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我的最後一次告別……

2020-12-21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林Sheen,ID:gh_ace8923750a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一大早的活動火急火燎,生怕把活動搞砸了,提了十二分的精神,即使只睡了兩個小時,沒有吃早餐,也還是異常亢奮地把活動主持下來了。

等到我靜下來,困意襲來之時,我才突然想起來:阿妙最後一天在崗了。

突然間,困意又全無了。起來跟阿妙一起泡了一杯咖啡,喝著提了神,然後,跟阿妙一起去收拾了活動場地,又幫阿妙拍了一段跟創業園的告別小視頻。

嗯,好吧,是的,告別。

原本我以為自己早已是鐵石心腸了,理性得可以冷眼看待世間的風雲,但是離別的力量無窮,擊潰了一層層偽裝的盔甲,直抵內心最柔軟處。

時間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東西了,遠遠超過人心。它不容置疑,更不偏向任何人,它不留情面也從不猶豫,會帶走我們身邊任何一個人。

大家一起聚了個海底撈,看了個電影,算是阿妙的送別宴了。我很清楚的記得,電影有一句話:「這裡的馬路太乾淨了,留不下我的腳步。」

在腦海裡記下了這句話後,對於同事接二連三的離開一下子就釋懷了。我的「馬路」好像也是乾淨得「一貧如洗」呢!

我只能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都只能看到煙。

坐公交車的時候總是昏昏沉沉,睡意時不時襲來。在後半程突然醒來的時候,望著車窗外不斷後退的街景,經過一段一時想不起名的道路,看到滿街穿梭的電動車。

生活不易,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奔忙。離我而去的三兩同事又何嘗不是呢。只是,我不知道她們在轉身離開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這個城市的冬天。

在我跟她們的離別話語中,有幾句話一直沒有說出來:

在我們年輕的的時候,有一件事很有興趣去做,那就去做吧,不要瞻前顧後,不要害怕失敗。某一天我們坐在陽光溫暖的午後,某一天我們坐在月光朦朧的窗前,當我們已不再年輕,當我們望著窗外人來人往的街道,當我們看著窗外飄來的落葉,我們會憶起往昔,會想起曾經去吃過的海底撈,會想起年少時做的每一個決定,想起曾經的夢想,會有遺憾也會有圓滿,那就夠了吧。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些一念之間心之所向的念頭,給我們平凡人生留下的點點滴滴。

突然間又意識到,時間真的很寶貴,所以真的別再為已經離開的人停在原地了,人可以回頭看,但不能往回走。

我知道過去這大半年沒幾個人過得順心如意,吃了苦,受了委屈,流了淚,扛了壓力,把生活的不容易全都淋漓盡致地體會了一把。

每個人也有扛不過去的錯覺,也有想放棄的時候,但到了後來你會發現,時間會帶走糾結,帶走憂傷,帶走曾經以為天大的事情,再難的坎兒,也終究會過去。

所有的坎坷和境遇都有意義,時間不會白白走過,要麼讓你成功,要麼讓你成熟。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如果可以,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冬天雖至,但你我的夏天不曾結束,陽光依舊耀眼。

我希望,在這座城市裡,有我的故事,有你的故事,有她的故事,希望,我們的故事,這個冬天不會是結局。

最後,我算是想明白了: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並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這波不虧……

相關焦點

  • 《漫長的告別》:每一次告別,都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
    《漫長的告別》作為錢德勒的代表作,也是其風格的集大成者,是他在去世前的妻子病床邊照顧期間寫成的,也寄寓著對摯愛漫長的告別的心情。《漫長的告別》講述了一個叫馬洛的私家偵探,在一個酒吧門口偶遇了一個優雅有禮的酒鬼特裡,處於直覺的信任,馬洛把特裡帶回了自己的家,卻也因此陷入了一連串謀殺案。
  • 皮什切克:退役後希望返回波蘭,不希望多特為我舉辦告別賽
    皮什切克接受《踢球者》採訪時談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表示明年退役後希望返回波蘭,並且不希望多特蒙德為他舉辦告別賽。圖片來源:ruhrnachrichten退役後希望返回波蘭「退役後我在波蘭有具體的發展計劃,並且我已經將計劃推遲了一年。我希望能夠返回我的老東家(LKS Goczalkowice)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共事,在那裡我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去照顧和培養一些年輕孩子們,我們在2019年建立了青訓學院。」
  • 網易雲熱評:最後一次見面,我與他告別,他拉著我的手說……
    八個月前的那個早晨,我與他告別,我說,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了。他不以為意的拉著我的手說,下次你來這裡,我帶你去吃好吃的。八個月了,他還在那裡,過他的生活,我在這裡,度我的日子。我們不再是我們。這世間本就是日出日落,寒來暑往,人聚了,人又散。
  • 和高以翔最後一次說再見,陳喬恩焦俊豔發文告別,讓人有些心疼!
    相信很多網友和我一樣,心情都是非常沉重的。原本高以翔在娛樂圈就是非常紳士的男生,沒想到一場意外,讓他永遠和大家說再見。他的所有過去都定格在了11月27日,而在12月15日,他要完完全全和大家說再見。對於很多網友來說,現在都不敢接受他去世的消息,而對於高以翔的明星好友來說,更是非常痛心。
  • 2020年7月最後一天,告別今天,也希望早日告別疫情!
    2020年七月的最後一天,又是煙雨濛濛的一天!因為今年的疫情原因,每次告別過去的一天、一周、一月,小編就覺得我們在走向新生,未來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自從新冠病毒去年12月在我國爆發至今已有八個月,春節那時,小編第一次感受到整個國家的緊張,以及迅速的應對,當國外形勢愈發嚴峻,小編就不得不感慨,我出生在了中國!今天更是得知「31省連續三天新增確診超百例」消息。
  • 2020年7月最後一天,告別今天,也希望早日告別疫情
    2020年七月的最後一天,又是煙雨濛濛的一天! 因為今年的疫情原因,每次告別過去的一天、一周、一月,小編就覺得我們在走向新生,未來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 一代天后梅豔芳最後一次登臺告別演唱會身穿婚紗,只因不留遺憾
    這個叫梅豔芳的女人,穿著婚紗站在舞臺上,舉報了她人生中最後一場告別演唱會,但沒人知道,婚紗下面是一層層的紙尿褲,此時的她已是宮頸癌晚期,癌症已經爬滿了她的全身,可她為何要執意要穿著婚紗在世人面前最後一次亮相呢?
  • 記一次遺體告別儀式
    我心裡一驚:這麼早來電話,肯定是有重大的事情!過了會兒,老公說,一個親人(是他的旁系親屬)去世了,準備請假回家。老公神情悲哀地說:上個周末回家是喝滿月酒,還很開心的。這次回家,感覺好難過。我無法體會他的難過,因為那個親屬,我也只見過一兩面。
  •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有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雲邊有個小賣部》時隔五年,張嘉佳又帶著自己的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重新歸來,書中寫到: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 和你的最後一次旅遊,也是你最後一次陪我,再見不知何時
    還記得,到現在我都不曾忘記過,和你的最後一次旅遊,你說的每一句話,你交代我的事情,我雖然都假裝不在乎,但是其實我每一句都記在心裡了,我知道你走了之後,我就是一個人了,一個人做很多的事情,再也沒有人陪在我身邊了,當我想你的時候,我還是見不到你,就算是當我遇到了困難的時候,我也只能一個人了
  • 一次錯誤的告別,一生永遠的遺憾——《錯誤的告別》
    說一聲告別,就是死去一點點。如果本已摻雜痛楚的告別,是一次錯誤的決定呢?如果這不該選擇的告別,導致了令人追悔莫及的後果呢?在這本書中,麥可·康奈利選擇讓博斯再次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不止一次的錯誤的告別,以及這些告別之後帶來的悲傷故事。 《錯誤的告別》時間點發生在博斯從洛杉磯警察局退休之後,但閒不住的他選擇成為一名加州新晉的私家偵探,以及警局「臨時工」——非正式預備警官。
  • 生命是一趟有去無回的車,人生最痛苦的莫過於最後一次告別
    此生和無數人有無數次的告別,但和母親的最後一次告別,卻最令我肝腸寸斷。母親去世整整十二年,我一直記得那個悲傷的夜晚:二0 0六年三月十九日,農曆二月二十,晚上八點二十八分,我親愛的母親離我們而去了。我不知道,這是我母親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句話,在我善良的母親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對我們最後的祝福和感謝。在母親卑微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苦難是她的力量不能抵抗得了的。但「神」的力量卻無窮得很,不識字的母親是信奉神的。雖然她可能從來沒有得到過神的佑護,但母親從心底裡是希望通過她這個行將離世的老人對神的祈禱,留給後輩們哪怕一星半點的保佑。
  • 什麼才是人生最好的告別:最後的告別
    彌留之際,最大的願望是能在自己尚有意識的時候給家人幾句囑託,哪怕看親人最後一眼也是最好的告別。但現世可怕的過度醫療居然把老人們進行最後告別的時刻也剝奪了,見老人最後一面的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至親,反而是冷冰冰的醫生,這樣走完一生的確證明人生不值得。
  • 「餘途閃小說」告別是一次刻上休止符的聚會
    告別是一次刻上休止符的聚會餘途閃小說★★★★★老愚在離開市中心的路上,他趕過去與他做最後的告別。以前每次他與他告別,他都會對他說:「等我,下次來看你。」這次終是最後一次。趕來送他的人很多,若是從茫茫人海中分離出的數量看,這人數又不算多少。終歸能做最後告別的都是有緣人。數年前,他倆參加一個聚會,他總是對老愚說說:「老愚啊,我恐怕是活不過今年啦!」
  • 最後一次給母親做飯
    【原創】《最後一次給母親做飯》     作者:山間溪流   一九九四年,我和愛人回家看望母親。我們見到母親後,感到她明顯地消瘦了,而且腦子有些糊塗了,例如她把我寄給她的錢從箱子中拿出來,只是說寄的不少,錢夠花了,但不清楚有多少錢,從柜子中拿出吃剩下的肉已經發臭了,她也不知道。看到此情景,我心如刀割,我的心在流淚,在暗自哭泣!
  • 李敖公開信邀友人仇人作最後告別 見證人生謝幕
    海外網6月15日電 83歲作家李敖罹患腦瘤,自曝只剩3年可活,日前又因放射性治療導致免疫力下降,感染急性肺炎住院,經紀人鄭乃嘉13日公開一封李敖親筆信,他在信中坦言想在最後時間,想和家人、友人與仇人再見一面,作個告別。
  • [冒險島]最後告別冒險.大海龜
    冒險一直給我帶來快樂!他不僅只是遊戲......今天.又用淚告別的一位兄弟,看著他我想起了以前,曾經在勇士那時那裡很多人我們兩個都是乞討者到處要錢!當有個人扔了1袋的金錢下來時我們兩一起衝了過去!可惜我沒撿到.我哭著有向那個扔錢的人要!可惜他一直沒給我!後來他看見可憐就把撿來的錢分了我一半!我高興著看著他笑了笑!他加了我好友我們從此一起冒險!
  • 醫生臨終央求捐角膜:讓我最後一次救人
    醫護人員向陳德權遺體告別。許哲攝中新網南京8月7日電 (記者 劉林 通訊員許哲王之枚) 「我是醫生,我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讓我最後一次救病人吧!」陳德權妻子江雪春回憶說,陳德權把老母親叫到病房,做她的思想工作,他對老母親說:「媽媽,從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一天開始,我就想在醫學上有所貢獻,這是兒子長期以來的願望。你就同意我捐獻吧,不要讓兒子帶有遺憾離開這個世上。」在陳德權的極力勸說下,家人和親友同意了他的想法。原本陳德權想將自己的全部器官都捐獻,可由於癌細胞的侵蝕,身體器官已不太適宜捐獻,最終他決定捐獻出身體唯一完好的眼角膜。
  • 生命中的告別儀式
    老媽說:「外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了,前年不小心摔到了手,拿東西總是發顫;去年不小心又摔到了腰,走路都走不直,她總是害怕會發生其他的事情,她捨不得她的兒女子孫們,見一眼總是少一眼,況且一年難得見一次面」 老媽說完也會紅了眼眶, 她說人老了,就是這樣,捨不得這捨不得那…… 」 我們每去一次就要經歷一次重逢,同時也要經歷一次離別
  • 最後一次,讓我們致敬阿森納主帥溫格
    5月7日凌晨,阿森納對陣伯恩利,溫格的最後一個主場比賽——告別的時刻,終究還是來了。22年了,溫格揮手告別。比賽剛剛進行到第90分鐘,主裁就迫不及待地吹響了終場哨。阿森納和伯恩利的比分定格在了5比0。隊員夾道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