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新局:價格戰之殤與增量衝擊波

2021-01-08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張孫明爍 童海華 上海 義烏報導

「今年量都夠,不用打價格戰。」

談及去年轟動一時的「8毛髮全國」價格血戰,義烏市江北下朱村周邊一家圓通速遞網點的業務員向記者表示,往年打價格戰主要是為了完成指標,而今年受益於大量電商湧入村莊,以及抖音平臺客戶高頻爆單帶來的業務增量,價格戰已無從打起。

不過,在增量市場為局部行業生態帶來新變化的同時,2020年,各大快遞企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價格戰依舊如火如荼。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調查六省鄉鎮基層網點生存現狀,走訪義烏、上海等地發現,在這場看似消費者享受低價福利的戰事中,關於誰是最大的犧牲者,仍值得探討。

價格戰局部熄火

江北下朱村是義烏市典型的網紅產業集聚區,身處全國快遞價格窪地,這裡的直播電商無論售賣什麼價位的產品似乎都有底氣喊出「全國包郵」。

公開信息顯示,義烏是貢獻全國第二大快遞業務量的城市,僅次於廣州,今年6月,義烏市政府發布加速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力爭2022年直播電商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

疫情之下,直播電商不僅是義烏搶抓的風口,也是全國的風口。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上)中國直播電商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4561.2億元,持續保持三位數增長。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直播電商今年成交總額有望增至近萬億元,或催生快遞需求100+億件。

2020年8月,全國快遞業務同比增長36.5%,但各家快遞企業單票收入持續呈下降趨勢,已低至2元/票左右,戰事激烈。不過,從局部來看,一度沸沸揚揚的價格戰也出現提前熄火跡象。

「我覺得今年的價格不會大跌,最近這段時間其實也在打價格戰,但價格一直沒被拉低,因為今年義烏局部爆單的量加到總的單量中來了,下半年旺季階段,價格依然有上升空間。」義烏市一家一級快遞網點的負責人說道。

關於目前的快遞價格情況,記者近日走訪北下朱村及周邊多家快遞公司網點了解到,以圓通為例,若日寄件量達1000件,300g以內的包裹每票1.7元,300g~500g每票1.8元,500g~1kg以內單票價格為2.1元。如果日單量穩定增加,單票價格仍有下降至1元/票左右的空間。

中通方面,據了解,9月下旬進行一次調價,若同樣以日寄件量1000件為例,在均重不超過一公斤時,每票最低2.8元,為北下朱村快遞公司中最高價格。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為備戰「雙十一」,部分快遞公司預計每票再漲2~5角。

值得注意的是,在直播電商發展迅猛的江北下朱村,低價並不總是奏效。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北下朱村的商鋪一般為電商客戶提供支持抖音、快手等多平臺的代發快遞服務,在出現爆單情況時,快速收件能力、丟件概率及售後服務質量成為商家選擇長期合作夥伴的重要考量標準。

一家日雜供應鏈店鋪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部分快遞公司可以給出市場最低價格,但因為存在爆單情況下收件響應不及時,丟件問題嚴重,售後服務跟不上等問題,他寧願選擇與單票價格更高的快遞企業合作。

下沉市場崛起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0年8月,農村地區收投快遞達200億件,增速超過城市,然而,下沉市場的崛起,也考驗著快遞企業的末端承載能力。

王文華是河南清豐縣下一家韻達快遞鄉鎮網點負責人,2020年,其網點的派件量同比每天增加100多件,夫妻二人新僱了一個幫手,並添置了一輛貨車。

2020年5月,王文華從縣級公司接到口頭通知,派費從8毛降到5毛。讓他感到無奈的是,快遞量的增加帶來了更高的成本。

「疫情之後派費從8毛降到5毛,再扣除簡訊費、人工費,剩下的就不多了。」李文欣在江西樂安縣經營著一家涵蓋中通、韻達、申通、圓通業務的鄉鎮綜合服務網點,今年他們遭遇了派費的整體下調。

李磊在陝西城固縣下鄉鎮經營一家圓通媽媽驛站,比起傳統網點,李磊認為驛站的系統更「完美」,系統會根據快遞自動編號,這讓其網點客戶取快遞的時間明顯短於其他網點。「如果服務態度再好些,口碑可以帶來更多快遞量。」

不過,新增收入也被抵消了。李磊今年接到派費從8毛調降至7毛的通知。「快遞量一多就會降派費,每個月只能掙那麼多。」

「派費從1塊降到8毛,但其他支出不變,真的賺不到什麼錢。」福建的一家申通快遞網點負責人孟晴今年在接到派費下調通知後曾找縣級網點負責人溝通,她告訴對方,沒有動力繼續經營。

除派費普降,運營成本投入持續增加之外,各種罰款是受訪的多省基層鄉鎮網點負責人關心的第二件大事。

「每天派件必須要有10條物流好評」,多位鄉鎮網點負責人表示每天都無法完成這項硬性指標。

籤收環節的時間限制也讓他們兩頭為難,按照某快遞公司縣級網點要求,每晚8點前要完成所有籤收工作,為了減少罰款,他常常替客戶提前籤收,但隨之而來的是客戶投訴帶來的每票300元的罰款。「每天中午12點去拉貨,忙的時候甚至要到夜裡12點才能理好。」一位鄉鎮網點負責人說道。

「發件量不達標要扣款,相當於變相壓縮利潤。」吉林的劉帥同時經營申通、百世、韻達三家快遞網點,今年快遞量漲到去年的三倍,4月份,他新購置一輛大貨車,僱了兩個幫手。與此同時,今年縣級網點也給出更高的發件量指標。

「快遞市場價格戰今年表現更為激烈,價格戰的消化主體在快遞總部,但加盟網點因物流鏈的利益傳導也是受傷者。百姓看似享受了低價,但惡化的競爭環境或讓部分快遞基層網點坍塌,最終消費者整體也會受害。」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向記者表示。

默認規則

價格戰背景之下,一些新的變化正在緩慢發生,例如,在城市末端最後一環,快遞員上門送貨服務正在成片地消失。

2020年,張維每天的派件量從200多件增至300多件,派費1.3元/票。為完成工作量,通常情況下,他會「看人下菜」。

「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摸清大家的習慣,投櫃七八次對方不投訴,就繼續投。」

1996年出生的張維是上海的一名快遞員,平均月收入1.3萬,在此之前,他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工作一年後,通過多次試投,他對每天需要配送的六個小區的客戶習慣,了如指掌,精確到人。例如,他清楚地記得某戶夫妻,一人排斥投櫃,一人排斥上門送貨。

通常情況下,張維只會給有明確要求的客戶上門送貨,對於未提出要求的客戶,視為默認規則。

如今,這種默認規則正在被大範圍使用。

2020年4月的一天,剛搬入新小區的餘熠突然滑到一條三天前的簡訊。簡訊顯示,憑取件碼至小區門口的菜鳥驛站取件。關於他的快遞,僅有這條簡訊。

今年4月,「四通一達」上海部分網點正式入駐驛站,據三位菜鳥驛站負責人和一位郵政配送員透露,郵政方面預計明年入駐驛站。在這種合作模式下,上門送貨只發生在兩種情況下,一是客戶明確要求送貨上門,二是菜鳥驛站主動上門配送大件或重件。更多情況下,客戶被引導至驛站取件。

對於末端派送發生的變化,部分快遞企業在2019年年報中給出以下說法。那麼是否還可以享受送貨上門服務?

「拓展多元化派送形式」「公司業務人員會根據客戶要求及實際情況進行多元化的『最後一公裡』派送」「公司戰略投資菜鳥驛站,近一步加強末端建設與菜鳥驛站的合作,通過利用菜鳥驛站的網點,進一步提升公司最初一公裡的攬件和最後一公裡派件服務」。

對於當下的配送情況,楊達卿表示:「惡性價格戰已讓部分快遞基層網點無利可圖,這也造成一線快遞人員大幅流失,進而造成快遞末端網點人力不足,僅剩人力的配送壓力較大,部分快遞員也是為了保證準籤率(避免因遭遇帶來的經濟處罰),不得已採用寄存入櫃。基層網點快遞員背負兩座山,一是價格戰帶來的低收益大山,個體無力阻擋;二是數字平臺的準籤等經濟處罰大山,個體難以申辯。」

《中國經營報》記者曾嘗試聯繫相關企業就相關問題採訪,截至發稿,未收到有效回復。

(應受訪者要求,部份受訪者姓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快遞業「價格戰」持續升級
    二級市場熱鬧的背後,是5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大增,創出兩年新高,以及「價格戰」愈演愈烈。深耕快遞業研究15年的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快遞業增速或迎來歷史新低,業績或承壓,但建議投資者不必太在意個股短期的業績波動。
  • 快遞業「價格戰」持續升級
    二級市場熱鬧的背後,是5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大增,創出兩年新高,以及「價格戰」愈演愈烈。深耕快遞業研究15年的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紅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快遞業增速或迎來歷史新低,業績或承壓,但建議投資者不必太在意個股短期的業績波動。困難時期也將加速行業內競爭,在明年6月單價收入迎來拐點之前,快遞行業的「價格戰」或將持續升級。
  • 快遞業陷價格戰泥潭,一單只賺2毛5?快遞究竟是不是越便宜越好?
    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不斷加劇的價格戰使得快遞員更忙了,快遞員為什麼反而收入降了?原來,價格戰降低了源頭的收件價,面單收入、中轉費、運輸費用基本固定,最終會使剩餘的派件費相應減少。減少的兩部分,正是快遞員的利潤來源。
  • 快遞價格戰白熱化 單票價格逼近2元
    快遞價格戰持續在增量市場為行業生態帶來新變化的同時,2020年,各大快遞企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價格戰依舊如火如荼。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快遞總數達到643.8億件,同比增長29.6%,增幅超去年全年。不過,快遞數量的增加並不一定轉化為收入增長。
  • 快遞業價格戰愈演愈烈 頭部快遞公司大幅降價的邊際效益如何?
    快遞業價格戰愈演愈烈 頭部快遞公司大幅降價的邊際效益如何?,「以價換量」的價格戰仍是最直接有效的戰術。公司稱,中國快遞業的快速增長主要原因在電商快遞市場,新產品打破原有產品價格局限,填補價格區間空白,不斷貼近市場競爭。「但順豐降價還需要把握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在於能多大程度保障換道投入。順豐要得到的或許不只是通達系的訂單,而是在數字物流時代的主動權」,楊達卿表示。
  • 未來三年快遞業複合增速或減半 從「高速拼價格」轉向「中速拼服務...
    三天前,她的父親剛剛從湘南小鎮給她郵寄了一箱家鄉特產,以解她過年沒有回家的思鄉之愁。從父親三天前下午4點寄出包裹並將快遞單號告訴張小姐開始,她每天就這樣通過網絡密切跟蹤包裹動向:從收件員攬件到快件發出、中轉、到達北京市內、包裹到達自己所居住的轄區站點,包裹的整個移動軌跡,她都能通過快遞公司的物流信息平臺查得一清二楚。這天早上8點零9分,包裹終於抵達張小姐居住的轄區站點。
  • 快遞業價格戰愈演愈烈,但消費者高興不起來……
    來源:中新經緯這個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但消費者高興不起來……「雙11期間快遞價格整體處於一年中的較高水平,一單兩元左右。不過這幾天開始降了,一天降一毛,過不了幾天這裡快遞價格就會降回正常水平,最低幾毛錢一單。」
  • 「雙11」大考 快遞業發力「新基建」
    為什麼快遞業能經受住這場大考?新冠肺炎疫情後,快遞業發生了哪些變化?「雙11」大考 快遞行業加速洗牌「雙11」買買買之後,許多「尾款人」在社交媒體上笑言,「快遞小哥是不是就在門口等著我付款,怕我後悔?」「快遞都比外賣快了?」
  • 快遞業:不投不足以謀未來
    附圖:2010年以來快遞業務量及增速競爭加劇,快遞行業格局不穩快遞行業自2019年價格戰升級以來,已經有一批二線快遞被淘汰出局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加盟制快遞企業之間的價格戰已經進入白熱化,就在前不久,義烏還曾出現「每單0.8元快遞發全國」的情況。同時,派件端網點的派費不斷下調。收派兩端夾擊下,底層生態競爭存在諸多隱患。越發艱難的生存環境帶來網點的信心不足:不少網點認為快遞行業已經不值得繼續投資,沒法幹下去了。
  • 快遞員送一票賺2毛5,更慘烈的快遞價格戰即將到來!
    所有的一切預示著,當下中國最好的行業就是快遞業。光鮮財報的背後是,進入到2020年,慘烈的價格戰與派費降低導致末端網點生存維艱,與總部欣欣向榮相比,價格戰下處於末端的加盟網點,快遞員卻屢屢罷工,用戶體驗也直線下降。億豹網了解到,派費一旦降下來,再上漲就會成為奢望。
  • 快遞業鹿死誰手
    三通一達的中通、圓通、申通以及韻達快遞都是快遞市場上的猛將,曾經他們之間互相有過競爭,但是結果是阿里巴巴通過參股、控股以及收購的方式將這些快遞業的猛將全部納入阿里巴巴的版圖中。至此,阿里系就包括了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和菜鳥,幾乎佔據了快遞行業的半壁江山。
  • 快遞業進入淘汰賽 單票收入大幅下降
    2019年至今,快遞行業經歷著頗為激烈的價格戰。快遞行業的價格戰會如何演進,快遞行業未來發展格局又會如何?價格戰硝煙瀰漫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今年中國對快遞服務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同時也加劇了這場市場份額的殘酷爭奪戰。
  • 快遞價格戰明年不停歇,末端網點動蕩會成常態嗎?
    2019年至今,快遞行業經歷著頗為激烈的價格戰。快遞行業的價格戰會如何演進,快遞行業未來發展格局又會如何?價格戰硝煙瀰漫在疫情的影響下,今年中國對快遞服務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同時也加劇了這場市場份額的殘酷爭奪戰。
  • 威志降3000~4000元 掀開車市價格戰
    新威志跌破6萬元大關  威志與豐田威馳一起,同屬豐田享譽全球的NBC平臺上的產品,上市以來憑藉其優越的性能,在國內積累了足夠的人氣,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成為國內經濟型車市場的領軍產品,在本次價格調整之後,威志主力車型價格由原來的6萬元以上進入5萬多元的市場區間,對國內經濟型車市場帶來巨大壓力
  • 新一輪價格戰硝煙再起,義烏快遞太瘋狂
    而新年前後爆發的疫情讓快遞業很久沒開張運行,終於疫情平穩之時年前商家積壓的單子會一股腦的發出。而接下來也必定伴隨著復工潮出現網購浪潮。快遞公司則抓住了這個時機打出了8毛一單發全國的驚人價格。而價格戰倒黴的不只是大快遞公司,小快遞公司根本沒法倖免。
  • 區域|山東濟寧:郵政快遞業發力轉型升級
    ,定期到濟寧為快遞企業負責人舉辦培訓班,鼓勵快遞企業開辦網店,自銷自賣,既增加了快件量,還增加了收入,又避免了快遞價格戰和同質化惡性競爭。李勝軍說:「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我們希望能加快培育濟寧市區域快遞業快件量和業務收入的新增長點,促進快遞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 日媒:中國的快遞行業價格戰很殘酷 申通百世韻達三季度皆虧損
    來源:環球網日媒:中國的快遞行業價格戰,很殘酷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1月24日文章,原題:價格戰讓中國快遞公司付出了代價 在新冠疫情的推動下,今年中國對快遞服務的需求大幅增長,但這加劇了一場殘酷的市場份額爭奪戰
  • 國家郵政局:郵政快遞業每年新增就業20萬人以上
    中宏網9月21日電國務院資訊辦公室今日舉行資訊發布會,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郵政快遞業助力脫貧攻堅有關情況。他表示,郵政快遞業吸納就業能力強,每年吸納就業20萬人以上。下一步,快遞業進廠出海,還將吸納更多有知識、有層次的人才。
  • 從30元1單到6元1單,價格戰打了17年仍能賺錢,百世靠什麼?
    文 | 華商韜略 華又新 連價格戰都不怕打,打起來還能賺錢,這是啥本事啊? 一季度是近年來快遞業的低點。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25.3億件,同比僅增長3.2%;業務收入實現1534億元,同比下降0.6%,為多年來的最低谷——將一季度失去的業務在二季度搶回來,成為快遞企業的普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