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3部「迷你劇」蓄勢待發,國產短劇進入集中爆發期?

2020-12-10 和訊

 

  「短劇」的風口即將來臨。

  5月22日,愛奇藝發布了一組「迷霧劇場」的演員海報,廖凡、王千源、秦昊、王景春等諸多知名演員悉數在內。這是愛奇藝繼「奇懸疑劇場」後,再次推出的主打懸疑題材的劇場賽道。不同的是,這是一次以對標美劇、主打短小精悍的「迷你劇」為核心的一次新實驗。

  無獨有偶,就在愛奇藝發布「迷霧劇場」的前段時間,國內市場另一部迷你英美劇《普通人》,走紅市場多時。該劇在海外市場播出不到一周,已打破BBC三臺收視,反超上一部記錄保持者《殺死伊芙》。國內社交平臺上,《普通人》目前的豆瓣評分達到8.8分,網友將其一集封神,稱其為「今年最好的愛情片」。

  事實上,無論是海內外,對於迷你劇皆有著不同程度的重視。只是相比起發達地區的早早布局,國內對於迷你劇的布局,最早還要追溯至大鵬自導自演的《屌絲男士》和叫獸易小星導演的《萬萬沒想到》兩部「段子式」喜劇片。

  發展至如今,短劇已經在不同賽道迎來不同形式的發展模式,譬如主打10-20分鐘的火鍋劇、泡麵劇,以喜劇為核心表達、追求方便快捷的豎屏劇等。本文筆者想著重介紹的是那些體量在12集左右,每集時長控制在45-60分鐘的精品短劇,也就是類似於愛奇藝「迷霧劇場」即將上線的12集短劇集。

  這也是自去年開始,國產劇集市場中的又一重要賽道。

  超13部迷你劇蓄勢待發,

  「短劇」進入重要窗口期

  國內對於短劇集的認知,其實頗為簡單。早在2002年,彼時的大鵬還只是一個在搜狐上班的不得志的年輕人,一次意外的舉動(效仿美劇《屌絲女士》打造而出的《屌絲男士》),助推了這位年輕人夢想照進現實,也讓國產劇集賽道正式出現「短劇」這種新物種。

  只是在早期,短劇還多是以搞笑、喜劇的方式感染大眾,譬如2005年走紅的《廢柴兄弟》、《陳翔六點半》等,多是情景喜劇。發展至如今,短劇賽道除了出現「迷你劇」形式外,也出現了《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這樣的品質短劇,雖尚未達不到國外短劇的工業水準製作,卻也不斷在對標英美劇邊緣徘徊。

  愛奇藝是這類劇集的先行者,旗下最新發布的「迷霧劇場」,便是對如今短劇賽道的一大升級。不僅聚焦了包括王景春、廖凡、秦昊、文琪等一眾影帝影后,也在劇集製作上邀請來了專業「靠譜」團隊。譬如,曾出品過《白夜追兇》《滅罪師》等多部精品懸疑劇,被稱為「懸疑界扛把子」選手的五元文化,導演五百正是「迷霧劇場」中執導《沉默的真相》《在劫難逃》兩部劇的導演。

  曾打造過豆瓣評分達8.2的《無證之罪》幕後團隊萬年影業,此次與愛奇藝合作的是《隱秘的角落》這部短劇,該劇主演秦昊、王景春都是曾拿下過國際知名獎項的電影級演員,此次「下凡」出演網劇,也是網劇中為數不多見的案例。

  (愛奇藝「迷霧劇場」)

  優酷、騰訊也是短劇賽道中的重要玩家。此次,雖未能像愛奇藝般專門推出「短劇」賽道,但在政策扶持上,兩家視頻網站從不缺乏。今年2月,優酷還曾進一步優化了「短劇合作」白皮書,未來優酷將會在內容分發、商業化變現等各方面,都會積極為短劇發展提供最優化的配置。

  待播劇中,優酷目前有兩部短劇,分別為《白色月光》和《迴廊亭》。前者是從宋佳、喻恩泰主演的都市懸疑劇,後者則是改編自東野圭吾知名IP小說《迴廊亭殺人事件》。騰訊視頻目前儲備中的短劇,也僅有兩部——一部是郭濤、楊子珊、楊穎主演的《摩天大樓》,另一部則是由段奕宏擔任監製並主演的懸疑動作片《雙探》。

  這裡需要插播的一個案例是,待播的超13部懸疑劇中,有《安魂使者》《親愛的弗洛伊德》《生吞》等三部懸疑短劇來自於傳統型影視公司——檸萌影業。這也就意味著「國產短劇」正在越來越受到主流平臺、乃至於大公司的認可。

  不難發現,當下這批待播短劇,無論是在演員陣容、還是製作層面,皆迎來了不同程度的升級。只是,相比起題材類型更為豐富、受眾更為熟悉的長劇集市場,短劇發展無疑還處於「起步階段」。

  2020年短劇市場能迎來爆發嗎?

  「短劇在未來三年將會出現一個現象級高峰」,這是去年愛奇藝內容官王曉輝在愛奇藝世界峰會上所「預言」的一個重要趨勢。的確,比起動輒長達七八十集的國產長劇,主打短小精悍的短劇,無論是在形式、還是追劇時間上,更易抓住觀眾芳心。但與此同時,其所面臨的市場考驗也更為嚴苛。

  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以來,視頻網站的短劇賽道已陸續上新了超7部短劇作品,其中僅正午陽光打造的《我是餘歡水》打破受眾壁壘,實現了破圈層效應。其餘已播短劇,基本淪為同時段其他長劇集的「陪跑」。

  這裡需要著重強調的一點是,當下這批國產短劇,在製作層面皆達到不錯程度,優酷與TVB聯合打造的新式港劇《嘆息橋》,豆瓣評分更是達到8.8分,這在國產劇集領域絕對屬於翹楚。

  那為何這些「短劇」大部分都成為了同時段在播劇的陪跑者?首先,從題材類型來看,當下短劇市場皆以創作短小精悍的「懸疑題材」為主,愛奇藝「奇懸疑」、「迷霧劇場」更是首開國內懸疑題材先河。可從受眾追劇心理需求來看,古裝、甜寵劇似乎才是觀眾心頭上的「寵兒」,懸疑題材雖在2018年迎來短暫的市場紅利,隨後卻是數不盡的落寞與陪跑。前段時間優酷視頻上線的《白夜追兇》兄弟篇《重生》便是最好的案例。

  其次,則是大眾市場對短劇的苛責度。回看國內短劇發展歷程,或者是大洋彼岸的歐美國家,每一部引起市場關注的短劇作品,無不是憑藉著過硬的題材創作和內容質量而出圈,鮮少會有某部短劇是因為劇中「某個明星」而被另眼相看。換言之,短劇賽道比長劇集更注重內容品質和題材創新。

  4月份正午陽光出品的《我是餘歡水》就是最好的案例,該劇主打的黑色幽默,在劇集市場並不多見,且劇中涉及到的中年危機、婚後生活,及偽女權都是市場上的關注現象,這也是該劇得以出圈的重要因素。

  其實,從內容層面來看,短劇集的發展無疑還有很長一段成長空間。但與長期節奏拖沓、善於注水的長劇集相比,短劇自帶成長光環。今年2月,廣電總局曾明確頒布了「限集令」,《通知》內明確強調,「網絡劇拍攝不提倡40集以上,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這也就意味著短劇正式迎來發展風口。

  此外,從平臺內部自身發展模式來看,愛優騰當前的會員規模已基本抵擋天花板(破億級別),平臺內部急需新鮮血液和優質內容,來刺激受眾消費。愛奇藝去年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Q1季度長劇集的棄劇率已達到56%,其中24集以下短劇最後一集的拉新率達到20%,45集以上的長劇最後一集拉新率卻僅有6%。這意味著短劇在未來視頻網站的會員拉新上,佔據重要份額。當然,前提一定是優質短劇。

  目前各家視頻網站也都在積極布局「額外收費」這一全新盈利點,《我是餘歡水》《唐人街探案》都是該模式下的貢獻者之一。據愛奇藝內部人士透露,《我是餘歡水》播出期間,平臺依靠該劇所增長的會員拉新,已經高出不少長度在40集左右的長劇集,這無疑也是對優質短劇的一種肯定。

  當下,國產短劇顯然才剛剛進入至一個全新創作階段,從早期的「段子式」喜劇模式,到豎屏短劇、火鍋劇全方位發展,再到引入電影級演員、頭部公司入局,短劇賽道無疑已成市場重點布局。但與此同時,懸疑短劇大面積扎堆,精品短劇能否出現,依舊是接下來市場需要重點關注的現象。

  大洋彼岸的英美國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黑鏡》《紙牌屋》《神探夏洛克》等多重類型短劇,國劇市場何時能夠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爆款「短劇」,或者說能夠引發全民熱議的「餘歡水」,還需靜候。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泡麵番、火鍋劇等齊上陣,國產短劇的「暴風口」來了?
    第2747期文化產業評論 早在2017年起,優愛騰三大視頻平臺就對短劇展開了不同的內容布局,歷經幾年發展,國內短劇市場已初具規模,而且還有很大發空間。繼微電影、網絡電影、網絡劇之後,短劇成為中國影視作品創作新的高潮。那麼,國產短劇的發展有著怎樣的趨勢?
  • 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
    從2019年8月「快手小劇場」入口建立,到2020年4月短劇作品蓬勃發展、10月開展精品短劇引入戰略……報告顯示,目前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播放量破億的劇集超2500部;近120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超100萬,超3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突破1000萬。
  • 短劇市場爆發前夜,誰是行業大贏家?
    這種局面像極了2015年網絡大電影(下簡稱網大)在全網爆發的前夜,如今活躍於各大長短視頻網站上的短劇正成為各大平臺爭相入局的新風口:在短視頻平臺層面,快手已宣布拿出超百億流量支持,將引入200部以上短劇;騰訊微視為此專門開闢了微劇板塊,先後發布兩批「火星計劃」,並推出火星小劇品牌。
  • 快手、抖音、優酷、西瓜都在做迷你小短劇,這一次短劇可以起飛嗎?
    2018年,愛奇藝便在豎屏小短劇方面有所作為,如推出了由辣目洋子主演的《生活對我下手了》,2019年還發起了《愛奇藝揚帆「豎短片」扶持計劃》,計劃每年推出4部優秀豎屏短片;騰訊也曾在去年以長帶短,推出火鍋短劇。但計劃雖多,迷你小短劇的發展情況卻並不樂觀,並不是每一部小短劇都能擁有《生活對我下手了》一樣的聲量。
  • 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收錄短劇超20000部90後和00後作者佔71%
    報告顯示,目前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播放量破億的劇集超2500部;近120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超100萬,超3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突破1000萬。快手短劇生態不斷發展,給觀眾帶來更高的娛樂休閒體驗之餘,也提振了影視行業信心,吸引越來越多的短劇作者、機構和商業品牌加入。
  • 2020年國產劇有多猛?一年19部8分劇,張嘉益新劇僅排第六
    二是精品短劇集中爆發。 對於國產劇,"注水"問題一直是觀眾深惡痛絕的毛病之一,那些動輒數十集的大劇,就像又臭又長的裹腳布,把觀眾的耐性給一點點磨沒了。而今年在正午陽光推出一部《我是餘歡水》口碑收視雙豐收之後,一大批短劇蜂擁而至,很多高分短劇都只有十來二十集,反觀那些超長劇集,比如《燕雲臺》,不僅收視堪憂,口碑也跌至谷底。
  • 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女性是觀劇的第一群體
    從 2019 年 8 月「快手小劇場」入口建立,到 2020 年 4 月短劇作品蓬勃發展、 10 月開展精品短劇引入戰略……報告顯示,目前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 20000 部,播放量破億的劇集超 2500 部;近 1200 位短劇作者粉絲數超 100 萬,超 30 位短劇作者粉絲數突破 1000 萬。
  • 《不思異》系列:這部國產驚悚迷你劇,勝過國產恐怖片
    註:本文有嚴重劇透雖然每年國產劇的數量突破300部,集數也突破10000集,但總的來說,國產劇的類型還是不夠豐富,就比如恐怖/驚悚題材的優質劇集,真的是鳳毛麟角。這其中固然有審查縮緊的原因,但癥結還在於創作者的偷懶和敷衍。
  • 一口氣刷12集,這新出的國產迷你劇,每一集都腦洞大開,爽爆了!
    一口氣刷12集,這新出的國產迷你劇,每一集都腦洞大開,爽爆了!不得不說,現在的國劇花樣真是越來越多了。警匪、宮鬥、盜墓、玄幻、全都玩得轉。2017年懸疑推理劇《白夜追兇》橫空出世,一時間成為了國民爆款,豆瓣至今還保持著9.0的高分。
  • 懸疑為王,半年上線40餘部,短劇的春天來了?丨業內說
    這讓飽受「注水劇」之苦的觀眾不禁感慨,期盼已久的短劇時代終於要到來了嗎?《沉默的真相》新京報記者梳理了今年上半年上線的熱門劇集,40集以內的劇集超過了40部,它們在豆瓣上的平均得分接近7分,短劇的確迎來了一次數量和質量上的爆發。
  • 長劇沒有「原罪」,短劇也不是「勳章」
    對於製作方來說,當下國產劇生產過剩,頭部劇集才能順利播出並盈利,而頭部劇集高度依賴IP和卡司陣容,投資成本也水漲船高。製作方轉而通過拉長劇集篇幅抵消成本,畢竟劇集是按集出售,多剪一集就多掙一集的錢。  對於電視臺來說,不同於歐美日韓劇集的周播模式,我國黃金檔電視劇的播出模式是日播,觀眾也形成了穩固的收視習慣。
  • 國產漫改劇5年26部 「0」出圈,《長歌行》們能突破嗎?
    據雷報【微信:leinewspaper+關注】不完全統計,2016-2020年這五年來,總共約有21個系列共26部國產漫改真人劇上線播出,而其中稱得上出圈大火的作品,幾乎為0。,讓人誤以為漫改真人劇的爆發期到來,然而這些作品只是由動漫進一步擴大了粉絲受眾,其原作仍為大熱網文。
  • 4部國產小清新腐劇,男主顏值高,導演是同一個人
    說到國產腐劇,真的是姐妹們心中永遠的痛,因為某些制度上的原因,我們很多的國產腐劇都是「裁切版」的,劇情當中很多情節沒有表達出來該有的情感,要麼就是兄弟情,要麼就是擦邊球,看著讓人抓狂,再看看隔壁的韓國、日本、泰國,甚至是越南和菲律賓,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而我們依舊處於「初創階段」。
  • 《黑鏡》等九部高分懸疑迷你劇,部部短小精悍!
    今天給大家推薦九部懸疑短劇,部部都是高分佳作,最適合在閒時看!註:以下排名不分先後!1、《布萊切利四人組》該劇講述的是四個曾經幫助盟軍取得二戰勝利的女人,在戰後回歸平凡生活,卻不料一樁連環兇殺案的發生,將她們四人再度聚集在一起。劇中的主角與反派的智商都在線,運用諜報層層推理也十分精彩。
  • 抖音快手和優愛騰都在爭的短劇市場到底有多大?
    叫「豎屏劇」?但橫、豎屏並不是核心問題,除了一兩家平臺著力強化「豎屏」概念,橫屏豎屏都能被各大平臺接受,本質上都是短內;;叫「迷你劇」?容易跟海外概念混淆,迷你劇是指集數少,單集時長不少的劇集,比如《權力的遊戲》《兄弟連》。
  • 2020年超30部懸疑劇集上市 國產懸疑劇能否多點開花
    等話題梗,秦昊、張頌文等演員的演技,更是折服了眾多網友,《隱秘的角落》的火爆出圈讓懸疑短劇市場在2020年的夏天備受關注。相比往年暑期檔愛情偶像劇、青春勵志劇抑或是仙俠古裝劇的激烈廝殺,今年受疫情影響,整個劇集市場一直相對冷靜,而《隱秘的角落》的火爆不僅改善了這一狀況,更是引發了幾大視頻平臺國產懸疑劇的較量。
  • 《到了30歲還是處男》火了,日本深夜劇給國產劇什麼啟發?
    劇集10月8日新播,僅播出一集,一集僅24分鐘,豆瓣就已經吸引超過七千人評價,開分跑至9.3,在年度日劇榜單中僅次於「神劇」《半澤直樹2》,碾壓多部熱播國產劇,衝上近一周豆瓣熱門劇集榜單首位。微博上,#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話題也迅速吸引到2100萬次閱讀量。
  • 《十日遊戲》引領懸疑劇爆發 找尋新《白夜追兇》
    1905電影網專稿懸疑網劇,集體爆發!這是不少劇迷近期的共同感受。這邊,朱亞文、金晨主演,改編自東野圭吾小說的《十日遊戲》剛剛上線。另一邊,號稱中國版「迷失」,混搭科幻與懸疑元素的《失蹤人口》又強勢登場。
  • 短劇崛起,行業「輪迴」|深鮮企劃 ·「小劇種」
    從2014年發展至今,短短五六年間,網劇市場已經從小步快跑的1.0時代進入類型化、專業化的3.0時代。網際網路將人們的時間撕成一點點的碎片,倍速前進的市場環境也催生了一批「小劇種」風口,短劇、互動劇、迷你劇、豎屏劇紛至沓來。
  • 國產懸疑劇進化史,劇場模式會是分眾時代的新出路嗎?
    回顧懸疑劇的變遷史可以發現,無論是電視劇時代的《重案六組》《法證先鋒》還是網劇時代的《暗黑者》《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懸疑題材在不同的時期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隨著平臺對懸疑題材劇場化運營的升級,國產懸疑短劇將進入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