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賈平凹: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人生且「暫坐」

2020-07-20 中國城市報
專訪賈平凹: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人生且「暫坐」

提到中國當代文學,賈平凹無疑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從1986年的《浮躁》到1993年的《廢都》,從2005的《秦腔》到2020年的新作《暫坐》,賈平凹用樸實鮮活的文學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普通卻特殊的形象,講述了一段又一段平凡卻非凡的故事。


近期,賈平凹長篇小說《暫坐》在2020年第三期《當代》雜誌刊發後,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有評論家認為,該作是賈平凹繼《浮躁》之後最能傳遞時代精神、最能表達現代人生活和情緒、最能揭示人生真相、最能代表其文學理想和精神追求的一部長篇佳作。小說的主題思想和藝術手法都有著很大的創新和突破,達到了賈平凹小說創作的新高度。


近日,中國城市報記者專訪賈平凹先生,請他暢談創作長篇小說《暫坐》的感受和體會。


專訪賈平凹: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人生且「暫坐」

賈平凹在書房中。楊小兵攝


中國城市報:《暫坐》將視角瞄準了哪些群體?年近古稀的您在創作上又有哪些新的體會?

賈平凹:《暫坐》以現代城市生活為背景,講述一群個性獨特的中年女性在追求經濟獨立、個性解放、精神自由以及理想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境,以及在困境中所展現出的複雜人性。


在我70歲前,《暫坐》可能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寫《暫坐》,我用了兩年,寫了四遍,比以前任何一部書都寫得慢。之所以寫得慢,是因為我一直在糾結著怎麼寫,那麼多的人物,沒有什麼大情節,沒有什麼傳奇故事,該用怎樣的視點?從哪裡切入?如何結構?前兩遍我都覺得不對,作廢了。


很快,我就要步入孔子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但我在文學上那種「夸父追日」般的熱情和理想追求仍絲毫未減。此前的17部長篇小說,基本上是以每兩年一部的頻率推出。對我而言,面對生活存機警之心,從事創作生飢餓之感。


中國城市報:為什麼會在《暫坐》中關注城市女性?

賈平凹:過去我也寫了許多城市題材的作品,比如《廢都》《白夜》《土門》《高興》,但都是寫鄉下人進城的故事。而《暫坐》中雖也有從鄉下進城的人物,但大多已經是完全的城市人,過的是真正的城市人的生活。


我在城市中生活了40多年,應該寫寫自己所熟悉的這座城,當然包括城市裡的女性們。《暫坐》裡的女性們看似光鮮,實則辛酸,雖熱熱鬧鬧簇夥,每個人卻都孤獨著。


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這群女子在美麗著奮進著,同時也在凋零著困頓著。這群人代表著城市的時尚,猶如道邊的樹,是美的風景,能標示風向,但大風來了會斷枝折股,即便是微風,那葉子也在不停地搖晃翻動。


專訪賈平凹: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人生且「暫坐」

賈平凹書法《暫坐》。


中國城市報:您在寫《暫坐》時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這部作品體現了您怎樣的文學追求?

賈平凹:30多歲的我和快要70歲的我絕然不是一回事了。年齡大了,閱歷多了,激情少了,所寫的都是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體悟的東西。它沒有那麼多的抒情和優美,拉拉雜雜,混混沌沌,有話則長,無話則止,看似全沒技法,而骨子裡還是蠻有數的。


在我看來,初學寫作時大概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越是寫作,越明白了自己的無知和渺小。越寫越有了一種敬畏,敬畏大自然,敬畏社會,敬畏文字。作品常常是在這種敬畏中完成的,只想把自己體悟的東西表達出來,而不是僅僅用一個傳奇故事或一些華麗句子取悅讀者。


《暫坐》寫的是我熟悉的這座城。書中的那個茶莊,我十多年來差不多每日都去喝茶聊天,所寫的莊主和她的一幫朋友也再熟悉不過了。我的出生和我的生存環境,決定了我的平民地位和寫作的民間視角,關懷和憂患時下的中國是我的天職。


在《暫坐》中,那個被「雙規」的領導所引發的一系列事件,連同我所描寫的霧霾,以及所有的市井現象,都成為那些女子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的背景,因為那群女子只能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從而表達人類生存的困境,並探討複雜的人性。


中國城市報:很多讀過這部小說的人都覺得很特別,很有代入感。《暫坐》在結構和寫法上有何特點?

賈平凹:建築因地勢而賦形,小說以內容決定形式。《暫坐》採用「人物+地點」這樣的「短片」局部寫法,構成了波瀾壯闊的「長片」完整風貌。小說裡每節以人物和地點命名,這是結構需要,因為沒有大情節,那些日常生活的敘寫僅有些線索。再者這麼散開寫可以充盈瀰漫小說需要表現的東西,比如霧霾,比如所有的市井現象。《暫坐》是寫群像的,又是寫日常的,這種寫法宜於更好地表現人物,又宜於節奏的緊湊,還可以增加作品的真實感。


故事以生病住院直到離世的夏自花為線索,鋪設了十多個女子的關係:她們各自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相互間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這些女子在關係的脈絡裡尋找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此外,我還輔助鋪設了馮迎和嚴念初兩位女性的線索,每條線索都若隱若現,頗具懸念。


在鋪陳人物活動的場景時,我尤其注重描繪市井生活,呈現出一種雅俗共賞的真實狀態。如在閱江樓上,應麗後與嚴念初等談話時,望向窗外,城牆上的騎車人、城河邊的釣魚人、八角亭的唱秦腔人等景致與主要人物形成呼應,讀來涉筆成趣,煙火氣息和人間萬象躍然紙上。


《暫坐》在描寫當下生活的瑣碎真實時,既引用當下的網絡語言,也援引故事,這樣一來,小說讀起來自然生動有趣且富有韻味。


專訪賈平凹: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人生且「暫坐」

賈平凹書法《自在獨行》。


中國城市報:有人說,《暫坐》中的「著名作家兼書畫家」羿光怎麼看都像賈平凹本人,同時他與《廢都》中的莊之蝶也有相似之處。對此您怎麼看?

賈平凹:一部文學作品,無論作者怎麼寫都有自己的影子。如果沒有原型,寫的時候就游離了;有原型,就像蓋房子先打幾個樁,怎麼蓋心裡就有數。這也是一種習慣。


此外,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女人故事,還有城市的街巷,都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讀小說不能對號入座,一旦對號入座就荒唐和尷尬了。發現和表現靈魂的真實、情感的真實才是小說的精髓。


我寫《廢都》的時候,城裡人大多還是農民思維,到了寫《暫坐》的時候,城市已經越來越能體現得出城市化了。這兩部小說相隔20多年,莊之蝶和羿光是兩個不同時期的小說裡的虛構人物形象。他們所處的時代氛圍不同,精神氣質不同,面對自我與物慾的選擇以及面對女性和情感的方式都不同。他們身上有好的東西,也有不好的東西,如果要比較,那羿光更成熟、曠達了。這個人物是豐富複雜的,他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人人都不是非白即黑,就像生活在沼澤地裡一邊撲騰著,一邊沉淪著。


中國城市報:為什麼給這部小說起名《暫坐》,有哪些寓意?

賈平凹:小說並不僅是寫寫故事,也不是只有批判的元素,更應有生活的智和慧。


為什麼取名《暫坐》?西京城的暫坐茶莊,是小說人物活動與情節展開的主要場景,也成為小說取名《暫坐》最直接的解釋,但「暫坐」分明蘊含著更多的人生內涵和豐富意蘊。


人生就是「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呀!小說要表現的是社會,是人活著的意義:這群女子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是怎樣的?她們在經濟獨立後,又是怎樣追求自在、瀟灑、時尚和文藝範兒的?又是怎樣艱辛、迷惘、無奈和墮落的?


寫作關注的就是人類困境的問題。哪些問題困住了我們的身和心?是怎麼困住的?中國近百年來是如何走過來的?我們看到了多少歷史真相,看到了多少人性?又該如何前行?對於這些,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然後才能面對寫作。

作者:胡安華 張寶勤

相關焦點

  • 筆鬼書蟲賈平凹: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人生且暫坐
    從1986年的《浮躁》到1993年的《廢都》,從2005的《秦腔》到2020年的新作《暫坐》,賈平凹用樸實鮮活的文學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普通卻特殊的形象,講述了一段又一段平凡卻非凡的故事。有評論家認為,該作是賈平凹繼《浮躁》之後最能傳遞時代精神、最能表達現代人生活和情緒、最能揭示人生真相、最能代表其文學理想和精神追求的一部長篇佳作。小說的主題思想和藝術手法都有著很大的創新和突破,達到了賈平凹小說創作的新高度。
  • 賈平凹《暫坐》:比《廢都》更精彩,在欲望世界狂歡,人生且暫坐
    在複雜的內外部背景下,賈平凹版的「金陵十二釵」,個人的故事和群體的故事,在暫坐茶館裡相互交織在一起,上演了一段鮮花著錦,難掩內裡悽涼的女子眾生相。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03 賈平凹談《暫坐》在接受記者採訪,談及《暫坐》這本書時,賈平凹說:「小說並不僅是寫寫故事
  • 獨家專訪|賈平凹暢談新作《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
    在喜愛他的讀者眼裡,賈平凹的小說總是令人目不暇接,驚喜不斷。《古爐》裡那個善良淳樸且古怪精靈的狗尿苔還在腦子裡晃動著,《老生》裡又走出了墓生;《帶燈》裡閃著的亮光還在眼前揮之不去,《極花》又帶著迷人的芬芳撲面而來;《山本》的沉重壓得人還沒緩過勁兒,《暫坐》裡一群現代女人又說說笑笑在茶莊裡相聚了。
  • 賈平凹《暫坐》:自以為是堅實閨蜜團,其實不過是「塑料姐妹花」
    人生就是一場「暫坐」,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暫坐」。小說要表現的是社會,是人活著的意義,這群迷子又是如何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他們在經濟獨立後,怎樣追求自在、瀟灑、時尚和文藝範兒,又怎樣艱辛、迷惘、無奈甚至墮落,也是每一個人的狀態。
  • 賈平凹:讀《暫坐》,還是慢慢地讀著為好
    小說在主題思想和藝術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達到了賈平凹小說創作的一個新高度。6月8日,《陝西日報》記者專題採訪了賈平凹。記者:賈老師,您好!您的新著《暫坐》,是您的第十八部長篇小說。您在後記裡說,這部小說是您70歲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可見您花費了極大的心力。這部描寫女性群體形象的小說,是您小說創作題材中不曾出現的「新變化」「新面貌」,您的創作思想是什麼呢?
  • 後廢都時代,賈平凹還有多少能量?《暫坐》裡的女人們,給出答案
    之所以聊《暫坐》前,要說這些自己在茶莊的瑣碎經歷,是想說,我也曾像一個過客一樣,在茶莊裡暫坐,賈平凹寫的故事,我深有感觸。當然,賈平凹的故事講得比我精彩得多,他對女性命運的關照,自然也更深入。在西京城裡,有個名叫「暫坐」的茶莊,聚集了十幾位經濟獨立卻情感失意的都市女子,她們大都離異或不婚,在茶莊的來來往往中,演繹出了五味雜陳的人生百態。
  • 漂亮上進會賺錢的女人,沒有人能左右你的人生,賈平凹:太天真
    導演說,這個名字只是看起來文藝,風是時代,欲望是雨,而雲就是眾生。而賈平凹的最新力作《暫坐》,講的就是現代社會的浮華水面下,被欲望裹挾的眾生相。賈平凹創作過很多小說,是一位高產作家。他的作品曾斬獲了國內外的無數大獎。在他的小說中充滿了鄉土風,其中只有兩部寫的是都市題材,《暫坐》就是其中一部。這部小說賈老寫得格外謹慎,前後寫了四遍,前兩遍都作廢了。
  • 暫坐且喝茶,惟願清風生——賈平凹新作《暫坐》閱讀札記
    一、賈平凹·西京城對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西安城,賈平凹熟悉的如在家中。但他的十八部長篇,僅有兩部以西安城為背景:一是轟動一時的《廢都》,二是這部《暫坐》,前者以作家協會為圓心,後者圍繞暫坐茶莊鋪展。賈平凹深諳此理,有關商州的文學作品曾被解讀成地理人文書,《廢都》的對號入座,更是讓40歲時的賈平凹陷入無法「安妥靈魂」的混亂。近年來,且不說歷史題材的《老生》《古爐》《山本》,寫當代社會的《秦腔》《帶燈》《極花》,樁樁件件都有現實影子的,但大抵看不到地圖上真實的地名,惟「秦腔」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他的作品中一味地嘶吼迴蕩著,如詩經中的獵獵秦風,穿越三千多年,一直高唱到二十一世紀。
  • 後廢都時代,賈平凹還有多少能量?《暫坐》裡的她們,告訴你答案
    之所以聊《暫坐》前,要說這些自己在茶莊的瑣碎經歷,是想說,我也曾像一個過客一樣,在茶莊裡暫坐,賈平凹寫的故事,我深有感觸。當然,賈平凹的故事講得比我精彩得多,他對女性命運的關照,自然也更深入。,她們大都離異或不婚,在茶莊的來來往往中,演繹出了五味雜陳的人生百態。
  • 賈平凹:何為《暫坐》?‍暫坐到底為何而坐?‍人生是一場暫坐‍
    《暫坐》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暫坐」的茶樓,老闆娘將海若聚集了自己的一群閨蜜,十多個性格迥異但是積極獨立的都市女子湊在了一起,這群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女人,其實每個人都有被自己心中的執念所禁錮,她們表面看起來是在雲淡風輕的喝茶,但其實恰恰成為了世態炎涼社會的縮影。
  • 賈平凹新作《暫坐》全面上市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15日從作家出版社獲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賈平凹新作《暫坐》當日全面上市。賈平凹新作《暫坐》全面上市 作家出版社供圖《暫坐》是賈平凹創作的第17部長篇小說,是其繼1993年出版的《廢都》之後出版的第二部都市題材的長篇小說,也是賈平凹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女性視角小說。
  • 賈平凹《暫坐》來了,堪稱《廢都》升華版,堪比《紅樓夢》
    最近,賈平凹就出版了一本書叫《暫坐》,聽說風評很好很統一,沒有那麼多針尖對芒刺了,有的是已知世事的通達。賈平凹將自己的這本書稱為「人生中的最後一部長篇」,我想他的心一定極累了。作為城市題材的首部作品,充滿頹廢氣息的《廢都》,寫盡了西京城文人背後的荒唐事:那些纏繞不休的男女性愛,更像是賈平凹對頹廢人性的曝光。
  • 賈平凹《暫坐》:西京城裡的名媛,也是「塑料姐妹花」
    賈平凹《暫坐》的創作之路賈平凹是中國當代屈指可數的文學大家,因為其作品風格最具創新性,最具叛逆性,擁有最廣泛讀者的作家。 他也被稱為當今文壇的「鬼才」,一九五二年出生的作家賈平凹今年已經六十八歲了,常年活躍在文壇的他這次又帶著兩部新作品亮相在大眾的視野。
  • 賈平凹《暫坐》:一部都市麗人的交響曲,譜寫著各自的孤獨與心酸
    曾有人毫不吝嗇地說:在當代作家中,賈平凹的作品是一定要讀的,如果你有幸讀過被禁16年的《廢都》,那麼一定要讀這部剖析人性貪念的《暫坐》!但隨著市委書記、副市長等領導相繼落馬,給西京城內政商關係結構性與空間性產生了強烈的漩渦性影響,對「暫坐」茶莊以及海若、伊娃、陸以可、希利水、虞本溫、司一楠、應麗後、高來文、向其語、馮迎、夏自花等人的命運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 賈平凹《暫坐》,短短11個字,看透人生,一針見血,無話可說!
    賈平凹的《暫坐》,我讀了又讀,感慨了又感慨,原來賈平凹才是看透世事的那個作家,書中短短11個字,看透人生,一針見血,無話可說!我國有很多作家,但真正能看透世事的卻並不多,而賈平凹一定是其中的一個,素有「鬼才」之稱的賈平凹,每一本作品都有著獨特的視角,而這也讓他頗有爭議,一部《廢都》讓他被罵的差點住了院,從此以後,他飽受爭議,很多人認為他江郎才盡,直到2020年他的新作《暫坐》來襲,此時,大家才發現「他已不是當年的他,而他又還是當年的他」!
  • 人物專訪 | 作家賈平凹長篇小說《暫坐》的文化態度和對女性心靈的審視
    小說在主題思想和藝術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創新和突破,達到了賈平凹小說創作的一個新高度。近日,筆者專訪了賈平凹。您的新著《暫坐》,是您的第十八部長篇小說。您在後記裡說,這部小說是您70歲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可見您花費了極大的心力。這部描寫女性群體形象的小說,是您小說創作題材中不曾出現的「新變化」「新面貌」,您的創作思想是什麼呢?賈平凹:《暫坐》之前,其實還有一個小長篇《醬豆》的初稿,先修改整理出了《暫坐》,然後再修改整理出了《醬豆》。
  • 賈平凹《暫坐》:姐妹情深的這群女子,其實是「塑料姐妹花」
    很多人認識賈平凹,是因為那部遭16年被禁風波的《廢都》。這是他作品中,少有的城市題材。而如今時隔多年,賈平凹再次出版第二部城市題材小說《暫坐》。讀者等待許久,賈平凹的新作《暫坐》,終於跟大家見面。別的書稿寫兩遍,而《暫坐》他寫了四遍。他說過在他70歲之前,《暫坐》很可能是他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寫小說的靈感來自於,他幾十年常去的茶莊搬走了。茶莊在時,他一天要去喝兩次茶,一次是午飯前,一次是晚飯後。
  • 與賈平凹關於長篇新作《暫坐》的對話——面對生活存機警之心,從事創作生飢餓之感
    文匯報:西京城的暫坐茶莊,是小說人物活動與情節展開的主要場景,也成為小說命名為《暫坐》最直接的解釋,但「暫坐」分明蘊含著更多的人生內涵……請說說「暫坐」的豐富意蘊。賈平凹:人生就是「暫坐」呀,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呀。
  • 從《廢都》到《暫坐》,賈平凹筆下的都市女性到底想要什麼?
    爬過山,渡過河,過過坎,讓我們一起走進《暫坐》,感受一下故事裡的曲折離奇。之後,茶莊搬走了,賈平凹就有了創作的欲望。相比較《廢都》中描述的農村背景出身的女人們,《暫坐》則是表述了一群以都市為背景的女人們。
  • 賈平凹新書《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
    《暫坐》是賈平凹人生裡第17部長篇小說,也是他70歲以前的最後一部小說,與往常不一樣的是,這部小說裡沒有怪力亂神,沒有荒誕事跡,全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所展現出來的人生哲理,以至於這本書剛面世時便引起了一陣喧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