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陽|在時過境遷的香港樂壇,他是如何成為港樂大師的?

2021-01-08 大娛悅家

《失戀太少》

對於現今粵語歌市場逐漸低迷的狀態,實在是令人惋惜,要說到粵語歌,無可否認的是無論是過去張國榮哥哥的年代還是現今,香港樂壇還依然存在著很多音樂才子、才女。有關注香港樂壇的你其實會發現很多事情並沒有時日如飛而遠去,那些音樂創作人和歌者不僅在努力傳承香港樂壇八九十年代的輝煌,還正在發掘和創造出更多不分遠近 世代流行的粵語金曲。

過去香港樂壇有才子黃沾,顧嘉輝、胡立偉等資歷作曲家,當他們隱退眾人認為香港樂壇再無如此經典後,卻又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令人折服的音樂才人。當今香港樂壇有一個神話創作組合,或許我這樣說你們還不能在腦中找出些許記憶。一首好的歌以及一個好的歌手,背後一定離不開他的創作班底,因此如今我們看演唱會看到尾端,總會聽到歌手們介紹他背後的音樂團隊或者某一首歌的作曲人、作詞人。而林夕和陳輝陽的CP組合相信是大家聽過最多的一個,港人因此還會稱他們為」夕陽組合」

陳輝陽

這期小編想跟大家聊聊那些大咖們背後的男人——香港當下炙手可熱的作曲人陳輝陽。

隨著黃沾等一代怪才的落幕,1993年開始,陳輝陽開始在香港樂壇添上一頁,要說起他的起點,其實也是挺高的,在90年代中期,陳輝陽正在美國波士頓攻讀唱片監製課程,後遇到一位熱心人推薦他去擔任了王菲的錄音室技師,要知道當時王菲可是樂壇的當紅炸子雞,必然對自己的創作班底有很高的要求,陳輝陽的加入正正也反應出他的音樂觸覺以及才華。

《暗湧》

因此,陳輝陽的第一首代表作正是王菲的《暗湧》,完美搭配林夕的詞,又一次把王菲推上頂峰,《暗湧》是有兩個版本的,一個是王菲的,另一個是達明一派的黃耀明的,但在很多人看來,王菲的《暗湧》是屬於陳輝陽的,古典音樂的特色為他以後的創作畫上了標誌性的一點。

說起陳輝陽,大概很多人都會感覺到陌生,畢竟聽到一首旋律喜歡的歌人們開口總是會問唱這首歌的原唱是誰,往往很少人去深究背後的創作人。

《K歌之王》

當年一首《K歌之王》讓陳奕迅正式在香港樂壇佔有一席之地,這首歌粵語版的前奏用的是王菲的《約定》的前奏,為的是襯託出第二句歌詞「我願意和你約定至死」,陳輝陽把著名樂曲《卡農》部分旋律完美融入了這首歌當中,並且末尾以《絕》作為結束,於旋律上予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唱出心裡話時眼淚會流

要是怕難過抱住我手

陳輝陽的創作功夫很深厚,總能讓悸動的感情變得如泉水般清澈以及湧動能力。如果說要在陳輝陽作品中找一首遺珠的話,我會說《人來人往》,很多人都覺得其實這首歌被低估了,在這首歌裡面,陳輝陽再一次完美發揮他的古典音樂功力。

《愛我請留言》

閉起雙眼你最掛念誰

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

感激車站裡

尚有月臺能讓我們滿足到落淚

《垃圾》盧巧音

陳輝陽曾經說過,他從來都不會去聽自己的作品,他太清楚好的音樂究竟是什麼樣子,而他自己尚未做到,他的坦然、直率、堅持,誰又捨得忽略他的存在呢?

陪我講 陪我講出

我們最後何以生疏

誰怕講 誰會可悲得過孤獨探戈

難得可以同座 何以要忌諱赤裸

相關焦點

  • 港樂缺少原創?香港一批新生代唱作人用實力說話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個說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島美雪、玉置浩二等日本歌手養活半個華語樂壇。那時候的港臺歌手,很多靠翻唱日本歌曲而走紅,因此得來這個說法。那麼問題來了:香港樂壇真的是靠翻唱而缺少原創作品嗎?
  • 何言經典作品推薦,《夜話港樂2》最受讀者歡迎
    2012年開始撰寫「夜話港樂」系列。主要電影作品有《深水魚塘》、《罪雨》、《楊貴妃》。今天,小編為喜愛何言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夜話港樂2》豆瓣評分:6.7作品簡介: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
  • 香港僅有為數不多的原創作曲家——陳輝陽,他最經典的5首歌曲
    (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香港繼顧嘉輝之後最偉大的作曲家——陳輝陽,他的5首金曲」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 2000年的香港樂壇長啥樣?
    都說90年代是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那是唱片行業最後的狂歡。當新世紀來臨,網際網路開始成為音樂傳播的主要手段,香港樂壇的風吹向何方?每年年末年初頒發的四大頒獎典禮,記載了從金曲爆炸歌手瘋狂廝殺,到現如今青黃不接無人問津的香港樂壇,我們懷念那些光輝歲月,那些承載了青春的歌聲,哪些已漸漸遠去,哪些仍歷久彌新……千禧年是整個地球的變革之年,不僅因為這一年誕生了四字弟弟易烊千璽,香港樂壇也在這一年迎來了天王換屆,新人異軍突起的局面。
  • 連黃霑都對他畢恭畢敬,香港樂壇只能選一位教父的話,一定是他!
    港樂已經沒落多年,但記憶深處那個港樂的黃金年代,永遠不可磨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音樂傳入中國大陸,成為我們幾代人最初的音樂啟蒙。在香港樂壇,顧嘉輝是站在最頂端被所有幕前幕後的人們所仰望的殿堂級人物。2012年,香港紅館舉辦了「顧嘉輝大師經典演唱會」,從11月30日至12月5日一連六場。謝安琪、鄭少秋、林子祥等頂級明星輪番上臺獻唱,每每登臺,他們都要朝正在指揮樂隊演奏的顧嘉輝深鞠一躬,向這位德高望重的樂壇前輩表達敬意。
  • 張敬軒在港樂的地位如何,他有可能成為下一代歌神嗎?
    作為如今香港樂壇難得的唱作歌手,張敬軒值得一述。我眼中的張敬軒是一個混跡娛樂圈、已經36歲但仍懷揣一顆赤子之心的人。在我看來他友善、幽默、懷舊、天真坦率、謙遜有禮、情感充沛,極富同情心,並且對音樂擁有堅定的信仰和絕不降低底線的態度。第一次聽張敬軒,當然是《斷點》。
  • 港樂謝幕,誰還在聽粵語歌?
    這首歌,用美國流行的AABA曲式為後期港樂定了調。隨後《獅子山下》、《上海灘》等影視劇的同名主題歌,也共享了「同一種形式,同一種走紅」的命運。從獅子山眺望香港。和娛樂圈人多到飯碗要靠搶、資源要靠錢來砸的今天不同,當年香港樂壇非常流行前輩提攜後輩,眾人平等追夢。張國榮為張學友鋪好了通往寶麗金的路,還把他介紹給了自己的經紀人。
  • 他是香港樂壇一代神歌手,他是像大魔王一般的人物,林子祥
    他是香港樂壇一代神歌手,他是像大魔王一般的人物,林子祥1947年的10月12日,在中國香港出生了一個嬰兒,可能那時候他的父母也沒有料到這個小男孩會在以後叱詫整個香港樂壇 他叫阿Lam(林子祥)。他可能算得上是香港最早的一批粵語歌手了,1976年在香港以同名專輯出道,一出道就備受歡迎,各種耳熟能詳的歌曲四處流傳。有人說在那個時代,粵語歌的發展是最快的,競爭也是最激烈的,在那時沒有足夠強的功力是在樂壇站不住腳的。
  • 香港樂壇沒落了?達明一派獲獎後感慨發言,網友為beyond組合喊冤
    所謂金針獎,由香港電臺舉辦的十大中金曲所評選出的樂壇最高榮譽大獎,以表彰個別從事音樂行業者在香港音樂領域的卓越成和貢獻。香港的殿堂歌手,有個公認的衡量標準,拿到金針獎,基本上就代表整個香港歌壇都認可你的殿堂成就,意味著站上了香港樂壇金字塔的頂端。
  • 兩個偉文之香港填詞大師黃偉文經典作品背後的那些故事
    其作詞、具有較高傳唱度的歌曲包括陳奕迅《浮誇》、容祖兒《我的驕傲》、楊千嬅《可惜我是水瓶座》、盧巧音《好心分手》、Twins《下一站天后》、謝安琪《喜帖街》等,被稱為後港樂時代的標誌性填詞人之一。該曲亦先後獲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我撐歌曲獎、2016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專業推介叱吒十大歌曲獎第三位以及Billboard Radio China 2016年度粵語十大金曲等獎項。1986年,剛出道的黃偉文參加了一個電視節目,因為當時沒人認識他,他整個晚上都縮在角落裡,感覺非常孤單。鄭欣宜的母親沈殿霞特意繞道,走到他面前,和他說話,讓他很是感動,令他記下了沈殿霞的人情,一直想報答。
  • 港樂十大女歌手排行,梅豔芳被稱香港的女兒,楊千嬅最具港女氣質
    香港樂壇一直都是流行港樂發展的搖籃之地,像張國榮、黃家駒、張學友等粵語天王皆是由香港出道,而後聞名全國甚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雖然香港樂壇走出來的天王影響力更大一些,但也離不開每一位女歌手的付出,今天就隨筆者一起了解下香港樂壇十大女歌手。
  • 港樂十大填詞人 林夕只能屈居第三,黃霑第一實至名歸
    向雪懷|他的作品超過八百多首,曾為多位著名歌手填過詞。 代表作:《一人有一個夢想》《朋友》《一生中最愛》《月半小夜曲》。梁美薇|香港樂壇少有的女性製作人之一,也是郭富城御用的作詞人。 代表作:《幾許風雨》《不再猶豫》《一起走過的日子》《封鎖我一生》。
  • 回歸經典,感受上個世紀輝煌的港樂時代
    其實粵語歌並非如此,他不屬於那一個時代,只是他的魅力漸漸被歲月掩蓋,等待著我們去發現。粵語流行歌曲,一般指香港的用粵語(廣東話)唱的流行曲,由於香港的原創作曲家是廣東人,又叫廣東歌。一般所指是近代的「粵語流行音樂」。香港自1970年代起,由蓮花樂隊主音歌手許冠傑所帶動的一股潮流,其後蓬勃發展的粵語流行歌曲。
  • 香港樂壇的詞曲大師,親過王祖賢罵過劉德華,也和李小龍約過架
    香港樂壇的詞曲大師,親過王祖賢罵過劉德華,也和李小龍約過架相信在每個少年心中,都曾經有一個仗劍出江湖的夢,只是可惜最後沒「仗劍」,江湖就煙消雲散的。香港樂壇的詞曲大師,吻過張國榮罵過劉德華,也和李小龍約過架。相比金庸和徐克,很多人對黃霑這個人,並沒有太多的印象,甚至有些人壓根就沒聽過香港有這號人物。其實這也難怪,黃霑因病去世的早,再加上他只能算半個娛樂圈人,不知道也再說難免的,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你們好好說道說道這個香港的傳奇大師。
  • 漸行漸遠的港樂時代,還是有人在堅持復興它!
    而此次全球華語金曲獎頒獎典禮最令人動容的部分當屬盧冠廷的金曲演繹,當《一生所愛》的熟悉旋律響起時,瞬間把我們帶回那個熬夜看港片的時代,可以說,香港音樂承載著80/90後的青春記憶。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港樂。如果要在歌單裡選一首典型的港樂出來恐怕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因為經典的歌曲太多了。
  • 港樂裝X指南vol2:如何證明你的band友底蘊?
    也許你是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也許你已經閱讀過此前的《港樂裝X指南vol1:如何凸顯你的熱愛氣質?》。不需要大驚小怪,也不需要嗤之以鼻,本來音樂就是一種生活模式的折射,只是你決定要走的這條道路和其他人有些不同而已。
  • 你還在緬懷經典,但香港歌壇再難出新星了
    黎明在香港回歸20周年晚會葉倩文與林子祥香港樂壇到底怎麼了?現在人們對香港流行音樂的認知正呈現出一種斷裂。對於非粵語歌死忠粉的大多數內地人來說,港樂=懷舊,網易雲音樂上的懷舊金曲歌單最是經典。而如果留意一下這兩年香港的四大頒獎禮,你會發現已經湧現出越來越多你不熟悉的名字。
  • 香港原創音樂教父——顧嘉輝,與「中島美雪」瓜分香港樂壇
    (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香港原創音樂教父——顧嘉輝,他和黃霑兩個廣州仔打造了香港樂壇」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 香港粵語流行樂壇已然衰落,你現在還會聽粵語歌曲嗎?
    香港粵語流行樂壇黃金時期已經過去,現在的90後,00後,沒有幾人聽過粵語流行歌曲了。花無百日紅,港樂曾經的輝煌,香港娛樂圈的恩恩怨怨,也成為了過眼雲煙。當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香港人的生存都成了問題,又有誰會繼續享受音樂,而其時盜版唱片猖狂,香港唱片業每年因此而損失數以億計的版權稅,缺少資金的投入後,流行音樂作品的產量和質量急劇下降,香港粵語流行樂壇下跌態勢初現。音樂文化蓬勃發展背後的重要支撐力是穩定的社會和不斷的經濟投入,沒有高額資金的投入和買單的大眾,音樂就成了無根之萍。
  • 指導劉德華,寫歌給張敬軒,見證香港樂壇的發展歷程,他叫林子祥
    和大多數香港歌手一樣,林子祥前期也是接觸英文歌起家的,1976年推出首張英文專輯《Lam》,情歌對唱《Don't Go Breaking My Heart》,他的英文歌是港樂前期發展的見證。當時的華仔拍戲時時常和林子祥在一起,他喜歡聽他唱歌。林子祥帶了一把吉他,有時候兩個人會一起唱歌。那時候林就發現劉德華其實唱歌也不錯,就鼓勵他開始接觸音樂,還教他唱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