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花開耀湖湘——從「湖南省名中醫」看衡陽市中醫醫院的醫道傳承

2021-01-09 華聲在線

王誠喜和學生一起交流學習心得。

(本版圖片由衡陽市中醫醫院提供)

徐基平及徒弟。

賀新民和徒弟在拜師典禮上合影。

衡陽市中醫醫院王誠喜(左)、徐基平(右)、賀新民(中)三位獲得「湖南省名中醫」光榮稱號。

■ 彭國軍 楊文韜 廖高峰 楊澄莉

12月30日上午,全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沙召開。會上對58名「湖南省名中醫」、39名「湖南省基層名中醫」進行了表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大會並為他們頒發了證書。會前,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會見了參會的「湖南省名中醫」及「湖南省基層名中醫」。衡陽市中醫醫院王誠喜、徐基平、賀新民三位獲評「湖南省名中醫」的主任中醫師參加了本次會議並接受表彰。

「一家醫院一次性評出三位『湖南省名中醫』,這在全省各市(州)中醫醫院中是『獨此一家』。榮譽的背後,既是對他們30餘年躬身於中醫藥臨床第一線,以高尚醫德、精湛醫術服務人民的褒獎,也是對衡陽市中醫醫院68年來始終堅守中醫特色發展的充分肯定。」衡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分管中醫工作的調研員胡曉明評價道。

「名醫的樹立、建造、發展是根植於名科、名院,樹立名醫務必要發展建設好名科、名院,來為打造更好的名醫做好環境的培育。」衡陽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陳秋生表示,對於中醫藥事業而言,傳承與創新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該院將持續突出中醫傳統文化在治病領域的整體觀,與時俱進,做好中醫藥的創新,將現代技術融入到中醫之中,助力醫院發展好現代中醫。

作為一個烙印著全國中醫發展裡程碑會議(1982年「衡陽會議」)的醫院,近年來,衡陽市中醫醫院始終堅持「傳承創新、仁和精誠」的辦院思想,紮實推進名院、名科、名醫建設,培養造就了一批批醫德高尚、理論紮實、業務過硬、群眾公認的「德技雙馨」的中醫人才。

此次評出的三位「湖南省名中醫」:王誠喜是衡陽市首屆名醫,對肺部感染、COPD、肺心病、支氣管哮喘、肺癌等疾病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徐基平是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瘡瘍、腫瘤、皮膚病及某些疑難雜症等疾病;賀新民是中醫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全國醫德標兵,尤其在中風偏癱、頑固性頭痛、神經衰弱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們身懷「絕技」,竭力為老百姓提供「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在多年的堅守與實踐中,擎起了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大旗!

王誠喜:大醫之道在精誠

作為衡陽市中醫醫院肺病學科帶頭人,王誠喜躬身一線,在抗擊非典、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中,率先垂範,辨證施方。

從醫30多年來,無論身份如何變化,無論多少榮譽加身,王誠喜寵辱不驚,始終如一。他說:「榮譽越多,責任越重,我們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把腳下的路走實走好。」

中醫抗疫

屢立戰功

2003年,在抗擊非典中王誠喜挺身而出,擔任專家組專家。17年後,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王誠喜又一次肩負起使命,擔任衡陽市中醫藥防控專家組組長。

在王誠喜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中醫藥的作用體現在了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為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

他認為:「新冠肺炎預防最關鍵是要保護人體的正氣,益氣固表、調和營衛。」疫情期間他領銜中醫隊伍,發揮中醫優勢,在第一時間研製中醫藥特色新冠肺炎預防中藥方劑,向防疫一線人員和社會各界發放。深入衡陽各級定點醫院指導,率先進入隔離病房,一對一指導用藥。

每天天蒙蒙亮就出門,披星戴月而歸。他帶領中醫團隊,根據病人體質、發病、症狀等,辨證論治,做到一人一方,精準施治。在西醫抗病毒、對症治療的同時,堅持給予清熱解毒、宣肺透邪、芳香化濁等中醫治療,有效改善了患者發熱、乾咳、氣促等症狀,從而大大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

他積極研究後期康復的「中醫方案」。針對在隔離點的出院病人,親自上門指導學習穴位按摩、耳穴敷貼、太極拳、八段錦、經絡保健操等「中醫保健法」,使患者從患病的恐懼、害怕中走出來,有效的緩解患者腸胃、睡眠問題,舒緩他們心理上的焦慮。

「中醫藥幾千年來不斷跟瘟疫作鬥爭。每一次大瘟疫都是對中醫的一次考驗。面對這場百年不遇的大疫,可以說,我們的中醫經受住了這場百年大考。」王誠喜說。

通過他領銜中醫隊伍日日夜夜的悉心治療,衡陽市4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無一例由輕轉重,重轉危,100%治癒出院。出院病人集中隔離期間,全部接受中醫康復治療。中醫藥的作用體現在了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為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

佛心仁術 福澤民生

「佛心仁術,福澤民生」,這是王誠喜的座右銘。

大醫要有大德,醫為何物?救死扶傷。德在哪裡?菩薩心腸。他以此時刻提醒自己「為人醫者,當具佛心」。

在他看來,中醫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養生觀點。它蘊含著整體觀、辨證施治等中國古代哲學智慧,蘊含著大醫精誠、佛心仁術等人文精神。

三十餘載風雨行醫路,王誠喜對「大醫精誠」深有感觸:「做醫生不易,成大醫則難之又難。古今之成大醫者,必當有大醫情懷,這種情懷就是『精誠』,這也是我為人、行醫的出發點。要想成為一名大醫,既要有精湛的醫術,更要有高尚的醫德。在疑難雜症上發揮積極作用,在專業領域為患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隨著近年來名氣大增,千裡迢迢慕名而來者不在少數。即使行政工作異常繁雜,王誠喜依舊堅持每周門診和病房查房、院內會診,「不看完最後一個病人決不下班。」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是王誠喜一直提倡的健康理念,他多次到石鼓書院開展國學講座,運用中醫理論知識,把中醫理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養生……

「作為一名中醫人,除了要治病救人,還理應為中醫的傳承發展盡一份心、盡一份力、盡一份責任。」王誠喜認為,大醫不是一個人的優秀,是帶領一支隊伍,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才,服務更多的患者。

這些年,他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中醫師承學員2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成了學術骨幹和高級中醫、中西醫結合人才。

「我已從醫30多年了,卻時常感覺自己是個『新人』。學醫三年,便覺天下無病可治;行醫三年,便覺天下無方可用。中醫藥領域學無止境,人類與疾病的鬥爭是一個永恆的過程,為此我們還要苦心鑽研,不懈努力。」王誠喜感慨。

徐基平:躬身杏林濟蒼生

從門診、急診醫師到中醫外科、腫瘤科科主任再到門診、業務副院長。從醫35年來,徐基平一直堅守在臨床第一線。他博採眾家所長,尤以擅於中西醫結合治療瘡瘍、腫瘤、皮膚病及某些疑難雜症著稱,診斷精準令人信服,驅疾祛病確有奇效。

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則,用自己堅守的行醫準則去影響和帶領身邊的每一個人,建立了一支令患者信賴的醫療團隊,利用中西藥結合等治療方法,為更多患者帶來生存的希望和曙光。

潛心求索戰腫瘤

63歲的李老伯趕來複診,排在最前頭。他四處求醫,得到同樣結論:食道賁門胃底高分化腺癌。因無力支付醫藥費用,他自行放棄手術及放化療,絕望中找到這裡,用藥兩個月,病情出現好轉;堅持三年,現已無明顯特殊不適。「多虧徐大夫,救了我一命!」李老伯說。

得了腫瘤,很多人都知道三招——手術、化療和放療。但現實中,很多急重症患者,都會找中醫「碰碰運氣」。

中醫藥如何治療癌症?徐基平一直在研究探索。他提出:讓中醫儘早介入,全程參與、規範全面系統治療、堅持長期調理,防止復發,即「早、全、調」的三部曲治療辦法。

通過對腫瘤疾病20多年的研究,徐基平對一些腫瘤疾病的治療有了深刻體會——對於惡性腫瘤來說,在開始治療的階段,中醫藥的主要目標是緩解病人症狀,減輕毒副反應。在鞏固階段,中醫藥則主要發揮穩定病情、提高人體抗病能力,達到抑制、殺傷惡性腫瘤細胞的作用,調理改變腫瘤生長的惡性土壤,從而控制腫瘤的復發和轉移。

在立足中西醫綜合防治腫瘤的基礎上,他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和優勢,大膽探索,勇於學術創新。自創「開竅醒脾、透骨養血」法治療惡性腫瘤,在放、化療間歇期用,增加對癌細胞的抑殺作用,緩解症狀的同時增加療效,出現1+1>2的效果。

徐基平自1994年一直擔任衡陽市中醫醫院中醫外科、腫瘤科科主任,在他的帶領下,腫瘤科迅速成長,形成了一套中醫藥治療肺癌、乳腺癌、肝癌、胃腸癌等10餘種常見惡性腫瘤及其併發症和防治腫瘤放、化療毒性反應的中醫診治體系,打造出以中醫為本、中西醫結合、微創綜合治療腫瘤享譽全國的知名品牌,被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十二五」重點學科建設單位。

懸壺濟世有良方

「很多慕名而來的病人從外地趕來,徐院長從來沒按時下過班。」值班護士說。

對於徐基平來說,每天有一個雷打不動的時間:坐診。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患者在門外排起長隊,每年他的門診量達到了一萬人次以上。

慕名求醫者眾,只因這裡有妙手良方。

一名10歲男孩患慢性蕁麻疹數月,多方治療未愈,家屬找到徐基平,他根據患者皮膚的發病特點,予蓓蕾湯加味,只服10劑就控制病症,調理半月就痊癒了。此外,他還自擬三棘黃湯治療溼疹、二龍四物湯治療牛皮癬、體外爆灼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等,均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

在中醫治療急、慢性瘡瘍方面,徐基平強調整體與局部的治療,內外結合,力求簡、便、廉、驗。自擬活血解毒湯治療多發性結節病,愈瘍散治療小腿慢性潰瘍等。一位30多歲的患者,因雙下肢反覆潰爛,輾轉國內多家醫院,因病因不明一直不能痊癒,徐基平接手後,採用自創「愈瘍散」外敷,配合中藥內服,潰瘍創面5天即癒合。

「徐醫生藥到病除,治好了我多年的頑症」「吃了他的中藥,身體一天天好起來了」……不少在其他醫院輾轉多次無果的患者,經過他精心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他用仁心仁藥緩解了數以萬計患者的病痛,得到了患者的由衷讚許。

賀新民:仁心仁術護民康

行醫三十六載,在同事眼中,他是楷模;在患者眼中,他是「神醫」。他不僅有醫術高超的「妙手」,還有醫德高尚的「仁心」。

逾花甲之年,卻不辭辛勞,在完成繁重的門診工作的同時悉心指導徒弟上臨床、學經典。

臨危受命,擔任中風科科主任,他帶領中風科通過了省級重點科室驗收,成為了療效顯著的省級重點專科,患者交口稱譽。

他就是全國醫德標兵、湖南省名中醫——賀新民。

醫德楷模

將心比心心相通

在衡陽市中醫醫院國醫館裡,只見穿上白大褂的賀新民精神飽滿,眼神如炬。望聞問切,一套下來,來者的病因便已心中有數。

「立足患者,換位處方,花最少的錢為病人治好病。」一直是賀新民奉行的行醫準則。他最擅長的是用便宜、常見的藥,治好複雜、罕見的病。「病人已經很苦了,看病吃藥增加了經濟上的負擔,我們心中應該多替病人著想,多開些普通的價低的藥方,代替名貴藥材,同樣能實現治癒的目的。」

說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賀新民侃侃而談。他告訴患者要「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中醫理論的指導,衣食住行、飲食起居中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顯著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就能少得病、少得大病甚至不生病,即使生病也能較快、以較低的成本恢復健康。」

懸壺大半生,經其手而重獲新生者,難以計數,一些經他看好病的人,深感其醫術精湛,全家老小生病都找他醫治。

不僅醫術精湛,賀新民在行醫過程中展現出的醫德更是讓人欽佩。一位患者感念他的治療,將一張20萬元的銀行卡悄悄地塞到他的辦公桌裡,他在拒絕未果後把它交給了醫院紀委,留下了一段杏林佳話。2015年他被評為「全國醫德標兵」,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紛紛點讚。

弟子感嘆道:「老師總為患者著想,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這是醫生的最高道德規範,他是我們的偶像,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名老中醫

守正創新書新篇

「『名中醫』三個字對我而言是責任,更是傳承。」賀新民說。

2017年,賀新民到了退休年齡,但他依舊放不下自己熱愛的中醫事業,退休返聘後他又重新回到門診和臨床帶教工作中。

作為全國第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他常常在診症的空隙,與學生一起分享看診經驗。針對中風患者偏癱、水腫等疑難雜症,他還專門傳授徒弟諸如「參芪復癱湯」等經驗方的臨證心得。

在如何發展中醫這一點上,賀新民的心態很開放。「中醫有中醫的優勢,西醫有西醫的強項,都是治病救人。」「現代醫療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很多診療思維和手段也很先進,要重視學習與吸收,綜合應用到中醫臨床實踐中。」

在臨床工作中,他細心發現腦血管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的臨床特點。為此,他帶領中風腦病科採用通經活血、化瘀降濁、醒神開竅等綜合辨證施治的理論思想,使用中醫藥內治、外治、針灸、功能鍛鍊等多種方式,並結合現代醫學的新進展,創造性地將醒腦開竅針灸法與高壓氧治療相結合,經絡導平推拿與運動後再學習的康復訓練相結合,在治療「中風偏癱」等心腦血管疑難病症上,將療程縮短10%-20%,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現代醫療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很多診療思維和手段也很先進,要重視學習與吸收,綜合應用到中醫臨床實踐中,治療效果會更加顯著。」賀新民說。

後記

「有一位名中醫,就能帶出一個好的團隊;有一個好的團隊就能帶出一個好的名科;有幾個好的名科,就能撐起一座好的中醫院;有更多好的中醫院,中醫國粹就能夠發揚光大……」關於如何發揮醫院自身優勢,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發展,衡陽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陳秋生有著非常明晰的思路。他認為:「要做好中醫藥的創新發展,還必須與時俱進,師古而不泥古,將現代科技融入中醫之中,助力醫院發展好現代中醫。」

近年來,衡陽市中醫醫院積極推進人才強院戰略,名醫薈萃,有「全國名老中醫李四文傳承工作室」,有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黃雲、許雪君等,還有此次評選的王誠喜、徐基平、賀新民三位「湖南省名中醫」……他們無不是行走的中醫藥知識寶庫,無不是前人學術思想、臨床經驗、技術專長的繼承者、發揚者,中醫藥事業的創新者、開拓者。

「中醫的發展,人才傳承是關鍵,尤其要做好『傳幫帶』。」陳秋生說,該院將為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和更貼心的服務,為名中醫建立全面的保護措施,減輕名中醫的負擔。同時,將積極打造以名中醫為基礎的優秀團隊,進一步建立健全中醫人才培養長效機制,通過「湖南省名中醫」帶徒弟,促進名醫工作室早日落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其中,人才培養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根本,也是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第一資源。因此,醫院將開設省級名中醫門診、省級名中醫查房、省級名中醫傳承帶教、省級名中醫教學授課,給予政策上的傾斜,讓『湖南省名中醫』沉下心帶徒弟,俯下身下病房,傳承指導,把中醫藥事業進一步傳承得更好,更好地守護老百姓的健康。」衡陽市中醫醫院院長傅友生表示。

在「十四五」到來之際,衡陽市中醫醫院正加快推進「以名醫帶名科,以名科鑄名院」的發展戰略,通過不斷做大做強中醫藥隊伍,把中醫藥文化自信做起來,把中醫藥事業做起來,把中醫藥傳承發展下去,助推湖南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衡陽中醫力量」!

(彭國軍)

相關焦點

  • 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複賽(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賽區)圓滿收官
    11月27日,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複賽(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賽區)圓滿落下帷幕。本次複賽由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四家單位承辦,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傳中心、省青年科普專業委員會協辦。
  •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聘請新「中醫三老」為「終身研究員」
    2月26日下午,國醫大師劉祖貽、孫光榮及全國名中醫潘敏求,在長沙受聘成為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終身研究員」。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建院以來,從20世紀「中醫三老」中的李聰甫、劉炳凡、歐陽?到今日新「中醫三老」劉祖貽、孫光榮、潘敏求,湖南省中醫藥研附屬醫院始終把對人才的重視擺在最重要的位置。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戴娟榮獲「湖南省名中醫」稱號
    新湖南客戶端12月30日訊(通訊員 譚盼盼)今日上午,湖南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沙召開。會上,湖南省直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戴娟獲評「湖南省名中醫」稱號。近年來,湖南省直中醫醫院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強中醫事業建設力度,取得顯著成果。
  • 洞明醫道,先序宗源——記牟平區中醫醫院「中醫沙龍」學術交流活動
    洞明醫道,先序宗源——記牟平區中醫醫院「中醫沙龍」學術交流活動 2021-01-14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承襲岐黃成大道 傳承國粹濟蒼生——專訪湖南省名中醫卜獻春教授
    日前,從在長沙召開的湖南中醫藥大會上傳來喜訊,由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健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統一組織評選的「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和第二批湖南省基層名中醫評選」中,百草堂有三名坐診名醫榮獲「湖南省名中醫」。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代省長毛偉明為榮獲表彰的代表,頒發了「湖南省名中醫」證書。能獲得此殊榮的中醫界名醫,個個身懷絕技,對中醫藥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曙光·專題】杏林擷英 | 曙光醫院名中醫:高月求——傳承名醫...
    【曙光·專題】杏林擷英 | 曙光醫院名中醫:高月求——傳承名醫經驗,創新防治肝病 2020-05-31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嘉禾縣中醫醫院醫師曾鐵軍獲「湖南省基層名中醫」稱號
    紅網嘉禾分站(通訊員 李劍 唐秀雲)近日,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文公布了湖南省名中醫和湖南省基層名中醫名單。嘉禾縣中醫醫院醫師曾鐵軍榜上有名,被授予「湖南省基層名中醫」稱號,是嘉禾縣唯一獲此殊榮的專家。
  • 97人獲評湖南省名中醫,有你熟悉的醫生嗎?
    97人獲評湖南省名中醫,有你熟悉的醫生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7日,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官網發布了
  • 嘉禾縣中醫醫院曾鐵軍醫師獲「湖南省基層名中醫」稱號
    」稱號金榜題名 | 特此喜訊近日,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文公布了湖南省基層名中醫名單。嘉禾縣中醫醫院曾鐵軍醫師榜上有名,被授予「湖南省基層名中醫」稱號,是我縣唯一一名獲此殊榮的專家。據悉,此次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湖南省名中醫和湖南省基層名中醫評選活動,旨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鼓勵更多人才服務中醫、獻身中醫。
  • 【曙光·專題】杏林擷英 | 曙光醫院名中醫:劉成海——中醫西醫相...
    【曙光·專題】杏林擷英 | 曙光醫院名中醫:劉成海——中醫西醫相結合,臨床科研兩不誤 2020-06-13 03: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省名中醫鄧曼靜:孜孜以求 誨人不倦
    日前,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文件《關於公布湖南省名中醫及湖南省基層名中醫的通知》(湘社發【2020】44號),公布了一批熱愛中醫事業、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威望較高的臨床中醫專家,其中58人被評為「湖南省名中醫」,39人被評為「湖南省基層名中醫」,其中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卿照前
  • 名中醫吳南京科普知識100講,引領普通人進入中醫的世界
    名中醫吳南京科普知識100講,引領普通人進入中醫的世界 時間: 2019-07-09 10:5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腫瘤臨床中心、北京東城中醫醫院腫瘤中醫治療首席專家。)  曾問業於浙江省中醫院婦科名家宋世華教授、脾胃病名家周亨德教授、中醫科學院針灸名家吳中朝教授為師;先後就職於橫店集團下屬金華文榮醫院、橫店集團醫院、橫店四共委工作。堅持學習治病近30年,善長治療各種疑難病、危重病,如對心衰、腎衰、中風、癌症、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褥瘡、神經分裂、抑鬱症、白塞氏病、婦科等。
  • 「湖南省名中醫」成鋼:退休不卸甲,行醫不停步
    紅網時刻12月31日訊(通訊員 胡珂)12月30日上午,全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沙召開,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師成鋼主任醫師獲評「湖南省名中醫」榮譽稱號,該校附屬第一醫院戴娟主任醫師同批當選。醫道傳承與創新成鋼師承針灸大家嚴潔、謝國榮教授,親聆國醫大師石學敏、熊繼柏教授傳道並跟師臨床,專業主攻方向——頸肩腰腿痛、骨關節炎及癱病痛疾類疑難雜症的中醫針灸臨床醫療和科研。
  • 單縣中醫醫院
    單縣中醫醫院新院區鳥瞰效果圖 單縣中醫醫院新院區迎著春風朝陽,樓群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象一顆明珠,帶來光明,帶來希望!
  • 第二屆湖湘中醫基層醫療發展高峰論壇在長召開
    10月27日,第二屆湖湘中醫基層醫療發展高峰論壇暨慢性病防治智慧管理體系建設研討會在湖南賓館隆重舉行,論壇由湖南省國醫堂館與基層醫療聯盟和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中醫藥與養生分會共同舉辦。 全國國醫堂館與基層醫療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羅雲,湖南省政協常委、中醫藥大學副校長何清湖,湖南省國醫堂館與基層醫療聯盟主席陳棟材,湖南省文史館原巡視員、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會長陽盛海,湖南省科技研究開發院原黨委書記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獲得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冠軍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參賽節目《中「膝」結合 雙「健」克痺》榮獲一等獎。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通訊員 譚盼盼)12月15日,湖南省首屆中醫藥科普大賽決賽在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圓滿收官。經過初賽複賽決賽層層選拔,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參賽節目《中「膝」結合 雙「健」克痺》從24個最終晉級的節目中脫穎而出,以全場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
  • 【曙光·專題】杏林擷英 | 曙光名中醫——高建東:發揚傳承,精研...
    【曙光·專題】杏林擷英 | 曙光名中醫——高建東:發揚傳承,精研中藥治腎 2020-05-23 0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州民族中醫院院長譚曉文榮獲「湖南省名中醫」稱號
    湘西網1月4日訊(劉讓定)2020年12月30日上午,湖南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沙召開,為全省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和第二批「湖南省基層名中醫」頒發證書。州民族中醫院院長、主任醫師譚曉文獲得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榮譽稱號。這是截至目前我州唯一一名獲得此殊榮的中醫專家。
  • 【曙光·專題】杏林擷英 | 曙光醫院名中醫:張曉天——上工治未病
    2004年,作為醫院貴賓診療中心副主任、曙光臨床醫學院內科教研室副主任、名老中醫經驗教研室副主任的張曉天,決定繼續求學深造,跟師脾胃病大家、上海市名中醫、現全國名中醫的蔡淦教授,成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名師傳承研究工程——蔡淦教授名師研究室」繼承人員,並攻讀蔡淦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 谷醫堂曾洪偉獲評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曾小佳)近日,在全省中醫藥大會上,谷醫堂名老中醫曾洪偉獲評「湖南省名中醫」。今年57歲的曾洪偉,已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2年。在數十年從醫生涯中,他不斷向著醫學高峰攀登,曾獲評「常德市百十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系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長沙醫學院兼職教授、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現在在谷醫堂中醫館坐診,是谷醫堂名老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