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行|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2020-12-17 河北新聞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強調,「凝心聚力持續全力抓好『三件大事』,加快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落地見效」。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積極作為、善作善成,扎紮實實把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協同推進成效顯著,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奠定堅實基礎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十三五」時期,我省積極作為,與京津一道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黨的十九大以來,我省把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確定為河北的「三件大事」,並提出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以此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如今,三大領域率先突破成效顯著,「四個定位」紮實落實,一批大的項目落地見效,引人注目的京張高鐵和大興國際機場已建成投運,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貫通,「軌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等一批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有力推動我省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區域空氣品質顯著改善;雄安新區規劃體系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重點片區和工程項目建設全面展開,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千年秀林」和「三校一院」建設加快推進;冬奧會場館和配套設施基本建成,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首都「兩區」建設步伐加快。

經過多年努力,《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中期目標基本實現,這為我們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遠期目標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但也要看到,在推進協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生態保護的管理體制尚需進一步完善,一些改革創新舉措還處於試點、示範階段,需要加快總結普及等。這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在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加以解決。

對標遠景目標要求,勇於爬坡過坎攻堅克難樹立必勝信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未來1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並對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從我省實際出發,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取得歷史性成就,雄安新區基本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和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示範區,河北『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全面落實,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新成效,形成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新的增長極」。這就要求我們,對標遠景目標要求,切實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堅定不移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任務,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新的突破。

從現實看,過去京津冀協同發展處在謀思路、打基礎、尋突破的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向廣度和深度推進遇到的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需要下更大氣力推進工作。在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堅定信心,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勇於爬坡過坎、攻堅克難,持續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推動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取得歷史性成就。

抓住重點凝心聚力,推動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落地見效

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牛鼻子」,積極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格局。一是突出「一個核心」,積極穩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緊緊圍繞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加快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以對接京津、服務京津為主線,精心培育一批規範高效、富有特色的承接重點平臺,在產業轉移中強化產業鏈的聚集作用和協同效果,增強產業轉移的針對性和承接平臺的吸引力與競爭力,實現整個產業鏈的共贏發展。二是實現「三大領域」新突破,持續加大交通、產業和生態建設力度。要加快建成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綠色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努力實現「軌道上的京津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推動我省產業優化升級,實現與京津產業協作互補向高端化發展;深化聯建聯防聯治,完善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和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好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和首都水源涵養區,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三是集聚先進要素,構建京津冀一體化大市場。破除制約協同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推動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統一開放、相互貫通的京津冀一體化大市場。四是積極參與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創新資源合理配置、創新主體布局優化與創新成果高效對接,實現創新資源開放共享、高效利用。完善區域協同創新的資源共享機制、創新人才交流機制、創新成果轉化機制等,通過與京津共建科技聯盟、科技園區等形式,採取政策移植、政策創新和政策突破等措施,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政策生態系統,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向我省流動,實現共享發展。五是借力非首都功能疏解,做好公共服務承接。以大專院校、醫院、科研機構為重點,推動京津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向我省延伸,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帶動我省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以建設雄安新區帶動冀中南乃至全省發展。一是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高質量規劃高質量建設,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全國樣板。抓好智慧城市、海綿城市、交通路網、水利防洪、市政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領域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加強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加快「千年秀林」建設,推進淨水護堤林、水源涵養林、生態經濟型防護林等白洋澱生態林帶建設。從制定規劃、搭建平臺、營造環境等方面集聚高端要素資源,吸引高端創新人才和精英團隊,引進國際一流企業、科研機構、大學等,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努力打造全國一流創新高地。對接和落實疏解項目清單,推動北京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事業單位等一批標誌性項目落地實施,借力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提升周邊城鎮化水平,實現互動發展,形成區域發展和城鎮體系新空間、新格局。二是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科學發展示範區,雄安新區發展建設中,必須打破傳統體制機制束縛,集納國內最新改革成果,成為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和示範區。要在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城市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建立吸納人才的激勵機制、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立多級聯動的生態環保機制、打造高效運行的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形成集聚高端創新要素的體制機制,探索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和機制,構建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制度體系。

以籌辦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高質量發展。一是高質量做好賽前籌備和賽中服務保障工作。全面落實「四個辦奧」理念,始終堅持高質量打造一流冬奧場館設施以及相關基礎設施,保障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安全、順利舉行;構建平賽結合、適度超前、互聯共享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抓好競技備戰和冰雪運動發展,高水平籌辦「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提升賽事服務和保障水平。以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水平攜手北京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二是發展後奧運經濟推動張北地區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冬奧遺產計劃,加強場館賽後綜合利用,發展賽事經濟、會展經濟、論壇經濟等;加大冰雪運動普及力度,大力發展冰雪產業和「冰雪+」產業,構建冰雪產業、旅遊文化產業和大數據產業等綠色產業體系;加大大氣汙染治理和植樹造林工作力度,建設張家口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國家級氫能產業示範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承載能力,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武義青 冷宣榮)

相關焦點

  • 天津濱海新區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今年以來,濱海新區持續釋放招商引資「強磁場」效應,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推進京津兩地高端創新資源要素聚集,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推動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進一步完善創新政策、優化創新生態、引進創新資源、集聚創新產業,濱海新區積極推動各項政策落地,制定出臺《濱海新區落實〈天津市支持重點平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實施細則》,推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相關企業職工教育、醫療、投融資、購房、落戶等新政策落地,為園區發展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撐。
  • 融入協同大局 書寫發展新篇
    這是2019年1月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科學判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省委省政府將「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列為舉全省之力要辦好的「三件大事」之一,帶領全省幹部群眾抓牢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深入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不斷增強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拓展領域、提升層次、深化合作,全面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薊州區領導蒞臨考察國泰創投集團
    來源:創商網隨著時間滑入2020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迎來了第6個年頭,今年全國兩會上,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再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根本的出路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一體化發展,北京自此開啟了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重大轉變,天津與河北承擔起了承接非首都功能溢出產業的責任,北京研發、天津轉化、河北製造,一個優勢互補的產業版圖正在這個廣袤的區域內重構。
  • 武清區域騰飛 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勢所趨
    如果說從城市空間勾勒出一座城市從現在到未來的嬗變崛起,那麼站在經濟發展浪尖上俯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強勢推進,無疑是城市空間戰略變革的優解。 城市空間的拓展和延伸,不僅呈現出城市重新速構後的特徵與形態,更帶動城市功能布局的演變與完善。
  • 科技創新聚優人才 致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央廣網天津6月28日消息(記者郭書瓊)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示範區、創建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如何促進科技創新、聚優人才、產業升級、空間統籌,使區域科研創新優勢轉化為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天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被提升到重大國家戰略的高度。
  • 金隅集團三年兩大步率先助力建材行業京津冀協同發展
    短短三年之內邁出兩大步,金隅集團以戰略思維和開放胸懷,以高遠站位和果敢擔當,順大勢、謀全局、創偉業,率先在建材行業助力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北京「四個中心」建設。協同京津冀勇於擔當打造建材行業領袖企業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著力推進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定,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業結構。
  • 協同發展京津冀 跨區布局中關村
    作為京津冀加速實現協同創新的積極探索者和引領者,中關村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推動作用。在中關村輻射帶動下,京津冀三地實現創新資源和產業對接,為全面落實創新驅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探索了新路徑——協同創新,是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基本理念和關鍵引擎。中關村,是京津冀加速實現協同創新的積極探索者和引領者。
  •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有效拓展數據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從大數據到物聯網,從雲計算到邊緣計算,數據產業方興未艾,技術正在不斷拓展想像力的邊界   當前,圍繞數據的開發與利用受到廣泛關注,誰能有效拓展數據應用的廣度和深度,誰就能佔據競爭的制高點      日前,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
  • 鞏固新時代軍政軍民精誠團結攜手共進重大成果 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
    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旗幟鮮明講政治,用行動踐行、用數據說話,紮實做好對口援疆各項工作,持續鞏固拓展對口援疆工作成果。要持續加大產業援疆工作力度,將富民興疆作為重中之重;要持續擴大科教援疆領域範圍,將團結穩疆、文化潤疆作為突出亮點;要持續用力選派優秀幹部援疆,為依法治疆、長期建疆注入不竭動力。要在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關照,千方百計為援疆幹部排憂解難。
  • 【觀察】京津冀:「一核」帶動 優勢互補 協同發展
    「十三五」期間,北京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以減量倒逼集約高效發展,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探索經濟發展從「量」到「質」的重大轉變,構建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推動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思享家】建設雄安新區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舉措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三年來,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各方面協同積極推進並不斷取得進展。但總體來看,特別是在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培育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方面,還迫切需要出臺和實施重大戰略舉措。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標誌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的重大突破,其意義非同凡響。
  • 習近平調研京津冀協同發展「金句」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1月16日上午,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仔細聽取新區總體規劃、政策體系及建設情況介紹。
  • 京津冀協同發展概念債券發行
    本報訊(記者 曹政)昨天,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發行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京津冀鐵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債券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為3+2年期,票面利率4.08%。這也是市場首單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概念債券。
  •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濱海新區打造「出海口」「產業區」「後花園」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濱海新區打造「出海口」「產業區」「後花園」】 各區風採 濱海新區「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濱海新區要深度實施重大國家戰略,打造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對於如何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找準位置,展現濱海作為,濱海新區發改委副主任吳秀山表示,濱海新區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歷史機遇
  • 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天津圖書館成果展開幕
    原標題: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天津圖書館成果展開幕 日前,由天津圖書館主辦的「櫛風沐雨結碩果 砥礪前行謀新篇——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天津圖書館成果展」在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館區拉開帷幕。
  • [網眼看發展]躍馬揚鞭自奮蹄 河北機場集團話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
    長城網 張欣 攝  長城網10月18日訊(記者 張欣 實習記者 胥文燕)河北機場管理集團委託首都機場集團管理已經1年多了,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呈現多方發力、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河北機場集團緊緊抓住協同發展的歷史機遇,自我加壓、策馬揚鞭,扎紮實實推進協同發展,持續提升河北機場服務保障能力。
  • 天津武清錨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目標 掘金京津冀協同發展金礦
    來源:中國經營報天津武清錨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目標 掘金京津冀協同發展金礦本報記者/顏世龍/北京報導「當前,武清面臨的所有機遇全部可以歸結到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上,這是最大、最現實的機遇。《決議》明確,到2035年,武清將基本建成經濟繁榮、安定和諧、生態宜居、社會文明、治理有效的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而對於「十四五」時期,武清將爭當京津冀協同發展先行示範區,並在協同發展、城鄉融合、民計民生、生態環境等多方面顯著提升。業內專家表示,武清地處京津之間,坐擁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區位、政策、環境等多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北京發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
    「發力」;到2020年北京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製造業企業……近日,本市發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到2020年,本市將攜手津冀,高質量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任務,初步形成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今年是邁向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的起步之年,本市提出了98條具體任務,逐項明確牽頭責任單位。目前,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各項任務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 打造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推動大灣區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傑在《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中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區域協同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打造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的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 「三界碑」作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百姓期盼
    「京津冀一體化」的類似提法已有多年,但歷史上本就分分合合的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至今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狀況依然不可同日而語。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使得這一區域再度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記者近日從三省市交界處地標「三界碑」出發,深入三地農村採訪,傾聽村民講述「三界碑」下發生的故事,梳理老百姓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