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梁山一百單八將,就會發現馬上林衝步下武松也未必準確,因為豹子頭林衝未必能拿下大刀關勝,花和尚魯智深也不一定輸給行者武松。
整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和官軍將領、江湖遊俠中的第一高手,那就是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四的入雲龍公孫勝——二仙山羅真人和五臺山智真長老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江湖中有一句老話,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這就是說世上本沒有無敵高手,因為那些「刀神」、「劍聖」、「拳王」,在隱世高手面前往往不堪一擊。比如那位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居然被一個業餘武林人士三拳撂倒,兩腿伸得比模特還直。
同樣道理,即使羅真人智真長老不入世,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第一高手,也可以說是水滸傳中的塵世第一高手入雲龍公孫勝,也不可能天下無敵,我們細看水滸傳和蕩寇志,就會發現擒斬公孫勝也不是不可能完成任務,在如何擒斬公孫勝這個問題上,水滸傳給出了一個答案,蕩寇志也給出了一個答案。細看擒斬公孫勝的這兩個辦法,我們就會發現蕩寇志的辦法很玄幻,而水滸傳的辦法卻很科學。
《蕩寇志》是清朝人俞萬春寫的「結水滸傳」,但他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反水滸傳」,那本書中的梁山一百單八將,除了不敢抹黑魯智深武松之外,所有的梁山好漢都被寫得很是不堪,而且絕大多數都被官軍抓去凌遲處死了。
被凌遲處死的梁山好漢中,就包括入雲龍公孫勝:三法司及大將軍匯奏,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元兇渠魁,罪大惡極,均屬罪無可逆,合擬凌遲。天子依議,將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一齊綁赴市曹,凌遲處死,首級分各門號令。(《蕩寇志》第一百三十八回「獻俘馘君臣宴太平,溯降生雷霆彰神化。」
公孫勝被凌遲處死,他師父陸地神仙羅真人為什麼不來營救,這個暫且放在一邊,咱們還是來看看誰能生擒公孫勝這樣的大高手:範成龍搶入公孫勝帳中,縛出公孫勝。樊瑞正想用法,早吃希真用真武訣鎮定,眾兵捆捉過來。陳希真將公孫勝、樊瑞交與經略……(《蕩寇志》第一百三十五回「魯智深大鬧忠義堂,公孫勝攝歸乾元鏡」)
在《蕩寇志》中,範成龍是「變仙雷府總司九龍真炁神變普應將軍降生」,陳希真是陳摶老祖的孫子,「是清虛雷府先天雨師內相真君降生」,而書中那位「經略」,就是徽猷閣待制、海州任知州張叔夜——正史中就是他剿滅了宋江三十六盜。
公孫勝之所束手就擒,是因為被陳希真的「九天玄女寶浩」和「乾元鏡」壓制住了,就連羅真人暗中派來保護的高手也無可奈何:「我們奉法旨在此保護,奈九天玄女聖旨降來,責我等棄順助逆,要治我等之罪,如今只得合了吾師去也。」
失去了師傅的保護,公孫勝被陳希真攝走魂魄,最後只落得個萬剮凌遲——這說法太過玄幻,具體細節就不描述了,免得讀者諸君看了生氣。但是公孫勝如此被擒,也讓我們產生了一個疑問:被千刀萬剮的那具身體,真的是公孫勝嗎?
蕩寇志站在朝廷角度痛恨梁山好漢,所以連公孫勝那樣的高手也難免一死,而以梁山好漢為正面英雄的水滸傳,則讓魯智深武松等人善始善終,特別是在古本水滸傳中,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根本就沒接受招安,而是早早就歸隱山林了——即使被張叔夜招安,梁山也只剩下一百零五條好漢。
在水滸傳和古本水滸傳中,公孫勝幾乎是無敵的,而且他也沒有參加徵討方臘的戰爭,而是帶著一些有潛質的好漢回歸二仙山修煉去了。
那麼在水滸傳和古本水滸傳中,公孫勝就是無敵的嗎?當然不是,在梁山一般單八將中,就有一人能斬殺公孫勝,這讓我們想起了現在江湖中的一句話:「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法術再好,一炮轟倒。」
能夠一炮將公孫勝轟掉的,當然是轟天雷凌振——在凌振的火炮面前,任何法術都是浮雲。用法術驅使玄天混元劍的靈應天師包道乙,「拿著把交椅,坐在城頭上」裝酷,結果被凌振一炮轟碎了:包道乙見宋軍中風起雷響,急待起身時,被凌振放起一個轟天炮,一個火彈子正打中包天師,頭和身軀,擊得粉碎。(《水滸傳》第一百一十七回「睦州城箭射鄧元覺,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包道乙是修道之人,跟公孫勝也算同行,但是在火藥武器面前,連掐訣念咒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即使是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在穿甲彈面前也是一打一個窟窿,就像那個穿黃褲子的「少林高手」,據說練過金鐘罩鐵布衫,結果被泰拳高手殺玉狼第一回合2分20秒幾拳打暈了。
看過水滸傳原著和其他玄幻小說的讀者可能知道,即使是像入雲龍公孫勝那樣的道術高手,「憋大招兒」也需要一點準備時間,而轟天雷凌振只需點一把火:「火炮落時城郭碎,煙雲散處鬼神愁。」
當年凌振受朝廷之命徵討梁山,如果是校射彈著點引起了宋江吳用警覺並及時搬家,可能要有一半梁山好漢被凌振轟為齏粉了。
這樣看來,在任何時候,任何書中,都沒有無敵之將,即使高明如入雲龍公孫勝,也不是沒有剋星。蕩寇志的描述固然玄幻得不靠譜、不足信,但是水滸傳中的先進火藥武器卻實實在在相當厲害,別說是入雲龍公孫勝,就是他師父羅真人,如果不事先防備,可能也會被凌振一炮打得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