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中的「人間」是什麼意思?

2020-09-03 王庶文講壇

今天開始我們要討論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哲學作品,就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這部書看上去很通俗,內容也不多。但當我們還原到王國維的生活時代,認真閱讀的話,會發現《人間詞話》並不簡單。

也正因為如此,「王庶文講壇」會以《人間詞話》為由頭,將幾部中外的哲學作品串講一遍,大概有:休謨的《人性論》、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普羅提諾的《九章集》、張慧言的《詞選》、劉熙載的《藝概》等等。

歡迎您持續關注,持續學習。

說起《人間詞話》永遠繞不過去的彎是對它名字的解釋、在中國古代給所謂的「詞話」取名是有著傳統規矩的。我們來看清末三大詞話,也就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況周頤的《蕙風詞話》和陳廷焯的《白雨齋詞話》。

況周頤晚年字號蕙風詞隱,所以他的詞集和詞話就叫做《蕙風詞》和《蕙風詞話》;陳廷焯的書齋名字叫做白雨齋,他的詞集和詞話叫做《白雨齋詞存》和《白雨齋詞話》;我們再來看看王國維的詞集,居然叫做《人間詞》,他的詞話又叫做《人間詞話》。


有了這層邏輯推導王國維所謂的「人間」,可能並不是我們日常理解的那個「人間」。那麼王國維的「人間」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真的會有人會給自己取「人間」這樣奇怪的字、號嗎?

其實我們只要將視角回歸到晚清,就會發現「人間」這個詞並不來自中國,而是源自日本,含義有:人、人類、人性這些意思。王國維在寫《人間詞話》的時候,正在學習康德、尼採、叔本華等人的哲學,他的精神狀態完全沉迷在人生、倫理、美學裡面。

另外一方面的證據則是王國維在留學日本期間寫過一篇短文,題目是《人間嗜好之研究》,當我們把全文讀通以後會發現這篇短文的題目完全等同於《人的嗜好與研究》。

所以我們可以推導出《人間詞話》的「人間」其實就是「人」的意思,硬要翻譯成白話文那麼可以叫做《人的詞話》。那麼這個「人」又從何而來的呢?我們很有必要清晰一點: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因為要從康德、尼採、叔本華說起,而這些人的問題又要從柏拉圖和印度婆羅門宗教開始。

這就如同我在文中一開篇說到的,如果您以為《人間詞話》只是詞的賞析和介紹,就太低估這本書了,這本書雖然只有二十來頁,但內容很深刻,讀者需要精通中國古典文藝基礎和西方哲學,才能算勉強讀懂。

所以我一直反對很多學校將《人間詞話》列為中學生語文標準課外讀物,這除了刁難中學生之外,還凸顯出了中國教育界有著一大群無知的人。面對如此之難的經典,「王庶文講壇」力求用最精煉、簡短的方式為大家介紹《人間詞話》。

當然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一點疏通整個理論,所以明天我們將進入第一道前菜《人間嗜好之研究》。

相關焦點

  • 《人間詞話》人間值得
    作為一本詩的讀書筆記,《人間詞話》可謂是頗負盛名。朱光潛先生認為它是朱光潛先生多年來讀過最為精到的;王攸欣認為《人間詞話》寥寥幾萬字,卻比朱光潛洋洋灑灑百萬字的「體系建樹在美學史上更有地位」。而《人間詞話》之所以影響力很大,作為一個對古代詩詞感興趣,正開始踏上詩詞背誦這條最基礎之路的作者來說,最應該拜讀的就是這本《人間詞話》,也最應該靜下心來體會王國維所言的讀書三種意境。
  • 《人間詞話》裡的"人間"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哲學性思維
    回到《人間詞話》上看,他的詞為什麼具有人間性,這是創作和理論的相融合,從理論走到人間這個實際,揭示了人間詞話真性情、人類意識、啟蒙意識和文學革命的內在特色。《人間詞話》的接地氣就表現在&34;與&34;的時間。&34;也就從此表現出來。
  • 幻書啟世錄人間詞話攻略人間詞話技能玩法分享
    幻書啟世錄手遊中很多小夥伴不知道人間詞話技能玩法,也不清楚幻書啟世錄人間詞話該怎麼玩,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幻書啟世錄人間詞話攻略;幻書啟世錄人間詞話攻略;推薦理由∶—援護強力奶媽—治療平緩不會溢出
  • 【品味書香】《人間詞話》話人間
    永組在線將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六名選手的讀書心得展播分享,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是獲得一等獎的作品《<人間詞話>話人間》。傅雷在家書中就曾對傅聰說,肚裡要不是有上百首詩幾十首詞,《人間詞話》是讀不懂的。《人間詞話》是百年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美學經典。王國維先生以簡雋明晰、深入淺出的條分縷析,講透了中國古典美學精髓。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文/子勤讀了三周的《人間詞話》,仍沒能把書中的精華細細品味,這樣的經典非靜下心來不能讀的,只是感覺時間逝去匆匆,還沒讀懂,窗外又是雞啼鳥鳴,天色漸明之際,只能放下書來,去上班。我本來就是一個詩詞小白,讀不懂詩詞,看不懂古文,對中華國學的經典著作從來都是敬而遠之的。
  • 《人間詞話》第一則
    王國維《人間詞話》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稱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第一則。在他的原稿中是第三十一則。王國維在最後整理的時候才將這句話放在了第一則,作為他「境界」說的一個總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詞」這種文學體裁,它的最優秀的標準就是境界,有境界的作品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自然也會有出彩的句子。五代和北宋時期,「詞」這種文學體裁之所以冠絕中國這一千多年的文化,就是因為它們境界高。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文/子勤讀了三周的《人間詞話》,仍沒能把書中的精華細細品味,這樣的經典非靜下心來不能讀的,只是感覺時間逝去匆匆,還沒讀懂,窗外又是雞啼鳥鳴,天色漸明之際,只能放下書來,去上班。 我本來就是一個詩詞小白,讀不懂詩詞,看不懂古文,對中華國學的經典著作從來都是敬而遠之的。
  • 讀《人間詞話》有感《人間詞話》讀後感1700字
    而他於詩詞方面造詣頗深,最大的成就便是《人間詞話》,今之眾人也對之推崇備至。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乃是一本文藝批評,薄薄一冊,可見其中之睿智閃光如閣樓裡高高懸著的幽微的光芒,等待後生探尋。其中詩詞信手拈來,成竹於胸,可見王國維先生底蘊之深厚,積澱之驚人。
  • 《人間詞話》賞析
    給大家推薦一本晚清以來,中國最負盛名的美學經典的著作—《人間詞話》人間詞話的作者是王國維。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人間詞話》是王國維關於文學批評的著述中最為人所重視的一部作品,也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被人們譽為古典文學批評裡程碑得作品。他集中體現了王國維得文學美學思想。王國維是在接受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
  • 王國維《人間詞話》經典名句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作於1908~1909年,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人間詞話》,近代中國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中國詩話、詞話發展史上堪稱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全書觀點新穎、立論精闢、自成體系,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人間詞話》| 評的是詩詞,話的卻是人間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品評晚唐五代到南北宋代詞人及其作品的書,他是一位近代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被稱為新史學的開山,歷史上對於這位半百歸天的偉大學者從來沒少過爭議。李叔同的出家,周作人的變節,王國維的自殺,被傳言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三個謎。寫《人間詞話》的時候王國維29歲,正處在一個學者研究生涯的黃金年齡,他的狂傲、大膽、真性情,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 人間詞話_藝文志_中國環境
    譬如王國維在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間詞》與《人間詞話》,這兩者又構成互相印證的關係。他的詞作成就在於境界的開拓,而境界也正是《人間詞話》所著力強調的。  作為古典文學的詩詞來說,已經與現代人的生活漸行漸遠。但是王國維所提倡的詩詞境界說,卻為世人所熟知,這恐怕也是《人間詞話》受到世人關注的原因。
  •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三種意境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他的《人間詞話》在學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其中《人間詞話》裡王國維提出人生三大境界的這一說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境界出自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了天涯路。
  • 《人間詞話》:藝術作品的「境界」應該如何體現?
    經過兩個多月的兜兜轉轉,我們終於來到了這裡,實在是不容易,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目的就是為了弄懂《人間詞話》。我們從《人間詞話》出發,經歷了叔本華、康德、休謨、柏拉圖,最終又將回到《人間詞話》。《人間詞話》絕不是初高中語文老師口中說的那樣好懂,它背後有大量的哲學邏輯,如果太早的讓孩子接觸這本書,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對待經典作品,千萬不能只是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今天的內容將是「王庶文講壇」-《人間詞話》內容的最後一篇內容,希望這兩個月的學習對您有所幫助。
  • 《人間詞話》:一切景語皆情語
    《人間詞話》是一部在學術界享有盛名的文學批評名著,由著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所編著。《人間詞話》也是我國學術史上第一部用西方文藝理論來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著作,這本書自出版以來就很受人們的喜愛。著名的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道:「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
  • 《人間詞話》的前菜:《人間嗜好之研究》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知道了:《人間詞話》是一本很深奧的哲學經典,並不適合中學生閱讀。要想真正的理解《人間詞話》必須從叔本華、休謨、康德、柏拉圖以及印度婆羅門教入手。接下來幾天,「王庶文講壇」將會為您提供一道開胃菜:《人間嗜好之研究》,先把這篇短短幾千字的文章弄懂了,我們才能繼續《人間詞話》的內容。
  • 議《人間詞話》的得失之處
    王氏靜安,清末民國人,而立之年,寫的一本《人間詞話》,在當時清末那個大牛輩出的時代,這本卑微的詞話其實並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時過數十年,真正的有很多人開始研究這本書,然後寫一些箋注,然後和關於這本書的一些著作,開始使得這本詞話的地位逐漸提高。時至今日,此書儼然已經是相當相當著名的國學經典了。
  • 《人間詞話》中的三重境界,對我們的意義究竟有多大
    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知名學者,他的代表作《人間詞話》,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詩詞的人。《人間詞話》中的三重境界,對我們的意義究竟有多大?《人間詞話》這本書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它所凝縮的那三重境界了,這三重境界,每個人的理解不一,以下僅代表個人想法。
  • 《人間詞話》讀後感
    《人間詞話》讀後感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詩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各人所道的"境界"含義有所不同,有的指某種界限;有的指某種造詣程度;有的指作品內容中的情或景;有的指作品內容中的情和景的統一;就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的"境界"而論。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 王國維:人間詞話
    作者簡介 王國維,中國著名學者,《人間詞話 文字:選自《人間詞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張高華 審稿:羅雲泚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