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經典起來,過很多年還是會有人提起。相信大家都聽過陳奕迅的《十年》吧,如今已經過去15年,還是有人對它不落俗套的歌詞津津樂道。
對於陳奕迅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了,他唱歌非常好聽,憑藉著嗓音喉厚實略帶著沙啞的特色吸引了不少的觀眾,可以說陳奕迅憑藉隨性不羈、鬼馬搞怪的風格在香港樂壇獨樹一幟。
他不僅唱歌好聽,在作詞和作曲方面同樣是非常出色的,一直以來陳奕迅都十分努力,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歌曲,並且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陳奕迅的歌曲傳唱度非常高。
曾經他也被外界譽為是張學友的接班人,他在音樂上經歷了一個由商業到不商業、由不自我到自我的過程。他因為流行曲而被更多的人所認知,在成名以後他又用音樂逐漸改變人們對流行曲的理解。
陳奕迅的《十年》是一首經典的歌曲,更像是陳奕迅的孿生兄弟。只要是陳奕迅演唱會或者出席晚會現場,幾乎必然會演唱這首《十年》。歌詞也是寫得很有感情的,非常有意義,以兩個人敘述的方式,講述著愛情裡的分分合合。
記得十多年前《十年》剛開始流行起來,當時最為紅火的BBS網站之一天涯社區上,就有人提出過這個問題——那兩個字究竟是什麼?由於這首歌當年正火,因此回答的人也非常多,帖子一次次被頂起來。大部分人的答案就是那兩個字,分手。
因為後面有提到「也不過是分手」。隨後音樂脈絡屢清,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就知道,那兩個字,是分手。身臨其境感受一下,咬咬牙始終說不出的,無非就是「分手」那兩個字,可是誰又願意說出來呢?你以為你自己會很瀟灑,可是為什麼說出來這2個字的瞬間,你顫抖了呢?
不過也有的網友說是「再見」,兩個人經歷了風風雨雨,當要說再見時,到最後才意識到真的要分開了,情緒一下上來了才顫抖,我們可以想像兩個人站一起,都沒話了,剩下的就是那一句「我們,分手吧」幾乎所有的情侶走到最後都是這一句吧,然後就是「再見」。這種深深的不舍跟不甘,才是整首歌的精華。
還有人說謎底就是謎面,那兩個字就是——「如果」。他可以把每一首歌完全吸收消化,然後用直接和誠懇的方式詮釋歌曲。初聽感覺像個冷笑話,再聽不禁溼了眼眶。可惜的是,世界上只有答案,沒有如果。
也許經歷不同,感受就會不同吧。也許「這兩個字」本來就沒有什麼固定的答案,有故事的人自然是有自己的答案,要怪就只能怪這首歌太能帶動我們的情緒了。
《十年》的歌詞出自林夕,他是寫情歌歌詞的高手,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但沒有像林夕這樣把它表達出來。十年的時間,從陌生人到戀人,再到形同陌路,而只有他們兩個才明白。其實無論是哪兩個字都不重要,也許這首歌要教會我們的,就是好好地珍惜眼前人吧。大家覺得這兩個字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