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冰河時代的巨獸——猛獁象》特展

2020-12-09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黑龍江省博物館 「每月一星」——《冰河時代的巨獸——猛獁象》特展。

人民網哈爾濱2月22日電 22日上午,黑龍江省博物館 「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七十八——《冰河時代的巨獸——猛獁象》舉行開幕儀式。

本次展出的猛獁象是黑龍江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在我國東北廣大地區沉積地層中,出土大量的、種屬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構成了著名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其中著名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遍布整個黑龍江地區。黑龍江省境內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具有化石量大、種屬豐富、生活習性差別明顯的基本特點,其中猛獁象為此動物群中最著名的動物之一。猛獁象又名毛象,猛獁是韃靼語「地下居住者」的意思。與現代象相比,猛獁象的體型更高大,一頭成熟的猛獁象,身長達5米,體高約3米,體重可達4~6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焦洋、宋天寧)

相關焦點

  • 《朝花夕拾》聽見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和它的「鎮館之寶」
    今天要帶領我們探訪國寶的是黑龍江省博物館自然部主任楊秀娟,讓我們跟隨著她的腳步走進黑龍江省最大的展示收藏中心——黑龍江省博物館,去了解一下這具猛獁象化石的前世今生。記者:走進黑龍江省博物館古生物展覽大廳,各式各樣的冰河時期的動物化石就展示在我們的眼前,當然這其中最醒目的就是松花江猛獁象化石,從他高大的化石身軀中,依然能夠看到冰河時期這一史前巨獸那種迷人的風採。記者:咱們走過的這個館,整體存放的都是古化石?
  • 冰河巨獸——披毛犀
    ▶  隨著美國動畫片《冰河世紀》的公映,主角長毛象(猛獁象)——曼尼的形象已經家喻戶曉。其實在第四紀晚期的冰原上還生活著一種巨獸,那就是身披長毛的最後的披毛犀。它與猛獁象、野牛等構成了北方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
  • 新疆首屆冰河時代化石展將在昌吉展出(圖)
    將要展出的猛獁象。唐紅梅 攝 唐紅梅 攝 電影《冰河世紀》中,一頭喜怒無常的猛獁象、一隻兇猛的劍齒虎和一隻對橡樹果有著特別嗜好的犬齒松鼠遇到一起,面對沸騰的熔巖坑、暗藏的冰穴和嚴寒的天氣,上演了驚險的旅程。 5月30日起至10月15日,在昌吉恐龍館,42具冰河時代的動物骨架化石齊聚,猛獁象、劍齒虎、普氏野馬等就在其中,他們將帶你重回「冰河世紀」,探索地球生命的演變。
  • 歷史紀錄片《冰河巨獸》:萬年前的世界格局
    地球上的生靈迎來了新時代-冰河時期。在這座失落的伊甸園裡,有著高過任何大象的勐獁象,齒長將近十八公分的貓科動物,還有某些迄今出現過最奇特的野獸。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我們得以揭露它們的生存和滅亡。《冰河巨獸》是一部英國BBC拍攝的科教紀錄片,講述了在大約八萬年前,冰河時期動物的生存壞境。牙齒如利刃一般的美洲劍齒虎;比任何大象都高的猛獁象;史上最大的熊——洞熊和最大的貓科動物——洞獅的爭鬥;以及原始人如何獵殺長毛犀牛。
  • 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中東鐵路大畫冊》特展(圖)
    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中東鐵路大畫冊》特展(圖)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15年04月02日14:26 人民網哈爾濱4月2日電(焦洋)4月2日,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行「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六十七期《中東鐵路大畫冊》特展開幕式。
  • 附圖:北美冰河時代滅絕的10種巨獸,那時候的動物真大
    直到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美洲獵豹、巨大的犰狳和巨大的樹懶都以北美為家。但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困惑於這些動物和其他體重超過45公斤的巨獸,為何在1萬年前滅絕。
  • 冰河時期的大熊貓 猛獁象是如何滅絕的?
    在所有的已滅絕動物中,除了恐龍,最為人喜愛的恐怕就是猛獁象——按照受歡迎程度,它們可算冰河時期的大熊貓。巨大的象牙和長毛讓人過目不忘,在很多藝術作品中,最後一批倖存的猛獁闊步走在寒冷的西伯利亞苔原上,雄壯中透著一股悲涼。
  • 冰河時期的七大巨獸,曾經和人類共存過的古生物
    冰河時期是指地球大氣和地表長期低溫,導致極地和冰河大幅擴展甚至覆蓋整個大陸的時期,地球形成以來至少出現過五次的冰河期。在恐龍時代以前出現了四次,而恐龍滅絕後的第五次冰河期又稱為第四紀冰河時期,開始於兩百五十八萬年前。此次冰河時期中地球處於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的循環。
  • 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每月一星」《鏤空銅帶銙》特展
    人民網哈爾濱4月28日電(焦洋)為迎接「五一」假期,展示龍江文化特色,4月28日,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館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六十八期《鏤空銅帶銙》特展。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鏤空銅帶銙》,1975年1月出土於黑龍江省綏濱縣綏濱三號墓,屬於「遼代五國部」的物質文化。
  • 威武猛獁象 吟嘯銅坐龍(美哉·華夏博物之旅)
    黑龍江省博物館   黑龍江省博物館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已經擁有90多年歷史。   1923年6月12日,為慶祝中東鐵路修築25周年,在哈爾濱的俄國人舉辦了一個大型紀念展覽會,並組建了東省文物研究會,附設博物館,也就是黑龍江省博物館的雛形。
  • 黑龍江省博物館舉辦《大山與高原——黃紹京油畫作品展》
    黃紹京油畫作品展。 人民網哈爾濱4月22日電(焦洋)為進一步促進博物館業界交流,讓廣大龍江觀眾領略到異域文化,4月22日黑龍江省博物館與安徽博物院合作,舉辦《大山與高原——黃紹京油畫作品展》。 本次展覽是黑龍江省博物館繼《潘玉良油畫特展》展出後的一個藝術延伸,如此大規模的黃紹京油畫作品展在黑龍江省舉辦尚屬首次。
  • 黑龍江青岡:建科學保護大業 揚猛獁象之風採
    原來,這些被水衝出來的「黑骨頭」,竟是冰河時期代表性動物——猛獁象門齒化石和披毛犀化石等!當地村民知道了這些隨處可見,卻長期被他們無視的黑色骨頭實際上是寶物後,便開始爭相挖掘。  由於當時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制約,化石被大量挖掘,甚至形成了眾多大小不一的「職業挖甲人」隊伍。德勝鎮65歲的趙某說:「十多年前,每當大雨過後,村裡的男女老少齊出動,溝下挖甲、溝上賣食物和工具,好不熱鬧!」
  • 非古人類狩獵 冰河期巨獸滅絕氣候變化是元兇
    專家稱非人類或疾病使其一萬年前消失   在一萬年前的冰河時代,北美大陸上到處都是巨獸的身影,如長毛的猛瑪象、牙齒鋒利的乳齒象、有著劍齒的貓科動物以及巨大的熊。但是幾千年間,這些巨獸就紛紛走向滅絕。許多專家認為是人類殺害了這些巨獸,去年8月,本報以《人類消滅了冰河期巨獸?》為題也對此進行了報導。但5月11日出版的權威雜誌《自然》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稱,一萬年前巨獸的滅絕是氣候變化而非人類或疾病導致的。
  • 猛獁象,為什麼從地球上消失了?
    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這些身披長毛動物形象,甚至成為了「冰河世紀」等一系列風靡全球的電影的主角,如《冰河世界3》等(2009)。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曾是地球歷史上分布最廣的陸地哺乳動物群,最繁盛時期是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
  • 猛獁象、披毛犀……北京自然博物館明起上演「古獸傳奇」
    6月9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想了解更多關於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的奧秘,那就趕快來到這裡開啟奇幻又神秘的探索之旅吧!
  • 史前巨獸復活計劃,日本取得新進展,未來真的有可能成功嗎?
    文/濤聲依舊史前巨獸復活計劃,日本取得新進展,未來真的有可能成功嗎?猛獁是一種史前巨獸,存在於冰河時期,大約生活在11000年前,它是石器時代人類的主要狩獵對象,滅絕於至今大約3700年前,這種史前巨獸擁有著非常長的獠牙,體重重達6350公斤,身高最高大約為3.3米,其滅絕的原因被推測為環境或者人類捕殺,不過它的名聲可以和霸王龍相提並論。
  • 209位「古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
    大連馬、猛獁象、披毛犀……209位「遠古巨獸」集體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今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館、大連自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在自然博物館臨時展廳(幼兒廳)開展。本次《古獸傳奇——大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特展》以「冷暖交替的第四紀」「大連地區的第四紀古生物」「化石骨架展示區」三個單元介紹第四紀的由來、劃分和氣候;大連地區第四紀的考古新發現、新進展等內容,並結合相關動物骨架及獨立化石標本,集中展示第四紀哺乳動物群。
  • 黑龍江舉辦《九歌圖》畫卷特展
    黑龍江舉辦《九歌圖》畫卷特展 2015-09-29 20:47:41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哈爾濱9月29日電(姚慶海 記者 劉錫菊)9月29日,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精品
  • 猛獁象復活無法逆轉已滅絕事實 保護大象更重要
    猛獁象復活無法逆轉已滅絕事實 專家認為保護現存大象才是更重要的事  冰河時代巨獸——猛獁象復生,似乎不再是夢想。兩位主講嘉賓指出,即使猛獁象克隆成功,也無法復興這一物種,更不能改變現在的環境,幾隻復活了的猛獁象無法逆轉猛獁象屬已滅絕的事實。我們與其寄希望於古生物再造技術,或憂慮與猛獁象同時代生活是禍是福,不如好好保護現在的物種和環境。
  • 原來大慶以前位於古大湖的湖底,探索大慶博物館,漲知識
    展區分四個單元:神奇的長毛巨獸在「神奇的長毛巨獸」這一單元,介紹長鼻類的起源與演化、猛獁象的分類與演化、還有大慶地區猛獁象化石的發現。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喜歡上猛獁象這個可愛的龐然大物。最激動人心的是12具猛獁象化石骨架浩浩蕩蕩的龐大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