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蘇州再迎樓市調控升級,這已經是蘇州兩個月來第4次調控加碼。
此次,蘇州在土地出讓、居民購房政策、住房信貸稅收等方面進一步收緊樓市調控。特別是限售範圍擴大為蘇州市6區,統一新房限售3年,二手房限售5年,7月25日正式實施。這也是蘇州年內第4次加碼調控。
蘇州年內4次調控升級加碼
這4次調控的加碼到底是什麼樣的背景呢?
4月之前,還沒有重申房住不炒前,蘇州的房價已經連續5周房價漲幅位居全國第一。4月24日,在推出七宗地之後,連續爆出兩個樓面價地王,5月8日,又拿下一個地王,刷新了之前的紀錄。
5月18日,住建部也對蘇州在內的佛山、大連、南寧4個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原因是近來新房二手房漲幅較大。
實際上,在點名之前,蘇州已經開始出手,5月11日,蘇州出臺限售政策,蘇州工業園區全域、蘇州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新建商品住房,購房人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日起,滿三年後方可轉讓;蘇州工業園區全域二手住房,購房人自取得不動產權證滿五年後方可轉讓。
5月16日,5月17日,蘇州再分別出新政,調控步步升級。
而且5月24日,官方召集30餘家地產商召開蘇州房地產行業座談會稱,如蘇州樓市的幾大指標得不到控制,7月後調控會即刻加碼,包括擴大限售範圍,提高外地人購房需要的社保門檻等。
很顯然,蘇州的樓市沒有聽話,但是官方也是有言在先,說到做到。這才有了7月24日的最嚴樓市調控。
蘇州調控背後是房價的不斷衝高
調控背後是房價無論是警告還是加碼都沒有被控制住,住房大數據顯示:2019年5月份蘇州房價漲幅三倍於準一線城市平均水平。諸葛找房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蘇州二手房均價上漲了10.84%,縱使在蘇州樓市調控一再加碼期間,蘇州房價也是沒有止步跡象。
鏈家官網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蘇州市房子的掛牌均價及參考均價分別為28211元/平米及26985元/平米,比去年年末分別上漲了12.87%及4%,熱點區域即工業園區的二手房均價更是已突破4萬元/平,達43188元/平。
易居研究院中國百城房價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相城區均價達到23359元/平方米,環比漲幅約23%。
這說明什麼,房價不能過快上漲的底線必須守住,都一度局部達到4萬多一平了,這勢必會給市場造成巨大影響,改變大家的上漲預期,這顯然與當下樓市調控的穩定不符。
市場的穩定,調控的邏輯已成共識
蘇州房價上漲是有基礎的,無論是蘇州的經濟水平還是人口流入情況,甚至資源和產業支撐都是利於房價的,然而無論如何,包括其他的一二線城市,都不能與樓市的穩定大局相違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而且房價不會大起大落,這才底線,這是根本。
我們可以看到,今年不只是蘇州,很多城市都在露頭,但最後你會發現,都會被調控,調控已經形成共識。官方多次強調「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對挑戰底線零容忍。穩定是大局,哪裡過熱就調控哪裡。調控就是防止市場過熱,避免市場大起大落。每個城市都如此,而蘇州更是如此,蘇州也已經成為全國樓市調控的樣本。
人民日報表示,中國將牢牢堅持「房住不炒」這一定位,確保房地產市場行進在正確的軌道上。如果稍有放鬆,就可能前功盡棄。房價虛高、空置率高、投機成分高會直接擠壓居民其他消費、抬高社會融資成本。從各地實踐來看,指望房地產拉動經濟基本上不可能持久。如果像蘇州這樣具有長遠發展的城市,因為房價過高可能換來的是得不償失。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防範風險。
我們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渡,種種跡象表明不能也不會再過多依賴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房住不炒」定位沒變,樓市穩定大局沒變。對購房者反倒是好事,該不該買房無需再擔心房價大漲大跌影響你的決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