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骨灰合葬!撫州這對夫妻的愛情,感動了一代人

2020-12-18 澎湃新聞

平如美棠骨灰合葬!撫州這對夫妻的愛情,感動了一代人

2020-09-1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推薦閱讀

↓↓↓

(點擊查看詳情)

還記得一本名為《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的書嗎?

《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書封。

平如、美棠,一對平凡的中國夫婦,因為老先生在這本書中記錄下對妻子愛與思念,讓無數人為他們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而感動。9月19日上午,兩位老人的骨灰合葬於上海福壽園,從平如美棠愛情故事中孕育而生的主題雕塑——「愛無涯」也同期落成。

9月19日,平如美棠合葬儀式暨追思活動在上海福壽園舉行。

在妻子去世後5年間,老先生用文字抒寫愛情

平如美棠被大家所熟知,是源於一本記錄兩位老人60年平凡人生的書——《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

這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主人公之一的饒平如老先生,在妻子去世後的5年間用畫筆描繪與妻子一生的美好回憶,用文字抒寫兩人相濡以沫的感情生活,點點滴滴的故事既有社會變遷的見證,也有滌蕩痛苦的平和,而其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更是感動眾人,引發了無數中國人關於家庭、親情的情感共鳴。

今年4月4日,饒平如老先生因病在上海離世。因疫情影響,眾多親朋好友及喜愛《平如美棠》書的忠實讀者只能在線上表達對饒老先生的懷念之情。為留存這樣一份珍貴的情感,也讓這首「愛情史詩」在更長久的歲月中散發恆久的動人力量,在徵得老先生家屬的同意下,上海福壽園為兩位老人打造了一座主題雕塑,平如、美棠兩位老人的骨灰也在園內融合安葬。

儀式當天,饒平如老先生的生前學長暨好友——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趙人龍,《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副總編尹冬和書籍主編陰牧雲,上海關愛老兵團隊的志願者們以及平如美棠的子女、孫輩、親朋好友們來到上海福壽園,共同為二老送行。

在至親家屬的見證下,按饒平如老先生生前的囑託,平如和美棠的靈骨合葬一穴,在大家無盡的思念和祝福聲中,這對平凡而又特別的夫婦終於「團聚「,安眠在福壽園一處開遍玫瑰的花園之中。

饒平如老先生和妻子。

上海福壽園:將設平如美棠紀念網站,讓愛延續

相思始覺海非深。在上海福壽園內,平如美棠的紀念碑猶如一本打開的書躺臥於綠茵茵的草坪上,充分還原了《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的書籍封面,似乎兩人的故事仍在被不斷閱讀著;紀念碑上平如美棠年輕時的合影照片笑容溫暖,另鐫刻著一朵饒平如老先生畫的海棠花、他的一方印章以及他親筆題字的一句箴言——「愛是永不止息」。

紀念碑後方是一座小巧的主題雕塑,由上海福壽園資深設計師莫志榮設計,取名「愛無涯」。雕塑最上方是兩個互相依偎著的人形,象徵平如美棠兩人「相愛相敬、相伴相守、相濡以沫」的平凡一生;雕塑中部的捲曲線條猶如「大海的浪花」,正是來自平如美棠愛情中最感人的那句話——白居易詩中的「相思始覺海非深」;下方的「∞」無限符號象徵著「思無量、愛無涯」的人間真情。

上海福壽園總經理助理陳貝琦表示,兩位老人的故事為我們樹立了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和家庭觀,值得弘揚和歌頌。福壽園希望以「無涯之愛」的主題雕塑向「平如美棠「以及他們代表的世間真情致敬。「平如美棠「的紀念碑不僅記錄平凡人物的生命情感故事,也能夠為上海這座城市留存一段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感記憶,進一步向大眾弘揚家庭美德,倡導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

上海福壽園方面表示,紀念雕塑落成後,後續還希望藉助網際網路+以及融媒體形式設立平如美棠紀念網站,讓更多的人了解平如美棠,品讀平如對人生、愛情、婚姻的「箴言」,讓這份「愛「隨著故事的講述不斷延續下去。同時,還計劃向社會開展徵集活動,挖掘更多普通人有關愛情、親情的感人故事,讓如「平如美棠般的愛的表達」通過更多人的記憶與思念永遠續寫下去。

推薦閱讀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吳茵

監製:趙靜波

商務合作:13707047850

贛東新聞

撫州小記者

問政撫州

點亮小花花

原標題:《平如美棠骨灰合葬!撫州這對夫妻的愛情,感動了一代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平如美棠骨灰合葬,他們的愛情感動了一代人
    還記得一本名為《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的書嗎?《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書封。平如、美棠,一對平凡的中國夫婦,因為老先生在這本書中記錄下對妻子愛與思念,讓無數人為他們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而感動。9月19日上午,兩位老人的骨灰合葬於上海福壽園,從平如美棠愛情故事中孕育而生的主題雕塑——「愛無涯」也同期落成。9月19日,平如美棠合葬儀式暨追思活動在上海福壽園舉行。
  • 「世間最美的愛情」終於刻在了碑上,平如美棠上海合葬
    2013年,一本叫做《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的書本意外走紅。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荷蘭……這本書走到了許多地方,也走進了許多人的心裡。為留存這樣一份珍貴的情感,也讓這首「愛情史詩」在更長久的歲月中散發恆久的動人力量,在徵得老先生家屬的同意下,上海福壽園為兩位老人打造了一座主題雕塑,平如、美棠兩位老人的骨灰也在園內融合安葬,在生命的盡頭永遠廝守。
  • 平如美棠主題雕塑在上海福壽園落成
    9月19日上午,兩位老人的骨灰合葬於上海福壽園,從平如美棠愛情故事中孕育而生的主題雕塑——「愛無涯」同期落成。平如美棠被大家所熟知,源於一本記錄兩位老人60年平凡人生的書——《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這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主人公之一的饒平如老先生,在妻子去世後的5年間用畫筆描繪與妻子一生的美好回憶,用文字抒寫兩人相濡以沫的感情生活,點點滴滴的故事既有社會變遷的見證,也有滌蕩痛苦的平和,而其間相濡以沫的愛情更是感動眾人,引發人們關於家庭、親情的情感共鳴。今年4月4日,饒平如老先生因病在上海離世,因疫情影響眾多親朋好友及喜愛《平如美棠》書的忠實讀者只能在線上表達對饒老先生的懷念之情。
  • 平如美棠主題雕塑在上海福壽園落成
    平如、美棠,一對平凡的中國夫婦,因為老先生記錄對妻子愛與思念的書而感動無數人。9月19日上午,兩位老人的骨灰合葬於上海福壽園,從平如美棠愛情故事中孕育而生的主題雕塑——「愛無涯」同期落成。平如美棠天堂團聚平如美棠被大家所熟知,是源於一本記錄兩位老人60年平凡人生的書——《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這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主人公之一的饒平如老先生
  • 感動無數人的《平如美棠》毛邊書預售啦
    饒平如去世了,他去見美棠了。4月4日,《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作者饒平如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99歲。網友集體刷屏「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一夜之間,這本曾感動無數人的書全網斷貨。4月5日,很多讀者在都市快報官微推送的饒平如老先生去世文章後留言,怎麼買到《平如美棠》這本書?我們趕緊聯繫了出版社,得知目前已經緊急加印。
  • 99歲饒平如在滬病逝,《平如美棠》曾感動世界
    饒平如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作家,但是2013年他寫作、出版的《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卻感動無數人,暢銷多時。饒平如1922年出生於江西,少年時生活優裕,後來就讀於黃埔軍校,參加抗日戰爭,是一位抗戰老兵。他曾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擔任編輯。在大時代動蕩中,在艱難的生活中,他擁有著幸福的家庭。他與愛人美棠的愛情,尤其動人。2008年,美棠離世。
  • 普通人的絕美愛情!平如美棠,畫遺人間
    4月4日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平如美棠》一書作者主人公饒平如老先生在上海病逝有網友說「平如、美棠,終於天上團聚。」雖然從未學過畫畫但老先生從臨摹開始做起幾年間筆耕不輟後來孫女把他的畫傳到網上再後來就有了這本書《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他們的故事被很多人譽為「世間最美的愛情」從書中可以看到夫妻倆自結婚以來經歷了許多分離與磨難
  • 平如美棠成絕響:愛一人比海更深
    4月4日,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平如和美棠,在天上團聚了。那一輩人的愛情細水長流,平如和美棠,相戀60餘年,痴情了一輩子。1922年,饒平如生於江西一戶書香門第。從小受到文學、藝術的薰陶,饒平如的性格溫柔內斂,平日喜好寫字、畫畫。
  • 《平如美棠》在巴黎
    實地觀摩本屆書展,最振奮的莫過於中國輸出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以下簡稱《平如美棠》)一書法文版的廣受歡迎。與主要面向出版從業者的法蘭克福書展和倫敦書展不同,巴黎書展主要面向公眾。這些豐子愷風格的畫作2012年開始在網上熱傳,感動海量網友並吸引時任央視《看見》主持人的柴靜做了一期節目的,正是「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語)的動人情感以及這戶普通人家的家庭記憶中所承載的中國人最美好的精神世界,柴靜的採訪心得《赤白乾淨的骨頭》在次年5月《平如美棠》正式成書後成了該書序言,這部圖文書四年來累計銷售超過20萬冊。
  •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去世:平如美棠天國相聚,再無分離
    饒平如、毛美棠夫婦合影2020年4月4日上午,饒平如先生於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九十九歲。平凡卻美好的愛情故事曾因為《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打動了無數人。「自從你走後,我餘生都在想你。」平如與美棠天上重逢了,這世間的深情還將撫慰更多人。
  • 今日書單推薦:《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感動無數人的永恆愛情
    2013年,《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在國內首次發行,之後幾年陸續在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韓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出版。這本書曾經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書」,央視紀錄片《書迷》也曾講述過其背後「做書人」的故事。
  • 記者回憶《平如美棠》作者: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老頭
    在上海瑞金醫院病逝享年98歲這本2013年出版的《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曾感動無數國人。《平如美棠》編輯陰牧雲曾透露,該書設計之初還只叫作《我倆的故事》,是著名書籍設計師朱贏椿建議改的名,因為覺得這兩個中國人的名字作設計時很有美感,且和這本書給人的感覺特別「搭」。也因為這本著名的《平如美棠》,他的名字被全世界記住了。(書後來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義大利文、荷蘭文等在海外出版。)
  • 《平如美棠》:中國式愛情跨越國界
    1979年,夫妻團圓。但美棠卻病倒了,饒老堅持親自給美棠做家庭腹膜透析。「醫生告訴我最長的能做到十幾年,我以為我用心一點,美棠就能再陪伴我久一些。只要有一點希望,我都不會放棄,就像她當年一樣。」  「中國最美的書」  2017年法蘭克福書展上,《平如美棠》被法文版出版方、法國五大出版社之一的瑟依出版社擺在了暢銷書的位置。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依照慣例視察書展時,在一眾推薦書目當中,他選擇帶走《平如美棠》。
  • 馬上評|平如美棠,神仙愛情永不落幕
    昨天上午,《平如美棠》的作者、99歲的饒平如先生在上海去世。饒平如 資料圖生命的消逝,總讓人惋惜。但饒平如的離開,卻讓很多人心裡多了些釋懷。因為人們知道,平如終於與他的美棠重逢,從此不用在每年的清明節,在餘生的日日夜夜,思念如狂。「一見鍾情,終身眷戀」「愛情是不分年紀、一直存在的,無論年輕還是年老」。年輕時因害羞不敢吐露的「愛」之一字,平如用他的一輩子做到了。很多人當年因《平如美棠》出版,入了這對神仙眷侶的「坑」。
  • 唯有真情最感人——讀《平如美棠》
    4月4日,98歲的饒平如先生在上海瑞金醫院辭世。消息甫傳,網絡社交平臺上讀者紛紛悼念。時值疫情防控期,老人後事一切從簡,讀者們無緣親臨送老人最後一程。追思饒老之際,我再次捧起了老人7年前出版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重溫饒老與夫人「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情感故事。
  • 自從你走後 評《平如美棠》
    我常常想,如果美棠看到平如的這本書,知道他倆的故事感動了這麼多人的話,大概也不覺得稀奇,只會調皮的這麼評價而已。和多數人一樣,第一次聽說饒平如和毛美棠的故事,是來自柴靜的《看見》欄目。它具備一切可以打動現代人「軟肋」的情感要素。它有橫亙半個多世紀的滄桑感,有大時代下的悲歡離合,承受住了一切現在人難以想像的考驗,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時間空間上的。
  • 《平如美棠》: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卻擁有不普通的感人力量
    今日得知饒平如先生逝世的消息,內心悲切,謹以此文紀念我心目中的《平如美棠》。美棠患有老年痴呆,在美棠去世的半年的時間內平如都是在悲傷中度過,為了排解憂思如平拿起筆畫起了美棠生前的故事,從美棠小時候畫起,一共300多幅畫,都是如平對美棠的思念。現代版《項脊軒志》《項脊軒志》是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寫的一篇關於回憶祖母、母親、妻子的一篇紀實性散文。
  • 畫《平如美棠》的老爺爺走了:他讓我們相信愛情
    《平如美棠》作者饒平如3月底因膽囊疾病入院,住院後突發多器官衰竭,於4月4日上午9時在上海某醫院去世,享年99歲。《平如美棠》是本充滿傳奇的書。2013年5月,《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隨後,這本書走出國門,受到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荷蘭、韓國、英國、美國等各國讀者喜愛。
  • 愛情畫冊:饒平如《平如美棠》2013中國最美的書
    愛情畫冊——饒平如《平如美棠》桂林沙龍分享會經濟網訊(記者 劉硯青)這是大時代裡兩個普通人一生的小故事,這也是感動了全中國的暖暖佳話。如今,饒平如與毛美棠這一本本「紙上人生」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整理出版(《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4月28日下午,饒平如爺爺來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帶著一幅幅畫作和存放著兩人愛情信物的「愛情博物館」檔案冊,與廣西師範大學雁山校區幾百名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分享關於「我倆的故事」,現場氣氛熱烈,饒爺爺和美棠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
  • 《平如美棠》法文版出版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譚宇宏) 感動許多中國人的圖文書《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不久前由法國瑟伊出版社出了法文版,該書的義大利版和美國版也即將面世。今年春節期間,該書的作者、90多歲的饒先生來到法國參加了新書出版活動,法國《觀點》周刊特意刊登了一篇對饒先生的專訪稿,讓我們看看西方人如何看待這樣一本講述普通中國人愛情的圖文書—— 出生上海、旅居法國的網友說,「迎接中國春節,城中書店的櫥窗裡展示著一些介紹中國文化的法文版書籍等等,最開心的莫過於看到《平如美棠》有了法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