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演進 F5G築「基」新基建

2020-12-0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演進 F5G築「基」新基建

  今年年初,新基建的加速落地,以5G、F5G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以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為代表的融合基礎設施,由此成為數字經濟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代表性領域。伴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啟動,新基建拉動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也在不斷彰顯。

  在智慧交通時代,如果說交通是車流、人流、物流的橋梁,是區域資源、能源、產業聯繫的紐帶;那麼F5G則扮演著信息數據高速通道的角色,保障數據流動的暢通無阻。據了解,F5G作為固定網絡的第5代技術和標準,以光纖通信為主,具備超大帶寬、安全可靠、確定性低時延等特點,尤其適用於交通、園區、數據中心等應用場景。

  當F5G遇上智慧交通,雙方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上,華為以F5G智慧交通相關方案,與業界專家、產業夥伴共同探索了F5G技術如何加速實現綜合大交通的安全、效率、體驗等全面升級,共同推動打造交通「新基建」時代下的智慧大交通,展現出F5G在推動交通全場景數位化轉型上不為人知的一面。

  F5G為智慧交通注入「加速度」

  近年來,順應數字經濟的發展,交通這一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正在加速擁抱數位化轉型。去年交通運輸部制定印發的《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形成數位化採集體系和網絡化傳輸體系,實現出行信息服務全程覆蓋、物流服務平臺化和一體化進入新階段;到2035年,我國將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全要素、全周期數位化。

  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進入2020年以來,順應新基建浪潮,智慧交通已經成為交通領域發展的重點。而F5G全光網絡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為智慧交通的發展建設,提供基礎網絡的強力支撐及協助應用端的快速創新,為通暢的公眾出行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服務。

華為企業傳送接入領域總裁金志國

  第三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期間的「F5G助力智慧交通發展論壇」上,華為企業傳送接入領域總裁金志國在演講中也表示:「F5G作為第五代固定網絡技術,將為智慧交通提供具備物理隔離、海量聯接和確定性體驗特性的品質聯接,並將惠及鐵路、城軌、公路、機場等多個領域。」

  為了滿足不同細分領域對F5G的應用需求,華為也發布了F5G智慧交通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基於F5G智簡全光網,搭載了最新的全光科技,可以覆蓋智慧城軌、智慧機場、智慧公路、智能鐵路等交通行業場景,並提供「安全、極簡、智能」的通信網絡,加速交通行業數位化轉型。

  在智慧鐵路場景,F5G可以支撐各部門業務的統一承載,並通過物理隔離保障多種業務間相互不受串擾,確保核心業務的絕對安全;在智慧公路場景,F5G可實現高速路大量高清視頻監控接入和收費系統的綜合承載,滿足大量圖像數據的帶寬需求,助力高速公路全程ETC收費,為人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在智慧機場場景,F5G可延伸至末端信息點,提供高清視頻、Wi-Fi 6、辦公等業務接入,支撐更多智能化應用,用戶通過一張臉就能完成自助值機、託運;在智慧城軌場景,城軌雲與車站可通過F5G實現快速聯接,200G的超大帶寬也能為上雲業務的信息流量提供穩定保障。

賦能智慧城軌,F5G重塑傳統通信網絡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持續快速推進,有數據顯示,未來十年,我國將有接近85條軌道交通線路進入信號系統改造周期,線路總長度約2500公裡。與此同時,今年3月發布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也在加速智慧城軌的落地。

  在智慧城軌建設中,城軌行業通信網絡系統的建設至關重要。該系統具有廣域覆蓋、高速移動以及綜合業務承載等特點,助有線、無線等多種通信技術可以為指揮調度、設備管理提供高可靠性的基礎信息平臺。如今,隨著城軌行業智能化運營水平的提升,傳統通信網絡已經無法滿足業務系統的通信需求。

  具體來說,相對於傳統的軌交通信,雲化業務對傳輸帶寬和實時性要求更高,各業務系統的數據必須實時傳遞到雲平臺,這無疑給傳輸網絡提出了新要求:雲化帶來數據存儲位置上移,高清、高質量監控點的建設與增加,這些都需要傳輸帶寬的匹配。

  在智慧城軌領域,F5G的應用不僅可以解決這些新挑戰,還能讓城軌調度指揮系統更加智能、可靠與高效。F5G通過為城軌雲打造一張通信聯接網,可以實現各車站的信息安全、快速的共享;其智能的雲網協同能力,則為智慧雲服務提供快速的網絡響應,提升城軌運營效率和乘客的出行體驗,減輕城市交通壓力。

  深圳地鐵10號線作為全國第一條雲計算軌道交通線路,也是國內軌道交通行業首次應用雲計算技術綜合承載地鐵各類調度指揮系統。但要在「一圖全面感知」的基礎上實現「一鍵可知全局」和「一體運行聯動」,深圳地鐵10號線必須要構建一張可以滿足高安全要求,多種業務類型承載,帶寬可適配未來擴展,高效可靠的信息聯接網絡。

  最終,華為全光承載方案以其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性、高集成的特性,獲得深圳地鐵的高度認可,為城鐵雲化發展帶來了示範效應。在F5G時代,華為全光承載解決方案可以助力智慧城鐵構築「超寬、安全、極簡」的通信承載網絡,滿足地鐵在安全高效運營上不斷增長的需求,為地鐵建設做出更多貢獻。

  與此同時,杭州地鐵也正基於F5G技術在客服、票務、運維等多場景搭建「智慧地鐵」體系,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藉助F5G的應用,可滿足視頻雲化帶來的大帶寬需求,便於管理更高效。對於乘客出行,可實現市民1秒自助購票,1秒掃碼/人臉識別過閘。

  F5G三大核心技術,助力交通全行業數位化轉型

  如今的交通行業,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正在加速行業的智能化步伐;而生產系統與辦公系統的融合,則需要網絡具備高安全和多業務綜合承載;大量攝像頭和傳感器投入使用,也要求網絡在多種複雜環境下提供接入能力;生產業務的雲部署,則對網絡時延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對這些新需求,F5G全光網之所以能夠成為智慧交通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得益於以下三大核心技術:首先是基於下一代硬管道技術Liquid OTN的綜合承載網實現交通站間聯接。Liquid OTN可以將業務相互隔離,從而確保關鍵業務通信的絕對安全,對於軌道交通中的列控系統,公路的自動駕駛等場景意義重大。

  其次是工業光網技術將網絡延伸到交通站點每個角落。在電磁環境複雜的機場、遠離站點的鐵路、公路沿線等環境下,如何保障網絡接入是交通通信的一大挑戰;F5G工業光網技術憑藉架構簡單、靈活接入、超長距離傳輸和抗電磁幹擾等特點,即便是在複雜環境下依然能夠確保高質量的網絡聯接。

  第三是「iMaster NCE」雲網協同,打造確定性體驗的上雲體驗。現在交通業務上雲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但要實現雲網協同,支撐新業務快速上線,網絡配置必須向服務化、自動化、智能化轉變;F5G全光網在華為iMaster NCE智能管控平臺的加持下,可根據業務對網絡需求,自動完成網配置,將業務開通時間從天級縮短至分鐘級。

  為了推動新技術在軌道交通數位化轉型中的應用,指導軌道交通的智能化發展,在此次「F5G助力智慧交通發展論壇」上,華為還發布了《軌道交通新一代承載Liquid OTN技術白皮書》。該白皮書詳細介紹了新一代光傳送技術Liquid OTN在硬管道技術演進、協議簡化和技術融合等方面的技術創新,以及如何滿足軌道交通通信網高安全、低時延和架構簡化等需求。

  除此之外,華為也在積極與產業合作夥伴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交通行業各場景數位化轉型的商業落地和生態建設,藉助F5G技術的應用為智慧交通發展提供高品質的網絡聯接。截至目前,華為F5G智慧交通解決方案已在浙江、貴州、深圳等省市落地,並在提升出行體驗及交通營運效率上發揮出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522)

相關焦點

  • 高鴻股份「牽手」百度Apollo,強強聯手助力智能交通「新基建」
    5月13日晚間,高鴻股份公告,擬與百度籤訂《百度Apollo智能交通生態合作框架協議》,公司作為百度Apollo智能交通生態合作重要夥伴將深度參與百度Apollo計劃,共建圍繞智能交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領域的技術、商業生態。
  • 知易行難,與「懂行」人一起,踐行交通「新基建」
    在交通強國戰略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推動下,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步入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時期,以5G、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機器視覺等數位技術為關鍵支撐的「新基建」,將成為我國邁向交通強國的核心驅動力,助力智慧交通突破傳統技術局限、發展模式和發展速度,助力提高智慧交通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催生交通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等一系列重大變革。
  • 《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完整版正式發布
    此外,白皮書還圍繞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能製造、智能家居等八大典型應用場景對智能經濟形態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大量科技企業從特定的行業或場景出發,推動智能技術與行業加速融合,提供差異化的新產品、新服務和解決方案,形成了豐富的「智能+」應用場景,成為智能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 加速構建全場景智慧,華為的新基建實踐之路
    據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測算,「十四五」期間,信息基礎設施(5G、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衛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融合基礎設施(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的累計投資規模將超過23萬億元。
  • 山東發力新基建,在智慧交通、智能電網等方面展開全面探索
    山東憑藉前瞻的布局以及豐厚的底蘊,在「新基建」的推進中走在了國內前列。目前,濟南擁有量子技術研究院、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高端科創平臺,也正加快「中國算谷」建設。特高壓:今年,山東—河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環網工程投入正式運行,標誌著當今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網架結構最強的華北特高壓交流骨幹網架基本形成;新能源:2022年底前,全省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將達到10萬個以上,基本建成「車樁相隨、布局合理、智能高效
  • 發力新基建,百度攜手重慶發展智能交通產業
    5月8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新基建」加速智能經濟到來》。文中表示,人工智慧提升了治理效能,國內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進。他舉例,目前重慶等地正利用「智能交通引擎」優化城市交通治理。其實,百度與重慶在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建設方面淵源頗深。
  • 智慧安防新「基」遇—首屆智慧安防與新基建產業發展論壇在深舉行!
    而新基建項目中的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都與安防行業有關。可以說,在新基建的項目中,安防行業是不折不扣的「排頭兵」,未來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園區等諸多領域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那麼「新基建」將如何賦能智慧安防?
  • 聚焦新基建、智能交通安全風險 2020補天杯破解大賽在杭舉行
    來自全國範圍內的企業、高校,以及民間的極客、白帽黑客等安全高手相聚一堂,以比賽競技和現場表演秀的方式,發現新基建、智能交通、智能終端、智能家居等領域存在的安全問題。經過4個小時緊張刺激的激戰,包括iPhone12、安卓手機WIFI、智能攝像頭,以及新基建場景下的智能路燈、工業遙控器、企業級防火牆等數字設備,均被選手成功破解。
  • 華為魯勇:新基建實幹是關鍵
    所謂輕是輕數量,避免一哄而上的「運動式」新基建,只有通過產業拉動,新基建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重是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新基建的重心在「基」,而「基」的內核是「聯接+計算」,新基建正是要讓聯接和計算無處不在,這是所有事物走向智慧化的根本前提;緩在於緩評價,魯勇強調,新基建是長效工程,應當放眼長期利益,政府打好基礎,讓新場景自然孵化;急是指當務之急是統籌規劃,只有做好頂層設計、做好定位與分工,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新基建帶來的動能
  • 李彥宏:提交四份提案,聚焦新基建、智能交通、繼續教育及個人信息...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20年兩會將於5月21日正式開幕,對於今年的兩會,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提交了四份提案,涉及新基建、智能交通、支持繼續教育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在新基建方面,李彥宏提出構建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勾畫智能經濟發展藍圖的提案。
  • F5G開啟智慧交通新「基」遇
    智慧交通,讓過去人們的出行從走的了變成走的好,快捷、方便正在成為交通行業的趨勢。F5G的出現,對於我國交通行業的數位化,有著關鍵的作用,乘著「新基建」的浪潮,萬物互聯時代也正在來臨。隨著新基建風口來臨,傳統的交通體系亟需重構,重構的背後,需要技術的支撐。F5G技術的加持,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新基建的基石,在聯接容量、帶寬和用戶體驗三個方面均有飛躍式提升。
  • 新基建時代下,Socionext用「芯」助推5G加速發展
    、疫情衝擊以及產業升級轉型面臨挑戰的大背景下,新基建被賦予了厚望。其中,5G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將全面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將建設超過60萬臺5G宏基站,到2025年國內建站的規模累計將會達到550萬臺。與此同時,與基站密切相關的無線網絡設備量乃至5G核心技術晶片也將在未來幾年中保持總規模穩步增長。
  • 蜂鳥視圖抓住「新基建」紅利,用可視化智能管理服務企業
    在疫情「大考」之下,以5G、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型科學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表現亮眼:人工智慧領域,智能算法使新冠病毒RNA分析時間從 55 分鐘縮短到 27 秒,智能外呼平臺用語音機器人代替人工,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在人流密集場所落地使用……疫情退去,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這些歸屬於科技範疇的「新基建」行業,又將觸及整個科技化應用浪潮
  • 智能雲亮相百度世界2020:重磅發布和升級十大產品,加速AI新基建
    在下午舉行的智能雲分論壇,百度CTO王海峰與百度智能雲各主要板塊負責人集體亮相,分享了在基礎雲、物聯網、數據智能等基礎設施領域,以及在能源、城市、金融、製造等行業的洞察和實踐成果,重磅發布和升級了十大產品。這將為AI新基建注入新動能,加速提升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水平,助力中國社會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
  • 5G:新基建的壓艙石,如何為新基建按下「加速鍵」?
    新基建+5G ,加速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 CSDN:您認為目前國內 5G 、物聯網、AI 現狀是怎樣的?對於這幾項技術的正式普及和廣泛應用,還有多遠的路要走?您認為目前最大的困難和挑戰是什麼?
  • 新基建熱潮之下,誰是智能交通行業的「頭號玩家」?|「智能交通新...
    交通強國、新基建等政策的驅動下,交通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變得炙手可熱。 2020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杭州等一眾城市,都在推進智能交通的示範區運營與落地,智能交通的雛形也得以被窺見。
  • 新基建風口下的智慧交通破題之路
    ,國家多次強調發展「新基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利用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其實早在2009年,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鼓勵基建投資。對比這兩次措施,最大的區別是這次新基建加入了科技創新等元素,結合新基建涵蓋的七大領域中,有兩項「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都與交通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足以看出智慧交通在這次新基建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藉助信息化技術實現交通智能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 百度ACE交通引擎發布,智能交通的未來前所未有地清晰
    1、可擴展的解決方案,ACE交通引擎具備全棧智能交通能力,其組件可單獨亦可拼裝使用,城市可以選取其中部分能力,比如先實現紅綠燈智能調控,後續再演進到智能信控甚至自動駕駛,由於都是一套技術體系,因此演進起來會相對容易。
  • 百度世界大會2020:百度地圖布局AI新基建 服務智能交通各領域
    9月15日,「萬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大會在線上召開,百度地圖作為百度AI的典型落地場景亮相大會智能雲分論壇,以新基建「數字底座」的身份和視角,從智能交管、智能停車和智能物流三方面分享了打造智能交通數位化基礎設施的實踐經驗,展示了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賦能交通強國建設的階段性成果,為交通領域轉型邁向智能新時代提供新思路和新契機。
  • 百度聯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智能經濟白皮書 BATH領銜科技新基建
    此外,白皮書還圍繞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能製造、智能家居等八大典型應用場景對智能經濟形態進行了詳細的闡釋,大量科技企業從特定的行業或場景出發,推動智能技術與行業加速融合,提供差異化的新產品、新服務和解決方案,形成了豐富的「智能+」應用場景,成為智能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