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隻擺巨型豐字迎國慶 船長:盼來年風調雨順!
時間:2020-09-28 20: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船隻擺巨型豐字迎國慶 船長:盼來年風調雨順! 28日下午,壽光羊口碼頭船影綽綽,40艘漁船滿載而歸,陸續駛入港口。碼頭上15部起重機緊張而有序的同時作業,將捕撈的魚卸船裝車;車輛則馬不停蹄運往華融海洋生物車間內加工成產,車間內燈火通明,徹夜未休。據
原標題:船隻擺巨型豐字迎國慶 船長:盼來年風調雨順!
28日下午,壽光羊口碼頭船影綽綽,40艘漁船滿載而歸,陸續駛入港口。碼頭上15部起重機緊張而有序的同時作業,將捕撈的魚卸船裝車;車輛則馬不停蹄運往華融海洋生物車間內加工成產,車間內燈火通明,徹夜未休。據壽光華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玉堂介紹,當晚4條成產線同時開工,加班加點,預計24小時生產量達到1500噸,「還有大批漁船返航中,我們將加足馬力生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現場採訪時,一位老漁民介紹,今年魚品大豐收,又趕上臨近雙節,羊口碼頭上熱鬧非凡。「但漁船像今天這樣大面積回歸,也還屬罕見,算是喜迎國慶的一份獻禮吧。還有不少船隻正在回程中,看這形勢,今年漁業豐收可期。繁華起來、流動起來,這是老漁港應有的景象,我感覺,這就是羊口漁業興盛的一個標誌。」
壽光市羊口鎮自古便是漁鹽重鎮,船隊規模和捕撈力量、漁業規模曾稱雄齊魯,素有「齊魯船老大」之稱。前些年因漁業產業鏈斷裂,導致大量產業人口迅速流失、捕撈船隊無法回家卸貨,羊口一度進入「有船無魚」的境地。為改變當時現狀,羊口鎮黨委政府全力推動實施經略海洋戰略,在更高層次上重塑羊口漁業產業優勢、發展壯大海洋經濟,多措並舉迎接「漁民回歸」。
以產興城、以城聚產、港產城融合。2019年初,羊口鎮黨委政府把漁業回歸和振興作為「一號工程」,部署實施了海洋生物精深加工、水產品市場大型冷庫及特色旅遊等漁業系列工程規劃,打造全鏈條漁業的現代化海洋產業,實現向漁業名鎮和海洋強鎮的轉型。經過多方面調研、論證,組建壽光華融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
華融是一家集魚粉魚油加工、銷售、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於一體的海生物製品加工企業。其中,魚粉生產線設備總投資超過5000萬人民幣,採用世界一流生產工藝和全國一流的全封自動化溼法魚粉生產線和魚油加工生產線,並配備有全國最先進的有組織廢氣除臭系統和無組織廢氣除臭系統,共擁有4條500T/24H魚粉魚油生產線,每日可生產480噸魚粉和80噸魚油最大產量,日最大產值能達到500萬元。未來還將増加水產品深加工、酶解魚溶漿、精煉魚油等多樣化產品生產。
「項目年可產5.3萬噸優質魚粉、3000噸魚油。項目技術從丹麥引進,是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漁粉、漁油加工技術,已實現15萬噸製冰,後續完善肉骨粉生產,年產值可達5億元。同時,項目還配套了先進的環保工藝,投資3800萬元,對廢氣、廢水進行集中處理,可以達到車間無臭味、廠外無異味,完全清潔化生產。」王玉堂介紹。
同時,華融投資3000萬元,建成模為每天生產500噸製冰及10000噸冰庫項目,採用國際最先進的二氧化碳作為製冷劑,環保、節能。二氧化能碳大氣臭氧消耗潛值ODP=0,全球溫室效應潛能GPW-1。無毒,對人員、食品無危害,不可燃,具有優良的傳動和換熱性能。整個系統為全自動控制,製冷系統實現機組的全自動運行,出冰、運冰、儲冰、碎冰均實現全自動化。
羊口鎮黨委書記田太卿表示,漁業、航海產業貫穿了整個羊口的發展歷史,不論是文化淵源還是發展基礎,羊口都具備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羊口鎮以優化城鎮經濟布局為導向,以產業聚集提質為突破,不斷完善機制,深度探索臨港產業結構,全新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模式,部署實施了「漁業回歸、鹽業轉型、精緻文旅、特色康養、職業教育」五大特色產業體系和「多式聯運物流、高端製造產業」兩大支柱產業布局。
「有船無魚,有貨無倉,這是多年來羊口港的現狀。看到這種景象,感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這是漁業振興的一種訊號。漁業振興了,老百姓就振興了,我們就找到根了。」一位正在卸船的老漁民說到,「我們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完善服務措施,吸引更多漁民回歸;也希望更多的漁船、漁民支持羊口經濟發展,因為這是咱家門口的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