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開 自幼學畫,20 世紀80 年代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1989 年在北京舉辦大型個人畫展,1990 年12 月在畢卡索故鄉西班牙馬德裡舉辦個人畫展。《人民日報》《中華英才》等幾十家報紙、雜誌發表專題評論文章介紹其作品和藝術成就。
多幅作品被世界20 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及友好人士收藏。曾被英國、德國、新加坡、日本及中國香港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邀請講學並舉辦畫展。1990 年第十一屆亞運會期間,北京市政府從800 多名畫家作品中選出唯一的一幅巨作《松鶴圖》作為亞運會紀錄片頭,在全國各家電視臺曾一度連續播出。
《中國近代畫家傳》《中國畫家大辭典》等多部典籍收錄了他的詞條。其作品彩墨輝映,妙趣無盡,大氣磅礴,開花鳥畫之新風,卓然獨立於當今中國畫壇。
圍繞鳥的主體設置大寫意花卉作為襯景,是京開花鳥畫的卓犖之處。他畫牡丹花的富麗,他畫玉蘭花的高潔,他畫山茶花的嬌豔,他畫凌霄花的嫵媚,他畫春蘭秋菊的君子之風,他畫松柏翠竹的陽剛之氣,他還畫榴開多子的喜悅、千年結實之桃的大壽、金果枇杷的豐碩、向陽葵花的燦爛,他甚至不考慮筆下的花卉姓啥名誰,讓那些無名花果、山花野卉納入他的視野。那繁花爛漫的彩墨圖景,已不是吳昌碩筆下顧影自憐的隱喻,而是振奮人心的時代頌歌;那春華秋實的盎然生機,已不是齊白石筆下的殘荷敗葉,而是愛意綿綿的真情訴說;那奼紫嫣紅的春光無限,已不是徐渭筆下枯藤老樹的悲涼荒寒,而是祖國蒸蒸日上前程的祝福;那鶯歌燕舞的鳥語花香,已不是八大筆下冷眼世界的憤懣與孤寂,而是表達他心中的追求和嚮往。
京開的花鳥始終貫穿一種鮮活、熱烈、真誠、向上的情緒,這種情緒由畫家隨心所欲灌注到作品中,並洋溢在花鳥的形態、動勢及畫面的布局、筆墨、色彩的運用中。無論是用筆的勾勒、皴染、點,還是用墨的濃淡乾濕,均筆筆寫就,不僅強調筆墨的寫意性,更強調筆墨的自身價值,尤其是用色,他常常在筆墨自然揮灑的天趣中,充分發揮西畫色彩的鮮明與響亮,以墨襯色,以色顯墨,使畫面「筆則蒼古,墨則雨潤,彩則露鮮,悅性怡情,動靜如生」,達到彩墨互映之華美。正是這種賦物象以生命的造型手段和感情符號,使他的花鳥畫情盡神妙地煥發出流光溢彩的美感魅力,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
猶如大自然本身那樣豐富多彩,爭奇競豔,京開持續著一股熱情的氣勢,用他那足以激活觀者視覺感受力的如椽大筆,以淋漓酣暢的筆墨、飛揚遒麗的色彩,抒發他那開天合地的激情。如果說古代文人畫趨向於陰柔之美,京開使之發生陽剛大勢的轉化,如果說古代文人畫崇尚水墨,趨向於清逸淡遠的韻致,京開則以更加雄強豪放的表現和即興的發揮,讓大寫意花鳥在彩墨共輝中融入西方表現性元素,其性共質,寫出了大自然中花情鳥態的精神,他的出神入化、筆舞彩飛的畫風,向觀者展現了一個「生香活色,趣盡天然」的審美境界。
值得稱道的是,在京開的大量作品中竟然無一類同和重複。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首自然之歌、生命之歌,每一幅畫作都是他的心血鑄成,都是他奇思妙想的精心構造,一幅一境界,一畫一情趣。他的靈感絕大部分來自親身的體驗,注重在當代生活的感受中尋找新的視覺元素。他是帶著現實生活的芳香走進寫意花鳥畫的堂奧,又帶著現代意識和時代的烙印給寫意花鳥畫以新的魂靈,清新自然又神採煥發,真情內蘊有熱烈奔放,一派大寫意的浩然之氣躍然於紙上。
未完待續...............
京開現代彩墨花鳥畫系列作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