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總在秀恩愛的朋友分手了,打來電話求安慰,老同學好久不聯繫突然說要結婚了,問能不能到場,一個禮拜聚了三次,兄弟又約出去玩……有時候,朋友的盛情也會讓我們感到手足無措。
【1】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多年不見的老友來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抱著難得一見的欣喜,卻發現坐下來除了寒暄不知道從何聊起,道別後又匆匆投入到各自的生活中去;抑或形影不離的閨蜜,每個周末都一起逛街看電影,以至於到最後,不好意思跟她提出想要獨處。
對這些交往中的糾結,剛剛轉正的銷售李媛深有體會,「剛畢業的時候大家經常聚,能緩解壓力也有很多樂子,但後來適應了職場,就有點忙不過來了,就想婉拒。」她解釋說,「有時候時間上會有衝突,但是都是好朋友,又不好意思說出口。」
的確,「不好意思」是因為我們對朋友的在乎,但殊不知,感情如果總要在這種糾結的選擇中消磨,最後溫情也會成為負擔。「我現在覺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挺好的,要是大家都能這麼想就好了。」李媛說。
我們需要「斷舍離」的勇氣,和那些帶來壓力的交往方式說再見。
【2】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用交流來獲取知識、得到肯定、對自身價值進行評估……社交的功能性決定了它具有目的性,朋友之間也難免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在我們眼中造成「對方在顯擺」的誤會。
信息不對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關於「三觀」的深層不對稱——我們通常稱為「沒有共同語言」;還有一方面是淺層不對稱,這種情況常發生在久別重逢的老友中間。
李媛所嚮往的「君子之交」,並不意味著關係淡漠,那種舒適的「距離感」,也不是為躲避朋友而營造出的「疏離感」,而是恰到好處,是歲月靜好,也是與世無爭,無毒無害。
而對於那些近在咫尺的「高濃度」關係,一首叫做《半糖主義》的流行歌曲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歌詞講述的是關於對待愛情的態度——理智、冷靜、清清淡淡,才不會「甜到發膩」,因為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這首歌至今都很受歡迎。
【3】
其實友情又何嘗不是這樣?給彼此留出足夠的空間,才能悟出最佳的相處之道。
在現代人的情感模式中,僅有交杯換盞的豪氣並不能成就真正的友情,甚至不能維持來往,因為酒精的作用一旦失效,所有人都會意識到自己多麼衝動。這也讓「飲酒」這種本來很有內涵的社交形式,漸漸演變為「諂媚、偽裝、八卦、勢利」的代名詞,談酒色變者大有人在。
有些人會選擇「酒後吐真言」的方法,催化自己的情緒,彌合相處過程中出現的縫隙,但事實往往是,酒沒喝一半,人先醉倒了——預想的聊天變成了「為喝酒而喝酒」,背離了飲酒的初衷。
不過,這種情況只有在喝傳統高度酒的時候才會發生。
如果當天你喝的是一款入口柔和、口感輕鬆的低度酒呢?
無論結果如何,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它傳遞著這樣一種信息:我並沒有刻意維繫我們之間的關係,也不是為了大醉之後假裝親密,現在我們可以坦誠地面對對方。
江小白酒業旗下重慶江記酒莊出品的單純高粱酒,打破了高粱酒的常規——用35度的清淡型低度酒為人們提供了真正「交心」的機會,它本身的單一高粱原料、樸素的包裝、純手工的生產方式,就是對「簡單純粹」的直接表達。
酒格與人格相似,酒尚且不去彰顯,那身在都市裡的我們呢?
主打低度清淡、口感輕鬆的單純高粱酒,希望人們別那麼快就醉,話別那麼快就說完,相處不是吃快餐,結帳以後就再不回頭。畢竟,這個時代已經有太多的物質、太雜的信息、太亂的人心,和太廉價的感情,卻缺少一場理智的「君子之交」。
約三五個好友,小聚在街角的老店,一盤花生,幾瓶單純高粱酒,沒有互相吹捧,也沒有浮誇的炫耀,相信這種氛圍下形成的人際關係,擁有更長的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