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結婚,都要照上一套婚紗照,留作終生紀念。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後閒暇之餘,翻翻幸福時刻,確實滿滿恩愛回憶。
徐志摩和陸小曼於1926年10月結婚後,也精心製作了一本愛情紀念冊。由徐志摩親筆題名。紀念冊裡,泰戈爾、胡適、聞一多、俞平伯、邵洵美、章士釗、任叔永、林風眠、顧頡剛、楊杏佛等諸多名流為徐陸伉儷留下了幾十幅亦詩亦畫、或莊重雋永、或風趣幽默的祝賀墨寶。
兩人把朋友寫的詩文圖畫,再加上自己夫婦二人各自題詩一首,合併製成為一本紀念冊,定名為「一本沒有顏色的書」。
裡面最珍貴的自然是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的墨寶了。1929年6月,泰戈爾在上海短暫停留,就住在了徐志摩家。
徐志摩和老詩人的感情深厚。和陸小曼結婚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而遠在印度的泰戈爾卻理解支持他們的婚姻自主,夫婦倆一直對他心存感激。陸小曼是丹青高手,恰好泰戈爾也會畫畫,徐志摩就請泰戈爾在紀念冊上畫上一幅。
泰戈爾欣然答應,在一張灑金的大紅箋紙上作了一幅水墨自畫像,還用鋼筆在右上角寫下一句秀麗而富哲理的小詩:小山盼望變成一隻小鳥,擺脫它那沉默的重擔。
並在另一紙上用孟加拉文題詩一道:"路上耽擱櫻花謝了,好景白白過去了,但你不要感到不快,櫻花在這裡出現」。短詩寓意深刻,表現優美,勸志摩要快樂起來,感受生活的美好。
老詩人還送給小曼3件禮物:一隻用頭髮與金絲線絞成的手鐲、一張精美包書紙和一塊印度風格的頭巾。還從手提箱裡抽出一襲珍貴的紫紅色絲織印度長袍相贈,體現了老少詩人真摯的友誼。
本來約好,晚幾年,徐志摩去給泰戈爾祝賀八十大壽。可惜,由於徐志摩空難,這次相見成了兩人最後一次見面。
最為風趣的是好友邵洵美畫的一副「茶壺茶杯」畫。畫上畫的是一把茶壺和一隻茶杯。
陸小曼皺眉看了半天,不解畫中意,徐志摩笑著耳語一番,她才明白過來,笑得前仰後合。茶壺當然是徐志摩,茶杯就是陸小曼,一把茶壺一隻茶杯,這是比喻徐志摩只配陸小曼一人,永不變心。
拿茶壺茶杯比喻男人女人,並非邵洵美首創。著名教授、留辮子的「怪老頭」辜鴻銘主張男人納妾,理由是男人好比茶壺,女人好比茶杯,一把茶壺配幾隻茶杯是很自然的事。辜鴻銘此論一出,立馬受到當時許多北大教授的反擊。
老大哥胡適則題詩一首:「花瓣兒紛紛落了,勞伊親手收儲。寄予伊心愛的人,當一篇沒有字的情語。」
鐵哥們,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的見證人,吳經熊的贈詩略顯滄桑:「落日五湖遊,煙波處處愁。千古浮沉事,誰與問東流。」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