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譚萍實習生張畔核心提示|從沒學過拼音,娃娃「白板」進校園,學習能跟得上嗎?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在孩子上學前送他們去學前班,尤其注意對拼音的學習。「搶跑」學拼音,孩子學習真能「跑得快」嗎?
煩惱
提前學拼音錯誤發音更正難
「早知道不讓孩子提前學拼音了。」昨天,提起兒子上學的經歷,鄭州家長張女士直嘆氣。
原來,張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開學兩個多月,她已經被老師「約談」了兩次。「主要是說我兒子拼音發音有錯誤,不好糾正的問題。」張女士說,幼兒園大班時,擔心兒子上學跟不上,就提前讓孩子上了半年的學前班。「想著早學沒壞處,誰知學來的拼音發音不正確,幫了倒忙。」
張女士舉例說,比如拼音「o」的讀音,學前班教的是「wo」,老師說不對,「o」是一個單元音,因此其發音就是元音「o」。「給孩子糾正了很長時間,他到現在有時還會讀錯。」
調查
一個班裡近半孩子提前學拼音
「我們班裡,有幾乎一半的孩子都提前學過拼音,上過學前班。」鄭州市某小學一位不願具名的語文老師說。「上課一教拼音,很多孩子直接就讀出來了,不過這讀音是五花八門,我得一個個糾正,也是很頭疼。」
該老師表示,提前學過的孩子剛入校時,的確比沒學過的學生作業板書工整,但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學過的孩子沒有沒學過的孩子課堂注意力集中,作業板書甚至也會退步。」
鄭州某幼兒園大班的一名老師也告訴大河報記者,去年寒假過後,她班上竟有近10個孩子退園,理由就是去上學前班了。
聲音
學拼音不必「搶跑」實際影響並不明顯
「拼音沒必要提前學,它只是一個學習工具,家長們過於擔心了。」有著10多年小學語文教齡的李老師說,對剛入校的孩子來說,拼音確實不簡單,但如果家長和老師過度關心孩子們對拼音掌握的情況,反而會挫傷孩子們剛入學的學習新鮮感。
「其實,在學漢字的時候,孩子們還會再使用拼音,而我們老師也會注意再對學生們的拼音學習進行鞏固,掌握拼音,對孩子來說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李老師說。
據了解,上海市教委曾委託華東師範大學開展了「小學低年段漢語拼音學習效果」專題調研。調查顯示,到二年級結束時,兒童能正確拼讀漢語拼音,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會查閱字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調研發現入學前是否學過拼音、課外是否參加拼音補習在入學初期對測試成績稍有影響,這種影響到二年級期末逐漸趨於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