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誠品書店香港開張 主售臺版和英文版圖書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有「臺灣文化地標」之稱的誠品書店,上周六在香港開張營業。這是誠品首次在臺灣以外開分店,開業當天吸引數千「朝聖者」慕名而來。而誠品的「深夜書堂」亦於當日23點起航,主持人馬家輝與導演彭浩翔展開一場夜談。

和臺灣誠品一樣,誠品香港店除卻書店功能外,內含誠品設計店、文具店、餐廳以及一眾生活休閒品牌,還開闢出展示區,目前展出大陸藝術家徐冰的「天書」、《香港作家十人展》。據誠品工作人員介紹,誠品書店計劃在3至5年內在香港再開3-5間書店,具體計劃尚未透露,而首家大陸分店確定2014年落戶蘇州。

以臺版和英文版圖書為主

誠品自1989年成立至今,在臺擁有40個營業點,是臺灣最大型的連鎖書店。誠品香港店位於銅鑼灣新開的希慎廣場的8至10樓,在崇光百貨銅鑼灣店對面。銅鑼灣寸土寸金,誠品首家分店能選址此地,馬家輝認為,誠品的品牌對於消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希慎集團因此給予優惠。「我聽說他們是一次性籤了七至九年的合約,這樣它就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裝修、設計等,可以放膽做好多事情。」

在商場一樓搭乘扶手電梯便能到達九樓,店內深色木天花配上淺色地板,圖書安靜陳列在黑色木書架上。店面設計出自誠品御用設計師陳瑞憲之手。

據悉,誠品香港店面積41,000平方呎(約3700平方米),共三層。8樓為「知性生活」,9樓是「人文藝術」,10樓是「風格創意」,另還設有新書區、兒童館等區域。店內目前提供約10萬種圖書,以臺版和英文版圖書為主,主要是文史哲類,港版圖書並不多見,尚未有大陸版圖書。

對二樓書店影響最大

有業內人士認為,誠品入駐香港,對有「二樓書店」影響最大。「二樓書店」銷售人文藝術圖書為主,因鋪租加價樓層越搬越高,「誠品入駐後,對我們會怎樣?做生意都是需要搶的了。」

對此,馬家輝認為,「不少人之前去二樓書店買書,因為他們進書快,可以靠一些人從臺灣那邊帶書過來,還有折扣等。現在可能不少人會轉向這裡買書。」馬家輝建議,解決危機的辦法是需要轉型。「在臺北,有越來越多的舊書流通到二手市場,現在臺北可以看到許多二手書店,他們希望在那裡能殺出一條道路。」

開設「深夜書堂」

誠品書店在臺灣曾以「24小時不打烊」聞名,目前香港誠品嘗試在每周四至周六通宵營業,打破香港書店不通宵營業的慣例,給香港帶來夜讀文化。伴隨通宵營業的,還有由馬家輝主持的「深夜書堂」。馬家輝將定期邀請作家、藝術家、建築師等開講,與讀者作文化交流。下一期是8月24日麥家碧演講題為《麥兜最愛讀什麼書?我的創意閱讀世界》的講座,進而是陳景安祥、張永霖、徐佳瑩、盧凱彤、林一峰等人。

展開分店計劃

誠品書店計劃在3至5年內在香港再開3-5間書店,誠品香港店總監王珀琪表示對香港市場很有信心,而具體計劃未向南都記者透露。馬家輝告訴南都記者,分店可能將會設立在西九龍、中環街市,但在香港開書店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香港地產霸權扭曲了許多事情,這令許多人都非常痛恨。「我覺得政府要在西九龍引入一些書店,但不應該是一些大型的書店———『 三中商』或者誠品,應該引入一些小的書店。」

誠品入港,合約苛刻

南都記者發現,誠品香港店內港版書極少,業界稱是因為誠品未與香港部分本地出版社達成協議。

此前有港媒稱,香港本地出版社成立了出版聯盟與誠品談相關合作細節,但跟誠品談得並不順暢。《蘋果日報》稱,本地出版社與書店採用單本結算制,誠品卻以「出版社」為結算單位。牛津出版社發言人表示,出版社在誠品的書量可能沒變化,但誠品不單本結算,嚴重影響出版社資金周轉。

天地圖書副總經理李俊雄告訴南都記者,「雙方目前達成基本共識,但合約沒籤。」南都記者輾轉找到出版聯盟的代表之一、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金造,他說「合約早在前幾天籤下」。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是聯合出版(集團)下屬發行機構,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圖書發行公司。「誠品願意跟隨香港出版社這邊的遊戲規則,願意刪除之前不公平的條款,比如,誠品之前要求香港出版社在固定時間內送單,不在固定時間內則罰款扣錢,但這太苛刻,哪裡能保證(圖書)百分百供應?」陳金造說。

次文化堂彭志銘告訴南都記者,香港有回書制度,書店賣不完書,便可退回給發行,發行退給出版社。「現在誠品以『結社』的方式,會導致只拿好的出版社的書賣,不拿不好的書賣,不利於市場,只利於誠品。」

針對以上說法,誠品不願作出回應。【記者陳曉勤 發自香港 實習生藍曉 盧海婷】

相關焦點

  • 香港誠品書店開張 讀者稱不像書店像超市
    香港誠品書店開張 讀者稱不像書店像超市   90年代,誠品、金石堂等臺灣書店就已經蜚聲香港。也知道臺北有條街,全是書店。 朋友的朋友,是個在中學當老師的文藝青年,每個月都會抽一個周末跑到臺灣去,下了飛機直奔復興南路敦化路的書店區,在24小時營業的誠品或者金石堂裡通宵打書釘。第二天在外面隨便吃點東西,然後拖著裝滿新書的行李箱飛回香港。所以當我終於有機會去臺灣出差時,辦完事情,就立即奔了書店街。
  • 誠品書店香港銅鑼灣店開業 盈利存疑
    誠品香港店是一間在香港的臺灣書店,主營臺灣圖書和設計產品,而「誠品」在大陸遊客中的高知名度也被希望為書店所在的商場帶來更多大陸客流。  誠品香港店之後,那麼大陸呢?計劃中的誠品書店首家大陸分店計劃於2014年在蘇州金雞湖開業,而上海店,依然還在「計劃」中。
  • 誠品書店搶灘香港來勢洶洶 同業者擔心競爭大戰
    臺灣大型連鎖書店「誠品書店」香港銅鑼灣店11日正式營業,吸引大批香港書迷捧場。這是誠品書店在臺灣之外成立的第一家分店,也是香港最大的書店。對此,香港本地的書店嚴陣以待,不少人表示對這個臺灣品牌書店在商業氣氛濃厚的香港如何生存拭目以待。香港文化界則認為,誠品來港,將為當地圖書零售業帶來良性競爭,有助推動香港閱讀文化。
  • 誠品書店發布年度閱讀報告 臺灣讀者熱愛大陸圖書
    來源:海外網臺灣誠品書店近日發布2019年度閱讀報告,人文社科類的書籍在海峽兩岸暨香港各書店中文圖書銷售中,銷量均穩居第一。科幻作家劉慈欣則在最受歡迎中文作家中位居榜首。科幻題材備受關注閱讀報告顯示,人文社科類書籍佔誠品大陸書店銷售額的25%,臺灣書店的20%,香港書店的26%。文學類書籍佔比同樣較高,翻譯文學和中文文學書籍在大陸書店佔比26%,在臺灣及香港書店分別佔比22%和20%。大陸書店藝術類書籍銷售額連續3年上升,佔比達17%。
  • 臺灣誠品書店:將在北京或上海展店
    臺灣誠品書店將於二00九年三月十二日成立滿二十年。三月九日,誠品董事長吳清友在「誠品二十周年」記者會上表示,誠品到大陸發展勢在必行,將在兩年內評估到香港及大陸發展的可能性,預計三至五年內開設島外分店。 中新社發 路梅 攝  臺灣誠品書店將於本月十二日成立滿二十年。誠品董事長吳清友在九日舉行的「誠品二十周年」記者會上表示,誠品到大陸發展勢在必行,誠品將在兩年內評估到香港及大陸發展的可能性,預計三至五年內開設島外分店。
  • 臺灣誠品書店8月進駐香港 將成香港最大書店
    中新網7月23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座落香港銅鑼灣的希慎廣場,雖然尚未完工,現場仍是封鎖的工地,但下個月中旬,臺灣誠品書店將正式進駐,這將是誠品書店首家臺灣境外分店,也是誠品經驗移植他鄉的試金石,對於誠品的到來,港人拭目以待。
  • 1500餘種大陸圖書亮相臺灣誠品書店
    原標題:1500餘種大陸圖書亮相臺灣誠品書店  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與臺灣誠品書店聯合舉辦的「書香上海,閱讀世紀」書展,近日在誠品書店臺北信義店開幕,1500種、5600冊套大陸圖書在此展出,引來了眾多臺灣讀者。   在誠品書店臺北信義店3樓,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下屬26家出版單位的千餘種圖書亮相。
  • 探秘臺灣誠品書店首間海外分店 就在希慎廣場
    香港一直都是一個商業城市,但是就是這樣的快節奏城市裡,有一個地方卻是步調慢很多。相比起銅鑼灣時代廣場附近的人山人海,希慎廣場購物中心外面就顯得不那麼隆重了,不過對於許多喜歡讀書的人來說,這裡卻不一般,因為號稱24小時營業的,臺灣誠品書店就在這個購物中心裡,這是臺灣誠品書店首間海外分店。
  • 誠品書店欲讓香港慢下來(組圖)
    在臺灣經營23年之後,誠品書店把對外邁出的第一步選在了香港銅鑼灣。  8月11日,「誠品香港銅鑼灣店」正式開幕,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新書店有三層樓高,書籍種類有10萬種書目,總量共23萬冊,理所當然成為了香港目前面積最大、藏書量最多的書店。  香港銅鑼灣,早在2011年就成為了全球租金第二高的地方,僅次於紐約第五大道。
  • 香港書店家家舉步維艱,「誠品」還能讓你靜下心來
    尋書店,曾幾何時是香港一家二樓書店的名字,這次過港走訪時才得知其在幾年前已關門大吉。其實不止「尋書店」,由於租金瘋漲,加上電子書市場蠶食,香港著名的二樓書店其實家家都是舉步維艱。挺得住的多是和時尚、設計、文藝沾邊的風光大店。
  • 圖文:誠品書店,臺灣非去不可的觀光地
    誠品方特意安排我們採訪其8月15日新開張的臺北松菸(同:煙)店。這個新店位於由廢棄的松山煙廠改建而成的文化園內,據稱,是誠品顛覆自身的新作,代表著誠品未來的發展方向。  早就聽說,誠品不只賣書,還行銷文化,倡導文藝範兒的生活方式和慢生活節奏。但真正走進去,才發現這是一座充滿創意的生活商城。  這座生活城共有4層。
  • 杭州和誠品書店 為何擦肩而過?
    作為誠品實體店中最大規模的一家,蘇州店的陳列、裝飾幾乎和臺北敦南店一模一樣,匯聚了全球2000多家出版機構的50萬冊、15萬種的圖書。  其中,書店裡的簡體圖書約10萬種,繁體圖書近4萬種,其餘是外文書,按照內容劃分為中外文學、人文社科、藝術設計、生活風格和趨勢學習等類區。  在蘇州5.6萬平方米的誠品門店中,書店面積剛剛超過整體的四分之一。
  • 臺灣誠品書店「登陸」一周年:在大陸銷售業績不錯
    中新網南京12月21日電(記者鍾升)21日,在臺灣誠品書店大陸首店開業一周年之際,書店營運總監郎正中表示,面對當下實體書店的式微,蘇州誠品書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明年此時,蘇州誠品書店見
    臺灣誠品書店是無數讀書人的「理想國」,更成為臺北這座城市的文化地標。2010年有消息稱,誠品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選址蘇州。經過四年的沉澱,這事兒終於有了眉目——5月13日,誠品首次在蘇州召開媒體見面會,董事長吳清友透露:「明年的這個時候,蘇州誠品書店將亮相金雞湖畔。」
  • 誠品書店發布閱讀報告
    書店方面指,經營者對圖書行業的理想並非實體書店永續之道;如何在碎片化時間裡讓讀者進行完整的閱讀,值得業者思考。12月14日,誠品書店在臺北發布2017年度閱讀報告及閱讀大調查。書店方面指,經營者對圖書行業的理想並非實體書店永續之道;如何在碎片化時間裡讓讀者進行完整的閱讀,值得業者思考。
  • 誠品書店大陸開業一周年
    臺灣誠品書店「登陸」一周年:在大陸銷售業績不錯21日,在臺灣誠品書店大陸首店開業一周年之際,書店營運總監郎正中表示,面對當下實體書店的式微,蘇州誠品書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接下來,誠品書店將繼續擔當好大陸、港、臺書籍流通的橋梁,推動大陸、港、臺文學作品的溝通與交流。
  • 誠品書店將現身上海中心 時間暫擬第三季度開業
    誠品,成為諸多讀者心中高品質實體書店的標杆,在每一次實體書店研討會上,誠品模式、誠品經驗都是繞不開的話題。原汁原味的誠品書店,真的來了。誠品到大陸開張門店的訊息,兩年之前就有發布,蘇州誠品書店的選址是美麗的金雞湖畔,它將成為誠品書店在大陸開設的首家門店,即誠品第45號店,擬定於今年的第二季度開業。
  • 臺灣誠品書店將登陸上海 非移植臺灣經驗
    原標題:臺灣誠品書店將登陸上海 非移植臺灣經驗 誠品書店是許多陸客來臺的必訪之地。(圖:臺灣《旺報》資料照片)   誠品將進駐大陸最高摩天大樓「上海中心」,成為上海最高書店。(圖:臺灣《旺報》)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大陸旅客赴臺自由行非得「到此一遊」的誠品書店,2015年將進駐大陸最高、全球第3高的摩天大樓「上海中心」。   誠品將入住上海中心的52、53層及B1層,成為上海「最高」文化地標。誠品總經理吳旻潔強調,誠品首次登陸落腳蘇州、上海,將「連鎖而不複製」,要開的是當地人的誠品,而非移植臺灣經驗。
  • 誠品書店蘇州店明年二季度開業
    ■ 董事長稱蘇州試水是誠品二次創業 有臺版書和外版書不賣教輔書 暫不24小時營業「永不打烊」是誠品書店的標誌符號。誠品蘇州店將在一年後開幕,副董事長吳旻潔說「我們期待它有24小時不打烊的一天」。2010年,臺灣誠品書店大陸第一家分店蘇州店項目立項。昨天,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的誠品書店蘇州店項目媒體見面會上,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蘇州店將於明年第二季度開業,具體時間待定。誠品總經理李介修對早報記者表示,蘇州店將販賣臺灣圖書,但具體數量和比重,目前還不能確定。
  • 當誠品書店開始賣房 還能稱作書店嗎?
    誠品書店是臺灣地區著名的書店,首家店於1989年開張,有人說誠品是臺北的靈魂、臺灣最美的人文風景,幾乎成了文藝青年必去的「朝聖之地」。那時的誠品,不論再小的出版社,只要出版好書,都能在書櫃中被陳列。漸漸地,百貨賣場開始吞噬書區。現在的誠品書店並不靠賣書賺錢,就像一個大型百貨商場,書店只是其中一小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