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南,浙江紹興人,1940年生於上海。1962年師從何海霞先生。1971年師從石魯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特聘研究員,陝西國畫院名譽院長。
李世南是當代大寫意人物畫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他承繼梁楷、徐渭、石魯一脈,豐富發展了潑墨、潑彩大寫意人物畫。開拓了人物、山水、花卉的打散與融合。在半個世紀裡,他以堅定的藝術跋涉,成績卓著,影響深遠。
1956年 4月,為生計隻身赴西安的李世南開始了他的業餘畫家生涯,發表版畫、國畫、連環畫等作品。1977年,37歲的李世南進西安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結束了長達19年的業餘美術生涯。1980年舉辦了第一個畫展「四川、雲南寫生畫展」,就被譽為「長安畫派後起之秀」。1981年6月《美術》雜誌推出兩個彩版和一篇創作談使李世南這位業餘畫家一夜成名。
不順意才是人生常態,李世南坎坷的藝術生涯意外地在1983年又經歷了一次風波,他所在單位派一名政工幹部到馬軍寨要求嚴密監視李世南,鐵路系統的安便衣跑到馬軍寨找李世南誘騙他供出創作的「黃色作品」。那時西方的人體素描照片只能在私下臨摹,李世南當面把羅丹、徐悲鴻等人的人體作品甩給了這個便衣。
經此事後,湖南的周韶華在「陝西省十三人畫展」中看到李世南的作品,甚是吃驚,了解到李世南現在還是以工代幹的業餘創作,決定將他調到湖北省美協。這時,西安美協的領導發現湖北搶人,百般阻撓。
周韶華一不做二不休,通過省領導親批將一家三口人的戶口遷到湖北重新上,於是把李世南調了過去。當年的《湖北信息》報還把此事當作「引進人才」的重要新聞專門報導,讓全國的美術界側目而視。
「八五思潮」是中國文藝百花放的時期,李世南到武漢立即舉辦了「李世南回顧展」。當時武漢有畫家、批評家周韶華,皮道堅,尚揚,彭德,哲學家有張志揚,魯萌,陳家琪等。李世南在武漢六年耳濡目染,使得心胸開闊許多。美學是感性學,情緒宣洩極為重要。在此期間創作的《燈系列》《白屋系列》,打破前人的禁忌,以膠摻粉,淡墨積染,充分表露出了他西安時期的形異。李世南武漢6六年,最終也沒有開湖北美協內部矛盾鬥的旋渦。
1991年,51歲的李世南為了躲避是非,懷著一切從零開始的信念去了深圳畫院。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深圳時期,黃賓虹畫展給他很大的啟發,黃賓虹筆下的形式構成與西方抽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是他多年苦尋找的傳統與現代的接合點。面對黃賓虹對筆墨原則的堅持,對筆墨的存在價值做出的富於獨特個性的闡發,李世南認識到中國畫現代轉型的最佳路子是從中國畫自身的發展軌跡尋找通往現代之門。
他用黃賓虹的筆墨意趣了一輻《黃賓虹像》,懸之素壁,朝思暮想,去領悟筆墨本身的「精、氣、神」。此時,他不再將筆墨看做是僅僅依附於造型的形式手段,而是回歸到筆墨本,以筆墨為境界,實現大寫意上的形神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