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重陽~話五塔~倡初心》重陽文化送真情
在五塔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及北京市海澱區北下關街道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工會與北京市海澱區北下關文聯共同主辦的《迎重陽~話五塔~倡初心》重陽文化送真情活動。70多歲的居民都是五塔寺社區的老街坊,很多都是自小就在五塔寺周邊長大,這回一同來到了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故地重遊,等候已久的博物館員工熱情迎接,大家歡聚一堂,在園區導遊的帶領下,大家興致勃勃地參觀館藏曆代和近代石刻文物,面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遺存,感嘆萬千。
-
朝陽區:北京民俗博物館系列文化活動 傳遞重陽敬老情
又是一年重陽到。佩茱萸香囊、觀九層花塔、賞書法意境、展老年風採……10月25日重陽節,北京朝陽區北京民俗博物館以「孝滿京城·德潤人心」為主題,推出五大類特色文化活動。重陽筆會迎佳節翰墨映菊香藝術家進行筆會創作「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當美好的重陽願景躍然紙上,又給重陽佳節蒙上了一層藝術氛圍。
-
詩話重陽 菊香滿庭——渭南市博物館開展重陽雅集活動(組圖)
記者 楊大君 攝陝西網訊(記者 楊大君 唐雙燕)10月25日,九九重陽節又逢抗美援朝第一仗紀念日,渭南市博物館中庭苑花團錦簇、滿庭芬芳。88歲的抗美援朝老兵付自善與稚氣兒童、文化學者、古琴、繪畫、剪紙、誦讀、茶藝等藝術創作者在鮮豔的菊花叢中齊賞重陽文物、共話重陽習俗,賞菊品菊畫菊剪菊詠菊,滿座皆歡,其樂融融,共度重陽佳節。
-
九九重陽久久安康 長沙麓谷街道送「重陽」祝福
紅網時刻長沙10月24日訊(通訊員 姜丹 管丹)京劇名家神採奕奕唱響經典,鏗鏘有力展現新時代老年人的精神和風貌;小朋友深情作畫,精美「敬老倡議卡」將孝老愛老文化傳遞;「文明健康老人」頒獎、「朝陽暖夕陽」動情送祝福,溫情事跡深深感染現場……10月23日晚,2020年長沙市「我們的節日重陽」——「九九重陽、久久安康」主題活動在麓谷街道向陽社區舉行
-
低調的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上周,鳴鶴書苑考古與藝術俱樂部成員來到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本次活動邀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郭豹館長為我們進行講解。石頭本是一種物質,中國古人通過石刻表達各種思想和豐富的感情,從宗教思想到禮儀制度,石刻藝術與古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下面讓我們走進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欣賞精美的藝術品吧!
-
北京博物館超100項活動迎雙節
【北京博物館超100項活動迎雙節13家開啟中秋夜遊】9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今年中秋、國慶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推出100餘項文化活動,其中近30項活動將在線上或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此外還有13家博物館將在中秋當天延時開放或舉辦夜場文化活動。
-
重陽節前話重陽
重陽節前話重陽轉眼又臨重陽節,滿地菊花映夕陽。記得幾年前,一首《九月九的酒》的歌曲火遍了大街小巷。大家爭相傳唱:「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他鄉沒有烈酒,沒有問候......」。這首歌點燃了遊子傳統的思鄉情結,讓人追憶深深。事過經年,歌聲飄遠;重陽又至,登高遠眺:那一嗆烈酒是否還在?
-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這裡的石頭會說話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位於海澱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五塔寺村24號,是一座陳列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隸屬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該館修建在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所建的真覺寺遺址上,真覺寺因僻清雍正帝胤禛之諱,改名大正覺寺。
-
觀國之光,旅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西直門外白石橋以東 長河北岸的五塔寺內。五塔寺,真覺寺為原稱,始建於明永樂中(1403-1424),是明代皇家敕建的藏傳佛教寺院,為永樂初年,為來大名覲見的印度高僧興建的一處修出場所。清雍正年間,因避諱皇帝「胤禛」名諱,真覺寺改稱正覺寺。
-
2018中秋國慶重陽期間 太原重點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原標題:2018年中秋、國慶和重陽節日全市重點文化活動 一、升國旗儀式 省城2018年國慶升國旗儀式時間:10月1日7:00地點:五一廣場 二、展覽活動 1.紫禁風華——2018太原·故宮文物展時間:10月1日開展地點:太原博物館 2.遇見@在華外籍藝術家國際藝術交流展時間
-
江山名洲社區開展「迎重陽節 送重陽糕」活動
金山網訊 又到了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為使老年人過上一個祥和、安定的重陽節,10月22日,江山名洲社區開展「情暖江山 幸福重陽——迎重陽節 送重陽糕」活動。
-
滎陽市豫龍鎮檀山社區舉辦「九九話重陽,書畫來相伴」活動
大河網訊(記者 王世端 通訊員 李改睿 房培軍)金秋送爽,翰墨飄香。為了慶祝重陽佳節到來,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豐富社區老年人的文化生活,10月22日下午,滎陽市豫龍鎮檀山社區特邀請轄區內各界書畫愛好者,相聚在檀山——舉辦「九九話重陽 書畫來相伴」活動。
-
2020重陽節北京市屬公園31項金秋遊園活動一覽
北海公園將在瓊華島景區開展「登高祈福銀齡送福」活動,為登高賞菊的老人贈送300份紀念品。 》》2020北京菊花文化節攻略(時間+地點 2、福喜賀壽 老人遊園可獲贈福字福牌 重陽節當天,市屬公園結合園林中的福壽文化,為遊客帶來形式多樣的祈福活動,向老年遊客傳遞節日的美好祝福。
-
重陽節話重陽
事過經年,歌聲飄遠;重陽又至,登高遠眺:那一嗆烈酒是否還在? 重陽節在東漢時期就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陽節除了登高外,還有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等習俗,古代人們在重陽節這天會把茱萸插在頭上或佩戴茱萸香囊。茱萸是什麼呢?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茱萸又名越椒、棗皮、艾子、藥棗等,是著名的中藥,香氣辛烈,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效。據說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
九九相逢話重陽
從遍插茱萸、賦詩飲酒的古時習俗,到崇老敬老、厚德仁愛的現代意蘊,重陽節早已不是簡單的自然時令,而成為一個蘊含著深厚文化內涵、承續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重要節日——九九相逢話重陽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敬老傳統,並制定了一系列禮儀制度。漢代的敬老制度已惠及平民階層,凡居民年齡達到七十歲的,政府授予王杖,送上糜粥,八九十歲的老人別有加賜。王杖長九尺,杖頭雕有斑鳩形象,亦稱「鳩杖」。人們認為「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它變成老人優待身份的象徵。
-
歲歲重陽,今話重陽
菊花在秋風中的燦然輝煌,耐寒或許不及凌霜傲雪的梅花,但梅花是一種文人君子的暗香悠然,菊花帶著更濃烈的豪氣佔據了不同文化層面。「寧鄉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裡」,菊花有敗無謝,體現了士君子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風骨,在中國人的文化心態中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
孝滿朝陽:多彩重陽弘揚敬老文化
民俗文化傳遞敬老情10月25日,北京民俗博物館以「孝滿京城 德潤人心」為主題,通過主、分會場豐富的活動內容,展示和弘揚重陽節習俗文化,把滿滿的節日深情獻給老年朋友。除「九花塔」,主辦方還準備了紅果纍纍的茱萸樹及特色香囊、寓意步步升高的重陽花糕和延年益壽的菊花酒,供遊客佩戴、品味,弘揚重陽節民俗文化。北京民俗博物館特邀近百名書畫藝術家進行筆會創作,書法家們結合「重陽」意趣,以各具特色的書法風格抒情寫意,傾情創作出一幅幅包含情感的佳作,現場贈予遊客。
-
衡水市開展系列活動迎「重陽」
衡水市開展系列活動迎「重陽」。圖為孩子們陪老人聊天。老人們圍坐在一張張餐桌前,一邊觀看演出,一邊享受美食,共話家常,其樂融融。此次活動由市民政局、市老齡委、市人社局、市衛健委主辦,衡水老年服務協會承辦,活動中,愛心商家還向部分養老機構捐贈了物品。
-
登高望遠話重陽
——探析重陽節的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10月15日,石家莊市裕華區譽天下社區活動室內歡聲笑語,社區的老人和孩子們歡聚一堂,賞歌舞、敬香茶、品百家盛宴,共迎重陽佳節。記者趙海江攝10月12日,邢臺市橋西區李演莊老年養護院88歲的王世才老人即興演唱《夕陽紅》。
-
餘姚市民歡度重陽 送溫暖送服務點亮老人生活
大嵐戴糜村63位老人喜領重陽紅包 10月8日上午,大嵐鎮戴糜村的63位老人來到村裡的文化禮堂,高興地從盛威普世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手中領到了重陽節紅包,這是寧波盛威國際控股(中國)有限公司設立盛威普世慈善基金會以來,第二年為該村老人送重陽節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