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語文課題組:楊曉東
以禮為行,以樂為和。高級教師,市級優秀教師,市級語文學科帶頭人,市級高中語文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多次參加中高考閱卷工作,校刊《銀杏》文學社指導老師,在多家報刊發表過文章,公開出版過若干專業書籍。
主編:王濤
欄目主編:鞏彥芬 / 責編:鄭雙
審校:孫夢霞 / 美編:李悅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個年輕人要去遠方,途中,遇一條惡狗擋道。年輕人並不與它對峙,而是繞道而行。
一路人見了,對年輕人說,一條狗都讓你怕了,又怎麼去遠方呢?年輕人說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與狗糾纏。
路人說,在通往遠方的途中,會遇到許許多多「擋道惡狗」,你不去一一戰勝它們,那怎能到達遠方呢?
年輕人回答說,正因為通往遠方的途中有許許多多「擋道惡狗」,所以才要有選擇地去避開它,如果一遇它,就非要去掃平它,反而誤了行程。有時,避開它,繞道而行,不失為一條更有效的捷徑。
路人搖搖頭,笑了笑,轉身而去。
要求:根據上面的材料,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自選文體;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襲。
命題說明:
本題來自陝西省寶雞市2019—2020學年度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請關注 「新課標大語文」 微信公眾號。
命題方向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
學會學習:勤於反思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這是一則充滿思辨色彩的寓言材料,材料設置的是年輕人和路人關於「惡狗擋道」是否應繞開的一段對話。這是一則帶有隱喻意義的寓言,考生需要由材料內容去聯想和思考社會人生, 「惡狗擋道」是否應繞開即「人生路上遇見障礙是要戰勝它還是要避開它」的問題。考生必須圍繞這一核心內容思考立意。若緊緊抓住某一詞如「選擇」大談特談,則會走向話題作文的錯誤方向。
2.典型任務的限制。「根據上面的材料」「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材料設置的是對立的雙方,考生選擇任一觀點時都不可單極思維,要在比較中論證自己的觀點是最佳選擇。
3.文體限制。文體特徵要明確。
開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材料中年輕人和路人各持一端,考生可以自由選擇觀點,見仁見智。如果從年輕人的角度立意,即「人生路上遇見障礙可以選擇避開它」,因為「通往遠方的途中會有許許多多障礙」而非一個「障礙」,若戰勝每一個障礙耗費的時間、精力遠大於有選擇地繞開一些障礙,並嚴重妨礙自己最終目的的實現,那麼選擇繞道而行反而會更快地到達目的地。可以立意為「不轉彎則亂大謀」「走彎路也會是捷徑」,或「避開障礙不是怯懦,而是智慧」等。如果從路人角度立意,應側重於「人生路上遇見障礙就是要戰勝它」,因為在人生前進的路上不能總是繞道而行,必須要有戰勝障礙的勇氣。有了這種勇氣,你才可能無所畏懼地到達「遠方」。可立意為「戰勝障礙,勇往直前」「逃避永遠不能成功」「有勇氣的人不做選擇題,只做證明題」或「寧可被打死,不能被嚇死」等。
2.聯想思考自由。這則作文材料重點考查的是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性思辨精神,具體關聯而合理想像的能力,以及思考和感悟能力。不管從年輕人的角度還是路人的角度切入,均可用古今中外英雄們或成功或失敗的人生為例子來論證觀點。
3.文體選擇自由。行文的開展上可小可大,既利於考生著眼於具體而微的寫作,也利於考生宏觀落筆而進行宏大敘事,在一個較為宏闊的歷史場景甚至現實情境下鋪展文筆,深厚而思。文體選擇上,散文、小說、隨筆、詩歌,甚至議論文、記敘文等都可以寫,有很大的自由度。真正的區分度,在於思考和感悟的內在質感,也在於遷移聯想和關聯融通的能力。
解題
本題向考生提供的是有思維衝突的社會生活現象類寓言材料,旨在啟發考生辯證思考、深度挖掘的能力,體現了新課標語文核心素養「思維發展與提升」的要求。考生要找到相應契合和相互關聯的寫作材料,對自然、社會和人生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同時又要能夠在兩種認識中進行比較權衡,做出選擇。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遇到困難(障礙、矛盾),學會轉彎。
2.繞過障礙,直奔目標。
3.避開障礙是一種智慧。
4.戰勝困難方能達到目的。
5.遇到障礙不要繞道走。
6.既要有直面的勇氣,也要有轉彎的智慧。
……
偏題立意:
1.惡狗擋道,如何繞開?(表意模糊,未能抓住材料中心內容進行立意)
2.遠方的風景很誘人。(題目研究的是遇到「惡狗」要不要避開的問題,而不是「遠方的風景」問題)
3.年輕人與路人對話的啟示。(表意模糊,觀點不明)
4.選擇決定遠方的風景。(忽略核心問題,沒有針對性,走向話題)
5.人生就是選擇,選擇決定人生。(同上)
……
範文展示
惡狗擋道,繞道而行
如果通往遠方的途中有許許多多「擋道惡狗」,我們又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應付它們,那我們何不繞道而行呢?(文章開篇以反問的方式,引出論題。)
惡狗當道,繞道而行,是行路的智慧。(分論點一)
昔時,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項羽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陷一座座城池,一路殺向鹹陽。然而,等到了鹹陽城外,卻發現劉邦已先入關破城。這就是劉邦的智慧:強敵面前,劉邦繞道而行,他並非害怕,而是心中有更遠大的目標。項羽則不然,這種「小聰明」他是不屑為之的,也不符合他為人處事的準則。垓下兵敗後,項羽大勢已去,寧可自刎烏江也絕不肯轉彎,最終留下了千古遺恨。(對比論證。一個繞道而行,成就帝王基業;一個不會轉彎,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留下千古遺恨。)
繞道而行,是一種智慧,是生命韌性的表現。(分論點二)
勾踐受辱於吳後,無力和強大的吳國對壘,於是他繞道而行,表面上臣服吳國,實則臥薪嘗膽,改正原來的缺點,努力使國富民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終滅吳。紅軍反圍剿失敗後,面對強敵,他們沒有選擇放棄,也沒有選擇死拼,而是明智地選擇了長徵,保存實力,最後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大丈夫能屈能伸」,在生死抉擇的時刻,如果能繞道而行,保存實力,最終將會立於不敗之地。(舉例論證。以勾踐的臥薪嘗膽,紅軍的戰略大轉移——長徵為例,來論證「繞道而行,是一種智慧,是生命韌性的表現」這一分論點)
學會轉彎,心靈才不會為世俗所累,才能活出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分論點三)
遇到「惡狗當道」,屈原「特立獨行」,雖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但他絕不轉彎,終落得與舊時代共亡的悲愴;嵇康面對強大的曹操不會轉彎,非要以卵擊石,終落得令人唏噓悲嘆的結局……人生最大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與問題同歸於盡,保存實力,留得青山,才是最大的智慧。不會轉彎的心靈在讓人擊節嘆賞的同時,也讓人扼腕嘆息。(反面論證。歷史上不會心靈轉彎的人們,儘管其才華讓人讚嘆,但最終的結局卻只能讓人扼腕嘆息。)
反觀之,適時的轉彎能讓生命發揮更大的價值。惟其如此,我們才會擁有「悠然見南山」的超逸境界,才會擁有柳暗花明的前路。心靈轉彎是一種哲學、一種智慧,它不同於俗世的圓滑,也不同於趨炎附勢的阿諛。心靈轉彎,會給我們的靈魂以重生的希望和機會。(比喻論證。論述了心靈轉彎對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泥盆紀總鰭魚爬出汙水,走上河岸,獲得滄海桑田之後的新生;上古時代古猿滑下古樹,走出叢林,揭開人類文明的扉頁。通向成功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此路不通時,何不繞道而行,讓心靈轉個彎?(舉例論證。讓心靈轉彎,會讓人生多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
讓心靈學會轉彎,便會擁有智慧人生。(結尾再次點題,首尾呼應,結構圓合。)
下水文
「路障」難越,「繞道」也行!
重慶市巴南中學校
譚慶仙老師
通往遠方的路上惡狗擋道,年輕人繞道而行,路人譏笑其膽怯,勸他戰勝惡狗。年輕人認為人生路上障礙無數,一一戰勝不如機智繞行,既保存實力,也並不誤行程。故曰:「路障」難越,「繞道」也行。
憶古思今,多少智者因避其鋒芒,巧妙繞行,成就偉業。
智絕諸葛亮,如果直奔丞相之位,或碰一鼻子灰,他隱居臥龍崗韜光養晦,揚名蜀中終引來劉皇叔的三顧茅廬,成就自己蜀相的美名;一代天驕毛澤東,不用蘇聯直取大城市之策,繞道解放農村進而包圍城市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不也見證著繞道而行的智慧嗎?環山公路訴說著繞道的絕妙,迂迴包抄也展示出繞道的高妙。
路障太多太大,繞道乃是明智之舉。
新文化運動主將魯迅,生在動蕩混亂的時代,積極投身救國事業,想用醫學拯救中國,但醫術醫得了國人的身體卻醫治不了國人的精神,於是他毅然繞道而行,棄醫從文——以筆為刀,著文為矛,攪動風雲,用投槍匕首刺破社會的黑暗,讓眾人走上革命之路。魯迅「繞道」救國讓後人見識了勇者的智慧、智者的韜略。假如魯迅為救國而選擇一一戰勝障礙,不但救不了國,恐怕連病人也治不完,因為傷者無數、病者太多。
繞道而行,有時會讓問題變得簡單通透。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連如今人手一支的原子筆筆芯都得從日本進口,殊不知日本能成為原子筆生產大國,也源於其繞道而行的智慧。以前原子筆前方滾動的珠子和用墨是相匹配的,於是各國工廠費盡心血,改變珠子的形態與墨相配,日本卻別出心裁地在墨上做了改變,調配出適用珠子的墨。正是越過創造珠子這條不易路,繞道選擇在墨上做文章,才最終成就了日本企業。
生活就是九曲玲瓏的迷宮,一往直前可能會撞南牆,繞道而行也許是最明智的選擇。盲目衝撞障礙,會讓自己鼻青臉腫,不如靜下心來,衡量利弊得失,繞道前行。
生活又像一道數學題,雖然答案唯一,卻有解法千萬,一種思路行不通,就換一種思路;遠方的路障礙重重,選擇適度繞道,或許你會有新的奇遇、收穫新的成功和體會。若「路障」難越,「繞道」也行!
換一條路,換一個思維,一切都會變得簡單通透。「路障」難越,不妨「繞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