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創新的旗幟插入太空 科技成果走進尋常百姓家
新華網北京2月10日電(記者王敏)茫茫太空中,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順利約會,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完整獨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獲悉,航天科技將自主創新的旗幟插入太空的同時,創新成果走進尋常百姓家,便利百姓生活。
我國航天邁向空間站時代
2011年,舉世矚目的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兩次成功完成太空對接,中國距離空間站時代又近了一步。
「雖然起步晚了一步,但中國的起點高,正三步並作兩步,展開跨越式發展的競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家軍說。
記者了解到,從神一到神八,僅僅用了10多年的時間,中國航天人就跨越了發達國家幾十年走過的路程。
在此次太空約會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自主研製的交會對接機構突破相關技術,將中國人自主創新的旗幟插入了浩瀚太空。
空間交會對接是指兩個太空飛行器在空間微重力環境下進行的軌道交會,而完成對接任務主要依靠執行結構,即對接機構。
對接機構整個結構非常複雜,由捕獲緩衝、連結分離、控制和控溫等四個子系統組成。對接機構有幾個接發指令的控制器、百餘個進行測量的傳感器、十幾臺電機傳動著上千個齒輪和軸承,進行力的傳遞,接插件、電纜緊固件等有上萬個。
在沒有任何外援和經驗借鑑的情況下,僅靠有限的資料,航天人通過自己設計、研製,終於在1999年拿出了第一套對接機構原理樣機。此後關鍵技術逐個突破,基地靶場試驗成功。為提高對接機構的可靠性,研製人員在地面上開展了1101次對接試驗和647次分離試驗。
「16年漫漫研發路,凝聚的是航天人的心血和磨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賈可說。
目前,在載人航天領域,航天科技集團先後攻克了火箭控制與高精度發射、飛船總體技術,制導、導航控制技術、空間交會與對接、組合體控制與管理等國際宇航界公認的難題,20餘項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飛行器對接裝置、空間對接緩衝機構試驗臺等15項專利已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首批專利證書。
創新,在航天領域處處開花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馬興瑞說,在國家確立的2020年16項重大科技專項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承擔其中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二代導航、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以及新一代運載火箭等多項任務。
創新,在航天領域處處開花結果。多年來,中國諸多行業基本依靠進口VSAT設備來實現衛星通信系統的組網建設,衛星通信安全性缺乏有效保障。日前,中國自主創新研發的Anovo系統衛星通信產品正式發布,標誌著中國很多行業長期依靠進口VSAT設備進行衛星通信系統組網的局面即將終結,這一航天科技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奔赴在探月路上的嫦娥二號衛星的每一個關鍵動作,在微小相機的眼中都一覽無餘——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研發的航天微小相機,進一步服務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
此前,一提到衛星導航系統,人們就會聯想到美國的GPS,它幾乎成為導航的代名詞。但在如今的全球衛星導航市場上,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加速組網。據了解,經過半年多的在軌驗證和系統聯調,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已經具備了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能力,達到了進入試運行階段的條件和水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將在2012年發射六顆北鬥導航衛星,並最終完成北鬥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為亞太地區提供精準的導航服務,將進一步滿足交通運輸、漁業、林業、氣象、電信、水利、測繪等行業以及大眾用戶的應用需求。
記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明專利申請比重逐年提高,獲得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稱號以及國家和部級科學技術獎500餘項;其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
科技成果進入尋常百姓家
航天技術離百姓有多近?數一數百姓生活的新變化,就可以感受到。
如果您是一位電影粉絲,那肯定有過在地攤兒上淘大片的經歷。如今,只需裝一個「小鍋」,6倍於DVD畫質的海內外高清大片就會呈現在家庭的電視螢屏上。
每月30元服務費、每年可以觀看500部電影、全天候自動更新。航天數字傳媒有限公司近來向用戶推廣的衛星影院格外引人注目。
「衛星影院」是中國航天將衛星技術應用於家庭文化娛樂生活的創新產品。它強勢整合了衛星運營服務、媒體運營服務、消費電子服務等方面資源,為用戶帶來豐富精彩的高清視聽盛宴。
在出版領域,衛星數字發行具有覆蓋範圍廣、發行速度快、版權保護好、發行效率高、發行成本低等特點。
同時,衛星數字發行讓海量信息「飛進」農家,讓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方式更加靈活、服務更加便捷。
在農業領域,衛星遙感技術正得到廣泛應用,通過作物長勢、播種面積等因素來估產;應用於農業生態環境的研究,為農業提供技術平臺、信息基礎和網絡建設渠道。
此外,增雨防雹火箭彈、探空火箭、架線火箭、森林滅火彈、天氣識別雷達等產品相繼投入市場,服務經濟發展。
據悉,航天科技集團還突破太陽能集熱管關鍵技術,打破發達國家相關技術壟斷。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國內率先研發出了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中的關鍵設備,組裝推出的集熱管產品已經開始試運行。經試驗驗證,該產品性能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