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和龐涓的恩怨情仇(一)

2020-08-21 臥龍講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伴隨著變革,動蕩伴隨著創新,強者生、弱者亡、智者興、愚者衰。

春秋五霸稱雄,戰國七雄紛爭,帝王將相,名人輩出,也為後人留下了曠世的兵法與計謀。

戰國時期,鬼谷子有四位得意弟子,兵法家有孫臏和龐涓,遊說家有蘇秦和張儀。

鬼谷子先派龐涓下山,使魏國強大,又派孫臏下山,孫臏歷經磨難後,回到齊國,著名的「田忌賽馬」,「圍魏救趙」均出自於孫臏的計謀,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無不顯示出孫臏卓越的軍事才能,孫臏最終名揚天下,孫臏與同門龐涓的恩怨情仇也流傳千古。

合縱連橫,鬼谷子先派蘇秦下山,蘇秦佩六國相印,使強秦長達15年不敢出函谷關,再派張儀下山,出任秦國的宰相,張儀戲耍楚懷王,瓦解六國同盟,最終導致楚國滅亡,愛國詩人屈原跳江自殺。

此間有一山谷,名曰:鬼谷,裡面有一位世外高人,人稱鬼谷子,不乏很多人前往鬼谷拜師學習兵法謀略,此時的鬼谷子有兩位得意門生,一個叫孫臏,一個叫龐涓,有一天鬼谷子跟弟子們講經論道,鬼谷子問:「你們覺得當今天下哪個國家將來可以稱霸諸侯?」

孫臏回答:「我認為是齊國和秦國,齊國地處東方,國富兵強,東臨大海,虎視中原,天時地利,齊桓公因此稱霸諸侯。秦國雖然地處偏遠,但經過衛鞅變法後,國力強盛,法令嚴明,有稱霸的實力,所以我認為以後能稱霸諸侯的,不是齊國,就是秦國」。

龐涓回答:「我認為是魏國,魏王勵精圖治,廣招天下賢士,一個國家想要稱霸天下,最重要的是重用人才,因此我認為魏國最有霸主的氣質」。

蘇秦,張儀在旁細聽,鬼谷子笑著說:「龐涓是魏國人,而孫臏是齊國人,他們這樣說,都是各自偏愛自己的國家」。

相關焦點

  • 孫臏和龐涓的恩怨情仇(二)
    ,臨下山前,鬼谷子讓龐涓去摘一朵山花,要給龐涓佔一卦,龐涓摘到的花又小又弱,心裡擔心鬼谷子預測他難成大器,於是欺騙鬼谷子說:「山下沒有花」,鬼谷子說:「沒有花,你藏在衣袖中的是什麼」,瞞不住鬼谷子,龐涓只好拿出來,鬼谷子說:「此花一開十二朵,預示著你將來有十二年的榮華富貴,此花被陽光曬的枯萎,意思就是鬼字旁帶著委,預示著你的發跡之地必在魏國」,龐涓大喜,鬼谷子又說:「欺騙別人的人終會被別人所欺騙」,
  • 孫臏和龐涓的恩怨情仇(三)
    此時的龐涓假裝百般照顧他,孫臏由衷感激,於是決定將《孫子兵法》十三篇傳給龐涓,然而就在孫臏為龐涓寫兵法的時候,趙國的使者趙離假扮成商人來到魏國,並重金買通了龐涓的手下,目的就是想帶走孫臏去趙國,龐涓的手下安排了趙離和孫臏見面,趙離把龐涓的陰謀和暗害的真相告訴了孫臏,孫臏得知真相後,決心離開魏國,打開了鬼谷先生的錦囊
  • 龐涓真的是嫉妒孫臏的才華嗎?
    今天呢,我們來聊一聊孫臏和龐涓的恩怨情。關於孫臏和龐涓的恩怨在《史記》上記載的特別簡單,太史公寫道:「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 鬼谷子徒弟,孫臏與龐涓交鋒,兩人恩怨情仇卻把魏國拉下霸主神壇
    鬼谷子認為既然是上天安排的兩人的恩怨,就由他們二人解決,龐涓和孫臏讀書時,兩人卻十分要好,孫臏天生聰慧,對兵法有獨到的了解,經常受到鬼谷子的誇獎,龐涓雖然也懂兵法,不過相比較孫臏而言,龐涓的兵法還是差的不是一點兩點;兩人雖然明面上要好,其實龐涓背地裡極為痛恨孫臏。
  • 龐涓對孫臏刺面挖膝,固然兇殘,但孫臏的報復卻讓龐涓痛苦千年
    今天我們提到了就是鬼谷子的兩大門生,孫臏和龐涓之間令人津津樂道的恩怨情仇。孫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戰國時期齊國的軍事家,相傳是孫武的後人,他從小就天賦異稟,在兵法上造詣極高。在孫臏到了魏國後不久龐涓便開始藉助自己的身份地位組織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最後成功陷害了孫臏,並濫用了臏刑和黔刑兩大酷刑——挖去了孫臏的膝蓋骨,並施以「刺字於面」,孫臏的心理和身體都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就這樣,才能過人的孫臏被同門陷害成了殘廢。
  • 龐涓與孫臏的愛恨情仇,孫臏的復仇之路
    孫臏和龐涓不是貴族子弟,又沒有家世知識可傳授,為了將來出人頭地,只好找名師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學習知識。在當時,鬼谷子是全世界罕見的全能人才,他對接受弟子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那時,孫臏和龐涓剛剛通過考試,成了鬼谷子的弟子,可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人格卻一直影響著他們的生活。
  • 山東出土的竹簡,揭秘龐涓迫害孫臏真相:孫臏被挖掉膝蓋骨真不冤
    作為戰國時期,同門師兄弟反目成仇的最有名的一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位系出同門的師兄弟間的愛恨情仇。孫臏作為春秋戰國時最傑出的謀略家,兵聖的後代。不僅熟讀兵法,善於謀略,與此同時也是一位有仇必報的君子。
  • 龐涓和孫臏同門,為何對孫臏如此殘忍,孫臏如何反擊
    同窗之友傳說,龐涓和孫臏是同門師兄弟,拜師於鬼谷子先生。由於沒有詳細的史料支撐,所以鬼谷子如神人一般存在,越發神秘。據說他天地知曉,聰慧過人,春秋戰國時期諸多名士出自其門下。而龐涓和孫臏深受鬼谷子教誨,兩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經過多年,兩人學有所成,龐涓便到魏惠王手下當了將軍,也是戰功顯赫,而孫臏則沒有急於求官。
  • 龐涓和孫臏師出同門,為何對孫臏如此殘忍,孫臏又是如何對他?
    同窗之友傳說,龐涓和孫臏是同門師兄弟,拜師於鬼谷子先生。由於沒有詳細的史料支撐,所以鬼谷子如神人一般存在,越發神秘。據說他天地知曉,聰慧過人,春秋戰國時期諸多名士出自其門下。而龐涓和孫臏深受鬼谷子教誨,兩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 孫臏和龐涓是同窗好友,龐涓為何要加害孫臏呢?
    歷史上的孫臏和龐涓都是智者鬼谷子的學生。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同學倆之間的故事。著名的桂陵、馬陵之戰發生在齊和魏兩個國家之間。指揮這兩個戰役的統帥,是同學倆,一個叫孫臏,一個叫龐涓。孫臏和龐涓都跟一個名叫鬼谷子的人學習兵法,但他倆的為人卻很不一樣:孫臏是個忠厚人,學習踏實,而且謙虛,從來不吹噓自己本事有多大。龐涓呢,狡猾、奸詐,老以為自己了不起,還特別善於裝假。孫臏儘管聰明,也沒能看透龐涓,把他當作頂要好的朋友。
  • 孫臏與龐涓
    孫臏和龐涓乃同門師弟,他們曾倶學兵法。既然是同學關係,按道理來講彼此賞識、相互提攜才是美好的結局。然而龐涓乃一卑鄙小人,他嫉賢妒能,動用權力陰使召孫臏,以法刑砍掉孫臏兩腳,並在臉上刺「犯人」字樣。龐涓加害孫臏的理由很簡單:「自以為能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
  • 歷史上孫臏與龐涓的關係究竟如何,很現實,很警醒
    孫臏和龐涓的故事,想必大夥無比的熟悉了。龐涓嫉賢妒能的小人形象,深入人心。但是龐涓心胸如此狹隘嗎,他們的恩怨糾葛到底是什麼,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就來揭開這層面紗吧。還是先來看一段材料。
  • 龐涓在孫臏臉上刺字,挖其膝蓋骨,而孫臏復仇的時候有多狠?
    而孫臏、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弟子,提到孫臏,我們不由得會想到《孫臏兵法》,雖然沒有《孫子兵法》那麼出名, 但也是一本奇書。除了孫臏、龐涓其實戰國時期還有很多的大名鼎鼎的軍事奇才。但是由於孫臏和龐涓的「愛恨情仇」,這一對無疑是讓人最為津津樂道的。
  • 孫臏和龐涓鬥智,龐涓究竟輸在什麼地方
    圍魏救趙大家很熟悉,不在此討論,而且也沒把龐涓給滅了。孫龐二次鬥智的背景歷來一個小國家被攻打,沒有別的辦法,就是求救,這個,咱們現代的朝鮮就是例子,美國打他,就求到蘇聯和中國來了。孫臏同志故伎重演,繼續去搗人家老巢。龐涓同志於是棄韓歸國。追擊孫臏。早救與晚救這裡,提供給我們一條智慧,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過程,我們要考慮參與過程中的每一步,看看得利情況,這才是參與事件的最高智慧。
  • 詳解孫臏與龐涓的故事
    大多人都知道孫臏和龐涓的故事,史書上也有不少記載。但是記載的比較簡單,我簡單的來說一下。孫臏和龐涓是同學,龐涓先出山,輔佐魏國,當了大將軍,後來請孫臏出山,孫臏來了以後,龐涓妒忌孫臏的才能,設計迫害孫臏遭受臏刑。孫臏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
  • 讀東周:孫臏和龐涓的故事,完整版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孫臏和龐涓的完整版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歡。周地有一處叫陽城,陽城那裡,有一處叫鬼谷,山深林密,隱居著一個有學問的人名叫王栩,自號鬼谷子。他對於兵法最有研究。有很多人來投拜他為師,聽他講學。學生中如齊人孫臏、魏人龐涓、張儀,洛陽人蘇秦,都比較有名。
  • 龐涓和孫臏都在鬼谷子處學習兵法,但龐涓暗藏私心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的故事!自古英雄多磨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孫臏學成兵法,正待在這戰國風雲時代大顯身手,不料一場慘禍從天而降。
  • 戰國初期,一代奇人鬼谷子有兩個徒弟,齊國人孫臏和魏國人龐涓!
    戰國初期,一代奇人鬼谷子(王禪老祖)有兩個徒弟,齊國人孫臏勤奮學得紮實,魏國人龐涓懶惰學得浮誇。龐涓先於孫臏出山投靠魏國,當上了將軍。孫臏得到鬼谷子真傳之後,也來到魏國。妒賢嫉能的龐涓擔心孫臏影響他的榮華富貴,不顧同窗之誼,設下奸計,害得孫臏慘受臏刑,失去了自己的膝蓋。
  • 成語「圍魏救趙」背後的來歷(1):龐涓與孫臏的糾葛
    由此戰役中「孫臏救趙」這一故事衍生出了三十六計中的勝戰計——「圍魏救趙」。在講述這一戰役前,先講述一下兩個人的私人恩怨,即此次戰役中最為關鍵的兩個人,魏國的大將龐涓,以及趙國的軍師孫臏。孫臏和龐涓皆是鬼谷子的弟子。兩個人在鬼谷子門下共同學習兵法的時候,曾有八拜之交,結成異姓兄弟。
  • 曾經義結金蘭,又是同門師兄,孫臏與龐涓為何最後反目成仇
    孫臏與龐涓,一個是齊國軍事家;另一個是魏國名將,兩人曾經義結金蘭,共同拜&34;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但後來卻反目成仇,最終孫臏成為聞名四方的軍事家,龐涓因屢次敗給孫臏飲恨而亡。這到底為什麼呢?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