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行動計劃(全文)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新華網北京6月27日電 充實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行動計劃

  一、增進政治合作

  (一)全面加強戰略對話

  雙方將通過活躍現有對話渠道、新設多層次對話渠道,全面加強兩國間戰略對話。

  雙方將充分利用雙邊訪問和國際會議契機,並通過互致函電、互派特使、互通電話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兩國領導人間的溝通,對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雙方建立中國主管外交的國務院負責人和韓國總統府國家安保室長對話機制。

  雙方推動兩國外長互訪機制化,開通兩國外長熱線,就戰略問題加強協商。

  雙方將兩國外交部門高級別戰略對話由每年1次增至每年2次,對戰略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雙方推動舉行兩國外交安全對話。

  雙方支持設立政黨間政策對話,在兩國政黨間分享治國理政等經驗。

  雙方每年舉行兩國國家政策研究機構聯合戰略對話。

  (二)推動解決有關問題

  雙方再次確認兩國海域劃界對推動雙邊關係長期穩定發展和推動海洋合作十分重要,決定為推進海域劃界進程,儘早啟動海域劃界談判。

  雙方對中韓漁業聯合委員會等漁業問題現有相關協商機制的良好運作予以積極評價,歡迎中韓外交部門牽頭的漁業問題會談定期舉行。雙方商定,為保護漁業資源,加強漁業生產秩序,繼續增進溝通與合作,加強兩國漁業水產和有關部門間聯合監管等合作機制,建立中韓水產合作研究機制,擴大包括水產高級別會議在內的人員、技術交流。

  雙方決定,增進歷史研究方面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努力為兩國關係發展作出貢獻。與此相關,雙方決定,鼓勵兩國學術界在史料發掘、查閱和研究等方面開展相互交流與合作。

  二、擴大經貿合作

  (一)貿易投資

  雙方對當前地區及世界經濟形勢進行評價,將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應對外部經濟風險,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以實現共贏的發展與增長。

  雙方將通過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與大韓民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關於提升中韓經貿合作水平的諒解備忘錄》,加強雙邊經貿合作。

  雙方為實現2015年貿易額達到3000億美元目標,將持續擴大兩國間貿易。雙方積極努力,逐步實現貿易平衡。積極支持對方國家主辦各種展會,並鼓勵更多企業參與。

  雙方一致認為,籤署高水平、全面的中韓自貿協定,將有助於兩國建立貿易投資的相關制度性安排,符合未來兩國經貿合作和構築兩國間戰略互信的需要。雙方將為推動談判不斷取得進展而加強努力。此外,雙方將在中韓日自貿協定(FTA)、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亞太貿易協定談判、大圖們倡議(GTI)、中韓日泛黃海經濟技術交流會議等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密切合作。

  雙方重申對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制的支持,繼續努力推動多哈回合談判,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良好發展。

  雙方基於隨著貿易投資增加有必要增進經貿合作的認識,將通過召開中韓投資合作委員會等各種契機,舉行兩國商務部長會談,建立司局級經貿合作協調機制,加強兩國間貿易投資合作。

  雙方將通過兩國地方政府加強多層級、多種形式的地方經濟合作,支持建立產業合作園,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雙方將為營造良好投資環境繼續合作,加大努力擴大相互投資。共同努力擴大中國企業對韓投資和韓國企業對華投資,特別是相互對新興產業領域和對中國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投資,支持韓國企業參與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

  雙方將進一步活躍中韓經濟部長會議、中韓經貿科技聯委會、貿易務實會議等主要經濟協商機制,並繼續發掘新的合作領域。

  雙方將加強品牌、營銷網絡建設方面的合作,共同開展企業交流、培訓等活動。

  雙方將加強高新技術領域合作,繼續輪流舉辦中韓技術展示暨洽談會。

  雙方將進一步加強中韓僱傭許可制相關努力。

  雙方一致認為,在為增進兩國間貿易、投資營造更加友好的環境方面,企業社會責任(CSR)活動作用十分重要,雙方將積極推動開展有關活動。雙方支持韓國中國商會和中國韓國商會的工作,相關部門將不定期與商會和投資企業舉行座談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雙方歡迎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大韓民國關稅廳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分類管理制度與大韓民國進出口安全管理優秀認證企業制度的互認安排》(AEO互認安排),期待這有助於今後兩國企業通關便捷化和擴大貿易。

  (二)面向未來的合作領域

  雙方商定,為加強信息通信領域合作,決定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間建立中韓信息通信合作部級戰略對話,定期就信息通信、網絡安全、網際網路地址資源管理、國家信息化、雲計算等雙方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進行探討和交流。

  雙方同意推動兩國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就培育未來移動通信技術,特別是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及新業務等加強合作。

  雙方決定,加強中國科技部和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等相關機構間在大氣科學、海洋、生命科學、新材料、信息通信技術(ICT)等科技領域的戰略性重大共同研究,並共享其成果。此外,雙方將推動兩國研究機構間在重大基礎科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雙方通過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和大韓民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應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加強在新材料、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技術合作,擴大共同研發。鼓勵雙方共建企業合作創新中心。

  雙方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大韓民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節能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推動建立中韓兩國節能領域合作機制,發掘研究機構間共同研究等節約能源提高能效領域的具體合作項目,並共同加以推進。

  雙方將在環境友好型城市、智能城市相關信息共享及示範項目等可持續城市開發領域加強合作。

  雙方將適時召開兩國航空會談,以探討進一步擴大雙邊航空運輸市場的可能性。

  雙方歡迎籤訂《中國進出口銀行與韓國輸出入銀行互惠風險參與協議》(RRPA),以促進兩國企業共同進入第三國市場。雙方將在貿易結算領域推動本幣結算,並深化金融貨幣合作。兩國在2011年10月續籤本幣互換協議時將規模擴大為3600億元人民幣/64萬億韓元,該協議為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促進雙邊貿易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雙方同意在2014年10月協議到期時延長協議有效期,並考慮未來進一步延長有效期。未來隨著金融市場發展形勢、雙邊貿易量及雙方本幣結算的進展,雙方可考慮提高本幣互換協議規模。此外,雙方歡迎在清邁倡議多邊化機制(CMIM)等域內金融合作領域所取得的進展,將進一步加強合作。

  雙方將在大氣環境、沙塵暴、生物多樣性及環境產業領域加強交流合作。雙方一致認為,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雙邊和多邊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同意就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和應對氣候變化國內政策與行動舉行定期對話與交流,並推動開展相關領域的務實合作項目。

  雙方將推動在海洋科研、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經濟、極地研究、大洋勘探開發、海上執法等海洋領域的合作和共同研究。

  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為增進東北亞地區核能安全進行合作,相互努力加強信息共享、技術合作、建立核事故早期通報等合作機制。

  雙方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產權領域交流合作,推進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相關互惠合作項目。

  雙方將繼續合作,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社會保險協定》的順利實施。

  雙方商定,在兩國醫療機構間合作、共享醫療保險運作經驗、基礎醫學和傳統醫學的交流與合作等衛生醫療領域積極開展交流合作;為預防新變種傳染病大流行並阻斷其傳播,在信息共享、人員交流及建立共同應對體系等方面繼續開展合作。

  兩國決定,支持衛生醫療交流,合作建立溝通機制,以保護兩國患者安全。

  雙方商定,為應對人口結構急劇老齡化趨勢,在建立老年人收入保障體系等社會福利政策領域擴大合作,在老齡親和產業、抗老化共同研究等應對老齡化技術開發方面加強合作。

  雙方將在引入兩國間實地核查制度、建立應急體系等旨在確保食品安全、阻斷危害因素方面加強合作,就醫藥品、醫療器械領域GMP相互認證等設立、運行局長級協商機制。

  雙方將就包括農村開發在內的兩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進行交流,並加強兩國在家畜傳染病防疫、農業科技和衛生檢疫等領域的合作。

  雙方將促進漁業資源保護及管理政策共享等水產領域的合作。

相關焦點

  • 【深度研究】樸東勳: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挑戰與機遇
    此外,樸教授還對如何發展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進行了思考和總結。發言內容整理如下。本文約2000字,讀完約5分鐘與此同時, 由於中韓關係本身的非對稱性特點,雙邊關係仍具有較大的敏感性,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需要共同呵護。合作動力在弱化,韓國對華戰略疑慮在加深第一,縱觀中韓建交28年發展歷程,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的內在動力發生變化,且呈現動力逐步被弱化趨勢。早在20世紀90年代,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文化認同成為東亞國家尋求共性、加強合作的重要基礎。
  • 中法關係行動計劃(全文)
    中法關係行動計劃(2019年11月6日,北京)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邀請,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於2019年11月4日至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建交55年後,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在2018年1月9日和2019年3月25日的聯合聲明基礎上繼續深化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兩國合作開闢新願景,為兩國人民交流提供新機遇。本著這一精神,中法雙方決定重點在以下領域採取共同行動:一、加強政治對話,促進相互信任1. 兩國元首將延續年度會晤機制。2.
  • UROS與芬蘭奧盧大學宣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芬蘭奧盧,2020年9月2日, 芬蘭UROS(宇速通)與奧盧大學宣布他們已經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將使他們在廣泛的活動中建立更緊密的聯繫。 投資主要用於物聯網連接和物聯網相關業務領域,涵蓋研究和業務開發。
  • 中國和波蘭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全文)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波蘭共和國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邀請,波蘭共和國總統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於2011年12月18日至22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 綜述:絲路計劃為中哈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注入新活力
    原標題:綜述:絲路計劃為中哈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注入新活力  新華網阿拉木圖6月23日電(記者周良)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將於24日開始對哈薩克斯坦進行訪問。中哈建交20多年來,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雙邊合作領域不斷拓展。
  • 綠色智慧 共贏未來——2018陽光城集團合作夥伴大會暨品質戰略行動...
    12月21日下午,陽光城在上海靜安瑞吉酒店召開以「綠色智慧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18陽光城集團合作夥伴大會曁品質戰略行動計劃暨,與會人員包括陽光城集團高管、陽光城集團合作夥伴以及行業專家。
  • 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全文)
    全文如下: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    2014年10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柏林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磋商在十分友好、合作的氣氛中舉行。
  • 中韓自貿區建立有什麼意義?
    中韓自貿區建立有什麼意義?根據談判成果,在開放水平方面,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範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
  • 雙方一致表示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習近平...
    雙方一致表示,要增進政治信任,促進互利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穩定健康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參加會談並出席有關活動。 胡錦濤說,今年是中越關係正常化20周年,這是中越兩黨兩國增進互信、友好合作的20年。按照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方針和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精神,雙方建立和發展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深化中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12月2日,由蘭州大學、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館主辦的「中土關係暨紀念土庫曼斯坦中立25周年」中土論壇在蘭州舉行。與會中外專家學者圍繞中土關係、土庫曼斯坦中立政策、地區和平與發展等主題展開探討。近30年來,兩市不斷深化兄弟友誼,為中土關係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化兩國合作互助關係中國中亞友好協會副會長、前中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吳虹濱表示,2013年,中土雙方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 ...出行和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北京)正式建立創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20年10月16日,騰訊智慧出行與現代汽車集團創新中心(北京)(Hyundai CRADLE Beijing)正式在汽車出行領域建立創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在智慧出行和網際網路生態的優勢資源,共同助力中國優秀初創企業,加速相關創新技術和業務的產業化進程。
  • 專家建言2018中韓關係怎麼走:應成「金蘭之交」
    在共同維護歷史真相、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等方面,中韓因為有共同立場而存在著廣闊的政治外交合作空間。其次,中韓在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中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和深入的合作前景。最後,在安全上的共同訴求也是無法改變的。中韓友好關係的發展也是東北亞和平穩定的基石,是維持朝鮮半島穩定的保障。2018年,將會是中韓逐步恢復友好關係的一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於加強新時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
    新華社馬德裡11月28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於加強新時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於加強新時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提升中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水平  1.雙方一致認為,2005年中西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雙邊關係取得長足發展。2018年是中西建交45周年,雙邊關係發展面臨新的機遇,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
  • ...建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合作方式包括雙方或雙方投資的...
    【運達科技:與保利科技防務投資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運達科技公告,公司與保利科技防務投資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合作方式包括雙方或雙方投資的企業開展參股、投資等方面開展合作。在技術開發、投資機會上優先考慮與對方合作、交流和共享。
  •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促進中韓合作共襄亞洲繁榮
    中韓兩國比鄰而居,因此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應是中韓兩國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運共同體的題中應有之義。中韓建交20多年來, 隨著中韓交流的領域不斷擴大,交流的內容和形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中韓外交的調整與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韓關係,使得中韓的戰略關係得以充實,中韓關係的改變具有謀求區域合作及全球性合作的重要意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新華社莫斯科6月5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全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2019年6月5日至
  • DaoCloud與聯想集團七夕「聯姻」,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北京2016年8月9日電 /美通社/ -- DaoCloud 與聯想集團(Lenovo,HKSE: 992)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雙方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針對下一代軟體定義數據中心進行聯合研發,藉助各自產品和技術的協同效應,將容器、伺服器、超融合技術相結合,共同為擁有傳統 IT 架構的大中型企業和創新性中小型企業,構建
  • ...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加速應用了高性能綠色背板的光伏組件的市場化
    最具差異化特色全球精品光伏設備供應商中盛陽光和全球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領先公司荷蘭皇家帝斯曼今天籤署了戰略合作夥伴協議,旨在推進包括高性能綠色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商業化,從而進一步降低平準化能源成本 (LCOE)。
  • 中興通訊與智遠數通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高新麓谷2018年8月20日訊(段欣妤 通訊員 肖莉莎)近日,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通訊」)與湖南智遠數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遠數通」)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五礦
  • 王毅會見韓國外長康京和:希望韓方妥善處理中韓間敏感問題
    王毅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背景下,此次應邀訪韓,是以實際行動表明中方對中韓關係的高度重視以及對韓方戰勝疫情的充分信心。疫情沒有打倒中韓兩國人民,中韓關係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作為戰略合作夥伴,中韓應當攜手努力,遵循兩國元首戰略引領,增進友好互信,深化各領域合作,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為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積極貢獻。王毅說,雙方要進一步加強抗疫合作,強化遠端防控舉措,鞏固防疫合作成果,完善並逐步擴大「快捷通道」適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