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身修養,自覺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2020-12-19 馬朝陽說美食

黨的十九大報告標誌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而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有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代賦予教育的時代擔當。教師是教育之本,師德是教師之本。身為人師,就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自身修養,自覺追求高尚, 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1 為人為師,當以德立身,一生立德

「德性,謂性至誠者也」,德性,道德品行,指人的自然至誠之性。人,生來就具有社會屬性,所以必須接受道德的約束。背離道德,就會受到責罰。正所謂,人而無德行之不遠。為師更當以德立身、澤己及人。古人說,「師者,人之模範也。」在學生眼裡,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範性,教育者須先受教育,才能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帝王無德,昏庸無道,則江山易改。歷史案例有周幽王姬宮湦、漢廢帝劉賀、漢靈帝劉宏等。為官無德,權以賄成, 排除異己,殘害忠良,貪汙腐敗,魚肉百姓,亦難得善終。

典型案例有北宋奸臣秦檜、清朝巨貪和珅,抗日戰爭期間的汪精衛、周佛海,解放初期貪汙犯劉青山、張子善,十八大之後抓的大「老虎」等等。人若無德,不明大德,皆因有利而趨之,重利而忘義,戕害同胞甚至親人,國家有難、民族存亡之時,貪生怕死,甚至淪為世世代代唾棄的走狗、漢奸, 他們的人生會亮堂嗎?歷史案例有吳三桂,八國聯軍入侵時威海衛的中國士兵,八十年代駕駛米格-19 戰機逃到臺灣的孫天勤,2018 年的假疫苗事件等。可想,一個人沒有信仰, 沒有道德,會有多可怕和瘋狂?北大學子弒母案、復旦大學投毒案、衡陽 12 歲初中生殺人案,一系列的案例證明,道德在人的一生當中時刻不能缺位,缺失,人就會犯錯,甚至走向犯罪。陶行知先生曾說:「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為人師表,更應立德在先。

世上又有多少帝王,因為德不堅守,放棄初心,而荒廢社稷?秦始皇、漢武大帝、唐明皇、乾隆帝皆是典型的例子。世上又有多少精英,因為德不堅守,放棄初心,而荒廢人生? 一個能貪到上千萬的村級幹部;一個能撈到過億資產的科級幹部;一個倒下的馳騁商界的家電巨頭;甚至個別高層領導幹部,他們忘記了初心,忘記了德需終生堅守,以致最終身陷囹圄。為人師表,更應一生立德。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子吾日三省,一生修身立德, 方成至聖先師。身為人師,更當三省吾身,以德立身。修身立德永遠都是現在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2 為師,當以德立學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師的地位和職責,都賦予了教師的能方面更高的時代要求。樹人必先立德。古代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信,仁排在首位。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而古代士人安身立命之本,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素質「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亦排在首位。禮,即道德、禮儀。可見,自古以來,歷代賢人志士均以修身立德在先。所謂「厚德載物」,一個人只有德位相配,德才兼備,才能承載萬物,才能行之久遠 ;德位不配,沒有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沒有牢記為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再高的權位再多的才華也終究是一場空。有德無才,算是不才;無德有才,算是壞才;無德無才,算是廢材;德才兼備,方稱得上是良才。

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孫中山「努力向學,尉為國用」,錢學森「學成必歸,報效祖國」,中國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陳俊武院士攻堅克難時每每總說「國家需要」,等等,他們都是以德立學的典範。為師,當以德立學。學無止境,沒有誰會站在道德和知識的制高點。只有孜孜不倦的不斷學習,才能看到更高的自己。只有德才雙修,才不會出現左腳高右腳低的偏頗現象, 才能少走彎路,才能行穩致遠。為師「一桶水」也才能「給學生一碗水」。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高尚的道德情操養成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煉成的,品格的成就是在點點滴滴當中錘鍊來的。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為學者如此,為師者亦如此。

在我教小學三年級時,班裡有個學生很是聰明,各門功課都很優秀,就是上課總是跟周圍同學講話,作業做完,還愛給別的同學抄襲。後來通過幾次聊天式的談話,告訴他, 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人的一生當中,品德永遠排在第一位。上課影響別人學習,等於影響了別人的成長和進步;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但要有正確的方法,引導他如何正確去幫助那些不會做題的學生。慢慢地,他改掉了上課交頭接耳的小毛病,放學後,還會主動留下來幫同學檢查指導做作業。同學有題不會做的,也會主動去請教他。感覺得出,他因正確的幫助了別人而倍感自豪和快樂。

3 為師,當以德施教

新時代,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就必須堅持育人者必先育己、身不修則德不立的理念,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有教書育人的執著,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並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守得住三尺講臺。「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老師對學生的影響, 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教人先正己。為師,當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模範的言行舉止示範學生,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以德施教,寓教於情。在一次民俗文化活動中,班級被安排表演一個舞蹈節目。我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排練舞蹈。晚上排練完,為鼓勵他們,有時會走去檔口打包些糖水給學生們喝。有次,他們喝完糖水,一個學生突然問我:「老師, 你也累了不?我們給你捏捏肩吧。」然後幾個學生就上來爭先恐後地給我按肩。這就是愛的示範和傳遞。

孔子終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弟子三千, 賢人七十二,可謂桃李滿天下;孟子一生修身立德,視「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天下最快樂的事;近代「大先生」蔡元培、梁啓超、胡適、魯迅,當代「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的人民教育家於漪,以及「一生只為一事來」的邊遠山村老師支月英,他們無不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典範,師者的楷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為師之道既是一個自我成長之道,又是一個立德樹人之道。為師只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方能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相關焦點

  • 人民時評: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
    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人民時評)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  面對公開曝光的典型案例,廣大教師引以為鑑,明確行為規範,堅守行為底線,加強自我修養,自覺追求高尚
  • 「師者本心,不忘初心」師說師德師風活動之學為師者,以德鑄魂
    在我校大力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之際,學校黨委宣傳部推出「師者本心,不忘初心」師說師德師風活動,邀請部分教師代表暢談對師德師風的理解與看法,積極引導廣大教師不忘為師本心、教育初心,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譜寫我校教育發展新篇章!
  • 以德施教 以德立身
    辦好新時代師範教育,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培養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需要從師德養成、素質提升、政策引領、改革創新等多方面持續推動。聚焦立德樹人,培育厚德之師。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育工作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持續為黨和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 成風化雨 以德修身——淺談 21世紀的土建類高職院老師如何做到...
    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理想堅定、道德高尚的人群。正所謂:「育有德之人,要靠有德之師。」只有教師擁有良好師德,才能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作為一個成功的德育工作者,首先必須是一個學術方面的專家,自身要在學術上有所造詣,只有這樣,在行師道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地讓學生接受你,真正地讓學生得到有效的幫助。德學結合,成己達人,老師就應該在成就自己的同時,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傳達給學生,達到德育的效果和目的。
  • 以德修身,恪守師德——經開區達道灣鎮小學中心校召開師德師風專項...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自覺承擔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
  • 嚴以修身是組工幹部的立身之本
    原標題:嚴以修身是組工幹部的立身之本 今天的嚴以修身,既是中華優良傳統的弘揚和繼承,更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已經上升到黨員幹部應有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時代對共產黨人作風建設的新標尺,是價值觀層面作風建設的新境界。
  • 資中縣教體系統:舉行演講比賽 提升教師素質
    資中縣教體局負責人表示,舉行師德主題演講比賽,旨在引導廣大教師不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注重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
  • 立政德應當成為領導幹部的自覺追求
    原標題:立政德應當成為領導幹部的自覺追求 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 增強重德守廉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轉變領導幹部作風,重要的是提高領導幹部重德守廉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重德守廉,就是要注重品德修養,恪守清正廉潔,提升領導幹部人格魅力。中華民族歷來有重德的傳統。「人無德不立」「德不厚者不可使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這些名言強調的就是優秀思想品德對修身立業和資政治國的重要作用。
  • 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為師者必須以德為先。對於教師而言,即便學術水平再高、教學能力再強,如果師德師風不好,就不能算合格老師。因此,面對公開曝光的典型案例,廣大教師應引以為鑑,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同時這也啟示有關部門,在教師資格準入、招聘考核、職稱評聘、推優評先、表彰獎勵等一切環節,都要突出師德把關,嚴格執行師德「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