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戰爭伴隨著變革,動蕩伴隨著創新,強者生、弱者亡、智者興、愚者衰。
春秋五霸稱雄,戰國七雄紛爭,帝王將相,名人輩出,也為後人留下了曠世的兵法與計謀。
戰國時期,鬼谷子有四位得意弟子,兵法家有孫臏和龐涓,遊說家有蘇秦和張儀。
鬼谷子先派龐涓下山,使魏國強大,又派孫臏下山,孫臏歷經磨難後,回到齊國,著名的「田忌賽馬」,「圍魏救趙」均出自於孫臏的計謀,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無不顯示出孫臏卓越的軍事才能,孫臏最終名揚天下,孫臏與同門龐涓的恩怨情仇也流傳千古。
合縱連橫,鬼谷子先派蘇秦下山,蘇秦佩六國相印,使強秦長達15年不敢出函谷關,再派張儀下山,出任秦國的宰相,張儀戲耍楚懷王,瓦解六國同盟,最終導致楚國滅亡,愛國詩人屈原跳江自殺。
此間有一山谷,名曰:鬼谷,裡面有一位世外高人,人稱鬼谷子,不乏很多人前往鬼谷拜師學習兵法謀略,此時的鬼谷子有兩位得意門生,一個叫孫臏,一個叫龐涓,有一天鬼谷子跟弟子們講經論道,鬼谷子問:「你們覺得當今天下哪個國家將來可以稱霸諸侯?」
孫臏回答:「我認為是齊國和秦國,齊國地處東方,國富兵強,東臨大海,虎視中原,天時地利,齊桓公因此稱霸諸侯。秦國雖然地處偏遠,但經過衛鞅變法後,國力強盛,法令嚴明,有稱霸的實力,所以我認為以後能稱霸諸侯的,不是齊國,就是秦國」。
龐涓回答:「我認為是魏國,魏王勵精圖治,廣招天下賢士,一個國家想要稱霸天下,最重要的是重用人才,因此我認為魏國最有霸主的氣質」。
蘇秦,張儀在旁細聽,鬼谷子笑著說:「龐涓是魏國人,而孫臏是齊國人,他們這樣說,都是各自偏愛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