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2020-07-30 李可染藝術基金會

1 2020,註定不平凡的一年,許多美術館的計劃受影響,展覽項目延期或取消,

文化藝術領域如何發展也成為探討話題,從前的單一線下展覽方式逐漸變為線上線下,而「雲展覽」已成為展覽的必選項之一。特殊時期,我們更加需要藝術的精神滋養。

即日起,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美術館將為大家帶來線上線下同步展覽,

「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觀眾可以來到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美術館近距離欣賞藝術作品,也可以足不出戶在家中體驗雲看展」,

一場永不落幕的展覽,享受藝術的美好~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我們生活在有無之間,萬物運轉於有無之間,

有和無是既相對又相聯的一個統一體,它們彼此誰也離不開誰。

沒有無便沒有有;失去了有,無也就不稱其為無。

這是一個哲學命題,

似乎人的一生都在「有」和「無」這兩個支點之間搖擺不定。

有 無 之 間

一位藝術行者是如何通過藝術作品闡述獨特的見解呢?

「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線下展覽於2020年7月30日始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美術館展出,展覽將呈現李小可先生近期藝術創作及各時期代表作品百餘幅,同時專設展廳展示藝術家長期以來每天晨起「日課」所創作的大量書法作品。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理事長,黃山書畫院院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西藏文化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山魂》

105×102cm 2017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雨後》

69×69cm 2020

「有無之間」

「有」是具體,而「無」是相對「有」的模糊和無形。畫面中的模糊無形會使具體關係弱化,同時會增強宏觀整體的表現力。

——李小可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山魂》

96×180cm 2013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寺》

46×53cm 2019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雪原》

46×53cm 2020

「有無之間」

在視覺形態中黑與白的寬容度最大,空間最大,極致到極致,能夠表達出無線豐富的關係。

——李小可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遠方》

41.5×68.5cm 2020

「有無之間」

有就是顯,就是加,無就是隱、渾、虛、遠、空,也是減法。

——李小可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天都迎客》

180.5×96.5cm 2020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水墨造化》

138×70cm 2019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有無之間》

35×137cm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天人合一》

35×137cm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風雨中》

35×137cm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李小可 | 《無止》

35×137cm

這少少的幾張作品還意猶未盡吧,

此次展覽內容將陸續分系列或按作品題材以專題形式為大家呈現,

敬請期待……

關注收藏,隨時雲看展。

「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展覽時間

2020年7月30日——待定

展藝術家

李小可

在線展覽

www.likeran.com/exhibit

展覽地點

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美術館

(北京市朝陽區弘燕路山水文園東園北門3號樓底商101室)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北京市朝陽區弘燕路山水文園東園北門3號樓底商101

乘車路線:乘坐地鐵10號線在十裡河A出口出,公交「十裡河橋北」站乘坐680路公交車在弘燕橋西下車,向西步行100米即到(三個圖騰柱子處)。

行車路線:開車行駛至東四環,在窯窪湖橋處進入輔路,繼續前行過四方橋後,在弘燕橋下綠燈右轉向西(山水藝術大道)第一個紅綠燈即到(三個圖騰柱子處)。

參觀須知

1、觀眾朋友需出示北京健康寶,核實未見異常方可入館。

2、請觀眾朋友遵守北京市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入館前配合接受體溫測量,如有體溫超過37.3度(含)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將謝絕入館。入館後身體有不適,請及時聯繫工作人員。

3、疫情防控期間,請觀眾朋友全程佩戴口罩,與其他觀眾保持1米以上距離,不聚集不扎堆不飲食,積極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Email:1215036811@qq.com

雲展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相關焦點

  • 致朋友們的一封邀請函||「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閉幕酒會
    >是多餘的」「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展出的正是李小可老師近年在藝術道路上勤勉耕耘的部分果子與收成過去一個月來通過線上雲展覽與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美術展的實地展覽和大家見面現在展覽即將接近尾聲北京的秋天,天高雲淡掃盡了這個城市籠罩了半年的疫情陰霾李小可老師特地在美術館精心備以甜品酒水邀請朋友們蒞臨現場賞畫、暢聊、把酒言歡這次活動,還有一個特別的意義「有無之間——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 「水墨家園——李小可作品展」在上海開幕
    、上海寶龍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市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水墨家園——李小可作品展」開幕儀式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是李小可先生繼2014年在上海中華藝術宮舉辦「水墨家園」後再次來到上海,展覽系統地梳理了李小可先生的水墨藝術創作,共計展出作品逾百幅,其中大部分為近兩年新作。
  • 張衛星女士出席「水墨造化—李小可水墨作品展」
    2019年11月8日,張衛星女士出席「水墨造化—李小可水墨作品展」,此展覽在榮寶齋大廈舉辦,由榮寶齋主辦,榮寶拍賣承辦。本展覽系統地梳理李小可先生的水墨藝術創作,共計展出70餘幅。展覽依照李小可先生的藝術創作主題
  • 「水墨造化-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將於11月8日10點在榮寶齋大廈開展
    由榮寶齋主辦,榮寶拍賣承辦的水墨造化-李小可作品展將於2019年11月8日10點在榮寶齋大廈舉辦,此次展覽系統地梳理李小可先生的水墨藝術創作,共計展出70餘幅。展覽依照李小可先生的藝術創作主題,共分為:「水墨家園——北京」、「雪域藏跡——西藏」、「山水黃山——黃山」、「師法自然——寫生」四個篇章,將李小可先生藝術生涯中所關注的北京、西藏、黃山三大水墨創作主題以及遍訪自然的寫生作品全面展示。北京、西藏、黃山是李小可先生常年生活與創作的地方,更是他在藝術道路中「企圖走得更近……」的精神家園。
  • 「走進水墨家園:我們眼中的李小可」展覽學術講座在上海成功舉辦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參事、西藏美術家協會主席、西藏美術院院長韓書力,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美術理論家王鏞,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副院長、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洪亮三位嘉賓以對談的形式,結合主講人李小可「水墨家園」作品展的四個不同篇章,系統梳理李小可作品的創作歷程和理念
  • 李小可作品展在臺北開幕
    人民網臺北12月26日電 (孫立極 陳曉星)《水墨家園──李小可作品展》昨天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開幕。 現年71歲的李小可為著名畫家李可染之子,他70年代開始協助父親李可染創作,並在父親的指導下系統學習中國山水,曾先後30餘次深入西藏、青海,走訪長江、黃河源頭,行走在黃山、太行山、燕山之間寫生創作。
  • 李小可|說聲謝謝
    2017年4月25日至5月30日,這裡曾舉行紀念李可染先生 110 周年誕辰系列活動;「師牛堂」復原暨「水墨家園·小可行跡——李小可水墨作品展」在這裡發生。2019年7月18日至8月11日,為祖國河山立傳——北京畫院山水畫家邀請展在這裡成功舉辦。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29日,在這裡展示的是「藏·緣——西藏當代美術作品邀請展」。2020年1月7日至6月30日,「山川鄉國情——李小可藝術工作室15周年教學成果展」在這裡舉行。
  • 一周藝術人物|個展中的李小可吳綬鎬,色彩裡的陳鈞德與卡蘭
    李可染之子、知名畫家李小可的個展「水墨家園——李小可作品展」近日在上海對外展出,在朵雲軒,溫州籍知名畫家吳綬鎬的花卉之作讓人耳目清新,厚重中見輕靈。「關於我們——貝家驤師生展」則呈現了油畫家貝家驤在油畫語言方面的探索與教育傳承。
  • 國一金典合作畫家李小可「藏跡——李小可寫生之路」展在北京展出
    國一金典合作畫家李小可「藏跡——李小可寫生之路」展在北京展出 發布時間:2018-08-30 14:37:02      來源:中國網   展覽名稱
  • 李小可北京系列作品·鑑賞
    藝術創作在繼承中國畫傳統和李可染藝術精神的同時,以開放的態度,注重吸取外來藝術的營養,深度地直面生活、時代,從對生活的強烈感受中尋找自己個性化的繪畫語言,在重體驗的基礎上重表現,形成了特殊的水墨表現風格。古都北京、西藏、黃山成為藝術創作《水墨家園》系列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以鮮明的繪畫語言、風格受到專業界的肯定和好評,同時得到海內外收藏界的關注和歡迎。
  • 「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在嶺南美術館開幕
    5月16日,「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在嶺南美術館正式開幕,線上開幕式也同步啟動。作為李小可先生的弟子、李可染先生藝術精神堅定的實踐者和傳承者,夏野以自己的寫意精神與水墨表達踐行著「讓世界看見西部山水的美好」這一主題,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到其古樸毛澀的筆法,也能感受到大氣壯美的意境,給人一種黃天厚土、大美無言的美好觀感。
  • 藝惠藏·子木——師從藝術家吳冠中、李小可先生
    39幅水墨作品刊入《文一詩選》書籍。出版《子木設計作品選》。2007年,水墨作品《雲》入選「東京國際藝術展」,在日本國立新美術館展出,並受邀參加藝術交流活動。2008年,成為中國藝術設計委員會委員。獲得2008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獎最佳設計獎。
  • 「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在嶺南美術館開展
    日前,由嶺南畫院、甘肅畫院聯合主辦,嶺南美術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承辦「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在東莞嶺南美術館正式開展,共展出了夏野81件反映西部山水風光的水墨作品。作為李小可的弟子、李可染藝術精神堅定的實踐者和傳承者,夏野以自己的寫意精神與水墨表達踐行著「讓世界看見西部山水的美好」這一主題,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到其古樸毛澀的筆法,也能感受到大氣壯美的意境,給人一種黃天厚土、大美無言的美好觀感。
  • 「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將於明日在嶺南美術館開展
    ■夏野作品《駝鈴陣陣》5月16日,由嶺南畫院、甘肅畫院主辦,嶺南美術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承辦的「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將在嶺南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李小可工作室畫家、嶺南畫院籤約畫家夏野過往創作的集中回望,更可謂重整行裝的繼續出發,充分展現西部山水之美。此次展覽將持續至5月31日。
  • 展「她水墨」——中國當代女藝術家百人作品大展即將開幕
    > 公益支持|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 北京觀雲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謙成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顧 問 |陶斯亮策 展 人>展覽統籌|陶 冶展覽執行|李 敏、李涵琪劉 欣、葉紅紅、陳海妹、賴嘉嘉2020年9月1日,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與今日美術館聯袂主辦的「她水墨——中國當代女藝術家水墨大展」將在今日美術館3號館拉開序幕。鑑於疫情防控要求,此次大展分為兩場展出,即「水墨新潮」和「水墨後浪」兩個學術單元,展期20天。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她水墨」大展畫冊首發式和專題學術研討會,大展畫冊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 2020美好銀川 ||「山川鄉國情——李小可和他的學生們」當代美術作品展
    為加快推進文化事業及文化旅遊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綠色、高端、和諧、宜居」美麗新銀川,由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銀川美術館等承辦的「山川鄉國情——李小可和他的學生們」 當代美術作品展將於10月24日至10月31日在銀川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將展出李小可先生及其學生丁長林、張鋅、劉秦州、吳天成、張紅霞、韓琨共七位藝術家的近年精品力作百餘幅。
  • 李小可|不把寫意當隨意
    ,我本以為周末看展人多,提前一天就趕緊預約好,結果等我們過去一看,展廳在五樓,一樓是個樓盤的售樓處,展廳裡空空蕩蕩,看齊白石作品展覽的人還沒有在一樓看樓盤的人多。白石老人最為世人熟知的是他畫的蝦,展覽現場有一個視頻展示的是白石老人畫蝦技法上的不斷「進化」,越到晚年,他畫的蝦就越不是真實的蝦,肢節、蝦足更加簡化,並在長鬚之間增加了短鬚。「80歲後,筆墨精煉,以一筆濃墨點蝦頭,極為傳神。」為了傳神,白石老人在「似與不似」之間一直在探索一個平衡點。
  • 西部風光有多迷人?嶺南美術館夏野作品展為你呈現
    從近日起至5月31日,大美不言——夏野水墨作品展在嶺南美術館舉行。夏野原名靳漢龍,1966年出生於甘肅省定西市。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研究生班,2001年入山水畫家王文芳畫室研習中國西部山水,2009年入中國國家畫院李小可工作室高研班研修。其作品《高原守護神》2015年被人民大會堂收藏,其作品《徽州雨》2017年入選全球水墨500強。
  • 展覽預告丨墨攻 朱墨當代水墨作品展
    朱墨當代水墨作品展藝術家 |朱墨策展人 | 黃炳良學術評論 | >協辦丨深圳市一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墨攻——朱墨當代水墨作品展前言《墨攻》是一部電影的名字,拿來做當代水墨藝術家朱墨的個人作品展,覺得挺合適。