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翡翠是玉中之王,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翡翠的十個場口。
第一個場口:後江場口,後江場口分為老後江和新後江,其中老後江產的翡翠原石,皮薄呈灰綠,個體很小,少霧,多裂紋,是做翡翠戒面的理想材料。而新後江雖然出產的翡翠原石個頭大,但是品質差,成品拋光後不及原石色彩好。
第二個場口:帕敢場口,這是非常有名的翡翠場口,也是開採最早、規模最大的翡翠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皮薄,主要以灰白和黃白色為主,個頭也比較大,種水透明度都很好。
第三個場口:會卡場口,會卡場口也是有名的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以灰綠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好壞不一,水底好壞分布不均,但有綠的地方水常較好。玉石個體大小懸殊。
第四個場口:麻蒙場口,麻蒙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一般來說水底較差,且常夾黑絲或白霧,綠色偏籃,由於開採較早,目前已挖空。
第五個場口:大馬坎場口,大馬坎場口也是有名的場口,出現的翡翠原石皮殼多為褐灰色、黃紅色,水和底均較好,都但是個頭小,還出產珍貴的紅翡原石。
第六個場口:抹崗場口,抹崗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一般來說皮較粗,皮色灰黃或灰白,水與底均較好,而且多為綠或滿綠夾顏綠之高翠品種,但是產量比較少。
第七個場口:次卑場口,次卑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一般來說皮殼以黃灰為主,水底均佳,裂紋少,以藍花水好聞名。
第八個場口:龍塘場口,龍塘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一般來說以黃砂皮或灰白魚皮為主,皮殼較粗。大部分水與底均好,綠色很正,常出高翠玉料。
第九個場口:馬薩場口,馬薩場口屬於新場口,出產的翡翠原石以無皮或少皮為主,由於水與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檔手鐲料或大型擺件料。
第十個場口:目亂幹場口,這也是一個新場口,以出產紫羅蘭及紅翡為主,一般在一塊玉料上有紫、紅及淡翠並存,但裂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