覽的作品能夠聯繫起中國文化傳統,同時又是藝術家感受世界、關照現實、探索形態創新的結果,這個展覽能夠很好地展現中國藝術的勃勃生機,也為全球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寬闊的平臺。」
呂佩爾茨、張望作品《山水中的哲人》
據了解,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參展作品形態多樣,包括繪畫類、影像類、裝置類三大類,細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坦培拉、綜合材料、攝影、雕塑、視頻雕塑、影像、綜合媒體等十餘個小類。涵蓋極簡主義、新表現主義、行為藝術、觀念藝術、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等諸多藝術流派。
受本次展覽主題「和動力」的啟發,很多藝術家在創作融入了本民族的哲學思考和體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概念「和」的啟發下,根植於古印度哲學、西方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未來主義等哲學的藝術作品將在展覽中集中亮相,民族和地域的國際性交融,將突破藝術的範疇,在更深的層次上形成文明互鑑。
總策展人張望表示,本次雙年展將區別於傳統展覽,作品的多種藝術形式分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給予觀眾審美體驗。「某些實驗性較強的作品,注重與觀眾的互動,注重沉浸式體驗。觀眾可在參觀展覽過程中與部分作品互動,這種互動本身也是展覽的一部分。相信本次展覽展出後,會極大地拓展觀眾的觀展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