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文物傳情」 刷展還能免費領取國寶AR明信片

2020-12-0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親愛的爸爸,自從您選擇奔赴前線,您已經很久沒回家了……我非常想您,想和您一起討論奧數題,一起看電視,一起做遊戲……」這是小學生羅婧文寫給在呼吸科工作的醫生父親的一封家書,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

&nbsp&nbsp&nbsp&nbsp「我為爸爸的行為而驕傲,為我的自私道歉,爸爸,對不起。」這封真情流露的道歉信,來自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李顯勇的兒子。因為疫情,李顯勇未能與家人團聚。面對無法回家,也時常不接電話的爸爸,李顯勇的兒子從生氣、抱怨到理解、擔心,在信中吐露了對爸爸的歉意和關心。

&nbsp&nbsp&nbsp&nbsp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過年計劃。醫務工作者辭別家人,逆行而上,一往無前,抗擊疫情。工作之餘,他們抽空給家人寫信報平安;他們的家人也用一封封家書,表達對逆行者的支持,期盼他們平安歸來。

&nbsp&nbsp&nbsp&nbsp籌辦《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的時候,川博的工作人員從社會各界徵集到了很多信件,有情真意切的家書,有言辭懇切的入黨申請書,也有發自肺腑的感謝信,這些手寫的書信讀起來感人至深。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家書抵萬金,川博的展廳裡也對部分信件進行了陳展。

&nbsp&nbsp&nbsp&nbsp值得一提的是,展廳裡還有一張川博自主研發的國寶AR明信片。AR技術讓文物「活起來」,生動傳情。觀眾打開手機,掃描明信片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一段由國寶「戰國牛鼠紋銅矛」演繹的動畫。國家一級文物「戰國牛鼠紋銅矛」,為青銅質地,系間飾牛鼠紋,寓意金鼠乘矛,斬破不順。距今千年的文物穿越而來,藉助科技的力量表達戰疫必勝的信心,並為抗疫「逆行者」送上祝福。

&nbsp&nbsp&nbsp&nbsp你有多久沒有手寫書信了?看完展覽上的書信,你是否很想提筆,向逆行而上的醫護人員表達感謝,或者向許久沒有見面的朋友表達想念?

&nbsp&nbsp&nbsp&nbsp展覽期間,觀眾可以到展廳前臺免費領取文物AR公益明信片,每人限領1張,蓋上「見字如面文物傳情」的專屬印戳,現場即可投遞到中國郵政的信箱,寄送給你最想見的人。

&nbsp&nbsp&nbsp&nbsp目前,川博「見字如面文物傳情」AR公益明信片活動已走進了醫院、學校、社區、消防等單位,近萬人手寫明信片。如果你也想參與其中,看完展覽之後不妨停下腳步,親自領取、書寫明信片,將善意與愛,寄給或遠或近的人,疫情過後共同奔赴美好未來。

&nbsp&nbsp&nbsp&nbsp展覽期間,四川博物院還為公眾準備了有獎互動,觀眾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參與互動,贏取限量版AR明信片和專題展紀念胸針,數量有限要比手速哦。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相關焦點

  • 見字如面 刷完展覽還能免費領取國寶AR明信片
    值得一提的是,展廳裡還有一張川博自主研發的國寶AR明信片。AR技術讓文物「活起來」,生動傳情。觀眾打開手機,掃描明信片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一段由國寶「戰國牛鼠紋銅矛」演繹的一段動畫。國家一級文物「戰國牛鼠紋銅矛」,為青銅質地,系間飾牛鼠紋,寓意金鼠乘矛,斬破不順。距今千年的文物穿越而來,藉助科技的力量表達戰疫必勝的信心,出為抗疫「逆行者」送祝福。
  • 見字如面 川博AR公益明信片喜提全國大獎
    國家文物局公布了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名單,四川博物院文物「見字如面 文物傳情」AR公益明信片獲得「2020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項目」全國十大入圍獎。2020年1月,全國各地的影劇院、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娛樂場所紛紛暫時關閉。1月24日,四川博物院也正式閉館。
  • 見字如面,櫻為有你!西安郵政邀您書寫明信片,致敬我眼中的逆行者
    在全國抗擊疫情迎來勝利曙光之際,為表達陝西人民對抗疫英雄的關心愛護,共青團陝西省委、西安郵政、新浪陝西等聯合舉辦《見字如面,櫻為有你》——「致敬我眼中的逆行者」明信片傳遞活動,4月10日至5月20日,陝西省廣大市民可免費獲取特製明信片書寫祝福,為疫情中勇敢的逆行者們送上真摯問候,送上點滴關懷,讓他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陝西人民的溫暖與情意,搭起一座心連心的橋梁,共同見證全國人民團結拼搏
  • 見字如面,櫻為有你!西安郵政邀您書寫明信片 致敬我眼中的逆行者
    記者獲悉,在全國抗擊疫情迎來勝利曙光之際,為表達陝西人民對抗疫英雄的關心愛護,共青團陝西省委、西安郵政、新浪陝西等聯合舉辦《見字如面,櫻為有你》--「致敬我眼中的逆行者」明信片傳遞活動,4月10日至5月20日,陝西省廣大市民可免費獲取特製明信片書寫祝福,為疫情中勇敢的逆行者們送上真摯問候,送上點滴關懷,讓他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陝西人民的溫暖與情意,搭起一座心連心的橋梁,共同見證全國人民團結拼搏
  • 見字如面,素箋傳情
    見字如面,素箋傳情 2020-04-15 23: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亞郵展明信片門票免費領取 可優惠參觀南寧著名景區
    據區集郵展分公司綜合辦主任張洪平介紹,該次展覽規模為1300展框,其中展出境外展品1100框,邀請亞洲集郵聯合會32個成員組織徵集展品參展;中國大陸地區展品200框。12月2日至6日展期主體活動8項,包括亞洲郵展開閉幕式、亞洲各國集郵展覽、國家郵票博物館珍郵展、集藏文化精品展、生肖郵票文化展、全國主題郵局展、亞洲郵展主題日活動等。
  • 章太炎後代來杭觀展 與祖父「見字如面」
    原標題:章太炎後代來杭觀展 與祖父「見字如面」   對於章念翔而言,這也是一次與祖父的「見字如面」。   「久違了!」在展覽中,看到祖父的手筆,章念翔深感親切與欣慰,因為這批曾安放在家中的文物,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展示,也實現了當年章太炎後裔們捐獻文物的初衷。   本次展覽的文物全部由章太炎長子章導在上世紀80年代捐贈。
  • 博物館日④|賞漢代國寶、觀宋徽宗名畫,川博八大活動等你來約
    我在川博修文物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參觀一場異域風情的特展,鑑賞漢代搖錢樹的神秘,領略「我在川博修文物」的工匠精神,欣賞十億像素的宋徽宗名畫……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兩大臨展都延期四川博物院兩大特色臨展「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與「蜀地海關 守關護寶——成都海關查獲文物特展」,受疫情影響將延期撤展。
  • 聊城大學生科院舉辦「紙筆傳情 見字如面」活動
    為進一步宣揚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7月16日,生命科學學院社會實踐部於聊城市人民公園舉辦「紙筆傳情,見字如面」活動。  到達活動地點後,同學們首先詢問市民們幾個問題,以調動他們的活動積極性。其中包括是否寫過紙質信,目前是否還保留著種習慣以及對紙質信的格式是否了解等。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市民對紙質信的認識並不完善,甚至有很多年輕人從未接觸過紙質信。
  • 西湖博物館AR明信片、青田印石展邀您賞玩
    「西湖十景」AR明信片——斷橋殘雪斷橋因白娘子、許仙相會於此的傳說而聲名遠播,頗受遊客們青睞。每當雪後,西湖環湖諸山玉琢銀鏤,大雪初霽,斷橋向陽面的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身,遠遠望去仿佛皚皚白堤到此中斷了,「斷橋殘雪」之景由此而來。 此次杭州市園文局西湖博物館與暴風影音合作推出的「斷橋殘雪」AR明信片,正面圖選自清代沈德潛所作《西湖志纂》中的「斷橋殘雪」。
  • 見字如面,習近平的「尺素傳情」
    見字如面,書信的作用不可替代。  無論是家人,還是農民工子弟、澳門老年義工、堅守荒島的墾荒隊員,或是留洋在外的莘莘學子,總書記都通過書信,同他們親切交流,真誠互動。  短短數百字,筆筆見真情。這封信,既是習近平作為子女對父親感情的真實流露,也是一個革命後代繼承先輩精神的鏗鏘宣示。
  • 見字如面,長沙百歲老人書信傳情81年 已經寫了上萬封
    見字如面,百歲老人書信傳情81年 信讓情感延續 如今他依然堅持兩天寫一封信,已經寄出上萬封 3月11日上午,長沙百歲老人李健民走到梓園路郵局,緩緩將帶有墨香的信投進郵筒,擦肩而過的一位年輕人手機微信發出的信息已經收到了回復。
  • 「見字如面·以聲傳情」 書信作品集中展演在北京二中舉行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媽媽,這是第一次我和您分開這麼長時間,疫情期間,保護我們的超級英雄,就是您和無數的醫護人員……」「爸爸,雖然我沒考100分,但我卻做了更好的自己,希望您能試著發現我的優點……」拿起紙筆,見字如面。
  • 「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閉幕 國寶入庫前也要做「體檢」
    搗練圖(遼寧省博物館提供圖片)持續火爆的「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13日落下帷幕,但關於這次展覽的故事還將流傳許久。最重要文物減去展前觀摩環節本次「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共展出了百餘件文物,其中有38件是國家一級文物,包括《虢國夫人遊春圖》《簪花仕女圖》《萬歲通天帖》等遼寧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都是公眾平時看不到的。
  • 見字如面!市教委呼籲中小學生提筆寫信
    「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剛剛,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與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啟動,9位學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呼籲更多中小學生提筆寫信。
  • 「見字如面」的溫暖和憂傷
    木心先生的《從前慢》曾經感動了多少現代人的心,讓多少人懷念那些書信傳情的美好時光。現代訊息過快的傳遞,損失了交際的美感,剝奪了人間真情的綿綿情意,而書信,從遙遠的驛亭古道打馬而來,黃土飛揚中一騎絕塵,把殷殷情意從天涯捎過來,雲中誰寄錦書來,那是怎樣一種唯美和心跳呢?唯有書信,才能將千裡的思念,萬般的情懷,羞於直言的絮語,難以面談的心思,最恰當而又最富有詩意的表達。
  • 《見字如面2》李真「告母書」刷爆朋友圈
    雖然距離首期節目播出已過一周,但《見字如面》第二季的「淚崩」效應仍在通過普通大男孩李真的信件發酵,他的那封「對不起,媽,我生病了」,「虐」哭觀眾無數。   這封「告母書」刷爆了朋友圈,數不清的人為這封信中所傳遞出的種種真情感動,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主人公的樂觀超然、母親的堅強偉大、家人的不離不棄,都讓人感同身受,淚灑衣襟,也成為了近幾天網友討論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