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夏日裡的別墅情結

2020-12-09 網易探索

核心提示:提起別墅,絕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只有有錢人才住得起。但在俄羅斯,別墅可不是什麼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在夏日,郊外別墅是俄羅斯人享受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幾乎家家都有自己的鄉間別墅。

網易探索6月20日報導 提起別墅,絕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只有有錢人才住得起。但在俄羅斯,別墅可不是什麼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在夏日,郊外別墅是俄羅斯人享受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幾乎家家都有自己的鄉間別墅。

很多俄羅斯人自童年開始可能就擁有在郊外別墅生活和遊玩的經歷和記憶,無論是甜蜜痛苦、振奮人心還是令人傷心,這些經歷往往會深刻地印在俄羅斯人的心中,成為他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顯然,在別墅休息的最好時日還是在夏天。空閒時候,很多俄羅斯人幾乎都在別墅裡度過。因而,一些俄羅斯專家們將別墅不僅僅稱為是休閒度假之地,而是將其稱之為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

在俄羅斯,擁有郊外別墅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現象。一些調查統計機構得出的數據顯示,每三個俄羅斯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擁有郊外別墅。僅在莫斯科地區就建有近100萬個郊外別墅,夏季的時候,每到周五的晚上,前往郊外別墅度假的滾滾車流甚是壯觀,而通向郊外別墅的公路上擠滿了出城的汽車,而昔日熱鬧的莫斯科似乎變成了一座空城。

17世紀左右,俄羅斯別墅開始流行。那時,沙皇會賞賜一塊土地供王公貴族休閒使用。到俄羅斯私有化時代的時候,每個家庭都分到一塊土地,因而很多人家都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蓋房子,種上鮮花果蔬。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經歷了時代的動蕩,國家經濟蕭條,生活窘困,別墅又支撐起了很多人的生活,人們在別墅的院子裡種菜,儘量減少生活開支。

現在,在俄羅斯任何一座城市的周圍都能看到整片的郊外別墅區,其中有很多是在前蘇聯時期建造的,當時,別墅的面積、外形和與其相連的庭院的尺寸都是有嚴格的規定。另一些別墅群則是在前蘇聯解體之後產生的。這兩種別墅建築風格完全不同,因而很容易區分開來。

在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針葉樹林地帶植物的生長季節僅僅只有4個月,而在歐洲西部地區,其生長時段可長至8個月甚至更久。俄羅斯有近五分之一的領土處於北極圈,其中又有半數地區處於永凍土層。俄羅斯的夏季比較短暫,從而顯得彌足珍貴。因而,多數俄羅斯人都會牢牢把握住短暫的夏日時節,盡情享受生活,而在這其中,郊外別墅則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每年春天,俄羅斯人就會在別墅的園子裡種上土豆、蘿蔔、草莓和各色鮮花等。夏天是一年之中郊外別墅區最熱鬧的時候,休假時俄羅斯人就拖家帶口來這裡避暑,緩解因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帶來的緊張。一些退休的老人每年夏天基本上都住在鄉間別墅裡,在那裡管理園子裡的瓜果蔬菜,或者到森林去採野生蘑菇。夏天一過,這裡便又重歸一片寧靜。別墅主人只是偶爾去看看,漫長的冬天,天寒地凍,多數人都躲在城裡有暖氣的房子,鄉間別墅一般就會閒置。

普通俄羅斯人的別墅並不是什麼豪宅,而是由小木屋和菜園組成的鄉間小屋,別墅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圓木搭建而成,這樣的木屋十分堅固;還有一種則是由木板蓋成,這種木屋精緻美觀。傳統木屋的屋頂呈「人」字形,因為俄羅斯的冬季降雪量大,「人」字型的屋頂斜度大,便於積雪下滑。不少木屋的外部塗著鮮豔奪目的色彩,或飾有各種圖案,極具俄羅斯風情。房子的四周是用柵欄圍起來的院子,有的院子裡除了住宅外,還有桑拿房,院子周圍栽著蘋果樹、櫻桃樹以及各種結漿果的灌木。

在嘈雜繁忙的城市生活之外,人們渴望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別墅因此佔據著俄羅斯人物質與精神生活的空間,構成了俄羅斯人對自由的詮釋。在俄羅斯人心中,鄉村別墅不僅是郊外的一小片地,還代表了一種生活觀念,表達著俄羅斯人對人生適意的理解和追求。(來源:國家地理,編譯:殘劍)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人的「塑膠袋」情結
    那麼,在俄羅斯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情況如何呢?塑膠袋曾是「稀罕物」  根據有關統計數字顯示,在中國13億人平均每天使用的塑膠袋高達30億個。塑膠袋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然而,你可曾想到,小小的「塑膠袋」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曾經是地地道道的「稀罕物」。前蘇聯時期,為了和美國抗衡,蘇聯大力發展重工業,導致了國內輕重工業比例嚴重失衡。
  • 俄羅斯情結
    中國人的那個「俄羅斯情結」,結的還是幾十年前的俄羅斯,而不是現在的俄羅斯。  原來我有個同事,有很深很深的俄羅斯情結。
  • Art1917 | 俄羅斯人的白樺樹情結
    白樺樹白樺樹情結其二,白樺在俄羅斯人的眼中是春天和愛情的信使,是純潔苗條的少女的化身,它也可以喻指少婦或年輕的母親。其三,由於白樺有著美麗、純潔、執著的品格,它又成為俄羅斯的象徵,是祖國和故鄉的化身,當人們從遠途歸來,看見白樺就會想到溫馨的家。
  • 三百大學設漢語專業 俄羅斯人漢語情結由來已久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漢學的國家之一,漢學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兩國文化長期的交流融合,使中俄友好關係根深葉茂。長久的漢語情結中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早在17世紀中葉,俄國就派遣留學生來華學習中國語言文化。上世紀,中國和蘇聯作為世界上兩個社會主義大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互幫互助,共同發展,形成了一種「同志加兄弟」的友好關係。
  • 特寫:一位俄羅斯老兵的中國情結
    特寫:一位俄羅斯老兵的中國情結    主持人:有一位俄羅斯老人,他的家裡處處可以看見中國結、山水畫、大紅燈籠等有濃鬱中國風情的飾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這位俄羅斯老人。      解說:今年89歲的瓦西裡·伊萬諾夫是一名二戰老兵,也是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伊萬諾夫一生獲得了40多枚獎章和勳章,其中一枚是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授予的「中俄關係六十周年傑出貢獻獎」獎章。在伊萬諾夫家裡,隨處可見山水畫、中國結、福祿壽塑像、青花瓷、大紅燈籠等具有中國風情的飾物。
  • 獨立國協人蘇聯情結揮不去 德國難抹社會主義印記
    解體從這裡開始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領導人舒什克維奇就躲在這片森林中的一幢別墅中,經過一天的秘密會晤,籤署了關於解散蘇聯和成立獨立國協的「別洛韋日協定」。
  • 巴金與俄羅斯的文學情結
    巴金與俄羅斯文學的情結持續了整整一生。在他踏上文學道路的初期,在他創作旺盛的日子裡,在他困惑的歲月以及在他體衰力弱的晚年,都無時無刻不對俄羅斯文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他在俄羅斯文學中探索過人生的道路,從俄羅斯作家身上汲取過力量,從俄羅斯文學作品中借鑑過寫作的技巧。  1980年巴金在《文學生活50年》的講話中,說他是在法國學會寫小說的。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以景起,以情結,抒發對友人的思念
    今天我們要品讀的《夏日南亭懷辛大 》就是一首五言詩,一起來看看吧!《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 拉斯普京開創俄羅斯文學"青銅時代" 鄉村情結重
    我不知道,你是生是死,  大地之上可以找到你,  或者只在夜間的思緒裡,  哀悼你的不幸逝去。  這一切都獻給你:白晝的祈禱, 失眠時麻木的發燒,  我詩歌的白色群鳥,  我眼睛裡的藍色火苗。高爾基的《海燕》長期住在語文課本裡,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臨終的感嘆:「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幾乎成為每個中國人熟知的名言。上世紀80年代後,歐美文學作品大量湧入,俄蘇文學不再獨領風騷,而是成為外國文學的一種。
  • 夏天,俄羅斯人「宅」在家中享受清涼
    今天,由於經濟形勢不佳、居民實際收入下降,俄羅斯人夏天選擇了「宅」在家裡的度假方式,曬曬太陽,逛逛博物館,聽聽音樂會,就近享受旖旎的自然風光。俄羅斯人有些「宅」    成立於1987年的俄羅斯民意研究中心,是俄羅斯當今最負盛名的民意調查公司之一。
  • 濱城大連=日式別墅+俄羅斯風情街+威尼斯水城……遊記攻略
    監獄裡,高高的,並不是旗杆,而是避雷針。邊上有一起參觀的人調侃,小日本估計知道自己壞事做太多了,怕遭天譴,所以造了這麼多避雷針吧。搜身室是每天收工回來的時候檢查是不是偷偷攜帶了違禁物品,也算是防止越獄等事件發生的措施吧。整個監獄,這樣的搜身室一共有三處。
  • 老照片——給所有心懷老靜安情結的上海人
    這裡有張愛玲留下的傾城之戀、有在弄堂裡歡笑的小辰光,有說不完故事的老洋房……  靜安情結在老靜安的心中就像無法抹去的初戀情人。不僅是她的美麗和繁華,還有她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令人痴迷和陶醉。現在,就跟隨小儂,一起回到從前的靜安,體驗老靜安的上海味道。
  • 在夏日的雅爾達散步
    據說,沙皇沿著黑海岸邊的「陽光小道」散步時,靴子裡總是藏著一小瓶馬桑德拉的波特酒,不時拿出來啜飲一口。其他著名的酒客,包括契訶夫和高爾基。汽車路過一個風景優美的村子。旁邊的克裡米亞人對我說了句什麼,我沒太聽清。「你說什麼?」我用俄語問。「戈巴契夫的別墅。」
  • 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於是,選了這首孟浩然的《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別題:浮舟過滕逸人別業)孟浩然水亭涼氣多,閒棹晚來過。在孟浩然另一首《尋陳逸人故居》詩裡,陳逸人又作滕逸人。到底是陳逸人還是滕逸人,我查閱了能查到的資料,還諮詢了文學博士小伍哥,都沒有找到準確答案。這裡,我只能按常規妄自揣測。一:孟浩然,世稱孟襄陽,現湖北襄陽人。那是古楚之地,發音自是與中原不一樣,陳和滕都是姓,有可能滕和陳的古音很接近。
  • 金龍和璽別墅|前庭後院,才是墅居生活的本真
    中國人的故事裡,永遠缺不了院子。小時候住在院子裡,總能感受到一份家的溫馨。錯落的花木、嫋嫋的炊煙、鄰家傳來的飯菜香以及院子裡嬉鬧的孩童,一同構成了記憶中最美的時光。而今我們生活在城市高樓之間,依舊想要找尋那份最接近泥土的踏實,重溫與自然無違的故夢。
  • 走進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宮 · 聖彼得堡
    葉卡捷琳娜宮,建於1717年,初是彼得一世贈與第二任妻子-皇后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夏日別墅。1752年他們的女兒伊莉莎白女皇覺得這別墅太過時,命人推到重建,並用了超過100公斤的黃金建成一座嶄新的宮殿, 命名為葉卡捷琳娜宮。葉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以後又按照她自己的喜好對這座宮殿內外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改和擴建,使之煥然一新,形成了現在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和英、法式園林相結合的華麗花園。
  • 夏日出國度假選擇去莫斯科紅場旅遊,體驗俄羅斯風格建築之美!
    夏日出國度假小編來到了俄羅斯莫斯科紅場旅遊觀光,紅場是俄羅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場所,重要節日群眾集會、大型慶典和閱兵活動一般都在這裡舉行。紅場在俄語裡即美麗的廣場。古姆百貨商店外就是大名鼎鼎的紅場啦,這裡紅場充滿動感和趣味,因為這裡不僅設了溜冰場而且還有機動遊戲、跳蚤市場,真心佩服這些戰鬥民族們的創意!克裡姆林宮作為紅場最主要建築,是俄羅斯民族最負盛名的歷史豐碑,也是全世界建築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
  • 外國留學生演繹民間舞蹈裡的中國情結
    原標題:外國留學生演繹民間舞蹈裡的中國情結  新華社杭州1月18日電(記者魏董華)來自坦尚尼亞的25歲留學生波克身著僧衣帽,頸套須珠,腰系草繩,而他的搭檔是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喀秋莎,她身穿紅綠花襖,手握摺扇。
  • 等我老了,就在海邊建棟別墅,庭院裡看海,讓生活成詩
    等我老了,我不會居住在城市裡。我一定要和愛人在海邊,建上一棟別墅。庭院裡種上花草,不管何時,都能在草木花香中,看到碧海藍天。 在別墅前
  • 夏日,清涼
    我全然忽略了他老人家心中的抑鬱不平,對他的這個別墅羨慕得無以復加。如果有個小院,在院子裡鋪上竹蓆,持一把蒲扇,花下可長眠,醒時可窺月。如果下一場雨,「遙望隔庭修竹千竿,時做瀟湘雨聲」,美景怡情悅目,哲思曠達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