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不同的父母有著不同的想法,有的父母想培養孩子的藝術,有的父母想培養孩子的文學,有的父母想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等等,在這些培養的想法中,父母也是喜歡從眾的。
培養孩子小眾愛好的父母還是佔的比重還是比較小,但是,只要孩子有興趣,並不斷努力的話,也是能有所成就的。
案例
不久之前,一個八歲孩子寫的詩歌在網上走紅。這來自於一個小學老師給孩子的作業,題目是用自己的五官來寫一篇文章,體現自己五官的作用,表達自己對於自己五官的想法。
這個八歲的孩子是這樣寫的:「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裝得下高山裝得下大海,裝得下整個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時遇到心事,就連兩行淚也裝不下。」
在看到首詩歌的時候,老師感到很震撼,表示教學這麼多年,很少見到能夠把眼睛描繪的這麼生動的孩子,連自己都沒有能力寫出這樣的文章,因此,老師給這篇詩歌打了滿分。
這篇詩歌也是迅速在網上走紅,閱讀過這首詩歌的人都在這篇詩歌中看出孩子較強的表達能力,想必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積累了很多,網友對此也紛紛表示,這詩歌字裡行間的柔美,簡直就是當代的徐志摩啊。
這個孩子的經歷讓很多家長羨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有這樣的才能,其實,不是所有具備寫作才能的孩子都能夠成為作家,如果只是以讓孩子成為作家而去培養孩子的話,就顯得比較狹隘了。當孩子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想法之後,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就能夠達成自己的夢想。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文學方面的才能呢?
1、多閱讀,多積累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說出或者寫出讓人震驚的話,這些都是他平時閱讀,積累的成果,必定是有一個契機使得他記住了自己閱讀過程中的內容,再結合自己的想法而創造出來的。
因此,父母要重視孩子的閱讀積累,培養孩子愛閱讀的好習慣。當然了閱讀不是眼睛看過一遍就行了,想要真正的運用起來,還是要依靠平時的積累。
父母要培養孩子動手記憶的習慣,大腦的記憶是有限的,過一段時間或許會忘記,用筆記下來的內容會更容易受到孩子的重視,其實就是把記憶具象化了,每天都能夠拿來回憶,這樣孩子的記憶就會更加牢固,也就為他們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在童年時期,是孩子想像力最豐富的時期,當他們逐漸接觸現實的時候,想像力就會不斷的衰減。一些優秀的作品正是基於豐富的想像力上才能夠實現的,而這些作家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想像力。
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需要在孩子小的時候,鼓勵孩子去思考,不要由於孩子想的不切實際而阻止孩子的想像,想像與現實是不衝突的,是一種相互補充的關係,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的結合,不要因為現實生活而放棄自己的想像力。
3、增加孩子的閱歷
孩子在寫作上不僅僅需要知識,還需要閱歷,如果只有知識而沒有閱歷的話,那麼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變得遠離現實,不切實際。
當然,閱歷的培養是沒有標準的,孩子生活的每一天都會給孩子提供閱歷,如果要豐富孩子的閱歷的話,就需要父母更多的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
比如帶著孩子出去旅遊,這就是增長孩子閱歷的最好方式。讓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能夠激發孩子的想像力,當孩子有豐富的想像力的時候,就能夠激發孩子的創新能力。
孩子在寫作上的想像力就體現在他能夠用閱讀積累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事物,當孩子的閱歷足夠充足的時候,就能有更多能夠用來表達的事物,再加上自己的積累,就能夠說出或者寫出讓人震驚的作品。
沒有天生的作家,也沒有天生就會寫作的孩子,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是他們以及他們父母付出的努力,當然每個孩子的夢想是不一樣的,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理性,採取合適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重視孩子的夢想,尊重孩子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