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澳跨境人民幣結算超6700億,覆蓋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網絡初步建立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12月18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獲悉,截至2019年10月末,粵澳之間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6726.64億元。經過多年努力,澳門人民幣清算行獲批成為內地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間接參與行,並初步建立起覆蓋葡語國家的人民幣清算網絡。此外,在人民幣貿易融資、跨境人民幣貸款、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等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方面,廣東企業通過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累計從澳門融入資金27.8億美元。

2019年以來,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推行,進一步便利了優質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貨物、服務貿易以及資本項目收入資金在境內的支付使用相關結算業務。此前,監管也鼓勵金融機構和企業在粵澳之間貿易和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逐步擴大人民幣在兩地間的跨境使用範圍和規模。如2010年以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承建方南粵集團通過人民幣NRA帳戶辦理工程結算資金匯款近100億元人民幣,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接受澳門投入人民幣資本金近14億元。

「2003年,澳門開通了『自由行』,內地赴澳門旅遊的人數急劇上升,澳門地區的零售業和服務業飛速發展,大大增加了人民幣支付結算的需求。」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陳威表示。

為推動粵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一方面,試點開展了人民幣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促成廣東省內商業銀行與澳門銀行同業開展合作,引進澳門資金盤活廣東銀行業的信貸資產存量,為提高粵澳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粵澳信貸市場互聯互通進行了有益探索。另一方面,指導廣州、珠海等市出臺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QFLP)試點管理辦法,適當對澳門企業或個人放寬要求,推動粵澳股權投資市場互聯互通。2018年5月,粵澳共同設立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以QFLP的方式引入200億元人民幣澳門財政儲備資金,截至2019年10月末,該基金實際投入使用118億元,主要用於珠海大橫琴科學城等重點項目開發。2019年6月,廣東省首家全澳資QFLP試點企業——禮達基金正式落地珠海橫琴。

此外,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還大力支持澳門金融機構參與內地債券的發行,促進粵澳債券市場互聯互通。2018年8月,4家澳門金融機構通過大灣區內地銀行,分銷認購粵港澳大灣區債券50億元,是境外機構首次參與內地地方債券分銷。

相關焦點

  • 粵澳融合交出硬核成績單: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6700億元
    據了解,在順應需求、本幣優先、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積極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鼓勵結算銀行不斷簡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質效,鼓勵金融機構和企業在粵澳之間貿易和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逐步擴大人民幣在兩地間的跨境使用範圍和規模。
  • 廣東澳門之間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6726.64億元
    中新社廣州12月18日電 (記者 唐貴江)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18日透露,截至2019年10月末,粵澳之間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6726.64億元。經過多年努力,澳門人民幣清算行獲批成為內地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間接參與行,並初步建立起覆蓋葡語國家的人民幣清算網絡。
  • 中國央行支持澳門人民幣業務發展 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建設加速
    點擊播放 GIF 0.0M澳門個人人民幣跨境匯款提升至8萬元將澳門居民個人每人每天向內地人民幣同名帳戶匯款限額,由現時的5萬元提升至8萬元,進一步便利澳門個人人民幣跨境匯款業務。,而兌換業務所產生的頭寸,將改為透過離岸人民幣市場進行平盤,因此有關2萬元人民幣的兌換限額亦告撤銷。
  • 曾慕李:人民幣在「一帶一路」國家跨境使用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人民幣業務清算安排的建立,便利了「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主體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進一步促進了雙邊貿易和投資往來。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8 家中資銀行在27 個「一帶一路」國家設立了64 家分行、子行、辦事處等分支機構,為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發揮了積極作用。
  • 28國使用人民幣結算後,又傳捷報: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大漲138%!
    伴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不斷獲得新突破,人民幣在當地市場的「存在感」也已大幅度提升。據中國新聞網7月23日援引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指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增長率在東南亞國家排名第一,同比增長138%。
  • 28國使用人民幣結算後,又傳捷報: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大漲138%
    伴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經貿合作不斷獲得新突破,人民幣在當地市場的「存在感」也已大幅度提升。據中國新聞網7月23日援引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指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增長率在東南亞國家排名第一,同比增長138%。大增138%!
  • 央行等多部門:推動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擴大...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企業辦理直接投資、外債和境外上市等資本項目跨境人民幣資金境內支付使用時,在「了解客戶、了解業務、盡職審查」三原則基礎上,憑企業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辦理。(八)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帳戶管理體系。研究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帳戶體系,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
  • 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跨境人民幣結算超2.63萬億元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今天發布了《「一帶一路」倡儀的金融支持》報告,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先行,而中國金融機構,正在起到雪中送炭的底層支持作用。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6月30日,人民幣清算業務已拓展7個「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和地區;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過2.63萬億元。過去兩年,以行動支付為代表的中國金融科技實現了換道超車,並形成了可資借鑑的技術出海模式。先後與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家的合作夥伴展開戰略合作,其中印度版支付寶paytm眼下用戶已達2.2億,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
  • 萬億人民幣海外資產望覓新歡 澳交所持節而來漸行漸近
    4月20日,澳門特首賀一誠發表《2020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其中提到,將建設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研究探討建設以人民幣結算的證券市場,促進現代金融業發展。早在去年10月12日,廣東省金融監管領導就透露,澳門有可能成立以人民幣結算的證券交易所。
  • 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度提升
    國際銅期貨上市首日,多家境外銅產業鏈企業達成交易,參與集合競價的境內外會員和客戶分別為47家、80個,首批成交267手;鐵礦石作為特定品種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2年多以來,境外開戶主體覆蓋範圍持續增加,目前已覆蓋英國、法國、瑞士等約20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以來,原油期貨境外投資者日均交易量佔比約15%—20%,日均持倉量佔比約25%—30%,均較2019年有所上升;具體交易方面,境外交易者匯入、匯出的保證金中
  • 中國與東協跨境人民幣結算已達1.12萬億
    央行也加強與該地區金融合作,積極參與東協+中日韓(「10+3」)框架下的區域貨幣合作,提高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的可操作性,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總規模擴大至 2400億美元,在東亞及太平洋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組織(EMEAP)框架下推動成立貨幣與金融穩定委員會。數據顯示,近年來,央行與該地區中央銀行的雙邊合作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 一宗引人注意的鐵礦石跨境結算:區塊鏈、大宗商品與人民幣國際化
    寶武集團方面在今年2月份時提到,自2019年以來,寶鋼股份(寶武集團旗下核心上市公司)持續推進與國外供應商的鐵礦石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已先後與幾家國際知名礦山公司及貿易商,就產自南非、烏克蘭等國的鐵礦石進行了人民幣跨境結算的初步嘗試,涉及金額共計約2.4億元人民幣(折合約 3500萬美元)。
  • 「通絲路」陝西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上線
    4月16日,由人行西安分行倡導推動的「通絲路」陝西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服務平臺上線儀式在西安舉行。陝西省政府副省長魏增軍,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高杲出席儀式,省級有關單位、32家金融機構、出口企業代表等單位共計300餘人參加。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 跨境支付:人民幣國際化推動幾何
    2020年1月,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全球數字貨幣報告顯示,在佔世界經濟總量90%的66個國家中,有6家央行表示三年內可能發行可供個人和企業「一般使用」的數字貨幣,覆蓋全球約16億人口;另有12家央行表示有望在六年內發行數字貨幣,各國數字貨幣的研發進度超乎想像。
  • 28國使用人民幣結算後,又一好消息: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大漲138%
    隨著中國和東協的貿易往來持續深入,人民幣在東南亞國家用於結算的使用率也大幅提升。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增長率排名東南亞國家第一,同比增長了138%。
  • 振奮人心,繼28國採用人民幣結算後,菲律賓又傳出好消息
    7月23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菲律賓人民幣清算量同比增長率達138%,穩坐東南亞第一的位置。人民幣清算量大幅增長,能夠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這是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
  • 澳門:研究探討建設以人民幣結算的證券市場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文彬)4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向立法會全體會議作2020年財政年施政報告時提出,發展現代金融業,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立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金融創新和金融科技發展。
  • 澳交所劍指人民幣離岸市場 「納斯達克」補位
    從定位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也就是說,澳門交易所可以允許企業以人民幣而非澳門當地貨幣為發行融資貨幣和交易計價貨幣。因此,該可行性研究將以「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原則,並根據國家對大灣區的戰略部署作整體性的考慮。「澳門先前一直全力推動的是包括融資租賃、中葡人民幣清算和財富管理在內的特色金融產業發展,本次澳門交易所的成立必然極大地豐富特色金融的內涵。」
  • 義烏全面推開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 50萬元為界分類監管
    本報記者 喬加偉 李伊琳 上海報導  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銜枚疾進。  近期,參照《浙江省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人民銀行義烏市支行制定相關細則,《義烏市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下稱《細則》)已下發至轄內銀行試行。
  • 粵澳經貿深度合作助力企業融入灣區發展
    馬介休娛樂製作有限公司創辦人兼歡樂營運總監劉先生表示,去年首次參與「粵澳名優商品展」,不但有利於提高公司在內地網絡上的知名度,同時在展會上認識到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至今依舊保持聯絡並時有交流,此舉有利於公司未來開拓內地市場,也是一次學習及借鑑的機會。他認為,「粵澳名優商品展」是企業接觸及認識內地市場及更多潛在合作夥伴的橋梁,有助推動公司對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