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位於黃河中遊城市,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帶。運城市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 !運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這裡有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景區,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鸛雀樓,有金庸武俠小說中「風陵渡口初相識,一見君面誤終生!」的風陵渡口,有毗鄰壺口瀑布的黃河龍門渡,有「黃河明珠」、「北國江南」之美譽的大禹渡黃河風景區,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的五老峰國家風景區,……
1,黃河龍門渡口
毗鄰壺口瀑布,位於運城市河津市西北12公裡黃河岸邊。東西兩山夾河,洶湧澎湃的黃河途經此處,兩岸河道猛然收束,寬度僅八十餘米。龍門古稱「禹門」,因地處秦晉交通要道,龍門口又稱「禹門口」。 古有「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的讚譽。
2,大禹渡黃河風景區
依山傍水,風景優美,一座集旅遊,灌溉,發電於一體的工程。這兒有大禹渡黃河風景區的標誌--樹高14.6米,胸徑1.53米,腰圍5米之許,投影面積273平方米的千年古柏,有整個像高12.23米,用中條山青石175方拼雕而成的大禹像。
3,中國死海(運城鹽湖)景區
地處山西晉南盆地,因其湖中的黑泥蘊含七種常量和十六種微量元素,湖水中可以人體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膚,可與以色列死海相媲美,因而也有中國「死海」之稱。
4,鸛雀樓
又名鸛鵲樓,位於運城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嶽陽樓、南昌滕王閣一起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年~580年),廢毀於元初,1997年重建。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堪稱千古絕唱。
5,風陵渡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下轄鎮,與河南省三門峽市、陝西省渭南市為鄰。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 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要津通道,不知有多少人從這裡轉程,進入秦晉。
6,五老峰
有「東華山」的稱號,唐宋以來,宗教的興盛進一步繁榮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五老峰也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被譽為我國北方道教文化名山。五老峰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盤峰、東錦屏峰、西錦屏峰五座山峰組成,遠望好像五位老人巍然相拱,故名五老峰。
7,解州關帝廟
位於運城市解州鎮西關,距離運城市區約20餘公裡。因為解州附近的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故鄉,所以這座關帝廟也被稱為「武廟之祖」。解州關帝廟始建於隋代,現存的建築基本都是清代重建的。整個關帝廟分為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
8,神潭大峽谷
景區位於山西永濟市南中條山內,原名水谷,距今已有千年以上歷史。這裡植被豐富,鬱鬱蔥蔥。主峰「九洲疙瘩」海撥1778.3米,山頂平緩,雲霧天會看到九個峰頂平浮於雲海之上,亦真亦幻,自古被寓為「九洲太平」。
9,歷山
舜耕歷山!在我國的濟南,淮南等城市也有歷山,舜耕山景點,這兒的歷山是個天然大公園,傳說中舜耕治的地方,這兒原生態自然資源豐富,風光優美。奇峰、怪石、清澗、溶洞、水簾稱為「五絕」,林濤、山風、冰雪、霧雨、古蹟、光影、動物、植物、藥材和村莊稱為「十勝」。
10,聖天湖
位於山西省最南端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的芮城縣陌南鎮黃河之濱,是黃河中下遊最大的國家級溼地保護區。她東臨黃河,西枕黃土高坡,兼具南北風情,集江南水色與黃土高坡為一體,景色宜人,風光秀麗。
以上就是山西省運城市10個景區景點,還有哪些?歡迎大家關注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