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4句話,或許你也可以

2020-12-17 騰訊網

引讀:都說「人無完人」,但偏偏曾國藩是個例外。他能文能武,智慧過人,而最為重要的是,他有著超與常人的眼界和思維,把問題看透的同時還能逆向思考,讓一般人望塵莫及。此外他還認為,想要成就大事,能力並非唯一,而要經過多方面的綜合才能成形。那麼怎樣才能綜合發展呢?今天我們就用曾國藩說過的4句話來了解一下。

1、善人固可親,未可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

這第一句話就非常的與眾不同。從字面意思來了解,好人不能著急親近,而壞人也不要著急疏遠。

那麼為何要這麼說?這不是有違常理嗎?

曾國藩作為一位斷人識人的高手,他非常明白,一些人看似正人君子,但很可能是偽善。而一些看上去是大奸大惡之人,卻遵循著自己的原則。

比如楚漢爭霸時期,韓信徵服了齊國之後想要做代理齊王,可劉邦卻說做什麼假王,要做就做真王。其實這裡就透露出了劉邦的偽善。

他明明很生氣,卻因為忌憚韓信而故作惺惺之態。當得到了天下之後,韓信也就死在了劉邦的手中。

而有些人看似很壞,確實卻非常遵守規則。最為典型的就是《還珠格格》中的皇后。當年這位皇后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的吐沫星子,但二十多年後再去觀看,突然發現皇后其實是個循規蹈矩,處處維護皇家的利益的好人。反而小燕子等人無法無天,簡直可以用「作」這個字來形容。

所以不要急功近利,要以了解本性為準則,然後再循序漸進地去交朋友,這樣才可以讓自己在成功之路上越走越順。

2、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曾老爺說的一點都沒錯,「耐煩」這兩個字也是刺到了許多人的痛點。俗話說「百病從懶生」,以勤為本,以誠輔之,這才是正確之道。

此外如今社會節奏快,生活難,人們往往顯得非常急躁,也正因如此,遇到了一些問題之後就會顯得焦躁,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就應該反思自己,問問自己平時的行事作風是否太過於懶惰。學習時候耐不住性子。如果有這些情況,那麼就要改正這個毛病。

想要改正,首先要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在看影視劇的時候不要快進,不要2倍速。認認真真的看完每一分鐘。

在看書的時候不要一目十行,要學會仔細的品味每一段文字,想辦法從側面,反面去尋找問題和解釋。

在接到上級任務的時候,不要著急去做,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認真的分析,看看能不能找出多種完成任務的方法。

總之一句話,要學會「耐煩」,學會從寂寞中找到快樂。而這個方法,也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只要夠勤奮,即便是沒有能力,也可以把問題解決的很好。

3、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在日常的交際和生活在,切記不要總想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非常犀利且漂亮的言辭。這是一種輕浮的表現,是一種盲目自信的壞毛病。

這樣的人在歷史上非常多,最為著名的孔融。就是那個4歲懂得讓利的孔融。

他自恃才華橫溢,認為自己不僅是孔子的後代,還是是建安才之首,為此他甚至不把曹操放在眼中,沒事就賣弄自己的聰明,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而曹操為了殺他,甚至給他按上了不孝的罪名。可見曹操恨他到了什麼程度。

反觀同時期的司馬懿,他的才能眾所周知,但他懂得大智若愚,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用,什麼時候不能用。所以聰明和智慧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運用的不好,只能招來禍端。

而能夠成大器的人,往往就具備大智若愚的特徵,如果你很聰明但卻不懂得合理的運用,這句話則非常適合你來學習。

4、舉世唯一「真」字難得

最後的這第四句話看似簡單,卻非常的難,也和能力無關。

什麼是真?有人說是真性情,表現真實的自己。

其實不然,如果自己是一個大老粗,那麼就真的要每天都表現的很大條嗎?再比如小孩子的天真爛漫,都是最真實的表現,但有的孩子還破壞,愛打人,這都是不可取的真實。

所以這裡的真,其實說的是真心對待身邊的任何事物。用端正的態度,認真的態度去對待。

比如大商學院導師衛哲,他無論做什麼時候都是認真的對待,哪怕是當一個小小的秘書。

比如他會細心認真地觀察老闆平時喜歡喝什麼茶,什麼抽什麼煙。什麼時候茶該換水了,什麼時候火機沒有油了,他都瞭然於胸。

試問對待事情認真的人,怎麼可能不成功。連衛哲的老闆都說,讓他做秘書簡直太屈才了,直接給個副總還比較合適。

但許多人卻誤解了曾國藩所說的這個「真」字,不僅沒有得到提升,反而和朋友們越來越疏遠,工作越來越糟糕。所以我們學習的時候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學會理解背後的深意。

以上就是曾國藩所說的四句話,看似都不需要能力,但如果都做好了,其實就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能力。

如今這個時代人才並不缺,缺的是人才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要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器,成為人生贏家。

這裡或許有人會說,曾國藩為何能夠總結出這麼多成功的道理?

對於這一點我只能說,他具備了以上4句話的所有條件,而且他也是這麼做的。而這些話有很多就記錄在他的家書中,其中讓我最深刻的,就是他給弟弟的一封家書。

其中提到了一個理論,那就是沒事要多借錢。多借錢可以讓你在反覆的嘗試中知道,哪些人是真正的好友,也可以讓勢利眼的親戚或者朋友遠離你,更也可以羅列出朋友的真實身價,在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直接找到最有能力的人來幫助自己。

這樣的方法恐怕也只有曾國藩能想的出來。就連白巖松在人生低谷想自殺的時候,也是看到了曾國藩所說的「花未全開月未圓」這句話是才釋然的。

而這句話也是出自他給弟弟寫的一封家書。原話是:

餘於弟營保舉銀錢軍械等事,每每稍示節制,亦猶本花未全開月未圓之義,至危迫之際,則救焚拯溺,不復稍有所吝矣。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最後問一下大家,你認為曾國藩的這四句話對你有用處嗎?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曾國藩家書》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4句話,助你飛黃騰達
    從一介布衣到「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堪稱男人成大器的楷模,他身上所具有剛柔並濟、方圓兼備的大智慧,被眾多名人所推崇,在全社會範圍內產生一股學習他的熱風。以下分享曾國藩的6句話,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曾國藩的這6句話,少走彎路,早晚飛黃騰達。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一直都能獲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嚮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3句話,翻身有望
    從一介布衣到「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被稱作是男人們成大器的榜樣。世人都把曾國藩稱作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他身上所具有的剛柔相濟、文圓質方的大智慧,被很多的著名企業家文學家思想家所敬佩。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這5點,少走彎路
    在他的家訓中曾國藩說,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這5點,少走彎路。第1句話:「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意思是,長期獲利的事情不要做,大家都爭著去的地方不要去。曾國藩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有長期獲利的事情,如果有,那也只會是表面現象,或者是一場騙局,一旦頭腦發熱沉迷於此,那麼不久後你將會損失慘重。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最關鍵的,牢記5句話,少走彎路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出身於耕讀世家,勤奮好學,考中進士後十年連升了七級,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終成一代名家,影響深遠,是很多人的人生導師,對後世有很大影響。男人都想發財致富,成就一番事業,但是成功只靠能力是不行的。有才華的人遍地都是,成功成名的有多少是只靠能力呢。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一句話,早晚飛黃騰達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一句話,早晚飛黃騰達。這句話就是王陽明所說的,「勤於求知,細於做事」,這是欲成大器的男人最佳的態度。做事的終極秘訣只在於這一個字,能悟透,絕不會一事無成,這個字也就是「勤」字,王陽明認為,古之成大器的男人,不論是英雄還是奸雄,都是靠超出常人的勤奮才能有所成就。
  • 男人慾成大器,除了能力,看看這3條制勝法則,助你飛黃騰達
    從一介布衣到「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堪稱男人成大器的楷模,他身上所具有剛柔並濟、方圓兼備的大智慧,被眾多名人所推崇,在全社會範圍內產生一股學習他的熱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而曾國藩的事業成就,完全是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無關乎命運,也無關乎天資。
  • 王陽明:男人想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修煉好「六心」,少走彎路
    男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都需要廣大的人脈和金錢,然而王陽明卻認為,男人的後半生運勢走向,靠的並不是錢和人脈,而是牢記6顆心,只有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脈和金錢。一、修心:內心強大的男人,才會大有作為男人想成大器,必須內外兼修,修心不是與自己鬥,更不會與他人鬥,這是很自然平和的過程。心強大,能力方能得到正常甚至超常發揮;心弱小,則被外物所擾,難有大作為。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修煉4種笨功夫,早晚飛黃騰達
    男人慾成大器,同樣如此,能力不是唯一,天資不夠沒人脈也不可怕,只要能下得了笨功夫。曾國藩的天資並不出眾,在小的時候,甚至被認為「笨拙」,但正是靠著下笨功夫,成就非同一般的事業。「勤」的笨功夫:蒼天不負有心人,一勤天下無難事曾國藩強調,「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唯有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以勤自律,才能掃清一切障礙。對男人而言,勤不一定能成大器,但懶的話,那肯定會一事無成。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修煉好2個字,少走彎路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修煉好2個字,少走彎路。這兩個字是王陽明提出的"心學"。"心學"是王陽明的聖人之學。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修煉好「心學」這2個字,方可大成!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修煉「心學」這個兩字呢?
  • 一個男人,牢記6句話,激發進取心,早晚必成大器,註定是人上人
    進取心是男人戰勝平庸的強力武器,對想要成大器的男人而言,進取心甚至比能力還重要,因為能力是可以培養出來,而沒有進取心,能力再強,成就也是有限的。具體而言,一個男人,牢記6句話,激發進取心,早晚必成大器,註定是人上人。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需牢記7字箴言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需牢記7字箴言每一個人都想自己可以獲得人生的成功和幸福,有的人覺得人脈是自己成功的主要因素,因為我國的國情便是十分注重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的,不能否認,人脈對自己人生的幫助確實十分重要,但並並不是主要因素,因為關鍵是我們自己。
  • 王陽明:能力不是唯一,男人慾成大器,需修煉好這12字心訣
    很多時候,男人們想要成就一番偉業,能力並不是唯一,很大程度上要重視修煉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王陽明告誡世間人:欲成大器,需得修煉好這12字心訣。男人只有不斷地修心,才能練就鋼鐵般的意志。讓自己的內心強大到無堅不摧,那也就摒棄了很多雜念,做事自然也就十分會更加順利了。2、良心:知行合一人都需要有良心,而欲成大事者則更需有良心。需要注意的是,世間凡事皆有善惡,所有的是非善惡都是按照你的良知指引。
  • 王陽明:能力不是唯一,男人慾成大器,做到這5點才是關鍵
    很多時候,男人們想要成就一番偉業,能力並不是唯一,很大程度上要重視修煉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王陽明告誡世間人:欲成大器,需得修煉好這12字心訣。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擁有了勤奮的態度,並佐以行動,你就擁有了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勤奮就是男人成大器不可作假的定理,就算缺乏先天的條件和能力,只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用盡心思,成功不過早晚的事。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值得一看)
    男人慾成大器,其過程絕不可能一帆順風,必定會歷經一番坎坷,也難免身陷谷底。對人生低谷,心學大師王陽明頗有心得,這是因為他一生中的許多成就,都是在谷底中成就的,如著名的龍場悟道。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銘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遲早飛黃騰達。第1句話: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個字。對此他也提出了十二種2字心學智慧,」這兩個字就是王陽明提出來的「心學」。王陽明心學思想在明中晚期佔據儒學主動地位,蔣介石在臺灣命名了陽明山和陽明大學,閻錫山致力於山西擴張陽明學的影響力。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明,日本有許多學者和政治家自認為修習陽明學,可以在東亞影響非常深遠。
  •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
    曾國藩: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讀讀這3句話拼搏是人生道路的日常,取得成功是人的一生的修煉,自身努力奮鬥人的一生都是要成為了1個更強的人。在複雜多變的當今世界裡,如何修行自身,怎樣更強快速地造就自身,是自身所有人都繞不過的問題。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不惑,都是上了有智慧的年紀,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辯明處事,不被表面現象所蒙蔽。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做到2個字,少走一段彎路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做到2個字,少走一段彎路曾國藩曾說過,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關注在此一事。與曾國藩似的的是,我國的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曾提到過似的的要求:精一之功,這是和他最有名的知行合一併列的4個字。這八個字彼此互補,互為一體。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個字。對此他也提出了十二種2字心學智慧,」此詞便是王陽明口中所說的「心學」。王陽明心學思想在明中晚期佔據儒學主動地位,蔣介石在臺灣命名了陽明山和陽明大學,閻錫山致力於山西擴張陽明學的影響力。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不妨看看這2句話
    王陽明認為,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關鍵是要不斷超越自己,而要想超越自己,就要克制自己的內心,在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人只有知所戒懼,才能不招災禍。王陽明曾對他的學生說,人要有畏懼心理,這並不是膽小怕事,也不是在困難面前縮手縮腳,而是一種做人的底線,更是一種行事的圓融。一個人,不論其所懼者為天地鬼神,世間法理還是道德良心,或者是是非公論,只要心中有所戒懼,行事自然會存幾分收斂自製,如此一來,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會少幾分心機算計、鋒芒畢露,多幾分誠摯實在、圓潤通達,自然更容易成大器。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修煉好這4個字,早日成功
    而且,因為我們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習慣,往往男人要比女人還渴望成大器,但是要想成大器,能力可不是唯一的,還得修煉好這4個字,才能早日成功!明代哲學家王陽明,作為「陽明心學」的創始人,著名的心學大師,他強調要想獲得成功,能力不是唯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修心」,那什麼叫修心?怎麼修?陽明心學主張「心外無物」,強調的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