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0北京國際設計周產業合作單元,昨天下午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2020先導展開幕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舉辦,為推動城市設計與建築、科技、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搭建的交流平臺。據悉,該先導展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展覽以「多元·共生」為主題,旨在擴展學科的邊界,在城市與文化的領域中探討建築的意義和未來,思考建築與科技、藝術融合的新的可能性。
展覽從「城市、建築、科技、藝術、北京」五個主題深度闡釋策展人對「多元·共生」的理解。以視頻、模型、裝置的形式,表達策展人以及國內外33位建築行業從業者對這五個主題的不同觀點,體現未來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討論的核心議題及其開放的態度和多元化的視角。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展區內看到,一面25米長的主視覺弧度牆面,投放視頻內容的主題是「北京」,從北京中軸線到市井民生,從傳統文化到現代科技,北京的豐富層次被體現得淋漓盡致;由四組半透明全息紗屏幕和點狀布局的模型塑造了整個空間的「叢林」感,關於城市、建築、科技和藝術的信息充滿叢林,也暗示了這四個主題之間的關係是交織與融和;地面鋪地著重突出了北京的十字軸線,以及規劃中的重點——核心區和城市副中心;代表著北京近期最重要的建築成就之一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則用兩個燈光裝置進行了藝術化的表達。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全勝介紹,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2020先導展是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一線城市發展進入「存量時代」對城市設計的先導性探索。未來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將立足北京,牢牢把握時代議題,不斷迭代更新,展現城市、建築、藝術、科技領域最具生機和活力的案例和作品,探討創造美好人居環境的多種可能,提出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倡議和展望。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施衛良表示,此次展覽所在的張家灣,就是副中心要重點打造的「設計小鎮、智慧小鎮、活力小鎮」。新中國第一家建築設計院北京建院積極響應,率先入駐張家灣設計小鎮,參與設計小鎮的規劃設計建設,以銅牛園區和新總部為樣板,打造存量運營的藍本,樹立增量發展的標杆。
據悉,本次展覽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光華路6號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原北京銅牛股份有限公司),展出時間由9月21日持續到10月6日,展覽涵蓋十個主題,從城市、建築、藝術、科技四個維度,以有形實物、架上展示、視頻及圖片等形式,展現城市建築設計與科技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建立設計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推動國內設計機構與國際設計組織開展廣泛協作,推進國際化城市設計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