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傳承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2020-12-14 福吉寫詩詞

詩詞是我們中華優秀的傳統之一,是我們中國人學習古詩的途徑之一,是代表著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漫長歷史之一。我們必須好好愛護傳統文化,必須好好傳承中華文化,必須以核心價值觀為本的思想去學習中華文化。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如下經典詩句:

靜夜思

[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故鄉之情

詠鵝

[ 唐 ]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鵝之美麗

詠柳

[ 唐 ]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樹浮水

從中學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如下經典詩句:

觀滄海

[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生死之交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之美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柳樹之美

從高中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如下經典詩句:

登高

[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鳥之深情

錦瑟

[唐]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情之所迷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小喬佳人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南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背水一戰

虞美人

[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深不可測

《氓》——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織布織女

從小學到高中時期,我們學習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經典詩句,它代表了我們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要好好去傳承的歷史文化。

我們總是忽略很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而去接受一些歐洲文化和從尚歐美文化,好像自己怕自己跟不是時代的步伐,其實好的文化,我們要學習,壞的文化我們去之。我們應該要在文化面前去其糟泊,取其精華。

為什麼詩詞能在我們中國傳承下去,是因為它積累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性文化。我們必須要傳承給我們子孫後代,它是一種記錄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性代表作之一。

我們必須要好好去愛護它,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是詩詞文化。我們應該在業餘的時間好好去閱讀一下中華詩詞,讓我們記住這些有歷史性的詩詞,讓我們兒女也知道有中華古詩和韻詞。

相關焦點

  •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將近四千年,口口相傳的古代文明史一千多年,合起來稱: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在這五千年之中,中華兒女孕育了漢語,創造了漢字,漢語和漢字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創建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並代代相襲,傳承至今,從未中斷。漢字成了現今世界上唯一存在的表意文字,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 中華文化為什麼是上下五千年?
    我們常常說道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但是你知道這五千年是怎麼來定義的嗎?歷史學者認為,「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根據中國的典籍中的紀錄,中華文明的開端大約是在公元2070年前的夏朝,那到現在也不過是公元2020年也不過是四千年的歷史,那這個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又是怎麼來的呢?
  • 論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間流傳有許多的神話,歷史故事等。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馬克思曾說過:「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它反映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不斷推進文明進步的歷程。今天的世界是過去世界的繼續和發展,如果割斷歷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確地理解現實和展望未來。」歷史是我們的過去,我們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跡,才發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社會。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誇大其詞嗎?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史觀說法。與此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個說法是吹牛,是意淫。那麼,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誇大其詞嗎?老謝來聊聊。 我們可以分為時間和性質兩部分來展開探討——時間上,真的有五千年嗎?性質上,是文化還是文明? 我們先來聊第一點,時間問題。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要知道「上下五千年」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又是如何發展?
  • 《中華五千年小太極》中華上下五千年,客官不了解一下麼?
    眾所周知,我們的中華文化,橫亙古今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其中,流傳了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這一個個的神話故事,使得中華文明更加飽滿,愈加熠熠生輝。對於先手君還小的時候,各種神話故事也都是爛熟於胸,說起來更是頭頭是道。本回先手君就和各位小夥伴們分享一個中國本土動漫-《中華五千年小太極》。
  • 《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千古傳。特色道路指航向,光輝燦爛耀東方。不忘初心永向前,復興國夢敢領先。萬民讚頌好領袖,億萬國人唱九州。
  •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我們必須了解的歷史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文化傳承沒有丟失的國家。而唯有中國,承接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源遠流長,從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從三皇五帝到秦皇漢武,再到後來的唐宗宋祖;由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繼而到了封建社會再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每一個時代,中國的發展儘管都存在起起伏伏,但是沒經歷過一次大難,必然也會是大興的起點。
  • 為什麼都說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因此統稱中華上下五千年。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 穿行上下五千年,東方美學凝匠心——考察江碧波遠古巫文化基地
    大美無言,穿行上下五千年;大藝通靈,東方美學凝匠心。江碧波與百家姓領導就中華姓氏申遺的相關工作進行了暢談交流。天人合一的境界觀,貫穿著中華文化演進的始終,遠古巫文化在祭祀、書吏、星曆、教育、醫藥等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文化成果,形成中華文化中頗具東方神秘感的美學風貌,這些與作為中華文化之根的姓氏文化息息相通,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
  • 研究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任重而道遠
    文/鄭國茂距今4200年的舜帝,是集三皇五帝文化之大成者。《尚書》曰:「德自舜明」。舜帝身體力行創造的道德文化,涵蓋了儒、釋、道乃至諸子百家中「孝文化」、「德文化」、「和文化」所涉及的內容。一個民族的文化,是該民族的靈魂,承載著民族的精神,推動著民族的進步與發展。
  • 穿越上下五千年 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詩韻中華》帶你夢回唐宋
    穿越上下五千年 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詩韻中華》帶你夢回唐宋來源:東方網   作者:柏可林     選稿:顧爽   2019.12.11 10:44大型詩歌音樂舞蹈史詩《詩韻中華》12月10日晚東方文化藝術中心歌劇院上演,把詩歌這種傳統的語言藝術變成了時尚唯美的舞臺藝術,為市民帶來了一場文化盛宴。
  •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說法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上下五千年」這個說法我們再熟悉不過了,講的是我國的文明史有五千多年,最早從皇帝、炎帝開始,之後經歷夏商周等朝代,才走到今天。但是我們上下五千年的說法是被許多學者所不接受的,畢竟僅僅從文字記載來看是不夠的,要論真正的歷史,就必須有物證出土。
  • 一本「活著」的《上下五千年》不用翻閱 給它一天還你五千年歷史
    首先要了解一下五千年文博園創園的初心,在打造文博園的過程當中,一直是秉承保護、傳承、發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的理念,以「中華文化主題公園」為目標,嚴格按照國家AAAAA級景區標準打造的一座世界朝聖東方文明的藝術殿堂。
  •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秦始皇至今也才兩千年,另外三千年哪去了?
    詩中提到: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我國自古以來一直都標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直到現在,人們一直都說中國歷史是上下五千年傳承,沒有斷過的文化大國。但如果仔細去算中國歷史,要真的是上下五千年的話,那麼從秦始皇時代算到現在,時間也就是從公元前221年開始算起,到現在也才過去了2000多年。那麼剩下的3000年到底該怎麼算呢?要知道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1個朝代,這個時代彰顯著奴隸主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開始慢慢融合。這一個時間段大約是在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之間。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 良渚遺址是最好的實證
    2018-05-29 11:42 | 杭州網-都市快報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燦如星河,綿延閃耀。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長河,發端於何時何處?延綿不絕的5000年傳承,經歷過怎樣的起承轉合?這些牽繫根脈的問題,曾讓一代代學者兀兀窮年、接續探索。
  • 你真的知道為什麼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嗎?
    在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只有中華文化延綿不絕,未曾斷過。而每每問起中國歷史的發展,人們都會自豪的回答,我們的歷史已經有五千年啦!那麼這個年份是怎麼算出來的呢?真的有五千年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中國歷史的發展,看看這個數字究竟是怎麼確定出來的,5000究竟是實指還是虛指?
  • 趣史雜談論第一章中華上下五千年
    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璀璨的中華文明。第一章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上下五千年在經過不斷進化自身文明素養,華夏大地上下五千年培養了無數的人傑。華夏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
  • 這款神器,包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愛國學的千萬別錯過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鑄就了不計其數的優秀文學作品,也誕生了數不勝數的文壇大家;近年來隨著國富民強,民族意識的崛起,大家對國學的追求也與日俱增,但現在市面上的國學類手機軟體卻乏善可陳;要麼是單獨做某一類的,例如:唐詩、宋詞等
  • 泱泱大國 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
    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華大地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是世界
  • 北大附中為明重慶實驗學校第九屆運動會暨「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
    北大附中為明重慶實驗學校第九屆運動會暨「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節側記。    教育是傳承文明和接續歷史的活動。    五千年悠悠歲月,留下了綿延不絕的歷史傳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氣天成的英雄讚歌。一首頑強抗爭的勞動人民的讚歌,一首慷慨激昂、懲惡揚善的浩然正氣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